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已经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试卷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课程和教学质量进行反应和评估的一个重要手段。现行的考试都是以外在的客观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往往是把外在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的内容和指标,缺少每个被评价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试卷 评价 主体解释
甄别与选拔自古以来是考试的重要功能,然而,当旨在甄别与选拔的考试逐渐凝结为一种稳固的生存方式时,考试文化已然形成。
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评价更多关注的是给作为主体的学生留有解释空间,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尊重学生的背景经验,尊重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合理的试卷设计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一、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题型结构
现行的考试由于更加注重选拔和甄别,更多的选择客观试题,便于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来体现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级,同时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来对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准确的进行量化的评价。
以完成学业成就的评价,由于现行的考试更加注重选拔,需要科学、公平、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出现了过多的客观题的考试结构,但客观题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科素养、思维层次以及能力的要求,因此试卷中在进行试题结构的设计时应该多设计主观题,因为主观题能更加让学生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在考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型,学生能够根据选项进行知识的再认,学生可以根据四个选项来选择正确的答案,学生可能不是真正理解知识点而是根据选项的提示而正确选出答案。
单项选择题无论是在题目设计还是在选项设计时都应该给学生留有解释的空间,在题干设问的时候给学生发挥自己主观经验的空间,问题的设置不拘泥于书本的原来的知识。在选项的设置上要设置给学生发挥的选项,即使是干扰选项也要让学生通过已有认知结构进行判断,从而筛选正确选项。试卷命题人可以在选项的设置上给学生留有解释的空间,选项多重选择可以给学生留有解释的权利,所以就要求命题人在选项的设置上要给学生留有解释的权利。
2.填空题
作为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一项重要环节,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试题答案不要只是仅仅设立一个答案,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答案以横线代替,以此要求应试者填上正确解,这样的试题能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考虑,答出他们所想要答出的内容。
3.简答题
简答题作为一种主观题出现在考试的卷纸中,可以考察学生的主观的想法,在文科试卷中,主观题的设置上应该提问相对能启发学生思想的问题,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在理科考试中答案的采分点应该分步骤给分,这样才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
二、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内容
试卷的编写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命制试题,围绕选修兼顾必修,坚持素养和能力作为考查的一部分,试卷内容源于教学内容,但不限于和拘泥于教学内容。知识只是一种假设,他不是对文本准确无误的最终的呈现。
第一,试卷知识点分布。知识点的分布,应该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内容,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经验就能更好的进行答题,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答题,而不是仅仅是背诵所学内容,把背诵的内容呈现出来。
第二,试卷分值分布情况。主观题更能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的对知识进行理解,用自己的背景经验对知识进行解释,所以主观题考查占试卷的大部分,会使整张试卷遵照学生的主体解释的权利。主观题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建构的知识进行答题,没有选项的控制。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在考试中所学的知识都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建构清楚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正确的回答问题。在主观题赋分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经验,而不是一味的遵照标准答案进行给分,标准答案只是众多解法中的一种,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三、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标准
1.实现多元的评价标准
现在的课程评价过于追求对评价对象的预测和控制,过分的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十分依赖准确和量化的评价目标。把课程评价追求标准化的评价,不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后现代课程领域中,课程评价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领域,因为课程评价不单单是对课程进行评价之后进行改进,更多的是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
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现代课程评价崇尚统一的标准,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禁锢了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學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考虑学生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即学生个体发展的自身差异和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多元的评价标准。制定客观 、公正 、合理并且易于操作的进步幅度评价标准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评定每个同学的成绩既不公正合理 ,也易挫伤一些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完善教育监督和问责机制
改善教育监督和问责机制,改进教师课程评价的实践能力。教师在一线实践过程中自身对知识不具有解释性,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不关注学生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权利。 教育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定期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使得教师在思想上知道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只是一味的提高成绩,把学生变成只会学习的机器。
3.推进多样的评分制度
在进行评分的时候,应该采取多样的评分制度,这样才能更加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是作为一种人的存在环境,要让人最大化的发展,这个环境属于每一个学生,更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一,多位教师进行评分。一位教师可能对学生有主观的想法,但多位教师对你进行打分,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这样会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被试者的真实的水平。不同教师背景经验不同能更好的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解释空间。
第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学生看到其他人的想法,从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对学生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与等级评定,激励学生努力参与学习,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 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教育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品德。
第三,百分制向等级制转变。仅凭经验产生的认识能否经受哲学的追问?对当下范式的精确掌握是否考虑了关注学生的主体解释空间?这是从关照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的角度对考试成绩 100分的追问。考试在范式之中,这个观念可以很好击碎以上常识性误解。百分制向等第制转变的第一个理由就是百分制更易将学生引入范式陷阱。在百分之、等级制以及荣誉学位制度中荣誉学士学位分等制度最为粗略和有效,但其逻辑幽深,需要深入理解、 广泛共识以及复杂的制度框架才能实现目标。这一制度的细节和内涵可以参考借鉴,但不能模仿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百分制评价有利于培养范式中的常规科学家和当下技术范式中的卓越工程师,但如果从培养突破学科范式的创新者而言,百分制的过度精确化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
4.改善评价动机
动机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原动力,它直接解决人们想不想参与该活动的问题。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动机因素,那么他们很难去积极投身于改善教学质量的行动中,即使迫于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勉强参与,这种参与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改善教师评价动机使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
第一,增强教师意识。长期以来在面对课程评价时,教师都是被动的参与者,教师需要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应该将评价融入平时的教学生活,激发教师作为评价者的意识,在评价过程中享受内在的尊严和快乐,教师在评价资源的帮助下,对评价有正确的看法。课程评价虽然是一种专业,但它不仅仅是专家和行政职员的权利,教师作为参与者要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不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增加教师权利及能力。传统的课程评价评价者多是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评价系统中充满了统一标准的色彩,导致了在一线的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的进行评价,以至于他们对评价产生抗拒,他们没有办法对权威发起挑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自主权在不断的增大,赋予教师权利培养教师能力,在评价系统中,教师与专家是平等的地位,他们彼此学习,教师向专家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价专家也从一线教师这掌握学生情况,以更好的制定出评价方案。教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高教师评价的能力,定期对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四、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结果
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应该仅仅是给学生排名,对学生进行甄别,更应该有反馈、指导和调节功能。
1.试卷结果作为一种信息反馈
考试作为反馈信息的一个方式,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考、高考,考试一直都在承载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甄别和选拔人才。考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具备的能力进行检验。具备一般信息的诸多特征,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考察教师对知识的教授程度,同时也可以反馈课程和教材的适应程度。考试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反馈的结果,能过作为甄别和选拔各方面的人才。同时他作为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途径,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必要形式,也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试卷结果促进课程更好的发展
试卷是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离不开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的认知和反思,在对课程计划、内容、实施以及结果进行评价的变化进行反思性评价,皆在确定课程的效果和价值。通过试卷的结果能够更好的反馈出课程的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改正。让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的深度和内容有所了解,洞察课程发展方向,对课程實施的结果进行整体描述和判断,教师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反思为课程的发展提出意见。试卷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检验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分析试卷结果可以检验课程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课程更好的发展。
3.试卷结果促进人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试卷评价的功能应该是从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到更加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向。而自古以来甄别和选拔一直都是考试的重要功能,但新时代人类的发展要求,就是发展创新人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有一定要扭转固有的思想,试卷不是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作为一个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我们要改变评价的这种“选拔性”功能,把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单单最为一种信息的反馈,将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通过评价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
参考文献
[1]卢小东.考试如何激发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7(2):3-18.
[2]张晓晓.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结构及提升策略研[D].辽宁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试卷 评价 主体解释
甄别与选拔自古以来是考试的重要功能,然而,当旨在甄别与选拔的考试逐渐凝结为一种稳固的生存方式时,考试文化已然形成。
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评价更多关注的是给作为主体的学生留有解释空间,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存在,尊重学生的背景经验,尊重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合理的试卷设计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一、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题型结构
现行的考试由于更加注重选拔和甄别,更多的选择客观试题,便于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来体现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等级,同时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来对学生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准确的进行量化的评价。
以完成学业成就的评价,由于现行的考试更加注重选拔,需要科学、公平、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因此出现了过多的客观题的考试结构,但客观题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科素养、思维层次以及能力的要求,因此试卷中在进行试题结构的设计时应该多设计主观题,因为主观题能更加让学生进行思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在考试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题型,学生能够根据选项进行知识的再认,学生可以根据四个选项来选择正确的答案,学生可能不是真正理解知识点而是根据选项的提示而正确选出答案。
单项选择题无论是在题目设计还是在选项设计时都应该给学生留有解释的空间,在题干设问的时候给学生发挥自己主观经验的空间,问题的设置不拘泥于书本的原来的知识。在选项的设置上要设置给学生发挥的选项,即使是干扰选项也要让学生通过已有认知结构进行判断,从而筛选正确选项。试卷命题人可以在选项的设置上给学生留有解释的空间,选项多重选择可以给学生留有解释的权利,所以就要求命题人在选项的设置上要给学生留有解释的权利。
2.填空题
作为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一项重要环节,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试题答案不要只是仅仅设立一个答案,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答案以横线代替,以此要求应试者填上正确解,这样的试题能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考虑,答出他们所想要答出的内容。
3.简答题
简答题作为一种主观题出现在考试的卷纸中,可以考察学生的主观的想法,在文科试卷中,主观题的设置上应该提问相对能启发学生思想的问题,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一些知识。在理科考试中答案的采分点应该分步骤给分,这样才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
二、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内容
试卷的编写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来命制试题,围绕选修兼顾必修,坚持素养和能力作为考查的一部分,试卷内容源于教学内容,但不限于和拘泥于教学内容。知识只是一种假设,他不是对文本准确无误的最终的呈现。
第一,试卷知识点分布。知识点的分布,应该选择一些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内容,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经验就能更好的进行答题,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答题,而不是仅仅是背诵所学内容,把背诵的内容呈现出来。
第二,试卷分值分布情况。主观题更能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的对知识进行理解,用自己的背景经验对知识进行解释,所以主观题考查占试卷的大部分,会使整张试卷遵照学生的主体解释的权利。主观题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建构的知识进行答题,没有选项的控制。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迁移,在考试中所学的知识都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只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建构清楚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正确的回答问题。在主观题赋分的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经验,而不是一味的遵照标准答案进行给分,标准答案只是众多解法中的一种,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
三、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标准
1.实现多元的评价标准
现在的课程评价过于追求对评价对象的预测和控制,过分的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十分依赖准确和量化的评价目标。把课程评价追求标准化的评价,不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后现代课程领域中,课程评价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领域,因为课程评价不单单是对课程进行评价之后进行改进,更多的是要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
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现代课程评价崇尚统一的标准,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禁锢了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學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感悟能力、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要考虑学生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即学生个体发展的自身差异和学生之间发展的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多元的评价标准。制定客观 、公正 、合理并且易于操作的进步幅度评价标准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机械地用统一的标准评定每个同学的成绩既不公正合理 ,也易挫伤一些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2.完善教育监督和问责机制
改善教育监督和问责机制,改进教师课程评价的实践能力。教师在一线实践过程中自身对知识不具有解释性,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不关注学生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权利。 教育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定期对教师进行在岗培训,使得教师在思想上知道要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只是一味的提高成绩,把学生变成只会学习的机器。
3.推进多样的评分制度
在进行评分的时候,应该采取多样的评分制度,这样才能更加公平公正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是作为一种人的存在环境,要让人最大化的发展,这个环境属于每一个学生,更要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一,多位教师进行评分。一位教师可能对学生有主观的想法,但多位教师对你进行打分,排除了很多主观因素,这样会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被试者的真实的水平。不同教师背景经验不同能更好的理解学生的想法,这样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解释空间。
第二,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使学生看到其他人的想法,从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对学生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与等级评定,激励学生努力参与学习,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 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教育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品德。
第三,百分制向等级制转变。仅凭经验产生的认识能否经受哲学的追问?对当下范式的精确掌握是否考虑了关注学生的主体解释空间?这是从关照学生作为主体存在的角度对考试成绩 100分的追问。考试在范式之中,这个观念可以很好击碎以上常识性误解。百分制向等第制转变的第一个理由就是百分制更易将学生引入范式陷阱。在百分之、等级制以及荣誉学位制度中荣誉学士学位分等制度最为粗略和有效,但其逻辑幽深,需要深入理解、 广泛共识以及复杂的制度框架才能实现目标。这一制度的细节和内涵可以参考借鉴,但不能模仿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百分制评价有利于培养范式中的常规科学家和当下技术范式中的卓越工程师,但如果从培养突破学科范式的创新者而言,百分制的过度精确化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
4.改善评价动机
动机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原动力,它直接解决人们想不想参与该活动的问题。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最基本的动机因素,那么他们很难去积极投身于改善教学质量的行动中,即使迫于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勉强参与,这种参与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改善教师评价动机使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甄别和选拔。
第一,增强教师意识。长期以来在面对课程评价时,教师都是被动的参与者,教师需要作为课程评价的主体,应该将评价融入平时的教学生活,激发教师作为评价者的意识,在评价过程中享受内在的尊严和快乐,教师在评价资源的帮助下,对评价有正确的看法。课程评价虽然是一种专业,但它不仅仅是专家和行政职员的权利,教师作为参与者要尊重学生作为主体的权利,不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增加教师权利及能力。传统的课程评价评价者多是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评价系统中充满了统一标准的色彩,导致了在一线的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的进行评价,以至于他们对评价产生抗拒,他们没有办法对权威发起挑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自主权在不断的增大,赋予教师权利培养教师能力,在评价系统中,教师与专家是平等的地位,他们彼此学习,教师向专家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评价专家也从一线教师这掌握学生情况,以更好的制定出评价方案。教师有权利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高教师评价的能力,定期对一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四、预留主体解释空间的试卷结果
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评价不应该仅仅是给学生排名,对学生进行甄别,更应该有反馈、指导和调节功能。
1.试卷结果作为一种信息反馈
考试作为反馈信息的一个方式,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考、高考,考试一直都在承载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甄别和选拔人才。考试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具备的能力进行检验。具备一般信息的诸多特征,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考察教师对知识的教授程度,同时也可以反馈课程和教材的适应程度。考试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反馈的结果,能过作为甄别和选拔各方面的人才。同时他作为获得反馈信息的一种途径,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必要形式,也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2.试卷结果促进课程更好的发展
试卷是作为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离不开主体对自己的行为的认知和反思,在对课程计划、内容、实施以及结果进行评价的变化进行反思性评价,皆在确定课程的效果和价值。通过试卷的结果能够更好的反馈出课程的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改正。让课程设计者对课程的深度和内容有所了解,洞察课程发展方向,对课程實施的结果进行整体描述和判断,教师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反思为课程的发展提出意见。试卷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检验课程是否适合学生,分析试卷结果可以检验课程是否正确,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课程更好的发展。
3.试卷结果促进人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试卷评价的功能应该是从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到更加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向。而自古以来甄别和选拔一直都是考试的重要功能,但新时代人类的发展要求,就是发展创新人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有一定要扭转固有的思想,试卷不是作为评价学生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作为一个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我们要改变评价的这种“选拔性”功能,把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单单最为一种信息的反馈,将目标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通过评价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
参考文献
[1]卢小东.考试如何激发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7(2):3-18.
[2]张晓晓.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结构及提升策略研[D].辽宁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