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心雕龙?物色》篇文学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心雕龙?物色》在创作理论上,刘勰用“目既往还,心亦吐纳”形象地说明了主客体的交流运动,初步揭示了这种交流运动是双向的与不断提升的。试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探讨“物色”的构字及其题解释义,从“心物”关系的历史渊源探讨《物色》篇中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取“纳”客体之貌引发主体倾“吐”情感,在“物”引“情”发到“情”移“物”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双向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纳”客之貌;“吐”心之情;双向共生
  一、“物色”构字及其释义
  1.溯源构字
  从“物”与“色”的构字上来讲,《说文解字》中,“物”是“万物也。按照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牛为物之大者。故物从牛。”的解释,“物”为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相对而言的对象之物。“色”字,在《说文解字》中是“颜色也,从人从卩。”段玉裁又注:“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是之谓色。”[1]。首先“色”并不单指客体物的色彩,更主要的是讲人的“容颜”。把色和美联系在一起是孟子的“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在《文心雕龙?物色》篇的 “赞”中刘勰用“山沓水匝,树杂云合”解释出“物色”的本意,倒装一下就是“沓山匝水”,讲的就是山水的“色”总而言之,《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刘勰对于物色,是自然美,自然而然的顺心而发。
  2.“物色”词解释义
  历代文论对 “物色”的题解,始终未形成统一的认知,各家自圆其说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其一有将“物”理解为与人相对的对象之物,即文学表现对象的自然和社会生活之物;“色”:指颜色,色彩,相当于天文,地文之文采,纹饰。“物色”则指外物之色彩,引申为自然美,生活美。这种解释最被人广泛接受。其二便是引借李善注文对“物色”的理解,并不仅指自然景物本身,更重要的是自然景物的形式之美。其三便是在此基础之上补充说:刘勰单用一个“物”字或是“物”与“貌”、“状”等字连用时,其中的“物”是客观对象,指客观世界物体;当他用“物色”一词时,“物”字便有了主观色彩,“色”便成为观察审视的对象了。其四是说“物色”中的 “色”明显是借用了佛学概念,在佛学中,“色”是指眼睛能看到的物质, 是物质存在的总和,更多的还是指现象。在“物色”中的“色”有特指客观世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就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色”也就有人心外的客观世界的物质现象及其变化的意味。
  二、主客体间“吐”“纳”互动
  1.取“纳”客体之貌
  (1)文思的源泉
  《物色》开篇“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2],心与物,在此处全然可以视为审美主体与客体。这里的 “物色”即自然景物的外在形态。一年四季的变化触动人的心灵,此处的自然景物便起主导作用,触发人的情感。
  刘勰认为山林原野是启发文思的宝库,这也就是强调的“纳”,吸纳,取纳自然之精华,从山林自然中吸取文思之源泉。对于自然之美自觉追求,刘勰有“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2], “窥情风景之上”,这个“情”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作者从风景中窥测到的“物”的情态。认为景物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情态应单纯的把它描绘出来,不是把作者的感情色彩加到景物上去。“山沓水匝,树杂云合”[18],这里的沓和匝,是山水本身所具有的情态,不是诗人把感情色彩加上去的结果。
  (2)“物引情发”
  自然景物对作家的情感的影响是“物”触发“情”。刘勰认为自然景物的万千形态必然会引发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不同的自然景物对作家情感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同季节相同的自然景物对作家情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悲秋代表着对生命无常的忧伤和遗憾,在我国古代文人笔下,“秋”已不再是单纯的秋季,它已经引申为人生当中某种特定的情境。我国古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梅、兰、竹、菊在文人笔下各有所喻,甚至猿的哀鸣、鹧鸪的叫声、涕血的杜鹃、双栖的鸳鸯也都在文学作品中充当了各自特定的的意象,表达着作家们不同的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自然景物的客体与主体情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客體的变化触动主体情感的波动,人的情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是“作家因受外物感召内心情感发生种种微妙变化进而对创作产生深刻影响”[5]的过程。另一方面,主观情感占得主动权,主体可以依照自己心境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客体。
  2、倾“吐”主体情感
  (1)“情”移“物”从
  人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作为自然世界的观察者,人有五官可以倾听、嗅闻、品尝、观察。通过感官感受到的外界刺激,便会产生各种情绪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喜怒哀乐。自然美景的召唤,人的审美心理活动也一步步深化,由见物而感物,此时的审美活动完全主观化了,诗人也进入到“情主物从”的心理状态。于是刘勰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 “移情”说。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美学家里普斯在他的美学著作中也提出了“移情作用”说。但是德国里普斯“移情说”,其主旨是人的内心情感在审美的瞬间的“移出”,因为情感移到了物,物似乎有人的情感,那么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才产生。相对而言可知,早在魏晋时期的刘勰在其“移情”说中涵盖里普斯的审美“移出”,并在“移出”之外提出情感的再次“移入”使其“移情说”更加全面。
  (2)“物色尽而情有余”
  从景物的触发中引发出独特的感受,由于情有余,把情感的色彩加到物色上,物色也就变化无穷了。从“随物宛转”到“心而徘徊”,在古诗词中不难发现同样的自然景物会因为作者的主观情感的不同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物理时间是恒止不变的,但诗人内心世界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把时间拉长。这都可归结为诗人的“心里场”,所谓“心里场”就是与客观的物理世界相对应的心理世界。物理的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与之相对的心理世界却是以“心”为主导的。同样是一间60平米的房子,对于无家可归的人来讲就是天堂,而对于那些住惯宽阔大房子的人来讲,它简直是小得可怜。
  三、双向共生
  由心到物,由物到心,这个双向互动过程,具体解释为“随物宛转”与“心而徘徊”。刘勰认为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有“心”“随物以宛转”的一面,又有“物”“与心而徘徊”的一面。对于“随物以宛转”,可以简单理解为要按事物独特的形态作出真实的描绘, 要求作家在欣赏表现客观自然的时候,必须克服主观随意性。自然客体具有独立性的,它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去要求作家的想象活动服从于客观的真实。至于“与心而徘徊”,其内涵主要在于外物在触动人心时,必然与人当时的情思有关。主体意识或隐或显,但总是对那些与其情思相符合的外物产生某种联系,并将自己的情思投射到外物之上。物与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互生贯穿在创作活动整个中,交织并存。
  一个“随物宛转”,一个“与心徘徊”,也就是刘勰在《诠赋》中所谓的 “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二者交互往还,纠结交错,成为一个统一不分的过程。刘勰用“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为喻,十分生动贴切、这也正是一种“物”与“心”之间“双向互动”的创作过程。应值得注意的是在“随物宛转”和“心而徘徊”,更强调“心而徘徊”。若只停留在随物宛转,就只能永远当自然客体的奴隶,只是一个刻板的摹仿者(物貌)而不是创造者(诗情)。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只有用心去拥抱自然万物,使物服从于心,感染上主体的感情色彩,心物交融,才会达到《物色》篇末赞中“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物我交融的最高境界。
  注释:
  [1][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09).
  [2]张长青 张会恩. 刘勰论“情”与“景”的关系[J].湖南师院学报,1981.
  [4]唐占琴.论 <文心雕龙?物色>的“情”“物”关系[J].安顺学院学报,2015(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度剖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关键词】:西游记;文艺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文艺这一载体表现出来并赋予文艺新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的艺术理论。文学,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以语言文字的形式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通过
期刊
【摘要】:当代著名评论家陈思和认为,“《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上的精品,艺术上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状态,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最优秀的作家。”[1][P58]《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经典作品,是萧红用时最长、寄情最深的作品,标志着她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成熟。她的作品之所以有着经久不息的魅力,究其原因是她能够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真诚情感出发,并且能够时时怀揣女性意识,关切女性命运。  鲁迅学生曾在《几乎无事的悲
期刊
【摘要】:认知语言学派主要认为隐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派,应当被广泛的引用。隐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隐喻是修辞手法之一,更是文体特点的表现。本文主要通过浅析英美文学中隐喻的含义、美学价值、文体效应三个方面,展现和领悟英美文学的美学价值和文体效应。  【关键词】:英美文学;隐喻;美学价值;文体效应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被人们认知的一种过程。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着相同点和不
期刊
【摘要】:评价理论主要研究语篇中作者是如何表达主观态度。基于这些理论基础,本文着眼于小说《喧嚣与骚动》,从小说中词汇及语法层面所隐含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的复杂的立场和态度。  【关键词】:评价理论;《喧哗与骚动》;情感;判断;鉴赏;  一、引言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南方文学领军人物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康普生家族悲剧为视角,对南方没落世家中人生的无意义与深刻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杜丽娘和林黛玉两位女性形象光彩照人,她们共同追求着“至真之情”,渴望着“至真人性”,努力冲破封建礼教和封建等级的桎梏。在反封建礼教、追求真正爱情的道路上两位角色有着同样理想的至情爱情观,但在爱情的追求和表现中也有着许多差异。  【关键词】:杜丽娘;林黛玉;至情;爱情观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一本《牡丹亭》道尽了“情”之至者,到了清代文学巨匠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里面
期刊
【摘要】:在《山海经》一书中,尤其是多记载奇鸟异兽种类的《山经》中,有多处记载“食人”的猛兽,其叫声像“婴儿哭”,如“又东两千三百五十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鸠,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1]例子中的青丘山上的九尾狐,“其音如婴儿
期刊
【摘要】:文学理论对英语文学教学的借鉴起到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也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科学分析教学素材,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借鉴作用,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文学理论;英美文学教学;借鉴作用  著名学者Sage曾说过:“文学对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让学生享受到文学语言的熏陶,扩大学生的视野具有重要意义。”而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发展下,当今世界的融合已经不仅局限在经济领域,在文学领域也具有极高的联系。本文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运用以及关联性语境进行探析,以期中外文学可以得到更好的交融与传播。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运用;关联性语境  英美文学作品在我国流传已久,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均具有极高的传阅度与知名度。由于英美与我国社
期刊
【摘要】:左思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洛阳纸贵和左思风力都是源自于他。《咏史》八首是他的代表作,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借古人古事来浇诗人心中之块垒。借以表达诗人从早期的胸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到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后来看透世事超脱的复杂感情,分析其思想变化的过程,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咏史》八首的内涵。  【关键词】:左思;咏史;心路历程  左思是西晋杰出的诗人,其笔力雄健,情调高亢,气势昂扬,感情充沛,继
期刊
【摘要】:马塞尔·莫斯的《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开创了“礼物研究范式”,着重从社会整体性的角度来考察古式社会中的“整体呈现体系”。本文从《礼物》讨论的核心问题礼物交换入手,分析了书中考察的三种交换模式,通过古今对比阐释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莫斯;礼物交换;整体呈现  一、莫斯与《礼物》  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之一马塞尔·莫斯(Marce Mauss,1872—1950)是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