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数列公共项构成的数列问题是数列中的难点问题,由于序号与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求解时往往令许多学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为此,下面从2020年高考新高考卷的一道数列试题出发,探究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构成的数列问题的一种“通法”.1 考题呈现
2020年新高考卷第14题:将数列{2n–1}与{3n–2}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则{an}的前n项和为
.
评析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构成新数列的特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考查了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这是一道含有丰富数学思维方法、具有拓展价值的优质试题.为此,我们从这道试题的解法谈起,来探究和拓展两数列有公共项一类问题的解法,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2 解法探究
分析1 通过观察、分析,找到两数列公共项的规律、特点,进而求其前n项和.
解法1 观察归纳法:数列{2n–1}为:1,3,5,7,11,13,15,17,19,21,23,25,27,29,31,……
数列{3n–2}为:1,4,7,10,13,16,19,22,25,28,31,35,39,……
观察可知,两个数列的公共项依次为:1,7,13,19,25,31,……,可以看出数列{an}是首项为1,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观察题中的两个数列均为等差数列,所以它们的公共项具有规律性,通过列举得到由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构成的数列,进而求得{an}的前n项和.在找公共项的时候,比较好的办法是在公差大的数列里面来找,因为间隔小,且项与项间隔相等.该解法适用于象该考题一样,比较简单的两数列公共项问题.
分析2 分析两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的特征,找到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仍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是两个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求解.
解法2 特征分析法:因为数列{2n-1}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3n-2}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这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首先判断出数列{2n-1}与{3n-2}项的特征,从而判断出两个数列公共项所构成新数列的首项以及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结果.
分析3 因为该题是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从公共项的本质看,即公共项就是两个数列相同的项,也就是说关于m,n的二元等式2n-1=3m-2的不定方程存在整数解,利用数的整除性解不定方程来解.
解法3 解不定方程法:因为两数列{2n–1}与{3n–2}存在公共项,设2n-1=3m-2,m,n∈N*,则3m=2n 1,即m=2n 13=2(n 2)-33.
因为2,3互质,所以n 2一定是3的倍数,不妨设n 2=3k,k∈N*,则n=3k-2,所以m=2k-1.
由于2n-1=2(3k-2)-1=6k-5,3m-2=3(2k-1)-2=6k-5,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就是6k-5,k∈N*,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该解法在求解的过程中,利用了整数分解的方法,即提取公因式、配凑得到m=2(n 2)-33是解题的关键.象该高考题这样的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解不定方程法是一种通法,从上面的解法,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若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
分析4 对于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还有没有更一般的方法?
因为公共项就是两个数列中的相同项,我们从中选取一个数列,一般选取数列中的项增加“较快”的数列,假如该数列的第n项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然后逐一递推验证该数列的第n 1项、第n 2项、…是否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进一步从中找到规律,得到两个数列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法4 “递推找项法”:记bn=2n-1,cn=3n-2.
因为两数列{2n–1}与{3n–2}存在公共項,设bm=cn,即2m-1=3n-2,m,n∈N*.
由cn=3n-2,所以cn 1=3n 1-2=3n 3-2=3n-2 3=2m-1 3=2m 32-1,由m 32N*,可知cn 1{bm},即cn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cn 2=3(n 2)-2=3n 6-2=3n-2 6=2m-1 6=2(m 3)-1,由m 3∈N*,可知cn 2∈{bm},所以cn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n 2.
所以ak 1-ak=bm 3-bm=2(m 3)-1-(2m-1)=6,且a1=1,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由上述过程总结“递推找项法”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的一般步骤:
(1)设bm=cn=ak,从中得到项数m,n的等式关系;
(2)在项增加“较快”的数列(如{cn})中依次验证某个相同项(如cn)后面的递推项(如cn 1、cn 2…),并将其项的表达式与另一个数列({bn})的通项公式相比较,断定后面的递推项是否是另一个数列({bn})的项,从而发现项ak后面的项; (3)发现ak 1、ak之间的递推关系得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 “通法”提炼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问题,“递推找项法”相对于解不定方程法更易于大家理解和接受,可以说,“递推找项法”是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的一种“通法”.其实远不止于此,“递推找项法”除了能解决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以外,还可以解决比如两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乃至一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与完全多项式型数列的公共项问题.4 应用拓展
4.1 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1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5n-1,cn=2n 2,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5m-1=2n 2,m,n∈N*.
由bm=5m-1,所以bm 1=5(m 1)-1=5m 5-1=5m-1 5=2n 2 5=2n 52 2,由n 52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5(m 2)-1=5m 10-1=5m-1 10=2n 2 10=2(n 5) 2,由n 5∈N*,可知bm 2∈{cn},所以bm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2=cn 5.
所以ak 1-ak=bm 2-bm=5(m 2)-1-(5m-1)=10,且a1=4,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4为首项,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4 (n-1)×10=10n-6.
4.2 两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2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4n,cn=8n,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数列{c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c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4m=8n,2m=3n,m,n∈N*.
由cn=8n,所以cn 1=8n 1=8·8n=8·4m=4m 32,由m 32N*,可知cn 1{bm},即cn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cn 2=8n 2=82·8n=43·4m=4m 3,由m 3∈N*,可知cn 2∈{bm},即cn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n 2.
所以ak 1ak=cn 2cn=8n 28n=64,且a1=64,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64為首项,以6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
an=64·64n-1=64n.4.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3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2n,cn=3n-16,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2m=3n-16,m,n∈N*.
由bm=2m,所以bm 1=2m 1=2·2m=2(3n-16)=6n-32=32n-163-16,由2n 163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2m 2=22·2m=43n-16=12n-64=3(4n-16)-16,由4n-16∈N*,可知bm 2∈{cn},所以bm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2=c4n-16.
所以ak 1ak=bm 2bm=2m 22m=4,且a1=2,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2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4n-1=22n-1.4.4 等差或等比数列与完全多项式型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4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3n-1,cn=n3,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3m-1=n3,m,n∈N*.
由bm=3m-1,所以bm 1=3m 1-1=3·3m-1=3n3=(313·n)3,由313·n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3m 2-1=32·3m-1=9n3=(913·n)3,由913·nN*,可知bm 2{cn},即bm 2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3=3m 3-1=33·3m-1=27n3=(3n)3,由3n∈N*,可知bm 3∈{cn},所以bm 3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3n.
所以ak 1ak=bm 3bm=3m 33m=27,且a1=1,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27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1·27n-1=27n-1.
综上可知,“递推找项法”是一种从整体上从一个数列中寻找公共项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自然,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是求两个数列公共项的一种“通法”.5 教学启示
(1)一道精彩的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是因为其独特的解题技巧,而是其中所蕴涵着的思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驾驭知识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中的试题看似素材平朴,但求解过程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真可谓是一道平中孕奇的好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取这样极具代表性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题目作为练习,多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对问题多些总结的时间,多点思考的态度,多些探究的眼光,久而久之,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定会大幅度提升.
(2)在教学中探讨典型的高考试题,不能仅仅满足让学生掌握试题的几种解法,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教会学生如何挖掘问题条件蕴含的内涵,学会看准目标,优化解题思路.当然,过程体会与循序而导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解法自然生成也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关注解法的同时,更让学生经历“如何想到这样解”的思路历程.这样的话,解题的思想方法才会得到较充分的落实.
作者简介 李寒(1978—),女,贵州省桐梓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市级骨干教师,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市中小学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全国醍摩豆杯智慧课堂创新团队竞赛获冠军,荣获智慧课堂创新奖二等奖.曾在贵州电视台《高考直通车》和“高考公益讲堂”作高考复习备考讲座,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
2020年新高考卷第14题:将数列{2n–1}与{3n–2}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则{an}的前n项和为
.
评析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构成新数列的特征,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考查了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这是一道含有丰富数学思维方法、具有拓展价值的优质试题.为此,我们从这道试题的解法谈起,来探究和拓展两数列有公共项一类问题的解法,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2 解法探究
分析1 通过观察、分析,找到两数列公共项的规律、特点,进而求其前n项和.
解法1 观察归纳法:数列{2n–1}为:1,3,5,7,11,13,15,17,19,21,23,25,27,29,31,……
数列{3n–2}为:1,4,7,10,13,16,19,22,25,28,31,35,39,……
观察可知,两个数列的公共项依次为:1,7,13,19,25,31,……,可以看出数列{an}是首项为1,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观察题中的两个数列均为等差数列,所以它们的公共项具有规律性,通过列举得到由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构成的数列,进而求得{an}的前n项和.在找公共项的时候,比较好的办法是在公差大的数列里面来找,因为间隔小,且项与项间隔相等.该解法适用于象该考题一样,比较简单的两数列公共项问题.
分析2 分析两个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的特征,找到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仍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是两个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求解.
解法2 特征分析法:因为数列{2n-1}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数列{3n-2}是以1为首项,以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这两个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首先判断出数列{2n-1}与{3n-2}项的特征,从而判断出两个数列公共项所构成新数列的首项以及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结果.
分析3 因为该题是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从公共项的本质看,即公共项就是两个数列相同的项,也就是说关于m,n的二元等式2n-1=3m-2的不定方程存在整数解,利用数的整除性解不定方程来解.
解法3 解不定方程法:因为两数列{2n–1}与{3n–2}存在公共项,设2n-1=3m-2,m,n∈N*,则3m=2n 1,即m=2n 13=2(n 2)-33.
因为2,3互质,所以n 2一定是3的倍数,不妨设n 2=3k,k∈N*,则n=3k-2,所以m=2k-1.
由于2n-1=2(3k-2)-1=6k-5,3m-2=3(2k-1)-2=6k-5,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就是6k-5,k∈N*,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该解法在求解的过程中,利用了整数分解的方法,即提取公因式、配凑得到m=2(n 2)-33是解题的关键.象该高考题这样的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解不定方程法是一种通法,从上面的解法,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若两等差数列有公共项,那么由它们的公共项顺次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差数列,且新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原两等差数列公差的最小公倍数.注意:公共项仅是公共的项,其项数不一定相同.
分析4 对于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还有没有更一般的方法?
因为公共项就是两个数列中的相同项,我们从中选取一个数列,一般选取数列中的项增加“较快”的数列,假如该数列的第n项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然后逐一递推验证该数列的第n 1项、第n 2项、…是否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进一步从中找到规律,得到两个数列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法4 “递推找项法”:记bn=2n-1,cn=3n-2.
因为两数列{2n–1}与{3n–2}存在公共項,设bm=cn,即2m-1=3n-2,m,n∈N*.
由cn=3n-2,所以cn 1=3n 1-2=3n 3-2=3n-2 3=2m-1 3=2m 32-1,由m 32N*,可知cn 1{bm},即cn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cn 2=3(n 2)-2=3n 6-2=3n-2 6=2m-1 6=2(m 3)-1,由m 3∈N*,可知cn 2∈{bm},所以cn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n 2.
所以ak 1-ak=bm 3-bm=2(m 3)-1-(2m-1)=6,且a1=1,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6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前n项和为n·1 n(n-1)2·6=3n2-2n.
点评 由上述过程总结“递推找项法”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的一般步骤:
(1)设bm=cn=ak,从中得到项数m,n的等式关系;
(2)在项增加“较快”的数列(如{cn})中依次验证某个相同项(如cn)后面的递推项(如cn 1、cn 2…),并将其项的表达式与另一个数列({bn})的通项公式相比较,断定后面的递推项是否是另一个数列({bn})的项,从而发现项ak后面的项; (3)发现ak 1、ak之间的递推关系得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 “通法”提炼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问题,“递推找项法”相对于解不定方程法更易于大家理解和接受,可以说,“递推找项法”是求两个等差数列{bn}、{cn}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的一种“通法”.其实远不止于此,“递推找项法”除了能解决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以外,还可以解决比如两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乃至一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与完全多项式型数列的公共项问题.4 应用拓展
4.1 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1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5n-1,cn=2n 2,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5m-1=2n 2,m,n∈N*.
由bm=5m-1,所以bm 1=5(m 1)-1=5m 5-1=5m-1 5=2n 2 5=2n 52 2,由n 52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5(m 2)-1=5m 10-1=5m-1 10=2n 2 10=2(n 5) 2,由n 5∈N*,可知bm 2∈{cn},所以bm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2=cn 5.
所以ak 1-ak=bm 2-bm=5(m 2)-1-(5m-1)=10,且a1=4,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4为首项,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4 (n-1)×10=10n-6.
4.2 两个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2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4n,cn=8n,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 数列{c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c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4m=8n,2m=3n,m,n∈N*.
由cn=8n,所以cn 1=8n 1=8·8n=8·4m=4m 32,由m 32N*,可知cn 1{bm},即cn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cn 2=8n 2=82·8n=43·4m=4m 3,由m 3∈N*,可知cn 2∈{bm},即cn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n 2.
所以ak 1ak=cn 2cn=8n 28n=64,且a1=64,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64為首项,以6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
an=64·64n-1=64n.4.3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3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2n,cn=3n-16,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2m=3n-16,m,n∈N*.
由bm=2m,所以bm 1=2m 1=2·2m=2(3n-16)=6n-32=32n-163-16,由2n 163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2m 2=22·2m=43n-16=12n-64=3(4n-16)-16,由4n-16∈N*,可知bm 2∈{cn},所以bm 2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2=c4n-16.
所以ak 1ak=bm 2bm=2m 22m=4,且a1=2,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2为首项,以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2·4n-1=22n-1.4.4 等差或等比数列与完全多项式型数列的公共项问题
例4 数列{bn}与{cn}的通项公式分别为bn=3n-1,cn=n3,它们的公共项由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析 数列{bn}的增加“较快”,所以依据数列{bn}递推找公共项.
设bm=cn,即3m-1=n3,m,n∈N*.
由bm=3m-1,所以bm 1=3m 1-1=3·3m-1=3n3=(313·n)3,由313·nN*,可知bm 1{cn},即bm 1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2=3m 2-1=32·3m-1=9n3=(913·n)3,由913·nN*,可知bm 2{cn},即bm 2不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bm 3=3m 3-1=33·3m-1=27n3=(3n)3,由3n∈N*,可知bm 3∈{cn},所以bm 3是两个数列的公共项.
因此,若ak=bm=cn,则ak 1=bm 3=c3n.
所以ak 1ak=bm 3bm=3m 33m=27,且a1=1,所以两数列的公共项所构成的新数列{an}是以1为首项,以27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an}的通项公式为an=1·27n-1=27n-1.
综上可知,“递推找项法”是一种从整体上从一个数列中寻找公共项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自然,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是求两个数列公共项的一种“通法”.5 教学启示
(1)一道精彩的高考试题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不是因为其独特的解题技巧,而是其中所蕴涵着的思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驾驭知识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中的试题看似素材平朴,但求解过程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真可谓是一道平中孕奇的好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取这样极具代表性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题目作为练习,多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对问题多些总结的时间,多点思考的态度,多些探究的眼光,久而久之,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定会大幅度提升.
(2)在教学中探讨典型的高考试题,不能仅仅满足让学生掌握试题的几种解法,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各种方法的对比,教会学生如何挖掘问题条件蕴含的内涵,学会看准目标,优化解题思路.当然,过程体会与循序而导对于学生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解法自然生成也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关注解法的同时,更让学生经历“如何想到这样解”的思路历程.这样的话,解题的思想方法才会得到较充分的落实.
作者简介 李寒(1978—),女,贵州省桐梓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学数学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市级骨干教师,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市中小学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全国醍摩豆杯智慧课堂创新团队竞赛获冠军,荣获智慧课堂创新奖二等奖.曾在贵州电视台《高考直通车》和“高考公益讲堂”作高考复习备考讲座,发表论文10余篇,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