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是辩证的。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感觉、知觉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表象属于列宁所说的“生动的直观”那个认识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感知是认识的开始,此后,通过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人们认识事物、获得知识,首先必须通过感知。
由于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而感知又是感性认识过程中的环节。因此,它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它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索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作用更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从具体入手,使学生形成感知和表象,进而到思维。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史教学中,由于认识对象都是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因此,感知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唤起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材料,促进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历史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深刻地感知遥远的过去,这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历史教学中,学生既无法直接观察,教师也不能演示实验。那么如何建造一座桥梁,解决历史知识特点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矛盾,使学生既能感知遥远的过去,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生涯中体会到,在教学中善用感知能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彩色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开端,感觉越丰富,知觉也就越完整。教学中,教师用不同色彩,可以使历史知识由抽象变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并从不同彩色的象征意义感知历史知识的含义,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张骞出使西域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幅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然后一边生动地叙述张骞忠于使命,不畏艰险,坚持西行的故事,一边用一根绿色丝带从长安开始,沿着张骞途经的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地连结起来,就会出现一条彩色的张骞出使西域路线。随着教学的深入,这条绿色的“丝绸之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它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什么要用绿色丝带呢?此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绿色象征和平、友好。因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学生从丝带的色彩上体会到丝绸之路的性质,多妙!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杏黄色丝带勾勒玄奘西行路线,因为杏黄色是佛教特有的色彩。用蓝色丝带勾出郑和下西洋路线,因为蓝色表示海洋。用红色丝带勾出红军长征路
线,因为红色象征革命。
二、成语
教学中,除了直观教具之外,运用成语是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历史跟成语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许多典故后来演变成成语。它材料丰富,使用简便,是构造感知桥梁的理想材料。如讲三国历史时,可运用“望梅止渴”、“初出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成语,既活跃了课堂,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启发学生说一说与三国历史有关的其它成语,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目的。又如在讲“淝水之战”时,教师利用三个成语,通过叙述和板书,板书内容如下:
战前→初战→决战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在强化战争的经过与特点及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歌曲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革命歌曲,它是历史的艺术写照。课堂上贴切地选用它们,不仅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本身的艺术性,而且可增强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效果。如讲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中间穿插一首《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一方面它唱出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另一方面唱出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也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过程。历史课堂上,“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后的《松花江上》,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南泥湾》,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赛曲》,巴黎公社时期的《国际歌》等历史歌曲的插入,都可以增强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效果。
四、视听
历史课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增强学生感知,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它可以使学生形成新事物的表象。如在讲隋唐文化时,出示一些纪念邮票,如纪念赵州桥的《赵州桥》,纪念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有感情地朗读一些唐朝诗人的诗,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千古传诵的诗句。用幻灯打出阎立本的《步辇阁》,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图片,使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观察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感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附近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对比静态和动态;投影仪以及反复练习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灵活多变,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由于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而感知又是感性认识过程中的环节。因此,它对教学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它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探索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对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作用更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直观,从具体入手,使学生形成感知和表象,进而到思维。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历史教学中,由于认识对象都是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因此,感知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它可以唤起和组织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材料,促进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教师要善于在学生与历史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深刻地感知遥远的过去,这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历史教学中,学生既无法直接观察,教师也不能演示实验。那么如何建造一座桥梁,解决历史知识特点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矛盾,使学生既能感知遥远的过去,又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在多年的历史教学生涯中体会到,在教学中善用感知能达到这一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彩色
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开端,感觉越丰富,知觉也就越完整。教学中,教师用不同色彩,可以使历史知识由抽象变为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并从不同彩色的象征意义感知历史知识的含义,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如在讲张骞出使西域时,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幅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然后一边生动地叙述张骞忠于使命,不畏艰险,坚持西行的故事,一边用一根绿色丝带从长安开始,沿着张骞途经的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地连结起来,就会出现一条彩色的张骞出使西域路线。随着教学的深入,这条绿色的“丝绸之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它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什么要用绿色丝带呢?此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绿色象征和平、友好。因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友谊之路。学生从丝带的色彩上体会到丝绸之路的性质,多妙!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杏黄色丝带勾勒玄奘西行路线,因为杏黄色是佛教特有的色彩。用蓝色丝带勾出郑和下西洋路线,因为蓝色表示海洋。用红色丝带勾出红军长征路
线,因为红色象征革命。
二、成语
教学中,除了直观教具之外,运用成语是一个重要方法。因为历史跟成语有密切的联系,历史上许多典故后来演变成成语。它材料丰富,使用简便,是构造感知桥梁的理想材料。如讲三国历史时,可运用“望梅止渴”、“初出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成语,既活跃了课堂,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可启发学生说一说与三国历史有关的其它成语,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目的。又如在讲“淝水之战”时,教师利用三个成语,通过叙述和板书,板书内容如下:
战前→初战→决战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在强化战争的经过与特点及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歌曲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革命歌曲,它是历史的艺术写照。课堂上贴切地选用它们,不仅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本身的艺术性,而且可增强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效果。如讲授《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中间穿插一首《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一方面它唱出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另一方面唱出了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喜悦心情,也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过程。历史课堂上,“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亡后的《松花江上》,抗日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南泥湾》,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马赛曲》,巴黎公社时期的《国际歌》等历史歌曲的插入,都可以增强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效果。
四、视听
历史课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增强学生感知,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它可以使学生形成新事物的表象。如在讲隋唐文化时,出示一些纪念邮票,如纪念赵州桥的《赵州桥》,纪念敦煌莫高窟的《飞天》等。有感情地朗读一些唐朝诗人的诗,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千古传诵的诗句。用幻灯打出阎立本的《步辇阁》,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等图片,使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观察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感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附近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对比静态和动态;投影仪以及反复练习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同时在教学中要灵活多变,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