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地区“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ong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重要的文化艺术瑰宝,其不仅传承了我国的文化,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加快,而在现代化的思想下,我国“非遗”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就在“非遗”文化面临着消失危险时,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使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不仅可以对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從而实现双赢。例如,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就是成功发展“非遗”文化的良好案例。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人民大多能歌善舞,民族文化鲜明。现如今,人民的精神需求增加,发掘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非遗”旅游事业,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遗产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且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产业链,其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国家各地区为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大力挖掘旅游资源。例如,如果当地存在古代建筑遗址,当地政府就会以此作为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并且对遗址进行“包装”和推广,从而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这种形式的旅游产业以物质遗产作为基础,在长期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对遗址进行维护和保养,因此以物质遗产作为旅游资源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我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真正的瑰宝,所以近年来国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颁布了多个保护政策和方针,并且大力提倡“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所谓融合发展,就是以“非遗”文化为基础,然后开展各种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活动内容。这不仅可以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同时还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是利用历史遗产发展旅游经济的最优选择。

二、“非遗”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潜力和基础


  (一)丰富的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是保障融合发展的基础
  现如今,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国家实施了少数民族自治的政策。以湘西州为例,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4项,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了44项,州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达到了239项之多。由此可见,湘西州具有极其优越的“非遗”旅游资源。为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将湘西州发展成为旅游胜地。而丰富的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是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研究成果的推出和人才队伍的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传承,说明了其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内涵。为了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就必须对“非遗”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因此,要针对“非遗”进行保护和研究,建立庞大的人才队伍,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其中,吉首大学作为长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院校,不仅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还拥有较为全面的遗产保护专业知识积累。并且在长期的非物质遗产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非遗”保护理论,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吉首大学是我国培养“非遗”研究人员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另外,吉首大学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是推动“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乾州古城“非遗”园起到了标榜作用
  湘西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的州市,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同时还存在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湘西州的魅力还在于其地区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湘西州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在湘西州的发展中,旅游业是其经济支柱。
  为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吉首市以乾州古城为基础,将湘西地区的传统民间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建立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大舞台。另外,乾州古城的建立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我国各地区人民提供了了解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推动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机会。
  乾州古城的建设对于湘西州而言是极为成功的,并且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使政府看到了“非遗”和旅游相融合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乾州古城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体系。此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所以古城的发展方向也是围绕着民族特色开展的。例如,在乾州古城中有许多商家,这些商家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苗家阿哥和土家阿妹的卡通人物工艺品,并且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同时,乾州古城中还汇集了“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家等,这些具有手工艺技术的人,通常会制作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首饰和工艺品,如苗族银饰、民间木雕等,经过长期的推广,这些工艺品逐渐成为游客购买的主流产品。
  综上所述,乾州古城在湘西州的旅游发展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起到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的作用、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标榜作用。

三、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非遗”资源和文化旅游融合度不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虽然形成了我国独具一格的旅游经济,但是在长期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为有的“非遗”旅游处在积极开发状态,而有的“非遗”旅游却处在消极状态,这种发展严重失衡的状态,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行业的全面融合发展。
  以湘西州的“非遗”旅游业为例,苗族鼓舞是湘西州的重要民资文化,其影响力遍及保靖、古丈、凤凰等,并且还成为凤凰古城晚会中的压轴表演节目,在宣传和推广下苗族鼓舞逐渐走出湘西、走出湖南,甚至成为湘西苗族文化的明信片。而苗族四月八节也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发展中完成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四月八节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发展,导致优秀的文化遗产被忽视,从中可以体现出我国“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并不完善,因此为了有效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相关负责单位应该加大推广和开发力度,从而使优秀的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优质的旅游资源。   (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与设计理念的缺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其目的主要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而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应该有效地利用“非遗”文化,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例如,针对传统的手工技艺,进行推广和宣传,从而开拓更广的消费市场。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传统的手工技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从而降低了旅游业的经济收益。另外,由于商家只看重手工艺的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其内在价值,其在手工艺的设计问题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不仅影响了手工技艺的推广,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设计理念的缺失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非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三)缺乏有关“非遗”开发的优惠政策
  虽然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很高,但是“非遗”和旅游业发展的结合却没有得到较高的关注,这也导致“非遗”旅游开发项目处于缓慢发展中。另外,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政府缺少较大的优惠政策,“非遗”文化旅游项目动力不足。
  而吉首市作为湘西州的州府,在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融合的问题上有较大的支持力度。但是,吉首市当地政府实际行动还有所不足,“非遗”和旅游相融合发展缓慢。对此,国家和地方在对待地区旅游业发展上,要有更多切实可靠的优惠政策,推动地方“非遗”开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动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保护工作

四、“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


  (一)以吉首市为重点,打造文化旅游重点城市
  吉首市作为湘西州的州府,其可以打造成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旅游城市。而在吉首市的建设发展策略上,已经制定了东歌、西鼓、南戏、北狮和中春的发展战略,并大力推动其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而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项目,吉首市推出了以苗族鼓舞为主,其他节会活动为辅的旅游发展策略,并且大力提倡当地少数居民发展手工技艺,制作手工产品进行销售,以此增加经济收益。
  另外,建设吉首市为旅游重点城市,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而最为重要的是,因为吉首大学拥有优质人才力量,当地政府可以依靠科研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高质量开展“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工作,从而推动吉首市的经济建设。
  (二)定期举行“非遗”和旅游相结合的活动,推动产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建立在特色旅游经济的基础上,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对“非遗”文化做好宣传和保护工作。在发展旅游经济时,应以活动为载体,定期举行各种民俗活动,使游客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例如,湘西州的民族节会多种多样,主办方可以定期举行相关节会,在正月时可以将摆手节作为主打活动,到了二三月就可以举办兰花会等活动,期间还可以穿插现代节日如美食节等,通过举行各项民族节会,提升旅游业的经济收益,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从而起到一定的文化推广作用。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面临着重大危机。由于现代思想的改变,很多青年人不愿意再投入传统手工制作等行业中,这一现象不利于“非遗”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因此,当地政府必须要重视传承人的培养问题。而吉首大学作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等学府,更应该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问题,必须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从而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另外,湘西州政府在开展文化旅游时,也要加大对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从而提高人们对湘西“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此外,湘西州政府还要鼓励当地少数民族人民重视自身的文化艺术,從而提升文化传承的意识,并且还要激励当地人民群众将“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如此一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并且通过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少数民族文化得以推广到全国各地,以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建立完整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保障。而在发展旅游业时,应该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国家在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还要发展旅游事业。并且当“非遗”保护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后,还应该大力发展其他副业,例如,提倡少数人民从事手工产品制作,从而增加经济收益。
  (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湘西州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社科课题“湘西州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助力于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路径研究”(课题号:SK202014);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苗画元素融入地方高职包装设计课程的应用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XJK20CZY06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背景下湘西苗族文化元素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19C1799)。
  作者简介:刘玲(1987—),女,苗族,湖南吉首人,硕士研究生,中级教师。研究方向:“非遗”文化研究。
  通讯作者:彭晓君
其他文献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重心之一。随着现代化发展浪潮的推进,乡村发展问题受到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以乡村为切入点,以突破“三农”问题为核心,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要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发展平台和依托的一种旅游形式,立足我国资源多聚集于乡村、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城市居民消费休闲化趋势等现实情况,乡村旅
期刊
引言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新型城镇化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原则,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较早提出旅游城镇化的概念是Mullins,他认为旅游城镇化是因消费和享乐建立的城市形态。在国内,黄震方对旅游城镇化进行了初探,指出旅游城镇化是
期刊
生长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本无所谓孰优孰劣,只不过经过文人的一番描绘后,便成为了各种情感的寄托,如兰草象征了优雅的气质、蘆荻传达了浓浓的哀愁……而农田及园艺场所漫生的杂草,常常因为喧宾夺主而令人烦恼。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惑:杂草真的一无是处吗?  在大多数人眼里,杂草的同义词就是野草。在农民的眼中,杂草是农作物的死敌,它们不仅与农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还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园丁的眼里
期刊
引言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连续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文件对标这两大目标任务,明确要求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并作出具体部署,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年末,全
期刊
引言  苏州市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强调“大空间”,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建设,以丰富苏州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和记忆。实现苏州旅游业整体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效的扩大转变。苏州市旅游建设强调“大市场”,进一步突出游客需求导向,让游客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强调“大服务”,在交通、食宿、城市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真正把游客当成市民,让他们宾至如归、流连忘返。  作为“
期刊
引言  2014年以来,“智慧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各地都将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的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智慧化、数字化建设全面展开。酒店行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迫切需要引入智慧化建设的理念,利用数字化的便捷服务为顾客带来全新体验。杭州作为智慧化城市的典型代表,智慧设施遍布各行各业,智慧酒店的兴起,阿里未来酒店的强势入驻,都给杭州西溪宾馆的智慧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酒店要以满
期刊
引言  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旅游局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上年同期增长15.9%。在这之中,大学生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朝气蓬勃,对新鲜事物具有巨大的兴趣,注重科学,追求时尚,强调个性和自我表现。他们的出游需求
期刊
引言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作为关中西府文化的起源地,历史悠久的陕西省宝鸡市孕育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涌入宝鸡市,欣赏这座文明古城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魅力。公示语以其形象推广、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成为宝鸡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名片”和“窗口”。
期刊
引言  旅游目前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每年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的人数都有显著的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旅游方面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也大幅度上涨。并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始传统的旅游活动也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游客希望在旅行的过程中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酒店服务,有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对酒店服务的管理工作具有极高的期待值。酒店管理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基于旅游新形
期刊
引言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报告,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入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其中入境旅游人次逐年增加,市场基础牢固。2019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0.06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4 531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到中国旅游观光,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欣赏中国的自然风光。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涌现出智慧旅游、掌上旅游、云旅游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旅游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不断丰富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