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践证明:快乐教学是各种教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创新的主要渠道又是问题思维,这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但心理学表明:人的智商各有差异。现实中学生知识基础又千差万别、思维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在每节课内,主观的设问和喋喋不休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可能解释每个学生心中各不相同的疑惑,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和几个尖子生活动,大部分学生则成为无所用心的陪客。快乐教学则不然,它会以各种形式给学生创设发现、研究、提问的情境,达到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目的,其具体做法是:
一、创设宽松气氛,让学生大胆提问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敢提问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的问题是教师主观拟定并提问的;其次是学生的心理顾虑。所以,教师要变课堂的主宰者为组织者,使课堂充满民主;其次,要充分利用快乐教学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提错问题的,老师决不批评,并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如果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上课时就自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形成好问的习惯。
二、创设引趣激思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还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何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各自需要求知的角度为基点的,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创设认知情景,让学生主动提问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才算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因此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表演等形式,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让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
四、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后,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为学生创设提问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提问的状态之中。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推导公式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后,让学生质疑。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您为什么只想出来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而不用其他情况的圆柱与圆锥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众多同学纷纷提出如下问题: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底与高都不等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在以上情况下,都不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探索、提问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五、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习题大都是一些条件充足、问题明确的标准习题,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不都像教材中的例题那样,条件和问题都十分明确,一一对应,而是需要自己去收集数据、选择条件。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例题或习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成为“问题”形式的题目。这种练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数学意识。
总之,教师只要创新教育,大胆使用快乐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树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新型教育思想,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高度思维意识的创新人才。
一、创设宽松气氛,让学生大胆提问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不敢提问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原因之一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的问题是教师主观拟定并提问的;其次是学生的心理顾虑。所以,教师要变课堂的主宰者为组织者,使课堂充满民主;其次,要充分利用快乐教学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对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对提错问题的,老师决不批评,并启发他们用另一种方法思考,树立自信心。如果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采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加以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超过学生现阶段所学知识范围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要给学生讲明原因,这样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上课时就自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形成好问的习惯。
二、创设引趣激思情境,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还必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何提出与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学生在自学中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各自需要求知的角度为基点的,改变了教师问学生答的局面,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创设认知情景,让学生主动提问
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才算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因此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表演等形式,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让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而展开。
四、创设质疑情景,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后,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为学生创设提问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提问的状态之中。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推导公式时,教师有意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后,让学生质疑。有个学生提出:老师您为什么只想出来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而不用其他情况的圆柱与圆锥呢?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众多同学纷纷提出如下问题:既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教师再拿出等高不等底,等底不等高和底与高都不等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验证在以上情况下,都不存在三分之一的关系,在这种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探索、提问意识得到充分发展。
五、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中的习题大都是一些条件充足、问题明确的标准习题,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不都像教材中的例题那样,条件和问题都十分明确,一一对应,而是需要自己去收集数据、选择条件。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例题或习题进行适当的改造,成为“问题”形式的题目。这种练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数学意识。
总之,教师只要创新教育,大胆使用快乐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树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新型教育思想,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捕捉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高度思维意识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