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绘图教学的意义及措施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课程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的,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基础理念,同时数形结合也是在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绘图教学法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两个环节进行有效实施的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绘图教学法,将数学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难以理解的概念与知识向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进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绘图教学;意义及措施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与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学的方法要不断地进行探究与创新。绘图教学法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记忆,进而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掌握,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性主动的学习。绘图教学法的运用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学习,可以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得到一定的活跃,从而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进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所以,在实际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一、绘图教学策略多样化,灵动鲜活绽开思维花
  (一)善用绘图,化繁为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生活阅历不足,面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时,总是感觉困难重重,许多题目都感觉是无从下手。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与知识,教师要善于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运用绘图法进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的感受与联想,进而引导学生对模糊的知识进行清晰化,有效帮助学生对解题的思路进行理清,使题目中一些繁杂的描述与内容变得更加的简单明了,然后再进行题目的解答就变得比较轻松了。
  (二)巧用绘图,形象直观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方式。这个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通过运用绘图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图形化,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的直观、具体,然后在直观的图像中对题目进行深刻、准确的理解,进而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与思路。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遇到经典的行程问题的时,教师教学也是困难重重,如:甲乙两船同时从某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驶50千米,乙每小时行驶60千米,5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千米?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两船5小时走的路程加起来。教师就可以将题目中的各项数量关系用绘线段图的形式进行表述,学生就会对题目中的内容有了直观的理解,对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比较清楚了,学生就会明白问题是求两船路程的差。在数学教学中,行程问题一直就是一个重难点,通过对线段图的简单运用,将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简单直观地体现出来,学生的思维也会被打开。
  二、常用绘图,数形结合,简单实用
  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数形结合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理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图形就是一种有形的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形的利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思路变得更加的清晰,通过图形的利用,学生也会对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3]。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绘图教学法,可以使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地活跃、灵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长为23厘米,宽为15厘米的矩形中,如何才能剪出一个边长最大的正方形,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剪完之后剩下的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在遇到这样的问题之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绘图教学法,具体运用方法如下:
  (一)引导正确审题,抓住关键信息
  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配合与参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关键,并进行思考。根据题目中已给条件可以知道:这个矩形的长度为23厘米,宽度为15厘米,需要在这个矩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问题是剪出来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部分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在对题目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以上的问题要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二)指导快速绘图,呈现准确消息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绘图教学法,实际上也是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给出的矩形严格按照已知条件画出,同时对已知矩形的长和宽进行严格的标出,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将要剪出的最大正方形在这个矩形中画出来,然后当学生完成任务以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在讨论中达成一致之后,引导学生将正方形的边长标出来。
  (三)激活思维火花,轻松解决问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启发与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关键进行思考:剪出来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在经过思考之后,就会发现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利用面积公式“边长×边长”进行计算;对于问题: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通过学生裁剪之后就会发现,剩下的部分是一个长方形,而且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公式“周长=(长 宽)×2”计算出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思考之后,都可以对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四)当堂小结反思,形成绘图学习技巧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在这个题目解决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地思考与总结,在课堂中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一定地反思。然后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对整个解题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在解题过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自己的做法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什么不足之处,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对运用绘图法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就有了新的认识,在积累学习技巧的同时,也就养成了用绘图法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知識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运用绘图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恰当的运用绘图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绘图的技巧进行掌握,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中元.让课堂鲜活,让思维飞翔——浅谈小学数学绘图教学策略[J].文渊(中学版),2020(6):957-958.
  [2]杨立芳.以几何绘图能力的提高为导向实现微课资源在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5):33 39.
  [3]覃火恩.小学数学“主题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化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7):42.
  [4]刘学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J].中外交流,2019(6):288-28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科技与教育的联系也日益密切。国内外纷纷开展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实践,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的研发上市,给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的整合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本文以一节初中历史课为例,探讨基于平板电脑的历史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历史;翻转课堂;平板电脑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些年
【摘要】细胞代谢的非选择题在全国高考卷中分值一般为8~11分,在广东高考卷中一般为16分。由此可见,这类题型一直都是备考中的重点,对于新高考也不例外。而有关题目中原因的分析则能体现学生对相关知识以及题目信息的理解与迁移,并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考中作为常考题型。而关于此类问题,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如何表达,找到突破点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作物的生长情况、果实或其他器官的增重情况等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4日,由广州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主办,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承办,东川路小学协办的广州市“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诵读展演在东川路小学顺利举行。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越秀区文明办、越秀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及东川路小学全体师生、家长志愿者共15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以“忆先贤、传家风、诵经典、讲文明”为主题,师生们通过清明扫墓、沐春踏青、诵读经典、
【摘要】本文通过基于“立德树人”的学校德育体系化建设,构建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全面提升,营造好家风、好师风、好校风的德育体系建设实践,阐述有效践行“立德树人”的德育模式和方法。借此,进一步建设、优化并完善我校“立德树人”德育体系,形成品牌特色,助推学校教育发展,促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一、背景和意义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阅读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写作才能把阅读来的东西融化,才可能变成自己的东西。”这说明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互动互助的思维活动,阅读有助于提高写作,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阅读的水平,两者相辅相成。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俗语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静思子自知”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由此可见,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只有多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见识与知识面越来越广,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资源相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发掘新的语篇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资源;开发和应用  一、开发利用和拓展语篇资源的背景  (一)国际化需求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英语的更新速度和程度都是不容忽
《灰雀》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虽然这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件寻常小事,但却是一个充满爱意、极其温暖的动人故事。  其实,《灰雀》这篇课文以小男孩的出现为界,前后两部分语言基调也明显不同。小男孩出现之前,以叙述性语言为主,随着平
【摘要】绘本故事阅读是当下小学语文课程一个新兴的阅读手段,針对中年级的语文课堂来说,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的教育者而言,应该把握好这种绘本故事教学,在小学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绘本教育。本文结合在中年级语文进行绘本教育为前提,探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绘本故事;小学语文教育;中年级语文阅读  教育过程当中将汉字和图画结合起来对课堂知识的摄入会
【摘要】很多学生一提起笔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常常感到心中无物可写,不知如何下笔,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小学生不善于观察,缺乏对生活的必要观察和研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这正是学生感到无材料可写的普遍原因。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大师在他们初学写作的时候,都是从观察起步的。他们在写作上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与平时广泛的涉猎、独到的观察分不开的。要写好作文,观察是基础和前提。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高中政治理论性知识较多,学习内容较为沉闷,要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就需要教师注意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