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情景创设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2103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心理学家布朗在《情景认知和学习文化》一文中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的,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产生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才是有效的。高中语文的探究式教学同样需要创设情景。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可以如何创设探究情景呢?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创设
  1.山穷水尽,激发探索欲望
  先把学生带入山穷水尽的情景之中,再告诉他们柳暗花明有一村,激发他们以强烈的欲望去探索那柳暗花明之处的这一村。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陈情表》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环节:
  1.1提供背景:首先从《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导入向子期所思的嵇康被杀的这样一段资料:“及山涛为选曹郎,举康自代,康答书拒绝,因自说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大将军闻而怒焉。初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会巽淫安妻徐氏,而诬安不孝,囚之。安引康为证,康义不负心,保明其事,安亦至烈,有济世志力。钟会劝大将军因此除之,遂杀安及康。”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1)、嵇康生活的时代──司马氏统治的晋朝是一个政治黑暗的高压时代。(2)、嵇康被杀的真正原因是拒绝做官。(3)、拒绝的形式是“答书”。(4)、拒绝的原因是“不堪流俗,而非薄汤武”。
  1.2推出事件:同样是在晋朝,公元265年,被晋所灭的蜀汉亡国之臣李密被晋武帝拜为郎中,李密不就,又拜为洗马,李密还是如嵇康一样拒绝做官。其原因之一是要在家供养祖母刘氏,之二是认为做官如履薄冰而不屑做官,之三是因怀念蜀汉不服魏晋而不愿做官。这不屑与不愿之情几乎又与嵇康相同。而更使我们担心的是李密竟然也用嵇康拒绝做官的形式――给皇帝写信。
  1.3提出问题:时代相同,情形相同、拒绝做官的形式也相同,所不同的只能是李密之信内容的不同了。那李密该如何写作这封信,才能摆脱噩运呢?请代为构思。
  2.峰回路转,激活探索思维
  庞海波先生在《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一文中阐述:如何才能引发学生以创造性思维去探索问题,“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涨落,就是系统对稳定状态的偏离。”涨落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内涨落对形成创造性思维是关键”,而外涨落与内涨落“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的”。峰回路转式的情景创设,正是创设了外涨落去促发思维的内涨落,促成学生以创造思维的形式去探究问题。让我们把时空切回到《荷塘月色》的第二课时:
  首先提问学生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后对《荷塘月色》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明确:美,语言的美和荷塘月色的美)----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美的回忆。
  然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文章4、5、6三小节的配乐朗诵----引导学生再次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升华学生心中的美感。
  就在学生欣赏完配乐朗诵而尚未睁开眼睛时,我作了这样的小结:“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像朦胧的梦幻,又像缥渺的歌声。如诗如画,意境深远。朱先生笔下的清华园里的荷塘上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实在是太美了。”----对“荷塘月色”美的定位。
  “那么,朱先生写作《荷塘月色》时,清华园里荷塘的真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各位睁眼看世界”:(推出幻灯片)
  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园西院,他所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内,据说原来不过是一塘死水,周围长着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
  峰回路转,课堂一片哗然,学生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涨落。我特意安排两分钟的教学空白,让学生在哗然之中膨胀自己的涨落之情。然后推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把如此残败的荷塘描写得这么美?课堂迅速变得沉寂而凝重。是啊,既是几棵杨柳,败叶残花,潦倒其间,为什么作者要把它写得这么美呢?正是这峰回路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去积极探讨问题。
  3.移景唤情,融化探索情感
  苏联霍姆林斯基认为:“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运用电教手段,展播作品背景,呼唤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融化于山水田野、融化于风土人情,生于斯、养于斯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其间的山水田野、其间的风土人情,听那里的故事,想那里的人物,编织那里的明天。执教《雁荡山》一文时,先看《雁荡山》的录像----这就是“雁荡山”----让自然界的“雁荡山”呼唤起学生的感情,去探索文字里的雁荡山。有同行执教《边城》,先请学生欣赏描写湘西生活的歌曲----黄磊演唱的《等等等等》、观赏描述湘西风土的录像,让学生走进湘西,呼唤起学生对湘西的感情,再去探索湘西的人情----《边城》,效果良好。
  4.利用文本“三点”,创设探索背景
  4.1文中盲点。有些知识文中涉及,但并未作注。如《内蒙访古》,多次提到“青冢”。为什么把昭君墓称为“青冢”,新旧教材均未作注,参考书上也没有统一说法,那就把这一知识盲点从语文课堂延伸到研究活动中去,那就让它作为学生的探索背景,留待学生课后探究。
  4.2文中疑点。学生对课本上的某些说法产生怀疑,这正是可贵的批判思维的表现,探索问题的开始。不管课本上的说法是否正确,学生产生了疑问,就让他们探究。如果结果相同,此间也融合了他们作为探究主体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如果结果不同,那就更激发了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所以,我就把课内的疑点延伸成课外深究的背景,让学生去探究。
  4.3文中难点。有些难点,还真不太容易讲清,与其化九牛二虎之力把知识点讲清讲透,还不如让同学们带着这一难点去作探究。柳宗元的《遇溪诗序》中有这么一句:“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因该句是作者的自嘲而显得难懂。前文采用了类比,本有利于理解,但前文类比的“宁武子‘邦无道则愚’,知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在文中均未作注,又为句子的正确理解增添了难度。一时要讲清非半节课不可,自以为讲清,学生懂了吗?而听懂并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啊。于是让学生去搜集“邦无道则愚”“终日不违如愚”的资料和柳宗元被贬的历史资料,去研究“知而为愚者“、“睿而为愚者”、去理解“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三“点”均是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探究活动,文中的“点”,成了学生课后探究的背景。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探究情景的创设,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展开、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一种新学科的学习往往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他们注意力时间较短且容易分散且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位,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学习中。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严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学校活动总量统计上来看,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大。因为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组织好课堂教学呢?结合教学体验,谈下个人的浅识陋见: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兴趣是指人们注意与探究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与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期刊
【摘要】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中西教育史上的奠基式人物,他们的思想对于中西教育传统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而久远的影响.通过对两者教育思想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又存在相似之处.研究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西教育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教育思想;比较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and Plato''s Ed
期刊
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化学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同时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的三大支架,她们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环环紧扣。化学用语难,难学化学用语,成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化学用语
期刊
【摘要】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是动力,是努力的方向。作为老师,不要吝啬你的目光。  【关键词】叛逆;鼓励;影响;谨言慎行  毕业后从教多年,我一直未和教过我的老师联系过。今年春节的时候,突然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说要聚一聚。我心里很高兴,刚要说我一定去,又听他说到:咱们班主任赵老师也会来,我的心一沉,又和他寒暄几句后,我摞下了电话。  说到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高中生活
期刊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但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而且要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约束,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积极营造读书的氛围。  1.个人——每天一次回顾  要想让孩子读一天书并不难,可是要想让他们每天读一点儿书则非易事。然而,只有当“每天读一点儿”深入学生的心灵并付诸行动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读书。如何推动学生每天读一点儿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每
期刊
【摘要】低年级年级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低年段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学生识记生字成为了教学的重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达到识字的目的。  【关键词】识字兴趣;激励学生;培养;识字教学;教学实践;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期刊
针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要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  1.1注重提问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1.2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