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教材进入基础教育已是大势所趋,并逐步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学前儿童电子书的应用普及将引发阅读教育模式的改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回答何为儿童电子书的问题,给出定义,归纳种类,并指出其具有鲜明的“娱教”特征,与儿童心理与认知特点相契合。第二部分论述电子书如何促进儿童的早期阅读发展,包括提升阅读技能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两个方面。第三部分讨论儿童电子书的教育应用,其在家庭中的使用将改变分享阅读的亲子互动模式,而将其整合进幼儿园课程会引发阅读教学模式的转变,阅读能力测评方式也应与之相适应。最后,文章对儿童电子书的发展作出展望。
关键词:数字环境;数字阅读;阅读教育模式;电子书;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大量研究指出,童年早期阅读经验缺乏与成年后的阅读困难直接相关[1][2],因此必须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进入数码时代,纸书阅读与屏幕阅读开始平分秋色,电子书的普及给早期阅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电子书进入基础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着力研发第二代数字教材,该计划已被列入国家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3],此举意味着国内中小学将大规模普及电子教材。基础教育电子书在国外的发展同样如日中天,全世界包括韩国、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在内的5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其中韩国计划在2015年前全部采用电子课本,美国教育部及联邦通信委员会2012年宣布争取在2017年前后,让全美K-12公立学校都用上电子课本。电子书在基础教育的全面推广意味着学前儿童的阅读训练也应该考虑使用电子书,与中小学数字教材衔接,让儿童在升入小学的时候能够更快适应课程学习。
另一方面,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婴儿在高技术环境中成长,对数码产品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操作能力。美国教育技术研究者Marc Prensky将这些儿童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指出他们在幼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对电子文档的理解能力[4]。数字阅读能否更好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数码时代学习环境和“数字土著”认知方式似乎都表明了推广学前儿童数字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下,儿童电子书出版市场正蓬勃发展,不可否认,电子书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前儿童的生活之中,它将对这一代儿童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研究。
二、儿童电子书的定义、种类及特征
电子书究竟是什么?目前对其认识可谓众所纷纭,莫衷一是。美国奥克朗大学数字文本倡议中心主任Jeremy Brueck就曾经质疑“电子书”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他提醒人们在脱口而出“电子书”这三个字的时候,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它到底指的是什么[5]?在这里,我们将给儿童电子书划定一个边界,这也是为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再将儿童电子书进行分类归纳,提出其共性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一)定义
电子书(Electronic Book)通常也被称为数字书(Digital Book),是一种用电子文档形式呈现的出版物,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进行阅读。电子书的内容除了静态的文本、图像等,更可以包含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音、视频和互动游戏等[6]。同时,超文本链接等可扩展资源将阅读内容自然延伸[7]。
儿童电子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儿童量身设计的电子书,除了兼有一般电子书的共性特征之外,儿童电子书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内容本身和表现形式上都区别于成人电子书或用于基础教育的数字教材[8]。首先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表现在素材浅显贴近幼儿生活,图文并茂,并增强其多媒体特性以辅助儿童理解内容;其次,在操作方面做到指示明显,实现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让儿童能够独立操作。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定义儿童电子书的边界。首先,它的本质仍然是一本“书”,应该符合“书”的基本特征:类似书一样的结构(有目录或页码等)以及按照专题组织好的内容。其次,强调其与传统纸质书的区别,它是一种电子书,是现代科技的产物,需要通过电子屏幕阅读,有多媒体内容和互动热区等。最后,它是针对学前儿童设计的产品,有强烈的年龄指向性,区别于应用于中小学的数字教材和成人阅读的电子书。
(二)种类:书本式、电影式和游戏式
儿童电子书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儿童教育光盘的兴起开始,电子书就已经被应用于儿童阅读教育中。近五年移动终端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电子书迎来第二个春天,儿童电子书市场正在高速发展。按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儿童电子书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基本型 :“书本式”的电子书
这种类型的电子书包含一系列静态画面,通常都会伴有语音朗读,并且在页面上会有一些动画形式的选择按钮。这种电子书一般根据已经出版的纸质书改编而成,在电子设备上呈现的每一个页面都与纸书相对应。
2.互动型 :“电影式”的电子书
这类电子书有突出的富媒体性,含有大量音乐、故事朗读、动画等。也有可供读者点击的热区,儿童可以按兴趣和需求激活扩展的多媒体资源。
3.增强互动型 :“游戏式”的电子书
虽然绝大多数电子书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互动功能,但该类别的电子书提供了较高层次的互动。允许儿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阅读,与电子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带来真实情境体验。同时,儿童可以在书中添加评语,这些评语反映了儿童的即时感受,一方面能够让儿童更好地融入阅读中,另一方面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阅读感受。
(三)儿童电子书的“娱教”特征
从电子书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互动性能不断增强,与电影、电子游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学者诟病其更像娱乐工具。Ben Bederson是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的发起人之一,他经常给自己五岁的女儿在iPad上下载电子书。但他并没有对电子书表现出推崇,他认为这些文字只占到25%而影像比例高达75%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书。并且,她女儿在要求看书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可以‘观看’(Watch)这本书吗?”这个五岁的孩子并没有使用“阅读”(Read)一词来描述她的行为,暗示了看电子书带给她的体验更接近于看电视。观察者还记录了儿童阅读某些电子书的行为,他们会随心所欲地点击所有的按钮,激活动画或音乐,兴致勃勃地享受操作的乐趣,并且宣称“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9] 实际上,我们必须看到,学前儿童有其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和游戏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儿童电子书近似于电影、游戏的阅读体验显示出强烈的“娱教”(Edutainment)特性。所谓娱教,就是依靠视觉化的学习材料,以某种叙事或游戏来展开学习。这种学习类型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体验,用较少的说教来达到教学目标[10]。“娱教”作为教育和娱乐的交叉子集,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该特征恰恰与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契合,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对这种寓教于乐的阅读形式持乐观的态度。
三、电子书对儿童早期阅读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在学前期要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为之后的阅读做好准备工作[11]。“准备工作”包括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要求教育工作者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电子书促进儿童阅读技能
美国国家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提出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五个要素,包括音韵意识、字母拼读,口头朗读、词汇量和理解能力[12]。有学者分析了电子书内容与这五大阅读技能培养的对应关系,指出电子书提供的资源可以在某种程度取代纸书,还能部分代替成年人的指导[13]。其中,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是影响儿童阅读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电子书对这两者发展的积极效用。
1.词汇学习
美国国家阅读研究小组鼓励儿童要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单词[14]。电子书的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功能使儿童能够更好地在阅读中学习词语。在遇到生词无法进行顺利阅读的时候,儿童主动点击热区,观看由多媒体动画、音频等组成的词语释义。在语境中的主动、高质量地学习是提高词语学习效率的关键。
近十年研究者通过不同方式考察电子书对于儿童词汇学习的效用。在这些实验中,研究者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符合他们阅读水平的电子书,内嵌有电子词典,当儿童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在文段中点击该单词就会出现多媒体的意义解释,包括词语释义的语音、动画和正确拼写方法等。结果表明,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儿童能够较为迅速地掌握这些单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荷兰儿童教育研究者Eliane Segers和Ludo Verhoeven对幼儿园移民儿童运用电子书进行词语学习的研究。他们抽取40名幼儿园中班移民儿童,其初始单词量显著低于同龄本地儿童,他们被要求利用基于电脑的电子书软件学习词汇。在对这些儿童进行简单的操作指导之后,他们独自坐在电脑前面运行程序,需要学习的故事和单词已经提前预设好了,每次学习时间为25分钟。一个星期之后对目标单词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后测的分数比前测提高了54%[15]。
以色列教育学者Ofra Korat比较了40个学前儿童采用电子书和传统方式学习单词的效果。在电子书阅读的实验组中,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点击生词,该生词的意义解释将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阅读完成之后,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对儿童的单词掌握程度进行测试,他们要在四幅相同类别的图画中选出与单词意义最接近的。实验结果表明,阅读纸本书的儿童在学习之后回答的平均分数只提高了7%,而使用电子书的儿童则提高了37%[16]。
2.理解能力
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应该懂得如何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心理模型(Mental Model),也就是一种关于故事场景、包含视觉—空间信息(Visual-spatial Information)的想象[17][18]。然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没有足够多的知识背景建立这样的想象图景,尤其是那些在故事中没有被详细提及的信息。有学者指出,电子书中的多媒体信息是帮助儿童理解内容的“框架”(Framework)[19]或者“脚手架”(Scaffold)[20],而非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媒介。电子书超文本提供了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热区”,能够激活单词或者大段文字的电子发音,还包含有提示的话语、阐释性的动画,这些内嵌多媒体互动工具都能够为儿童理解故事内容提供帮助。这些元素之间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方式,弥补儿童阅读背景知识不足的缺陷[21]。
研究者们用不同的方式考察电子书对提升学前儿童故事理解能力的作用。在Korat的研究中,实验组幼儿使用电子书进行阅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在学习完毕之后,幼儿会被要求回答八个是非判断题,其中四个能够从故事中直接找到答案,另外四个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实验组的幼儿平均正确率高达80%[22]。
也有学者采用故事复述的方式评判儿童对内容的理解程度。60个学前儿童分别阅读带有静态图画的电子书和带有动画、音响效果的电子书,其结果显示,接收到丰富多感官刺激的儿童能够复述出更多的故事内容,表明他们的理解程度更高。同时,这也表明互动型的电子书比基本型的静态电子书更加适合幼儿阅读[23]。
学前儿童阅读电子书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故事文本的理解力,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多媒体理解策略[24]。这种新的阅读策略需要将多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获得一种区别于纯粹文字解码的阅读策略,这是数字时代阅读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电子书能够促进儿童多媒体信息与本文信息的整合能力,并且,这种整合能力能够对他们年长之后理解其他电子文档提供帮助[25]。
四、电子书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一项重要功课是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其中之一。
在电子书普及之前,学前儿童由于识字量不大,在阅读过程中依赖成人的帮助。与静默的纸本书相比,电子书将给儿童带来一种更加“自助式”的阅读。在对电子书进行熟悉之后,儿童已经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有策略的自主阅读者。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点击电子朗读、或者激活内嵌的词典,运用工具解决在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儿童从倾向寻求成人帮助到习惯自己寻找策略,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电子书的互动性能够提升儿童阅读时的参与度。隐含在故事叙述中的热区被认为是提升儿童阅读参与性的重要手段。除了眼睛跟随文字的移动和周期性翻动书页之外,电子书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主动建构的体验。研究者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参与程度,并提出要努力实现一种“高度参与的电子书阅读体验”(Highly Engaging e-Book Experiences)[26],儿童与电子书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够促使他们建立起健康的阅读行为,为以后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打下基础。
电子书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刺激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有更强的动力进行阅读,根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电子书能够让那些对阅读兴致不高的儿童更喜欢看书[27]。较高的阅读动机能使儿童更加专注地行进阅读。美国图书馆传媒研究专家Lauren Collen的实验表明,幼儿在阅读传统图画书的时候,眼睛四处张望的时间要明显高于电子书阅读[28]。
五、电子书在家庭及幼儿园的教育应用
儿童在家庭中使用电子书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些幼儿园也开始顺应潮流,考虑将电子书使用纳入课程规划。在家庭阅读中,电子书将带来分享阅读时亲子互动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学模式也随着电子书的到来发生改变。
(一)亲子阅读:从成人主导到儿童主导的分享阅读
亲子阅读被认为是与儿童语言、阅读能力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活动,这个观点被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家庭普遍认可[29]。在人们对传统的幼儿阅读想象中,一副温情脉脉的亲子阅读画面就会出现。然而这种温馨的亲子互动并非儿童主动选择,而是限于学龄前儿童识字量不大,很难流畅地享受阅读图书的乐趣的弥补之策。阅读过程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看护者的手中,阅读时间、地点、朗读速度等都需要儿童与看护者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幼儿的阅读实际上不是一种私人化的活动,而是与成人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
电子书的出现将要改变这种模式,电子书与纸质书之间不同的阅读体验将会影响分享阅读时的亲子互动[30]:例如,儿童只需要轻轻一按“开始”按钮,录音中字正腔圆的朗读会取代看护者的角色,让儿童享受聆听故事的乐趣;电子书中的辅助性工具将帮助他们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家长的教导似乎没有那么必要了。电子书正在赋予儿童更多阅读主动权,那么在电子出版与数字阅读时代,儿童阅读仍然需要家长的参与吗?
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研究是一致肯定的,完全放手让儿童独立操作不能发挥电子书的最佳效果。实验表明,在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儿童阅读的质量更高、对语篇的理解更好,以及能够学到更多的单词等等。Korat的研究分析影响儿童数字阅读中单词学习的几个因素,他将144个四到六岁的儿童随机分成四组,利用电子设备阅读一篇包含有几个生词的故事,四组儿童分别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阅读:有成人指导、利用电子书内嵌动态词典、利用静态词典和没有任何外界帮助。在阅读完成后考察他们的词汇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在复述故事时运用单词,结果表明,在有成人指导的条件下儿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31]。
同样由成人指导下的电子书阅读和纸质书阅读,其亲子互动关系实际上已经发生改变。儿童获得了更多的主导权,家长的角色从传统的阅读向导转变为儿童阅读行为的规范者,这体现在双方的操作行为和对话中。电子书阅读提升了亲子交流的层次。研究者将分享阅读中的亲子对话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是对在本文出现的内容解释;最高层次的是超越本文的扩展性问题。使用电子书使亲子问答从简单的常识性问题转向更深入的交流[32][33]。
(二)幼儿园课程运用:从教学辅助到互动认知工具
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浸润在数码环境中,丰富的数字阅读经验使他们习惯于采用多媒介的方式来理解信息。然而在幼儿园课程中,儿童阅读训练仍以纸书为主。不少学者敦促幼儿园要改变纸质书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其与儿童在家庭中的阅读经验尽量衔接[34]。同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材已是大势所趋,幼儿园课程适当地运用电子书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字素养,让他们在升入小学之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的教学模式。
一些教育机构已经意识到在幼儿园阅读课程中融入科技支持的必要性。美国缅因州奥本市目前已经购入近三百台iPad 2供试点幼儿园使用,成为美国幼儿园大规模采用移动终端教学的先行者。
当然,要在幼儿园课程中使用电子书远非采购一批电子阅读设备那么简单,随之而来的是课程设计的调整。正如美国儿童教育技术研究学者Susan W. Haugland所说的那样:一旦儿童开始使用电子设备,一切教学活动就必须被重新设计和编排——科技的介入将会给课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35]。阅读教育模式将会改变。
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电子书应用模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应用是将电子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教师仅简单地将电子书整合到已经构建好的教学方法中;较高层次的应用则是将电子书作为互动认知工具,这要求教师在熟练地使用电子书之后 对于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重新编排,最大程度发挥电子书在阅读教育中的优势。
1.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维持原有的教学模式,电子书仅作为辅助性工具使用。传统的分享阅读活动惯用的模式是教师将图画书以投影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显示,儿童围坐在四周听老师朗读文本,电子书的出现只是将教师手中的纸本书置换成带有动画、声音效果的教学工具,为儿童生动地理解故事内容提供了辅助。
有对幼儿园分享阅读课程的观察发现,这种对电子书低层次的教学应用并没有对教学模式带来改变。研究报告指出,整个分享阅读教学过程都是沿袭与传统纸书教学相似的教学流程和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仍然倾向于遵循他们原来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36]。这种应用模式并没有充分挖掘电子书在教学上的潜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互动认知工具
一种较高层次的应用是将电子书作为课程的整合元素,教师利用电子书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以个体、同伴或者小组的方式进行互动。电子书用来作为一种促进思考、讨论和合作的有效途径。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Lotta C. Larson考察了七岁儿童与教师利用电子书进行互动阅读,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本内容作出注释,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对这些注释及时反馈[37]。这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双重互动结构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儿童与文本的互动,儿童的个人表达与作者的声音融合,在这种动态的、建构性的阅读过程中,文本被增添新的意义。其次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关注并了解每一位儿童的阅读行为和想法,从而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儿童加以个性化指导。
使用电子书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其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要在幼儿园课程中真正发挥电子书的优势,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非常重要。这种指导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意识阅读已经不仅停留在纸质书上,它同样包括数字化、超文本和多媒体语言。教师应该尽量理解“数字土著”的阅读方式,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数字儿童指导者。阅读教育模式的转变,不应成为被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教育理念更新才是其最重要的推动力。
六、电子书将引发儿童阅读评价方式的改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儿童的阅读行为、理解方式随之发生变化。“阅读”的含义实际上已经悄悄地发生改变。电子文档的多媒体特征意味着儿童将经历与纸质书截然不同的意义理解过程[38];各种辅助工具的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学习过程,面对超文本数字图书时,儿童不再是规规矩矩地进行线性阅读,相反,他们“操纵”着这个过程。Prensky总结出数字土著的阅读特征:高速、随意地连接以及熟练地处理图像和动态信息,善于利用电子互动[39]。这些新特征的出现提醒着教育工作者,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应该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了。传统的阅读能力测评是基于静态纸质文本的阅读,考察词汇、拼读、理解等方面,现在,一些数字阅读素养也应该纳入考核范围。
部分国外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儿童数字阅读的评价,美国国际教育技术社区(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在2007年就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针对学前儿童数字阅读能力提出一些要求:要学会运用数字工具来收集、评估以及理解富媒体资源[40]。自2010年起,在美国
实施的全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也提出儿童要培养“整合、理解通过不同形式和媒介呈现的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文字和形象化的信息[41]。这些评价标准都体现出在儿童阅读能力评价中考虑“科技”因素的重要性。
首先,单纯地从技术使用来考察,儿童需要掌握正确使用电子阅读设备的方法。而从技术与认知整合的角度来看,科学的评估要求儿童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文本,将多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用一种多元的策略进行信息加工;运用互动认知工具作为阅读辅助。因此,由于科技因素的介入,儿童阅读能力的评价将向多维度、整合化的方向发展。
七、儿童电子书的未来
任何一样新兴事物都是在饱受争议中前行的,电子书也不例外,是否要让学前儿童使用电子书的争论一直层出不穷。有健康学家提出儿童肥胖也许跟科技使用有关[42];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纯净的环境,科技就是毁坏童年纯真的刽子手;有学者忧心忡忡地指出过早地接触电子文档会使幼儿失去发展文字解码能力的机会[43],以至于成年之后无法进行深度阅读……实际上,电子书本来就是双刃剑,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学前儿童群体推广使用电子书并不代表要用这种技术媒体完全取代真实的探究活动、社会互动甚至传统的纸质书阅读等,电子书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儿童发展的手段,它将与其他因素一起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儿童电子书的教育应用仍在摸索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儿童数字化阅读教育的理念探讨仍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研究课题;电子书对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还有待更多的实证数据。这些都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
但无可争辩的是,电子书正在重塑着儿童关于“阅读”的理解,它已经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之中。与其将这种新的阅读方式看作是危险的入侵者,不如顺势而为,科学地引导儿童使用它,让科技助力儿童早期阅读发展。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正视,家庭、学校到社区都开始重视电子书的应用,儿童在家庭中阅读电子书的比例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规划开始将电子书阅读教学纳入课程设置中,儿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兴未艾,成人们都在努力地为儿童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属于他们的数字图书世界。这是一个可以展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STANOVICH K E. Does Reading Make You Smarter Lite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rbal Intelligence[J].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1993,(24):133-180.
[2] BLATCHFORD P, BURKE J, FARQUHAR C,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Reading Related Skills and Later Reading Achievement [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7, 13(1): 15-23.
[3] 教技厅函 [2013]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Z].
[4][39] 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J]. On the Horizon, 2001, 9(5): 1-6. [5][6][9] GUERNSEY L. Are Ebooks Any Good [J].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11, 57(6): 28-32.
[7][31] KORAT O, LEVIN I, ATISHKIN S, et al. E-book as Facilitator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Support of Adults, Dynamic Dictionary and Static Dictionary [J]. Reading and Writing, 2014, 27(4):613-629.
[8] LANDONI M. Ebooks Children would Want to Read and Engage with[A]. BooksOnline ‘10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Research Advances in Large Digital Book Repositories and Complementary Media[C]. New York: ACM, 2010. 25-28.
[10] OKAN Z. Edutainment: is Learning at Risk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 34(3): 255-264.
[11] 教基二[2012]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 [Z].
[12][14] SHANAHAN T.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 Report. Practical Advice for Teachers [DB/OL]. http://www.learningpt.org/pdfs/literacy/ nationalreading.pdf,2014-04-14.
[13] MOODY A. Using Electronic Books in the Classroom to Enhance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J]. Journal of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2010, 11(4): 22-52.
[15] SEGERS E, VERHOEVEN L. Multimedia Support of Early Literacy Learning[J]. Computers
关键词:数字环境;数字阅读;阅读教育模式;电子书;学前儿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大量研究指出,童年早期阅读经验缺乏与成年后的阅读困难直接相关[1][2],因此必须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教育。进入数码时代,纸书阅读与屏幕阅读开始平分秋色,电子书的普及给早期阅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电子书进入基础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着力研发第二代数字教材,该计划已被列入国家教育部《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3],此举意味着国内中小学将大规模普及电子教材。基础教育电子书在国外的发展同样如日中天,全世界包括韩国、法国、日本、美国、新加坡在内的50个国家计划推广“电子课本”,其中韩国计划在2015年前全部采用电子课本,美国教育部及联邦通信委员会2012年宣布争取在2017年前后,让全美K-12公立学校都用上电子课本。电子书在基础教育的全面推广意味着学前儿童的阅读训练也应该考虑使用电子书,与中小学数字教材衔接,让儿童在升入小学的时候能够更快适应课程学习。
另一方面,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婴儿在高技术环境中成长,对数码产品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和操作能力。美国教育技术研究者Marc Prensky将这些儿童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s),指出他们在幼年已经形成了一种对电子文档的理解能力[4]。数字阅读能否更好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富有意义的课题。数码时代学习环境和“数字土著”认知方式似乎都表明了推广学前儿童数字阅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下,儿童电子书出版市场正蓬勃发展,不可否认,电子书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学前儿童的生活之中,它将对这一代儿童的学习、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研究。
二、儿童电子书的定义、种类及特征
电子书究竟是什么?目前对其认识可谓众所纷纭,莫衷一是。美国奥克朗大学数字文本倡议中心主任Jeremy Brueck就曾经质疑“电子书”这个词已经被滥用了,他提醒人们在脱口而出“电子书”这三个字的时候,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它到底指的是什么[5]?在这里,我们将给儿童电子书划定一个边界,这也是为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再将儿童电子书进行分类归纳,提出其共性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一)定义
电子书(Electronic Book)通常也被称为数字书(Digital Book),是一种用电子文档形式呈现的出版物,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进行阅读。电子书的内容除了静态的文本、图像等,更可以包含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音、视频和互动游戏等[6]。同时,超文本链接等可扩展资源将阅读内容自然延伸[7]。
儿童电子书,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儿童量身设计的电子书,除了兼有一般电子书的共性特征之外,儿童电子书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内容本身和表现形式上都区别于成人电子书或用于基础教育的数字教材[8]。首先在内容设计上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表现在素材浅显贴近幼儿生活,图文并茂,并增强其多媒体特性以辅助儿童理解内容;其次,在操作方面做到指示明显,实现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让儿童能够独立操作。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定义儿童电子书的边界。首先,它的本质仍然是一本“书”,应该符合“书”的基本特征:类似书一样的结构(有目录或页码等)以及按照专题组织好的内容。其次,强调其与传统纸质书的区别,它是一种电子书,是现代科技的产物,需要通过电子屏幕阅读,有多媒体内容和互动热区等。最后,它是针对学前儿童设计的产品,有强烈的年龄指向性,区别于应用于中小学的数字教材和成人阅读的电子书。
(二)种类:书本式、电影式和游戏式
儿童电子书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从20世纪90年代儿童教育光盘的兴起开始,电子书就已经被应用于儿童阅读教育中。近五年移动终端在家庭中的普及使儿童电子书迎来第二个春天,儿童电子书市场正在高速发展。按照功能从简单到复杂,儿童电子书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基本型 :“书本式”的电子书
这种类型的电子书包含一系列静态画面,通常都会伴有语音朗读,并且在页面上会有一些动画形式的选择按钮。这种电子书一般根据已经出版的纸质书改编而成,在电子设备上呈现的每一个页面都与纸书相对应。
2.互动型 :“电影式”的电子书
这类电子书有突出的富媒体性,含有大量音乐、故事朗读、动画等。也有可供读者点击的热区,儿童可以按兴趣和需求激活扩展的多媒体资源。
3.增强互动型 :“游戏式”的电子书
虽然绝大多数电子书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互动功能,但该类别的电子书提供了较高层次的互动。允许儿童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阅读,与电子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带来真实情境体验。同时,儿童可以在书中添加评语,这些评语反映了儿童的即时感受,一方面能够让儿童更好地融入阅读中,另一方面让教师和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阅读感受。
(三)儿童电子书的“娱教”特征
从电子书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互动性能不断增强,与电影、电子游戏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学者诟病其更像娱乐工具。Ben Bederson是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的发起人之一,他经常给自己五岁的女儿在iPad上下载电子书。但他并没有对电子书表现出推崇,他认为这些文字只占到25%而影像比例高达75%的东西并不能称之为书。并且,她女儿在要求看书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可以‘观看’(Watch)这本书吗?”这个五岁的孩子并没有使用“阅读”(Read)一词来描述她的行为,暗示了看电子书带给她的体验更接近于看电视。观察者还记录了儿童阅读某些电子书的行为,他们会随心所欲地点击所有的按钮,激活动画或音乐,兴致勃勃地享受操作的乐趣,并且宣称“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游戏。”[9] 实际上,我们必须看到,学前儿童有其区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和游戏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儿童电子书近似于电影、游戏的阅读体验显示出强烈的“娱教”(Edutainment)特性。所谓娱教,就是依靠视觉化的学习材料,以某种叙事或游戏来展开学习。这种学习类型重视学习者的参与性体验,用较少的说教来达到教学目标[10]。“娱教”作为教育和娱乐的交叉子集,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该特征恰恰与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相契合,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对这种寓教于乐的阅读形式持乐观的态度。
三、电子书对儿童早期阅读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在学前期要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为之后的阅读做好准备工作[11]。“准备工作”包括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要求教育工作者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电子书促进儿童阅读技能
美国国家阅读研究小组(National Reading Panel)提出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五个要素,包括音韵意识、字母拼读,口头朗读、词汇量和理解能力[12]。有学者分析了电子书内容与这五大阅读技能培养的对应关系,指出电子书提供的资源可以在某种程度取代纸书,还能部分代替成年人的指导[13]。其中,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是影响儿童阅读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实了电子书对这两者发展的积极效用。
1.词汇学习
美国国家阅读研究小组鼓励儿童要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学习单词[14]。电子书的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功能使儿童能够更好地在阅读中学习词语。在遇到生词无法进行顺利阅读的时候,儿童主动点击热区,观看由多媒体动画、音频等组成的词语释义。在语境中的主动、高质量地学习是提高词语学习效率的关键。
近十年研究者通过不同方式考察电子书对于儿童词汇学习的效用。在这些实验中,研究者为学前儿童提供了符合他们阅读水平的电子书,内嵌有电子词典,当儿童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在文段中点击该单词就会出现多媒体的意义解释,包括词语释义的语音、动画和正确拼写方法等。结果表明,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儿童能够较为迅速地掌握这些单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荷兰儿童教育研究者Eliane Segers和Ludo Verhoeven对幼儿园移民儿童运用电子书进行词语学习的研究。他们抽取40名幼儿园中班移民儿童,其初始单词量显著低于同龄本地儿童,他们被要求利用基于电脑的电子书软件学习词汇。在对这些儿童进行简单的操作指导之后,他们独自坐在电脑前面运行程序,需要学习的故事和单词已经提前预设好了,每次学习时间为25分钟。一个星期之后对目标单词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后测的分数比前测提高了54%[15]。
以色列教育学者Ofra Korat比较了40个学前儿童采用电子书和传统方式学习单词的效果。在电子书阅读的实验组中,儿童在阅读过程中点击生词,该生词的意义解释将以多媒体方式呈现。阅读完成之后,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对儿童的单词掌握程度进行测试,他们要在四幅相同类别的图画中选出与单词意义最接近的。实验结果表明,阅读纸本书的儿童在学习之后回答的平均分数只提高了7%,而使用电子书的儿童则提高了37%[16]。
2.理解能力
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应该懂得如何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心理模型(Mental Model),也就是一种关于故事场景、包含视觉—空间信息(Visual-spatial Information)的想象[17][18]。然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没有足够多的知识背景建立这样的想象图景,尤其是那些在故事中没有被详细提及的信息。有学者指出,电子书中的多媒体信息是帮助儿童理解内容的“框架”(Framework)[19]或者“脚手架”(Scaffold)[20],而非单纯的传递信息的媒介。电子书超文本提供了与故事内容相关的“热区”,能够激活单词或者大段文字的电子发音,还包含有提示的话语、阐释性的动画,这些内嵌多媒体互动工具都能够为儿童理解故事内容提供帮助。这些元素之间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新的意义生产方式,弥补儿童阅读背景知识不足的缺陷[21]。
研究者们用不同的方式考察电子书对提升学前儿童故事理解能力的作用。在Korat的研究中,实验组幼儿使用电子书进行阅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在学习完毕之后,幼儿会被要求回答八个是非判断题,其中四个能够从故事中直接找到答案,另外四个需要经过简单的推理。实验组的幼儿平均正确率高达80%[22]。
也有学者采用故事复述的方式评判儿童对内容的理解程度。60个学前儿童分别阅读带有静态图画的电子书和带有动画、音响效果的电子书,其结果显示,接收到丰富多感官刺激的儿童能够复述出更多的故事内容,表明他们的理解程度更高。同时,这也表明互动型的电子书比基本型的静态电子书更加适合幼儿阅读[23]。
学前儿童阅读电子书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故事文本的理解力,同时也能够培养起多媒体理解策略[24]。这种新的阅读策略需要将多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获得一种区别于纯粹文字解码的阅读策略,这是数字时代阅读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电子书能够促进儿童多媒体信息与本文信息的整合能力,并且,这种整合能力能够对他们年长之后理解其他电子文档提供帮助[25]。
四、电子书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的一项重要功课是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其中之一。
在电子书普及之前,学前儿童由于识字量不大,在阅读过程中依赖成人的帮助。与静默的纸本书相比,电子书将给儿童带来一种更加“自助式”的阅读。在对电子书进行熟悉之后,儿童已经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有策略的自主阅读者。他们会在需要的时候点击电子朗读、或者激活内嵌的词典,运用工具解决在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儿童从倾向寻求成人帮助到习惯自己寻找策略,逐步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电子书的互动性能够提升儿童阅读时的参与度。隐含在故事叙述中的热区被认为是提升儿童阅读参与性的重要手段。除了眼睛跟随文字的移动和周期性翻动书页之外,电子书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主动建构的体验。研究者都很重视儿童阅读的参与程度,并提出要努力实现一种“高度参与的电子书阅读体验”(Highly Engaging e-Book Experiences)[26],儿童与电子书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够促使他们建立起健康的阅读行为,为以后成为高效的学习者打下基础。
电子书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刺激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有更强的动力进行阅读,根据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电子书能够让那些对阅读兴致不高的儿童更喜欢看书[27]。较高的阅读动机能使儿童更加专注地行进阅读。美国图书馆传媒研究专家Lauren Collen的实验表明,幼儿在阅读传统图画书的时候,眼睛四处张望的时间要明显高于电子书阅读[28]。
五、电子书在家庭及幼儿园的教育应用
儿童在家庭中使用电子书的机会越来越多,一些幼儿园也开始顺应潮流,考虑将电子书使用纳入课程规划。在家庭阅读中,电子书将带来分享阅读时亲子互动关系的变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学模式也随着电子书的到来发生改变。
(一)亲子阅读:从成人主导到儿童主导的分享阅读
亲子阅读被认为是与儿童语言、阅读能力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活动,这个观点被来自不同文化社会的家庭普遍认可[29]。在人们对传统的幼儿阅读想象中,一副温情脉脉的亲子阅读画面就会出现。然而这种温馨的亲子互动并非儿童主动选择,而是限于学龄前儿童识字量不大,很难流畅地享受阅读图书的乐趣的弥补之策。阅读过程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看护者的手中,阅读时间、地点、朗读速度等都需要儿童与看护者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幼儿的阅读实际上不是一种私人化的活动,而是与成人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
电子书的出现将要改变这种模式,电子书与纸质书之间不同的阅读体验将会影响分享阅读时的亲子互动[30]:例如,儿童只需要轻轻一按“开始”按钮,录音中字正腔圆的朗读会取代看护者的角色,让儿童享受聆听故事的乐趣;电子书中的辅助性工具将帮助他们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家长的教导似乎没有那么必要了。电子书正在赋予儿童更多阅读主动权,那么在电子出版与数字阅读时代,儿童阅读仍然需要家长的参与吗?
在这个问题上,学界的研究是一致肯定的,完全放手让儿童独立操作不能发挥电子书的最佳效果。实验表明,在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儿童阅读的质量更高、对语篇的理解更好,以及能够学到更多的单词等等。Korat的研究分析影响儿童数字阅读中单词学习的几个因素,他将144个四到六岁的儿童随机分成四组,利用电子设备阅读一篇包含有几个生词的故事,四组儿童分别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阅读:有成人指导、利用电子书内嵌动态词典、利用静态词典和没有任何外界帮助。在阅读完成后考察他们的词汇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在复述故事时运用单词,结果表明,在有成人指导的条件下儿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31]。
同样由成人指导下的电子书阅读和纸质书阅读,其亲子互动关系实际上已经发生改变。儿童获得了更多的主导权,家长的角色从传统的阅读向导转变为儿童阅读行为的规范者,这体现在双方的操作行为和对话中。电子书阅读提升了亲子交流的层次。研究者将分享阅读中的亲子对话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的是对在本文出现的内容解释;最高层次的是超越本文的扩展性问题。使用电子书使亲子问答从简单的常识性问题转向更深入的交流[32][33]。
(二)幼儿园课程运用:从教学辅助到互动认知工具
千禧年之后出生的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浸润在数码环境中,丰富的数字阅读经验使他们习惯于采用多媒介的方式来理解信息。然而在幼儿园课程中,儿童阅读训练仍以纸书为主。不少学者敦促幼儿园要改变纸质书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其与儿童在家庭中的阅读经验尽量衔接[34]。同时,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材已是大势所趋,幼儿园课程适当地运用电子书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字素养,让他们在升入小学之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的教学模式。
一些教育机构已经意识到在幼儿园阅读课程中融入科技支持的必要性。美国缅因州奥本市目前已经购入近三百台iPad 2供试点幼儿园使用,成为美国幼儿园大规模采用移动终端教学的先行者。
当然,要在幼儿园课程中使用电子书远非采购一批电子阅读设备那么简单,随之而来的是课程设计的调整。正如美国儿童教育技术研究学者Susan W. Haugland所说的那样:一旦儿童开始使用电子设备,一切教学活动就必须被重新设计和编排——科技的介入将会给课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35]。阅读教育模式将会改变。
教师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电子书应用模式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应用是将电子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教师仅简单地将电子书整合到已经构建好的教学方法中;较高层次的应用则是将电子书作为互动认知工具,这要求教师在熟练地使用电子书之后 对于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重新编排,最大程度发挥电子书在阅读教育中的优势。
1.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维持原有的教学模式,电子书仅作为辅助性工具使用。传统的分享阅读活动惯用的模式是教师将图画书以投影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显示,儿童围坐在四周听老师朗读文本,电子书的出现只是将教师手中的纸本书置换成带有动画、声音效果的教学工具,为儿童生动地理解故事内容提供了辅助。
有对幼儿园分享阅读课程的观察发现,这种对电子书低层次的教学应用并没有对教学模式带来改变。研究报告指出,整个分享阅读教学过程都是沿袭与传统纸书教学相似的教学流程和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仍然倾向于遵循他们原来已经形成的教学习惯[36]。这种应用模式并没有充分挖掘电子书在教学上的潜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互动认知工具
一种较高层次的应用是将电子书作为课程的整合元素,教师利用电子书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以个体、同伴或者小组的方式进行互动。电子书用来作为一种促进思考、讨论和合作的有效途径。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Lotta C. Larson考察了七岁儿童与教师利用电子书进行互动阅读,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本内容作出注释,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对这些注释及时反馈[37]。这实际上建立了一个双重互动结构的教学模式,首先是儿童与文本的互动,儿童的个人表达与作者的声音融合,在这种动态的、建构性的阅读过程中,文本被增添新的意义。其次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关注并了解每一位儿童的阅读行为和想法,从而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儿童加以个性化指导。
使用电子书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其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要在幼儿园课程中真正发挥电子书的优势,需要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非常重要。这种指导不仅仅是技术操作层面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意识阅读已经不仅停留在纸质书上,它同样包括数字化、超文本和多媒体语言。教师应该尽量理解“数字土著”的阅读方式,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数字儿童指导者。阅读教育模式的转变,不应成为被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教育理念更新才是其最重要的推动力。
六、电子书将引发儿童阅读评价方式的改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儿童的阅读行为、理解方式随之发生变化。“阅读”的含义实际上已经悄悄地发生改变。电子文档的多媒体特征意味着儿童将经历与纸质书截然不同的意义理解过程[38];各种辅助工具的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的阅读学习过程,面对超文本数字图书时,儿童不再是规规矩矩地进行线性阅读,相反,他们“操纵”着这个过程。Prensky总结出数字土著的阅读特征:高速、随意地连接以及熟练地处理图像和动态信息,善于利用电子互动[39]。这些新特征的出现提醒着教育工作者,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应该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了。传统的阅读能力测评是基于静态纸质文本的阅读,考察词汇、拼读、理解等方面,现在,一些数字阅读素养也应该纳入考核范围。
部分国外教育机构开始重视儿童数字阅读的评价,美国国际教育技术社区(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在2007年就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针对学前儿童数字阅读能力提出一些要求:要学会运用数字工具来收集、评估以及理解富媒体资源[40]。自2010年起,在美国
实施的全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也提出儿童要培养“整合、理解通过不同形式和媒介呈现的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文字和形象化的信息[41]。这些评价标准都体现出在儿童阅读能力评价中考虑“科技”因素的重要性。
首先,单纯地从技术使用来考察,儿童需要掌握正确使用电子阅读设备的方法。而从技术与认知整合的角度来看,科学的评估要求儿童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理解文本,将多媒体信息与文本信息进行整合,用一种多元的策略进行信息加工;运用互动认知工具作为阅读辅助。因此,由于科技因素的介入,儿童阅读能力的评价将向多维度、整合化的方向发展。
七、儿童电子书的未来
任何一样新兴事物都是在饱受争议中前行的,电子书也不例外,是否要让学前儿童使用电子书的争论一直层出不穷。有健康学家提出儿童肥胖也许跟科技使用有关[42];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纯净的环境,科技就是毁坏童年纯真的刽子手;有学者忧心忡忡地指出过早地接触电子文档会使幼儿失去发展文字解码能力的机会[43],以至于成年之后无法进行深度阅读……实际上,电子书本来就是双刃剑,只有正确地使用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学前儿童群体推广使用电子书并不代表要用这种技术媒体完全取代真实的探究活动、社会互动甚至传统的纸质书阅读等,电子书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儿童发展的手段,它将与其他因素一起形成合力,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儿童电子书的教育应用仍在摸索中,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儿童数字化阅读教育的理念探讨仍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研究课题;电子书对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影响还有待更多的实证数据。这些都需要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
但无可争辩的是,电子书正在重塑着儿童关于“阅读”的理解,它已经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之中。与其将这种新的阅读方式看作是危险的入侵者,不如顺势而为,科学地引导儿童使用它,让科技助力儿童早期阅读发展。这个趋势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正视,家庭、学校到社区都开始重视电子书的应用,儿童在家庭中阅读电子书的比例不断提高,幼儿园课程规划开始将电子书阅读教学纳入课程设置中,儿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兴未艾,成人们都在努力地为儿童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属于他们的数字图书世界。这是一个可以展望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STANOVICH K E. Does Reading Make You Smarter Litera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erbal Intelligence[J]. Advances in Child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1993,(24):133-180.
[2] BLATCHFORD P, BURKE J, FARQUHAR C,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Preschool Reading Related Skills and Later Reading Achievement [J].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87, 13(1): 15-23.
[3] 教技厅函 [2013]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Z].
[4][39] PRENSKY M. 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 Part 1[J]. On the Horizon, 2001, 9(5): 1-6. [5][6][9] GUERNSEY L. Are Ebooks Any Good [J]. School Library Journal, 2011, 57(6): 28-32.
[7][31] KORAT O, LEVIN I, ATISHKIN S, et al. E-book as Facilitator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 Support of Adults, Dynamic Dictionary and Static Dictionary [J]. Reading and Writing, 2014, 27(4):613-629.
[8] LANDONI M. Ebooks Children would Want to Read and Engage with[A]. BooksOnline ‘10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kshop on Research Advances in Large Digital Book Repositories and Complementary Media[C]. New York: ACM, 2010. 25-28.
[10] OKAN Z. Edutainment: is Learning at Risk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 34(3): 255-264.
[11] 教基二[2012]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 [Z].
[12][14] SHANAHAN T.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 Report. Practical Advice for Teachers [DB/OL]. http://www.learningpt.org/pdfs/literacy/ nationalreading.pdf,2014-04-14.
[13] MOODY A. Using Electronic Books in the Classroom to Enhance Emergent Literacy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J]. Journal of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2010, 11(4): 22-52.
[15] SEGERS E, VERHOEVEN L. Multimedia Support of Early Literacy Learning[J]. Comp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