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常规是指个人必须遵守的各种日常生活规则,常规管理则是教师对幼儿遵循日常生活规则的行为进行指导与管理的教育管理工作,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其中,小班幼儿的年龄非常小,他们对日常生活规则的认知与理解程度都不够,需要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对小班常规管理进行优化,为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行为习惯
在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生活行为缺乏规范化,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尚处于养成的初级阶段,需要幼儿加强班级的常规管理,提高幼儿在遵守日常生活规则时的动作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幼儿在常规管理中的不适应性,可奠定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对此,教师应加强小班班级的常规管理,抓好小班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小班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刻意强调,鼓励引导
幼儿小班的班级常规管理问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很小,对环境的不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天性活泼顽皮,使其难以持续地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与管理,所以小班幼儿遵循日常生活规则的意识比较薄弱,影响了幼儿小班常规管理的有效性。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刻意强调、科学引导”的策略来加强常规管理,不断地通过刻意强调的方法让常规内容印在幼儿的脑海里,并不厌其烦地引导幼儿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遵守相关的生活规则,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1]。
例如在晨间活动期间,为了让幼儿遵守不抢玩具、与同伴分享、活动后将玩具物归原位等方面的行为规则,教师可刻意地给孩子强调“不抢玩具,每个人都有玩玩具的机会”、“分享玩具,收集小伙伴和自己的笑脸”、“活动结束后将玩具放回原位,下次还可以继续玩”等等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行为规则。在幼儿“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状态下,教师还需对孩子进行鼓励性的引导。即教师鼓励幼儿做到不争不抢、乐于分享、物归原位等要求,争相获得“团结友爱”的小朋友荣誉称号,让幼儿产生遵守这种生活规则时,能够获得积极肯定和奖励的想法,这有利于激励幼儿主动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使其带着一定的动力主动遵守常规守则的各项生活行为习惯准则。实践证明,班主任的这一教学举措可发挥不错的班级常规管理效果。
二、活用图示,科学引导
生动的图片对小班幼儿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而图示是指具有指示性内容的图片,它可在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方面起到不错的作用。因此,在小班班级常规管理中,教师可灵活利用图示资源优化常规管理环境,让生动的图示发挥其科学引导的作用,使得小班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2]。例如在“盥洗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盥洗活动内容设计图示流程。
比如根据“不推不挤、排队上厕所和洗手”的规则,教师可用趣味的人物形象画出正在排队上厕所、洗手的小朋友,在图示中要表示出上厕所和清洁双手的具体流程。为了吸引幼儿的吸引力,并增强其主动根据图示进行盥洗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在洗手的图示中画出细菌的趣味形象,并画出细菌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刷流走的生动形象,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吸收肯定会让手上沾满细菌,这些细菌模样可怕,但是洗手之后,自己的小手就干干净净了。
又比如在洗脸和漱口方面的常规管理内容方面,教师可同样通过生动的图示来向幼儿展示洗脸和漱口的正确方法,并用生动的图片给幼儿宣传不洗脸、不漱口的危害性,如灰尘、细菌、蚜虫找上门。通过这样的引导教育与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可很好地提高常规管理的有效性,还可让幼儿养成必要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生动语言,暗示引导
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较薄弱,对教师的某些语言缺乏有效的理解能力。若幼儿不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则难以让幼儿遵守教师制定的日常生活规则。为了让小班幼儿理解教师所传达的常规管理内容,并引导他们主动根据个人的理解,遵守日常生活规则,教师可以运用便于小班幼儿理解的生动语言,通过趣味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做完成某些任务。
例如教师在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时,可在常规管理活动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介绍饭菜,让他们了解饭菜中蕴含的食物营养,使其产生主动吃饭、好好吃饭的欲望,这能够保障孩子在用餐时的合理营养。比如针对幼儿不爱吃蔬菜的情况,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予以引导:“小狗爱吃肉,也爱吃骨头,还会吃火腿肠,可就是一点也不想吃蔬菜,可慢慢的小狗觉得肚子好胀,想去拉便便,可是拉不出来,汪汪汪的哭叫着,后来小白兔来探望它,告诉它一个秘诀,后来小狗吃嘛嘛香,身体也很健康,那小白兔传授给小狗的诀窍是什么呢?”这些生动的语言能够将幼儿带进某个情境之中,驱动他们主动了解和学习其中的知识,这对于引导幼儿养成合理搭配饮食的良好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动作模仿,规范引导
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比较喜好模仿。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时,可组织小班幼儿参与到规范化的动作模仿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遵循规范的日常生活规则,并增强自己对规范化常规管理内容的认知[3]。例如在“睡眠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模仿穿衣服、脱鞋袜的标准动作,让幼儿在规范化动作模仿的过程中学会整理好个人的衣物,并跟随着教师的动作,将床上的衣物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教师还可带领幼儿模仿正确的睡姿,让幼儿养成规范化的睡眠行为习惯。又比如在“离园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模仿学习用品的整理动作、桌椅的正确摆放动作,让孩子做好离园前的一切准备活动,有利于养成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可知,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非常基础的教育管理工作,教师应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让小班幼儿在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的支持下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内获得比较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珊珊.小班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管理[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1):81.
[2] 邓志红.探寻科学常规管理策略,引导小班幼儿自主发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9):70-71.
[3] 陈碧妃.浅谈小班幼兒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7):1-2.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常规管理;行为习惯
在小班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生活行为缺乏规范化,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尚处于养成的初级阶段,需要幼儿加强班级的常规管理,提高幼儿在遵守日常生活规则时的动作自动化程度,有利于减少幼儿在常规管理中的不适应性,可奠定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对此,教师应加强小班班级的常规管理,抓好小班幼儿的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小班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刻意强调,鼓励引导
幼儿小班的班级常规管理问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很小,对环境的不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天性活泼顽皮,使其难以持续地听从教师的教育指导与管理,所以小班幼儿遵循日常生活规则的意识比较薄弱,影响了幼儿小班常规管理的有效性。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可通过“刻意强调、科学引导”的策略来加强常规管理,不断地通过刻意强调的方法让常规内容印在幼儿的脑海里,并不厌其烦地引导幼儿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遵守相关的生活规则,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1]。
例如在晨间活动期间,为了让幼儿遵守不抢玩具、与同伴分享、活动后将玩具物归原位等方面的行为规则,教师可刻意地给孩子强调“不抢玩具,每个人都有玩玩具的机会”、“分享玩具,收集小伙伴和自己的笑脸”、“活动结束后将玩具放回原位,下次还可以继续玩”等等易于小班幼儿理解的行为规则。在幼儿“左耳进,右耳出”的学习状态下,教师还需对孩子进行鼓励性的引导。即教师鼓励幼儿做到不争不抢、乐于分享、物归原位等要求,争相获得“团结友爱”的小朋友荣誉称号,让幼儿产生遵守这种生活规则时,能够获得积极肯定和奖励的想法,这有利于激励幼儿主动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使其带着一定的动力主动遵守常规守则的各项生活行为习惯准则。实践证明,班主任的这一教学举措可发挥不错的班级常规管理效果。
二、活用图示,科学引导
生动的图片对小班幼儿有着不可忽视的吸引力,而图示是指具有指示性内容的图片,它可在引导小班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方面起到不错的作用。因此,在小班班级常规管理中,教师可灵活利用图示资源优化常规管理环境,让生动的图示发挥其科学引导的作用,使得小班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2]。例如在“盥洗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盥洗活动内容设计图示流程。
比如根据“不推不挤、排队上厕所和洗手”的规则,教师可用趣味的人物形象画出正在排队上厕所、洗手的小朋友,在图示中要表示出上厕所和清洁双手的具体流程。为了吸引幼儿的吸引力,并增强其主动根据图示进行盥洗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在洗手的图示中画出细菌的趣味形象,并画出细菌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刷流走的生动形象,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吸收肯定会让手上沾满细菌,这些细菌模样可怕,但是洗手之后,自己的小手就干干净净了。
又比如在洗脸和漱口方面的常规管理内容方面,教师可同样通过生动的图示来向幼儿展示洗脸和漱口的正确方法,并用生动的图片给幼儿宣传不洗脸、不漱口的危害性,如灰尘、细菌、蚜虫找上门。通过这样的引导教育与管理方式,幼儿园教师可很好地提高常规管理的有效性,还可让幼儿养成必要的生活行为习惯。
三、生动语言,暗示引导
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较薄弱,对教师的某些语言缺乏有效的理解能力。若幼儿不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则难以让幼儿遵守教师制定的日常生活规则。为了让小班幼儿理解教师所传达的常规管理内容,并引导他们主动根据个人的理解,遵守日常生活规则,教师可以运用便于小班幼儿理解的生动语言,通过趣味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做完成某些任务。
例如教师在培养幼儿正确的饮食行为习惯时,可在常规管理活动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介绍饭菜,让他们了解饭菜中蕴含的食物营养,使其产生主动吃饭、好好吃饭的欲望,这能够保障孩子在用餐时的合理营养。比如针对幼儿不爱吃蔬菜的情况,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予以引导:“小狗爱吃肉,也爱吃骨头,还会吃火腿肠,可就是一点也不想吃蔬菜,可慢慢的小狗觉得肚子好胀,想去拉便便,可是拉不出来,汪汪汪的哭叫着,后来小白兔来探望它,告诉它一个秘诀,后来小狗吃嘛嘛香,身体也很健康,那小白兔传授给小狗的诀窍是什么呢?”这些生动的语言能够将幼儿带进某个情境之中,驱动他们主动了解和学习其中的知识,这对于引导幼儿养成合理搭配饮食的良好习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动作模仿,规范引导
幼儿的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比较喜好模仿。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时,可组织小班幼儿参与到规范化的动作模仿活动之中,让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遵循规范的日常生活规则,并增强自己对规范化常规管理内容的认知[3]。例如在“睡眠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模仿穿衣服、脱鞋袜的标准动作,让幼儿在规范化动作模仿的过程中学会整理好个人的衣物,并跟随着教师的动作,将床上的衣物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上;教师还可带领幼儿模仿正确的睡姿,让幼儿养成规范化的睡眠行为习惯。又比如在“离园活动”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可带领幼儿模仿学习用品的整理动作、桌椅的正确摆放动作,让孩子做好离园前的一切准备活动,有利于养成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可知,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非常基础的教育管理工作,教师应针对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常规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让小班幼儿在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的支持下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内获得比较全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珊珊.小班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管理[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1):81.
[2] 邓志红.探寻科学常规管理策略,引导小班幼儿自主发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8(9):70-71.
[3] 陈碧妃.浅谈小班幼兒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