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我尝试将心理效应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南风效应----班级管理的杀虫剂;暗示效应----班级管理的润滑剂;门槛效应----班级管理的催化剂;成功效应----班级管理的强心剂。
  施教之法,在于巧妙。智慧地运用心理效应,必将优化班级管理,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南风效应;暗示效应;门槛效应;成功效应
  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我一直将学习研究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力争使班级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班主任如果能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它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无疑会使班级管理科学高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大胆尝试,在班级管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南风效应----班级管理的杀虫剂
  南风效应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态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它提示我们班主任在对待那些有问题的学生时,更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和方法。
  班里的徐某,父亲服刑,母亲勉强生计,严重的关爱和正面教育的缺失让这个可怜的孩子经常露宿街头、上课捣乱、考试不及格。他的母親绝望得都要放弃了。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啊,爱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拆除绝望的断墙,也能点燃希望的火把、敲响进击的鼓点。他来到我的班,就是我的孩子呀!我怎能让我的孩子将来成为社会的负担呢?
  家访了解情况后,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我鼓励其他学生每天都要从他身上找到一个优点加以表扬,第一天有人表扬他帮自己捡东西了,第二天有人发现他的手和脸洗干净了,第三天,有人表扬他主动擦黑板了……一天天一次次的肯定让他逐渐有了自信,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我告诉他:没伞的孩子要学会奔跑。短短一学期,他的成绩就飞速上升到七十多分!班会课上,我拨通了他母亲的电话,持久热烈的掌声传递着我们所有人的鼓励,电话那头失声痛哭。当他红着脸拿出自己做好却不小心碰坏的花瓶送给我时,我知道,这是他稚拙而真诚的敬爱的表达,我为他的成长感到骄傲!碰碎的是花瓶,而完整的却是他的人格和尊严!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自心底地爱每一个孩子,这种爱凝聚在对孩子的欣赏理解、关爱宽容上,表现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上、落实在做家长的良师益友上。我的爱的教育犹如阵阵“南风”吹向每一个学生和家长,孩子们逐渐褪去不文明的外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们也会调整自己的家教方法,与学校老师形成合力,关注班级建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作为班主任要让自己的教育行为科学而含蓄,使学生或家长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间接地得到暗示,从而诱导他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我们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张某是个小才女,文章灵动而惊艳!但她的书写却不修边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珍惜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小心地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倘若我直接点出来的话,我估计这个感情细腻而脆弱的女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我的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于是,我另外写了一张字条悄悄夹进作业中:“看着你的作业,我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你要帮老师保护眼睛哦!”聪明如她!用心学习书法后判若两人,三个月后,我推荐她参加全国作文竞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一年后,她在学校成功举办了个人专场书画展,暗示效应成就的也许就是未来的作家、书画家呀!
  之后,不论是在大众场合还是在“王老师知心话”本子上与学生交流,不论是在微信群、家长会还是家访中与家长沟通,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将我的期待委婉地传递给对方,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家校合作更具有针对性。
  二、门槛效应----班级管理的催化剂
  参与长跑的人会有这种体验:当你的目标是几十千米的时候,可能感觉遥不可及,可是当把它分解成50米一个的小目标时,累积下来你就可以不自觉地达成,这就是门槛效应。
  我尝试在班级管理中运用“门槛效应”,就是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要求做了,则予以表扬、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使每个人都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奋发向上。
  班级工作就像一场马拉松。我将每项工作细化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事先做好方法的指导,学生们自主管理、分工合作、人人参与小任务,学期初分书小分队有序分发、早读两操值日各司其职、图书借阅管理规范、午餐光盘保持整洁、自主班队会精彩纷呈、社会大课堂任务单驱动体验、“一班一品”校运会入场式与合唱节成为全校亮点、事务工作学生商议“金点子”不断、家长们志愿服务默默支持,一件件“大工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学生从中也能锻炼能力、展示才华,增强参与服务意识。
  三、成功效应----班级管理的强心剂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便会产生喜出望外的激奋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又使其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功,即形成“成功→自信→又成功→更自信”的良性循环。
  我们结合《德育工作指南》《守则》《规范》和《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在班级实行“五进制闯关”评价机制,任何一件小事表现好都可以奖励一枚星星,由粉→绿→橙→红到奖章逐层晋级,一月一清盘。孩子们对星星充满了向往,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很多令人自豪的星星闪烁在评价榜中,成为孩子们自律成长的见证,整个班级呈现出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发展趋势。“养小德才能成大德”,那一刻,你能真切感受到那股源于内心的让生命拔节的神奇力量。
  有一种底气叫做我能行!有一种豪气叫做我可以!有一种霸气叫做我最棒!为了让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我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几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运用成功效应,创建“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在三年级时开展了“我们都是好孩子”系列活动:“我们都是小厨师----学摊鸡蛋饼”、“我们都是小棉袄----给长辈过重阳”、“我们都是设计师----大眼睛亮起来”创意海报设计、“我们都是冰雪小精灵----冬奥初体验”活动;今年孩子们四年级了,我们开展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系列活动:“少年谈国事”“少年看世界”“少年读《史记》”“南京大屠杀特别论坛”活动,孩子们开始关注战争与和平、环境与发展、历史与未来、继承与创新;此外,我们还开展了“集春联、写春联、赏春联”活动,“为孤儿院募捐”活动、“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做中国节传统食物”活动等等。
  每项活动的设计都追求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班主任要做好一个引路人,让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提升核心素养、继承红色基因、传承民族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志向、低重心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施教之法,在于巧妙。师爱已经不是教育的全部和最高境界,只有将无私的爱和充满教育智慧的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融合在一起,运用心理效应,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的工作才会更加科学有效,我们的事业才会更加枝繁叶茂!
其他文献
摘要: 学生是一个生长的个体,在生长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的行为问题,而对于特殊学生行为问题就会更加明显,营造温馨班集体就會更加充满荆棘。通过在特殊教育班级管理的十多年中,自己不断学习、探索,认为运用心理学的智慧,分析学生的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原因,通过积极运用“行为前事”、“标签效应”和“延迟满足”的心理智慧,在化解学生行为问题、构建温馨班集体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特殊学生;行为前事;标签效应
期刊
摘要:要管理好一个农村小学的班级,班主任工作是关键。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肯花时间,还需要一些方法和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有本班特色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组建一支高效率、充满活力的班干部队伍,当好一个爱心班主任,给学生真诚的关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认真做好家访、对学生个别座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农村小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核心,农村小学教
期刊
摘要: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与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科学的作用。本文就体育游戏对小学生身心理健康的促进进行分析与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以其科学而又神奇的锻炼功能,对小学生身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具有全方位的积极作用与多元化的良好效应。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1研究目的  了解体育游戏对小学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
期刊
摘要: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不理解孩子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自信  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期刊
活动类型:心理游戏(沙盘)  活动场地:心理咨询室  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活动人数:10人  活动时间: 40分钟  设计思路:通过以沙盘游戏为主题形式的课程,老师可以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庭、社区(村镇)。指导他们在沙盘的模拟情景中进行探索,学习社会生活中主动地交流、沟通。  活动目的:1.了解孩子们对生活的看法。  2.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活动中体会相互理解,相互
期刊
一、案例描述  小伟,男,11岁,他平时很少说话,内向,胆子小,自卑,基本没听见他大声说过话,而且还经常不写作业。刚开学不久的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来找我说“老师我不想挨着小伟做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小伟不讲卫生,每每走到他跟前身体散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同学不大愿意接近他,其实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而且不管是哪科,作业都很少完成,学习成绩也不好。每次老师让他拿出作业,他都一直在书包里翻,要么就是
期刊
摘要:心里健康已经是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行为将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进和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学;心里健康教育;科学教学;学科特点;和谐课堂;交往情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
期刊
设计思想:  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呵护关怀中长大,在生活中大都没有经受过多少挫折,缺乏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遇到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大小小的挫折,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此时他们正面临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学业上的挫败感更会大大增
期刊
摘要: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能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增强心理健康,让“生命”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生命教育  还记得那是2012年的夏天,我听到了一个让人心痛的消息,一名我曾教过的学生跳楼自杀了。一个花季少女就这样离开
期刊
1.背景资料  小A,女,8岁,二年级。小A在班中成绩较差,上课总是走神,总是完不成班主任留得作业。她比起同龄的孩子稍显成熟,但个人卫生差,不和群,也从来不和同学谈到自己的父母以及其他家人。班主任曾经找我聊过,班里总是出现丢东西的现象,经过老师的慢慢查询,才发现是小A所为。她总是偷拿别人的东西,铅笔、橡皮、小贴画,甚至课外读物、小吃等。而且每次问她,她都不承认,都说自己是捡到的。因此同学们都叫她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