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西的成名作《像我一样的女子》,用细腻的女性视角、冷静而又淡然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在殡仪馆做化妆师的女子在咖啡室等待她的恋人一起参观她工作地方时的内心独白,作品既体现了当代女性被压抑的生存尴尬,又体现出坚守自我、敢于反抗的女性意识。
一、女性的生存困境。
女性作為弱势群体,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女性生存的艰难处境也尤为明显,主人公“我”是一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习惯保持沉默,读书不多、知识程度低,与这个狼吞虎咽、弱肉强食的世界去和别人竞争的能力几乎丧失。拥有这份工作,可以不愁衣食、不靠别人养活,即使工作是寂寞、孤独的。但因为它符合人们心中对女性的职业定位,这就决定了“我”必然受到伤害,处于困境之中。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与任何人谈恋爱的,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中14次提到命运,对于命运我是无法反击的。相同的工作,再加上怡芬姑母爱情的悲剧,而“我”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像怡芬姑母,甚至怀疑,“我”或者是另外的一个怡芬姑母,我们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我”就是怡芬姑母的一个延续。似乎更印证了这种未卜先知式的宿命论。在加上朋友、世俗的偏见对“我”的影响,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工作,女生应该从事一些美好、温柔的工作,而不是为冰冷的尸体化妆。朋友们开始与我疏远、冷淡,决定了我生存处境的艰难。面对爱情,我毫不保留地表达。但我知道当把自己的职业说出来的时候,注定了我的爱情的幻灭,最后当夏拿着一束花向“我”走来时,想到,花朵就是离别,也暗示了自己的爱情注定会幻灭了。爱情面对世俗的压力时都变得不堪一击。如果我有着大家眼里较为温柔、美好的工作,比如教师、护士、或者写字楼的文秘或者文员,让人不禁发问爱情的悲剧还会上演吗?
世俗的偏见使得我忍受孤独、朋友远去、不被接受,再加上自我性格原因,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长期以来习惯了保持沉默,可能因为选错了环境,气候、时间和温度,这都会把“我”想表达的意思改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我处于尴尬的困境之中。
严格来说,其实女子身边的朋友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面对整日与死亡接触的我,不可避免会衍生出恐惧、害怕,选择离去本也无可厚非,对于爱情也一样,为什么一个人对死者的恐惧要与爱情上的胆怯有关呢,我也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坦然面对。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观念,其实不能以我的思想进行评判,但是正因为这些看似合理的世俗偏见导致了我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才更显女性生存的无奈与尴尬。
二、女性声音的凸显。
作品开篇提到,“我”想我之所以会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处境,完全是由于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对于命运“我”是没有办法反击的。朋友、社会职业的偏见、爱情的危机、女性生存困境使“出现了看似一种悲观任命的态度,可是一种强烈的不甘现状的声音在凸显。
自我质疑的声音最集中体现在我的声音与姑母声音的对峙,每当我出现宿命的阴影,想起姑母的声音,就会预感将重蹈覆辙,可是姑母说如果由于爱,那还有什么畏惧的呢,这个世界上,必定有像我们一样不畏惧的人,小说最后,当我准备带夏参观我的工作场所时,想象一个失魂落魄的男人从大门里飞跑出来,我的内心又回想起姑母的话,同时母亲的声音通过姑母的声音加入到叙述中。
这些质疑与不甘恰是我女性意识的凸显,为什么这样一份安慰死者、抚慰苦难,给死者以安静祥和的工作会使得她们如此惧怕?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女子不能拥有真挚的爱情,为何自己会步入这样的境地之中,“我”发出了质疑。
三、男性恐慌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从政治到文学批评,妇女要求男女平等,呼吁消除性别歧视的声音更强,可一味追求平等,不但是一种自虐,更是对女性自我生存优势的摒弃以及劣势的需要。当代女性渴望摆脱第二性的地位,做与男性平等的人,但这里的人的标准忽略了两性差异,,因而实际上是以男性为尺度中心,在凸显差异的基础上做女人,又难免走到性别本质主义,陷入男性中心传统对女性角色的预设。
男性对女性外表审美的传统是:面貌朴素,馨香扑鼻,温柔、从事所谓高尚的职业。“我”却一反惯常心理与言行,虽身怀绝技,但是与正常世界格格不入,仍坚守下去。如果把夏看成是男性的世界,我要抉择是否向男友坦白,是接受还是抗拒,是妥协融入还是坚守自我,我是这个事件的主导者,主动选择了放弃男友,并且鄙视自杀者,所以不会全然不顾地为爱情献身的诱惑为情而死,“我”的观念与真个男权社会标准是格格不入的,她理性的反思是对父权社会的沉重打击。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实看到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工作时,也有点毛骨悚然,觉得有点恐怖。作品取材独特,人物个性独特。对于一个边缘人物,用真正的女性眼光去塑造,不仅仅是女性的、婚姻的、个人的,也是整个人类的处世之道,“我”看透了爱情、看透了死亡、超越了自我,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既看透了生命与死亡的本质,又怀着母性意识对人类的行为予以宽容和悲悯。有着伟大的人格,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由狭小转向广阔,相较于其他作家而言,是很有建树的。
一、女性的生存困境。
女性作為弱势群体,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女性生存的艰难处境也尤为明显,主人公“我”是一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习惯保持沉默,读书不多、知识程度低,与这个狼吞虎咽、弱肉强食的世界去和别人竞争的能力几乎丧失。拥有这份工作,可以不愁衣食、不靠别人养活,即使工作是寂寞、孤独的。但因为它符合人们心中对女性的职业定位,这就决定了“我”必然受到伤害,处于困境之中。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其实是不适宜与任何人谈恋爱的,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文中14次提到命运,对于命运我是无法反击的。相同的工作,再加上怡芬姑母爱情的悲剧,而“我”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像怡芬姑母,甚至怀疑,“我”或者是另外的一个怡芬姑母,我们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我”就是怡芬姑母的一个延续。似乎更印证了这种未卜先知式的宿命论。在加上朋友、世俗的偏见对“我”的影响,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可怕的工作,女生应该从事一些美好、温柔的工作,而不是为冰冷的尸体化妆。朋友们开始与我疏远、冷淡,决定了我生存处境的艰难。面对爱情,我毫不保留地表达。但我知道当把自己的职业说出来的时候,注定了我的爱情的幻灭,最后当夏拿着一束花向“我”走来时,想到,花朵就是离别,也暗示了自己的爱情注定会幻灭了。爱情面对世俗的压力时都变得不堪一击。如果我有着大家眼里较为温柔、美好的工作,比如教师、护士、或者写字楼的文秘或者文员,让人不禁发问爱情的悲剧还会上演吗?
世俗的偏见使得我忍受孤独、朋友远去、不被接受,再加上自我性格原因,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思的人,长期以来习惯了保持沉默,可能因为选错了环境,气候、时间和温度,这都会把“我”想表达的意思改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我处于尴尬的困境之中。
严格来说,其实女子身边的朋友没有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面对整日与死亡接触的我,不可避免会衍生出恐惧、害怕,选择离去本也无可厚非,对于爱情也一样,为什么一个人对死者的恐惧要与爱情上的胆怯有关呢,我也不能强求所有的人都像我一样坦然面对。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观念,其实不能以我的思想进行评判,但是正因为这些看似合理的世俗偏见导致了我深陷这样的困境之中,才更显女性生存的无奈与尴尬。
二、女性声音的凸显。
作品开篇提到,“我”想我之所以会陷入目前的不可自拔的处境,完全是由于命运对我做了残酷的摆布,对于命运“我”是没有办法反击的。朋友、社会职业的偏见、爱情的危机、女性生存困境使“出现了看似一种悲观任命的态度,可是一种强烈的不甘现状的声音在凸显。
自我质疑的声音最集中体现在我的声音与姑母声音的对峙,每当我出现宿命的阴影,想起姑母的声音,就会预感将重蹈覆辙,可是姑母说如果由于爱,那还有什么畏惧的呢,这个世界上,必定有像我们一样不畏惧的人,小说最后,当我准备带夏参观我的工作场所时,想象一个失魂落魄的男人从大门里飞跑出来,我的内心又回想起姑母的话,同时母亲的声音通过姑母的声音加入到叙述中。
这些质疑与不甘恰是我女性意识的凸显,为什么这样一份安慰死者、抚慰苦难,给死者以安静祥和的工作会使得她们如此惧怕?为什么像“我”这样的女子不能拥有真挚的爱情,为何自己会步入这样的境地之中,“我”发出了质疑。
三、男性恐慌
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从政治到文学批评,妇女要求男女平等,呼吁消除性别歧视的声音更强,可一味追求平等,不但是一种自虐,更是对女性自我生存优势的摒弃以及劣势的需要。当代女性渴望摆脱第二性的地位,做与男性平等的人,但这里的人的标准忽略了两性差异,,因而实际上是以男性为尺度中心,在凸显差异的基础上做女人,又难免走到性别本质主义,陷入男性中心传统对女性角色的预设。
男性对女性外表审美的传统是:面貌朴素,馨香扑鼻,温柔、从事所谓高尚的职业。“我”却一反惯常心理与言行,虽身怀绝技,但是与正常世界格格不入,仍坚守下去。如果把夏看成是男性的世界,我要抉择是否向男友坦白,是接受还是抗拒,是妥协融入还是坚守自我,我是这个事件的主导者,主动选择了放弃男友,并且鄙视自杀者,所以不会全然不顾地为爱情献身的诱惑为情而死,“我”的观念与真个男权社会标准是格格不入的,她理性的反思是对父权社会的沉重打击。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其实看到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工作时,也有点毛骨悚然,觉得有点恐怖。作品取材独特,人物个性独特。对于一个边缘人物,用真正的女性眼光去塑造,不仅仅是女性的、婚姻的、个人的,也是整个人类的处世之道,“我”看透了爱情、看透了死亡、超越了自我,不随波逐流,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既看透了生命与死亡的本质,又怀着母性意识对人类的行为予以宽容和悲悯。有着伟大的人格,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由狭小转向广阔,相较于其他作家而言,是很有建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