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著名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新著《重新认识课堂》,收获良多。一篇篇教学随笔,讨论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课堂教学常识和细节。可就是这些常识,诠释了课堂教学乃是一门科学;就是这一个个细节,折射出课堂教学乃是一门艺术。
比如这一篇《这些话,我们是否常常在说》。作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职业,说话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工具”。在课堂上曾经说过的话,似乎有很多已经形成了模板,拿来就能用,似乎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如果重新审视一下,也许会发出和鲁迅先生一样的感慨:“从来如此,便对么?”贲老师随手列举,就有这么多。
“同学们,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吗?”——早已经在课前充分预习过的学生,当真不知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吗?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学生明明心里知道,却送给教师“好奇”或“迷茫”的表情?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讨论时间。”——当教师发出这样的教学指令时,是否想过,热烈讨论起来,一分钟时间真的够吗?况且,交流讨论的时间难道是教师施予学生的吗?
“他这样做,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教师真的不知道吗?或许老师还会为自己卖个小关子而自喜,而是否想过见多识广的当代小学生真的相信教师的话吗?
“同学们,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没有。”每次听到这样类似“对口令”似的师问生答,可曾想过,教师为何要提这样的问题呢?为何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再三地出现呢?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吗?学生何时有问题呢?学生的问题去哪儿了呢?
“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后,教师是否真正仔细看有多少个学生举手了?还有,如果学生的解答出现错误了,但他却“不诚实”地举起了手,教师该怎么办呢?
“你的声音真好听!”——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常常如是评价。这样评价的指向是什么?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言说的内容,还是言说的音色?如果在课堂上声音好听值得表扬的话,那么,让那些音色不太好听的同学又情何以堪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常常会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的确,对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学习而言,这样的做法是很有价值的。但学生课后真的思考了吗?如果学生课后思考了,教师和学生交流思考的情况了吗?课后留疑要慎重,同样,对问题的处理也是不能敷衍的。课后留疑,不应是课堂作秀之举,更不应总是悬而不决、听之任之。如果教师对课后留下的问题不闻不问,那就像我们熟悉的那则寓言故事中的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大叫“狼来了”一样,最终大家都会对“狼来了”无动于衷。
我想,如果我们留意,一定还能列举出很多这样“经不起推敲的话语”。也许,是我们每天说的话太多太多了吧,许多时候,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的确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有时学生听不明白,可自己却浑然不知,还是照样振振有词,抑或喋喋不休。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曾经手把手教育过我的、尊敬的江苏教育名家王兰老师!王兰老师多次说过:“老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清晰准确。”比如,低年级的语文课上,要书空写字了,常常会有老师说:“小朋友们,请拿出右手食指来!”食指该怎么“拿”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请大家伸出食指来。”细节之处,才能彰显出我们教师这个职业自身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说到这里,我不由地又想起我和王兰老师之间的一段故事。
那是很多年前了,我上的是古诗教学《江雪》。在上课伊始,我便有这样一句教学指令性语言:“请同学们先把这首诗自读四遍,争取做到字正腔圆。”听课之后,王兰老师就觉得“字正腔圆”这个词用得不好,当时她也说不出原因。我的心里还在想:“就这点小细节王老师也要较真儿啊,没必要吧!”谁知第二天,王老师就把我喊了过去,笑着翻开《辞海》,指着“字正腔圆”这个词對我说:“你看,‘字正腔圆’是指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那一定是在深刻理解之后,才能表达出来的语音语调。比如梅兰芳先生唱戏,那可以说‘字正腔圆’,唱出来后是一片叫好的。学生才初读古诗,能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吗?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如果孩子们都能字正腔圆了,这课就可以不用上了。”听了王老师这话,我的脸一阵发红一阵发烫,更加敬佩她老人家那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小小的一个成语运用,却让我铭记在心。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教学措辞,却深刻反映出教师教学思想中是否具备“儿童立场”,是否具有“雕琢语言”的意识。“雕琢语言”,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加精简,更加明确,因而也更加有艺术性。儿童,不正是一方方未经雕琢过的璞玉吗?我常认真地思索,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走近这道艺术的门槛,需要做很多加法,比如积累知识、丰富经验、设计环节、预设策略等等。但当我们需要跨过那道门槛真正走进艺术领域的时候,需要做减法。这便需要我们对包括语言在内的诸多教学元素不断地“精雕细琢”。
阅读成尚荣先生的著作《儿童立场》这本书的“后记致谢”一文,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深悟,大家大师的‘随意’,其实有深厚的积淀,有缜密的思考,看似随意,却一点都不随便,用‘厚积薄发’来描述是恰当不过的。而我,应当不断地修炼,不断去积淀,不断去淬化,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我想,这是成先生对自己文章修养始终如一的追求,也是他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深情瞩望。
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如果教师语言粗糙,甚至欠缺修养,不仅会造成学生感情上的疏离,他的学科教学也不会有良好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掌握职业化的语言,更需要具备时时雕琢自己语言的意识。我们面对的是儿童,儿童思维容易发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出现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又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词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更简明一些,更清晰一些,更精确一些,方能彰显出自身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这应当是我们所有教师对职业素养的应有追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比如这一篇《这些话,我们是否常常在说》。作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职业,说话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工具”。在课堂上曾经说过的话,似乎有很多已经形成了模板,拿来就能用,似乎谁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如果重新审视一下,也许会发出和鲁迅先生一样的感慨:“从来如此,便对么?”贲老师随手列举,就有这么多。
“同学们,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吗?”——早已经在课前充分预习过的学生,当真不知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吗?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学生明明心里知道,却送给教师“好奇”或“迷茫”的表情?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讨论时间。”——当教师发出这样的教学指令时,是否想过,热烈讨论起来,一分钟时间真的够吗?况且,交流讨论的时间难道是教师施予学生的吗?
“他这样做,对不对呢?老师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教师真的不知道吗?或许老师还会为自己卖个小关子而自喜,而是否想过见多识广的当代小学生真的相信教师的话吗?
“同学们,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全班学生异口同声:“没有。”每次听到这样类似“对口令”似的师问生答,可曾想过,教师为何要提这样的问题呢?为何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再三地出现呢?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吗?学生何时有问题呢?学生的问题去哪儿了呢?
“做对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后,教师是否真正仔细看有多少个学生举手了?还有,如果学生的解答出现错误了,但他却“不诚实”地举起了手,教师该怎么办呢?
“你的声音真好听!”——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常常如是评价。这样评价的指向是什么?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言说的内容,还是言说的音色?如果在课堂上声音好听值得表扬的话,那么,让那些音色不太好听的同学又情何以堪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常常会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的确,对于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学习而言,这样的做法是很有价值的。但学生课后真的思考了吗?如果学生课后思考了,教师和学生交流思考的情况了吗?课后留疑要慎重,同样,对问题的处理也是不能敷衍的。课后留疑,不应是课堂作秀之举,更不应总是悬而不决、听之任之。如果教师对课后留下的问题不闻不问,那就像我们熟悉的那则寓言故事中的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大叫“狼来了”一样,最终大家都会对“狼来了”无动于衷。
我想,如果我们留意,一定还能列举出很多这样“经不起推敲的话语”。也许,是我们每天说的话太多太多了吧,许多时候,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的确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的。有时学生听不明白,可自己却浑然不知,还是照样振振有词,抑或喋喋不休。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曾经手把手教育过我的、尊敬的江苏教育名家王兰老师!王兰老师多次说过:“老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清晰准确。”比如,低年级的语文课上,要书空写字了,常常会有老师说:“小朋友们,请拿出右手食指来!”食指该怎么“拿”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请大家伸出食指来。”细节之处,才能彰显出我们教师这个职业自身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说到这里,我不由地又想起我和王兰老师之间的一段故事。
那是很多年前了,我上的是古诗教学《江雪》。在上课伊始,我便有这样一句教学指令性语言:“请同学们先把这首诗自读四遍,争取做到字正腔圆。”听课之后,王兰老师就觉得“字正腔圆”这个词用得不好,当时她也说不出原因。我的心里还在想:“就这点小细节王老师也要较真儿啊,没必要吧!”谁知第二天,王老师就把我喊了过去,笑着翻开《辞海》,指着“字正腔圆”这个词對我说:“你看,‘字正腔圆’是指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那一定是在深刻理解之后,才能表达出来的语音语调。比如梅兰芳先生唱戏,那可以说‘字正腔圆’,唱出来后是一片叫好的。学生才初读古诗,能达到‘字正腔圆’的要求吗?这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如果孩子们都能字正腔圆了,这课就可以不用上了。”听了王老师这话,我的脸一阵发红一阵发烫,更加敬佩她老人家那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小小的一个成语运用,却让我铭记在心。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教学措辞,却深刻反映出教师教学思想中是否具备“儿童立场”,是否具有“雕琢语言”的意识。“雕琢语言”,让我们的课堂语言更加精简,更加明确,因而也更加有艺术性。儿童,不正是一方方未经雕琢过的璞玉吗?我常认真地思索,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走近这道艺术的门槛,需要做很多加法,比如积累知识、丰富经验、设计环节、预设策略等等。但当我们需要跨过那道门槛真正走进艺术领域的时候,需要做减法。这便需要我们对包括语言在内的诸多教学元素不断地“精雕细琢”。
阅读成尚荣先生的著作《儿童立场》这本书的“后记致谢”一文,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深悟,大家大师的‘随意’,其实有深厚的积淀,有缜密的思考,看似随意,却一点都不随便,用‘厚积薄发’来描述是恰当不过的。而我,应当不断地修炼,不断去积淀,不断去淬化,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我想,这是成先生对自己文章修养始终如一的追求,也是他对我们广大教师的深情瞩望。
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如果教师语言粗糙,甚至欠缺修养,不仅会造成学生感情上的疏离,他的学科教学也不会有良好的结果。作为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掌握职业化的语言,更需要具备时时雕琢自己语言的意识。我们面对的是儿童,儿童思维容易发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出现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又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词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更简明一些,更清晰一些,更精确一些,方能彰显出自身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这应当是我们所有教师对职业素养的应有追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