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数学解题后反思的意义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题后反思,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命题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
  【关键词】 反思 分析 归纳 概括 提高能力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表现出对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做大量题,不善于解题后对题目进行反思,普遍欠缺一个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不善于纠正和找出自己的错误,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的概括,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较弱、结构性较差。一道数学题经过一番艰辛,苦思冥想解出答案后,必须认真进行如下探索:命题的意图是什么?考核的概念、知识和能力是什么?验证解题结论是否正确合理,命题所提供的条件的应用是否完备?求解论证过程是否判断有据,严密完善?本题有无其他解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通过解题后改进解题过程、探讨知识联系、知识整合、探究规律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解题后继续飞翔,“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这是解题过程中更高一级的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思维继续飞翔,提高解题能力,应该倡导和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积极反思,查缺补漏,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解数学题,有时由于审题不确,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即学生解数学题,不能保证一次性正确和完善。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可是一些同学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赶任务,解完题目万事大吉,头也不回,扬长而去。由此产生大量谬误,应该引起重视,加以克制,引以为戒。
  其二,积极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沟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再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一题多解,每一种解法可能用到不同章节的知识,这样一来可以复习相关知识,掌握不同解法技巧,同时每一种解法又能解很多道题,然后比较众多解法中对这一道题哪一种最简捷,最合理,把本题的每一种解法和结论进一步推广,同时既可看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巧妙转化和灵活运用,又可梳理出推证恒等式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中间会师、转化条件等,善于总结,掌握规律,探求共性,再由共性指导我们去解决碰到的这类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尤其重要。
  其三,重视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探究问题所含知识的系统性。解题之后,要不断地探究问题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能否对问题蕴含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地探究?能否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把问题所蕴含孤立的知识“点”,扩展到系统的知识面。通过不断地拓展、联系、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进而形成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系统性。
  其四,整合知识,创新设问。要让学生明白,问题与问题之间不是孤立的,许多表面上看似无关的问题却有着内在的联系,解题不能就题论题,要寻找问题与问题之间本质的联系,要质疑为什么有这样的问题?他和哪些问题有联系?能否受这个问题的启发。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创造性地设问,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联系和知识整和中,丰富认知结构中的内容,体验“创造”带来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非常有利的。
  其五,探究规律,形成小结。对每个问题都要寻根问底,能否得到一般性的结果,有规律性的发现?能否形成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小发明?点滴的发现,都能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长期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并增加知识的存储量。
  总之,解题后引导学生不断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对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进行不断地思考并做出新的判断,让学生体会解题带来的乐趣,享受探究带来的成就感。常此以往,逐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习惯,并懂得如何学数学,这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英语课程标准》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教学首先应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是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如果轻视或放弃口语训练,只重视应试教育的分数高低,那么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有很大的提升,我们的英语教学必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效率低下”的现状。为此,本人在实践中形成了“自主预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现结合“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这一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 “自主预学,合作探究”教
期刊
【摘 要】 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要让学生“上好学”,尤为重要的是应该改革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一个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环境,创设个性发展平台,提供公平展示机会,彰显教学相长魅力,实现校内教育公平。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育公平 健康发展    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一贯追求,更是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
期刊
【摘 要】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关键词】 指导 创设 拓宽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要能力,应该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新课程中的口语交际课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意见。  1 指导课前准备  一般说来,口语交际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资料的搜集、信息
期刊
自由写作形式具有如下几个几个特点:选材由学生自己定,文章形式也由学生自己定,写多长多深没有严格规定,实际上就是比较自由,这种作文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办法,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写作才华,而且将学生作品交流阅读,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几年来,我一直提倡自由写作教学,逐步认识到这种写作的一些规律,下面先结合学生作文简单谈谈。  1 直接书写自己成长中的心路历
期刊
【摘 要】 物质不仅有化学名称,而且还有俗名;俗名不但有趣,而且有着深厚的化学发展史;有俗名的物质及典型用途按照所含核心元素的类别进行分类总结。  【关键词】 俗名 化学式 典型用途    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的化学物质比较多,许多物质不仅有化学名称,而且还有俗名。这些俗名不但有趣,而且有着深厚的化学发展史。有的物质的俗名与用途有关,如:硫酸镁可用做泻药,故称“泻盐”;次氯酸钙有漂白作用,由此取名“
期刊
形如f(x)=ax3+bx2+cx+d(a≠0)的函数叫做三次函数。由于三次函数的导函数是二次函数,而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三次函数的问题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尤其是文科数学更是如此。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利用几何画板,较为深入地研究三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三次方程的解的个数的问题。  1 三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设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
期刊
在新课改的旗帜下,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起以前的教学模式,在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上有很大进步。尽管如此,学生仍然缺乏上语文课的兴趣,因为我们的绝大部分语文课堂教学离开了对学生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语文课就犹如一幅陈旧的黑白图片,暗淡而模糊。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在教师——文本——学生的互动中,让它闪耀着美丽的光辉。  1 感受文本之美  语文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着自然
期刊
文学,是人学,终极目标指向的是人的灵魂,其基本任务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它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为核心,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传承文化、了悟人生等方面有着任何艺术力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巴金说过,文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变得更加美好。几乎无一例外,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都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而语文教育元老吕叔湘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文’应包括两个‘
期刊
1 语言感悟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语言是文学作品外化的载体和媒介。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较好地把握文学语言。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里面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1.1 着眼于朗读,读中带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