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俗地说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也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整合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如何完美整合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远程教育资源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班班通进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尽快的进入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大海,更何况是深不可测的海底,单纯的靠书本的几段描述性文字,讲起来一定枯燥乏味,学生也好象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暗室”里学习,对课文的理解难度就更大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将学生带入一个海底王国,通过一组生动的动画将学生带入黑暗的深海里闪烁着奇异的光点,五光十色的珊瑚伴着水流缓缓漂流,奇异美丽的鱼和怪样的鱼相互嬉戏,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海底植物绽开笑脸的海底情景,为学生再现了具体而生动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变强迫式教学为信息技术交互式学习,使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情景再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了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在进行《金色的脚印》课堂教学时,通过播放相亲相爱的狐狸的一家,学生被这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所感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漂亮”的道理。最后,我又补充一些目前人和动物相处的事例,包括图片信息,文字信息,录像信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讨论,想想假如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好奇的探索心理一下被调动起来。此时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下交流,让学生成为“保护动物的小卫士”。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充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通向课外世界架起一座桥梁,把他们引向充斥着浩瀚知识的课外大海,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海里流连忘返!
三、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因为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教学时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在教学难字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合体字拆成两部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设计画面“让小朋友手拿其中的一部件,以找朋友的方式,让两部分拉拉手,碰碰头,结合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会记忆深刻。更妙的是,在指导学生学习那些象形字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出它们形象的演变,并把这些象形字结合在一起,编成了故事,让学生边看演示的课件,边听老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学生也把这些象形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四、激发美感,适时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文章,如《桂林山水》、《火烧云》、《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觀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积极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恰当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隋蓓蕾. 浅析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 ,2016 (21);
[2]陈锦华.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6 (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整合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教学信息的多样化,使得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具有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它所提供的交互性,使得学生更自主地控制和使用信息资源;它所提供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对于语文信息的感知更加丰富;它所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提供实施个性化的帮助或指导,对于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提供了保障。下面,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如何完美整合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的好帮手,远程教育资源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班班通进入教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尽快的进入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们的学生没有见过大海,更何况是深不可测的海底,单纯的靠书本的几段描述性文字,讲起来一定枯燥乏味,学生也好象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暗室”里学习,对课文的理解难度就更大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将学生带入一个海底王国,通过一组生动的动画将学生带入黑暗的深海里闪烁着奇异的光点,五光十色的珊瑚伴着水流缓缓漂流,奇异美丽的鱼和怪样的鱼相互嬉戏,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海底植物绽开笑脸的海底情景,为学生再现了具体而生动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变强迫式教学为信息技术交互式学习,使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情景再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拓展学生思维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了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如在进行《金色的脚印》课堂教学时,通过播放相亲相爱的狐狸的一家,学生被这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所感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漂亮”的道理。最后,我又补充一些目前人和动物相处的事例,包括图片信息,文字信息,录像信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讨论,想想假如我们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好奇的探索心理一下被调动起来。此时再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课下交流,让学生成为“保护动物的小卫士”。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充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通向课外世界架起一座桥梁,把他们引向充斥着浩瀚知识的课外大海,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海里流连忘返!
三、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因为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教学时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化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的特点,起到了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在教学难字时,我们可以把一些合体字拆成两部分,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设计画面“让小朋友手拿其中的一部件,以找朋友的方式,让两部分拉拉手,碰碰头,结合在一起。”学生既感兴趣,又会记忆深刻。更妙的是,在指导学生学习那些象形字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设计出它们形象的演变,并把这些象形字结合在一起,编成了故事,让学生边看演示的课件,边听老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学生也把这些象形字牢牢记在了心里。
四、激发美感,适时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文章,如《桂林山水》、《火烧云》、《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觀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以一抵十”的作用。
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积极影响。在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恰当的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互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隋蓓蕾. 浅析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课程教育研究》 ,2016 (21);
[2]陈锦华.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