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遊行”凸显澳门外劳问题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2007年的“五一槍聲”以來,五一遊行已經成為澳門最為引人注意的社會事件之一。每年五一遊行的主題可以反映澳門社會的主要矛盾及深層次問題。2012年的五一遊行主題主要集中在家人團聚、外勞輸入、公屋申請以及政制發展等問題,與2011年的五一遊行主題相比較表現出議題相對集中的特點。其中,外勞問題是近幾年五一遊行中常規化、例行化的主要議題。對於這個老大難的舊議題,澳門特區政府一方面需要向市民表明外勞輸入對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減輕澳門市民對外地雇員的對立情緒,另一方面應該著力檢討並完善外勞政策,化解本地勞工與外地雇員的矛盾,真正通過外勞政策在推動澳門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澳門社會的和諧穩定。
  外勞輸入對澳門經濟發展
  的推動作用
   一般而言,外勞的輸入會對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推進的作用,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會排擠本地勞動力的就業,引發本地社會的仇視情緒。澳門的外勞問題也不例外。在澳門人力資源數量和品質都出現短缺和不足的情況下,輸入外勞是促進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
   澳門外勞輸入對澳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著明顯的正面推動作用。首先,外勞的輸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勞工短缺”的燃眉之急,使得因勞動力不足而出現的經濟發展瓶頸得到緩解,對澳門的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澳門回歸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事實潛伏著經濟持續發展的危機,即產業的單一化和人力資源的短缺問題。澳門的人力資源不但短缺,且人口素質偏低。外勞輸入,可以有效緩和澳門勞動力不足的矛盾,紓解澳門的重大建設工程和產業的缺工問題,可以有助於降低勞動力成本,改善產業的經營條件,對澳門的整體經濟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其次,由於外地雇員的工資標準普遍比本地員工低,輸入外勞有助於企業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澳門賭權開放的政策帶來了大量外資企業的入駐,在澳門本地勞動力總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外資企業的強大用工需求勢必形成本地勞工數量不足而引發勞動力成本上升。由此,外勞的輸入可以對本地勞動力成本的上升起到對沖緩和的作用,最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此外,外地雇員與本地工人直接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本地工人的工作態度,對提高澳門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有正面的促進作用。外勞輸入一方面可以彌補本地人力資源的不足,另一方面還可以產生管理學所講的鯰魚效應,形成一種競爭機制來激發本地員工的積極性,有利於激發本地人的競爭意識和潛能,形成良好的競爭文化。
  外勞輸入引發勞資雙方不滿
   回歸之後,隨著澳門經濟的飛速發展,原有的勞動力市場供應不足,應資方的迫切需求,特區政府加大了輸入外勞的步伐。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2年2月的資料,澳門目前的外地雇員有98,274人,佔澳門人口總數55.74萬(2011年第四季的統計結果)的17%,佔澳門總就業人口33.7 716萬(2011年人口普查詳細結果的資料)的29%。外勞人口佔澳門就業人口的高比例,預示著外勞問題在澳門社會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
   隨著外勞輸入的增多,外勞輸入不可避免會對本地工人權益產生衝擊。澳門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和薪金直接受到了影響,引起了本地工人和工會團體的不滿,使得本地工人和工會團體對外勞的抵觸情緒日趨上升。有澳門本地勞工團體認為,輸入外勞會影響就業和生計,外勞的輸入在勞動力市場上擠壓了本地勞動力的就業空間,影響了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抑制了澳門的整體工資水準,影響了本地勞工的加薪和福利改善。有研究指出,澳門本地就業工人的增長與外勞數目增長存在明顯的相反關係,本地工人有被外勞“排擠”出勞工市場的跡象,因此,聘請太多外勞,侵犯了本地工人利益。
   在本地勞工階層抗拒輸入外勞的另一方面,雇主方面卻抱怨輸入外勞措施過嚴、審批時間過長、批出外勞數額不足。在澳門,很多中小企業之所以無法得到長足發展,根本原因在於人力資源不足。對他們而言,政府給與他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外勞名額的批給,讓他們的生意可以維持以至進一步發展。有些中小企業甚至抱怨政府的外勞輸入政策厚此薄彼,大企業集團可以較快申請到外勞名額,而諸如粥麵店等中小企業申請外勞名額卻十分困難。由此,很多中小企業要求簡化外勞的申請手續,加快外勞輸入的效率,並按照企業輸入外勞的緊迫程度來提供便利和支援。
   由此可見,外勞輸入雖然有利於促進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在實踐中卻引發出勞資雙方的不滿和對立情緒。尋求外勞的輸入與本地工人就業的平衡點,掌握外勞輸入的寬緊程度,爭取在促進澳門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本地勞工的權益,已經成為澳門特區政府在當前以至今後相當一段時期內要解決好的施政重點。
  檢討完善政府外勞政策
   特區政府在輸入外勞上有既定的立場和原則,就是在善用和開發本地人力資源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在補充本地人力資源不足的情況下,適當地輸入外地僱員及專業技術人才。在這個原則下,特區政府多次承諾加強外勞管理,嚴厲打擊黑工。制訂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管理和規範外勞在澳門的工作,根據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的變化,適時調整外地僱員的數量,建立規範的外勞退場機制。在這個基礎上,未來特區政府的外勞政策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檢討和完善。
   首先,特區政府應該把外勞輸入政策定位為關係澳門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政策。目前,澳門的輸入外勞政策更多的祇是立足於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並沒站在促進澳門整體經濟轉型或澳門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來定位。近些年來,外勞輸入已經成為五一遊行的例行主題,意味著外勞輸入對澳門經濟社會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意味著外勞輸入已經成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確實可以推進澳門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卻成為社會不穩定和不和諧的矛盾根源,因此特區政府應該更加重視外勞輸入政策的制定和調整。
   其次,特區政府要充分體現在外勞輸入政策上的政府自主性,而不是簡單地回應勞方團體或資方團體。特區政府不應該跟隨勞資雙方壓力和影響的變動來簡單地進行外勞輸入的限制或放寬,而是應該站在考慮整個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角度,綜合考量本地工人保障、外勞權益、企業利益、社會穩定等各方面的元素,制定更加周全的政策來確立外勞輸入的全過程,更加細緻地規範外勞輸入的運作。比如說,政府的外勞輸入政策既要與當前的經濟發展相一致,根據本地的實際需要限定外勞輸入的數量,同時又要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滿足長遠經濟的發展需要。
   第三,特區政府需要加強外勞政策執行的力度,提高跨部門合作成效,提升外勞政策的執行力。澳門政府面對社會上對其外勞政策的批評,更多的祇是申明政府在外來輸入的一貫立場,表明政府輸入外勞的前提在於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及維護其權益,強調政府會實事求是按澳門情況輸入外地勞動力,以作為補充本地人力資源的缺乏或不足。但政府對這些原則和立場的強調,卻往往無法取信工會及勞工團體。事實上,勞工團體對政府不信任的很大原因在於政府執行力方面出現了問題。換言之,在外勞輸入上,政府的問題主要不是出現在政策制定層面,而是在政策執行方面。在外勞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執行人員的酌情權偏差,政策執行的監管機制不完善等執行力低下的問題。因此,政府需要切實提升外勞政策的執行力來獲得社會公眾的公信力。
   最後,特區政府有責任關心外地勞工在澳門的生活,消除本地人對外勞“搶飯碗”的仇視心理,注重外來雇員與本地人的和諧共處。特區政府可以考慮進行不同形式的融合教育計畫,增加宣傳推廣工作,使本地市民增加對外地勞工的瞭解和認識,減少本地人對外地雇員的偏見和誤解,使本地人意識到外來雇員對澳門的幫助和貢獻,消除本地人對外來人的輕視態度。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還應該幫助外地雇員解決生活困難,融入主流社會,增加外來雇員對澳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在長遠來講對澳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很有裨益的。
   當前,澳門特區政府將展開對於人口政策的公開諮詢,其中澳門人力資源政策是未來人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此,外勞輸入作為人力資源政策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將成為澳門未來人口政策研究不可回避的內容。可以預計,如何使外勞輸入政策在促使澳門經濟發展的同時能減少社會矛盾,是澳門未來外勞政策的考量基點。聯繫到本次五一遊行的另外一個例行主題“家人團聚”,不妨可以考慮將家人團聚中的申請者作為外勞輸入的優先輸入對象,以此達成外勞輸入 “促進經濟發展”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雙重目的。
   (作者为澳門理工學院社會經濟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其他文献
中國的腐敗困局從表面看是經濟問題,從根子上看卻是政治問題。破解之道只能效法東歐國家改革——從民主政治制度入手,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可能實現公平與效率兼顧的經濟改革,進而融入世界經濟。  目前中國的反腐陷入了困局:一方面,大面積的官員貪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就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而言,其程度已經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過去,揪出個省長、部長,人們會大吃一驚,現在即便揪出個把政治局委員,老百姓也不會像以往揪出陳
期刊
一個全力杯葛服貿及逢中必反的綠營,倘若執政究竟該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如何對待民共交流?難道可以一手杯葛服貿逢中必反,一面與大陸交流嗎?真令台灣的未來感到擔憂,因此台灣民眾實在不可不慎。  兩岸關係的發展需要有禪學悟透的味道,搭配著理論的思考與現實的推演。我們不禁回首,兩岸間的風風雨雨都只是過眼雲煙,這麼多年來,每一個事件的考驗及挑戰不斷紛至遝來,爭議事件也都一件又一件的發生與過去,雖然兩岸目前尚未得
期刊
善豐花園在2012年雙10日爆發結構危險,以致百多戶住客即刻失去居所,幸得特區政府啓動機制,安置住戶租屋至今一年半載。4月10日特區政府公佈補充調查及行政調查結果,進一步確定“善豐花園事故由多條結構柱混凝土強度嚴重不足所引致。責任應在承建商,但己過落成五年責任追認期而不可作出懲處,而且民事賠價責任尚待提請法院處理……的結論。  針對政府對善豐花園的上述取態,善豐小業主群情激憤,再度發起瞓街行動以示
期刊
胡錦濤在2011年7月1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進一步把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發揮出來,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2年有多,這12年無論在澳門、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都發生了不少變化;這些變化給人們以深刻
期刊
台海兩岸,各有不同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方式。同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同宗同族,不同制度會呈現怎樣不同的官場生態呢?  大陸官場的生態,耳聞目睹。台灣官場的生態,通過台灣中天、東森、TVBS電視節目,抑或央視《海峽兩岸》,瞭解頗多。數次去台,從北到南,接觸了政界、商界不少人士,感觸良多。  對大陸民眾而言,對兩岸政府官員的第一個不同,是新聞監督尺度不同。打開台灣電視,每晚都可看到台灣官員被電視名嘴們評
期刊
佛教最高聖物佛陀頂骨舍利,自2010年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盛世重光後首次離開內地,先後蒞臨港澳供奉瞻禮。4月30日下午約二時,佛陀頂骨舍利由專機運載從香港飛抵澳門國際機場。佛陀頂骨舍利首次來到澳門,保安工作嚴密,搭載舍利的專機未抵埗前,大批治安警人員包括特警、保護要人組等早已在澳門國際機場及貨運站新物流中心戒備,除嘉賓外,進入會場人士均須接受安檢。警方派出警犬在現場一帶搜索,以防萬一,有特警更穿上避
期刊
不要扭曲了《從本地視角看  回歸後的澳門發展》  今年4月美國讀者康柏威先生給貴刊的讀者來函,駁斥該文作者為何不站在國際視角看澳門回歸後的發展。其大意指澳門回歸後,“一國兩制”下資本主義制度在澳門得以延續,中央支持賭權開放,十餘年間澳門由回歸前的小漁村一舉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大都市,現時澳門特區的人均GDP收入已經成為亞洲先進國家及地區的前茅,普通市民有權公開討論澳門民生民主政治發展,不僅體現了中央
期刊
每年三月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全國委員會召開全體大會的時節,也是國人關注國家大事、釋放政治熱情的好機會。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雖然並不是香港、澳門實行的政治制度,但多年來內地人大與政協中都有港澳的代表。回歸祖國之前,港澳人大代表是廣東省人大代表團中的成員,港澳政協委員由各級政協邀請產生。回歸祖國之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和澳門開始獨立選舉人民代表
期刊
爲體現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以及作爲本澳社會一員的良知和責任,本月民調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本次民調依然以半結構式問卷訪談的方法對民生關注焦點進行了調查。民調活動計劃定期進行連續性的調查,可動態地瞭解民眾的心態和認受性,這種做法不僅有利於調查活動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有助於消除調查過程中容易産生的傾向性和不公正;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政府不斷完善自身的制度和行爲,增強民衆對政府的認同和信任,推動澳
期刊
立法會近期討論《土地法》修訂案時,就草案中有關容許政府以公共利益為由,免土地公開招標的內容爭議激烈,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此問題的關注。修訂案雖獲立法會一般性通過,料立法會細則性討論時會就此問題議員們將繼續角力。確實,土地資源對澳門來說特別稀缺,因而顯得格外珍貴,人們對《土地法》修訂案賦予政府以公共利益的理由免土地公開招標表示出高度的關注並非杞人憂天,這其中涉及到公共利益如何界定這一重大的複雜問題,不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