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由政府、学校、个人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相对自觉、集中、并有意识地接受各种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形式来实施。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20-02
新时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倍受关注和重视。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教育部还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其中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这些表明,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作为一项硬性措施,纳入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范畴。
一、时代赋予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一)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教育有效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自身素质的转变是关键。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观念的大量涌现,都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不断更新与创新。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开设讲座、短期培训和进修等形式,帮助中小学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前期,人们对教师的培养主要关注职前教育。步入信息时代,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其重心应从学历教育向继续教育适度转移。为使教师圆满完成教师群体的时代任务,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因此,其发展趋势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在职教师多样化的的继续教育。
(三)继续教育是优化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达到合格学历要求的已占70%-80%,再过两三年可多达90%,但如果教师只停留于学历要求,几年后,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技能技术就会陈旧,从而影响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职后继续教育。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将有所突破。通过继续教育,为新世纪培养以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并重的知识素养、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养、以现代教学技能为手段的能力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一)突破“学历教育”,拓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涵
培养新世纪所需教师,符合学历达标要求是对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侧重学历达标向以培训、进修为主,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目标转变,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育人、研究、创新的需要服务。
(二)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此,教师除了应具有较高的学问,还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受商品经济观念的冲击,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教师的敬业精神日渐消退,师德标准下降。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注重教师职业德性的养成,增进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观。
(三)重视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步提高
教师职业肩负着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功能,因此,教师职业应具备双专业,即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具有与所教学科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近年来,一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他们从未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对学过的教育理论基本知识也大多遗忘。有人调查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如表1所示:
在各种途径毕业的教师中,全日制高师、夜大学、自考获得学历的教师对以上学科大多数系统学习过,而全日制非师范高校和电大毕业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较差。由表可知,还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缺乏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能的训练
目前,人类正处于“知识爆炸”与新旧知识飞快更替的时代,教师知识面的扩充与更新变得十分重要,特别应增强现代教育技能知识。任职的部分老教师或广大农村地区教师,不曾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迫使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能熟练运用幻灯机、录音机、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等教学工具,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有些地方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放在教师培训的首要位置。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是自发、零散的,而是由政府、学校、个人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相对自觉、集中、并有意识地接受各种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形式的过程。
(一)分层次短期培训
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脱产培训、进修,因此,应充分利用暑寒假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如把培训分成低、中、高三层次,完成低一级的培训,发放证书。再进入高一级培训,依次下轮,在固定的几年中完成培训计划,使教师的知识得到不断补充、更新。
(二)专题讲座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由区、县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学者为中小学教师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可包括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文史哲专题知识、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
(三)研修式培训
研修式培训是一种同时提高知识和能力、课程化培训与非课程化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模式。它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把“理论学习——导师指导与教育实践(考察)——专题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本学科领域的教授或知名专业人员提供大量新的、有效信息,促使教师观念更新,与此同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增强教师的能力。培训的对象一般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此培训形式,有利于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育理论水准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
(四)“学校本位”培训
我国“学校本位”培训(School 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简称校本培训)是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的,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培训是由任职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通过讲座、讨论、咨询等形式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培训,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各种活动。这种培训的特点是培训内容产生于教育的实践需要,培训的场地在任职学校。校本培训,可调动任职教师的积极性,解决培训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矛盾,使培训经济并有效。
(五)远程教育
随着现代通信卫星、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远程教育(Distant Education)将为21世纪教育改革带来深刻影响。以函授、电视教学、特别是现代网络教学等形式开设的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扩展了教育传播,满足那些不能脱岗、地处偏远地区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并增强了部分教师对现代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教育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20-02
新时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倍受关注和重视。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把发展师范教育和培训在职教师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措施”;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999年教育部还发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其中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培训周期”、“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这些表明,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已作为一项硬性措施,纳入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范畴。
一、时代赋予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一)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教育有效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自身素质的转变是关键。科技的飞速发展、新知识新观念的大量涌现,都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不断更新与创新。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开设讲座、短期培训和进修等形式,帮助中小学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技能,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二)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前期,人们对教师的培养主要关注职前教育。步入信息时代,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其重心应从学历教育向继续教育适度转移。为使教师圆满完成教师群体的时代任务,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师教育体系是难以达到目标的。因此,其发展趋势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在职教师多样化的的继续教育。
(三)继续教育是优化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我国中小学教师目前达到合格学历要求的已占70%-80%,再过两三年可多达90%,但如果教师只停留于学历要求,几年后,他们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技能技术就会陈旧,从而影响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师职后继续教育。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价值取向将有所突破。通过继续教育,为新世纪培养以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并重的知识素养、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养、以现代教学技能为手段的能力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一)突破“学历教育”,拓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涵
培养新世纪所需教师,符合学历达标要求是对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新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从过去单一的侧重学历达标向以培训、进修为主,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目标转变,倡导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育人、研究、创新的需要服务。
(二)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
教师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为此,教师除了应具有较高的学问,还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受商品经济观念的冲击,其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教师的敬业精神日渐消退,师德标准下降。因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注重教师职业德性的养成,增进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观。
(三)重视专业知识与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步提高
教师职业肩负着传授知识和育人的功能,因此,教师职业应具备双专业,即既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又具有与所教学科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近年来,一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他们从未系统学习过教育理论,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对学过的教育理论基本知识也大多遗忘。有人调查了上海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学习情况,如表1所示:
在各种途径毕业的教师中,全日制高师、夜大学、自考获得学历的教师对以上学科大多数系统学习过,而全日制非师范高校和电大毕业的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较差。由表可知,还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教师缺乏教育理论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
(四)加强现代教育技能的训练
目前,人类正处于“知识爆炸”与新旧知识飞快更替的时代,教师知识面的扩充与更新变得十分重要,特别应增强现代教育技能知识。任职的部分老教师或广大农村地区教师,不曾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更谈不上运用。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迫使教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能熟练运用幻灯机、录音机、语言实验室、程序教学机等教学工具,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有些地方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放在教师培训的首要位置。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
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不是自发、零散的,而是由政府、学校、个人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相对自觉、集中、并有意识地接受各种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形式的过程。
(一)分层次短期培训
中小学教师平时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脱产培训、进修,因此,应充分利用暑寒假对他们进行分层次的培训,如把培训分成低、中、高三层次,完成低一级的培训,发放证书。再进入高一级培训,依次下轮,在固定的几年中完成培训计划,使教师的知识得到不断补充、更新。
(二)专题讲座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由区、县教育学院组织专家学者为中小学教师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可包括师德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文史哲专题知识、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等。
(三)研修式培训
研修式培训是一种同时提高知识和能力、课程化培训与非课程化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培训模式。它是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把“理论学习——导师指导与教育实践(考察)——专题研究”结合起来,通过本学科领域的教授或知名专业人员提供大量新的、有效信息,促使教师观念更新,与此同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研讨活动和专项技能训练,增强教师的能力。培训的对象一般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此培训形式,有利于提高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教育理论水准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能力。
(四)“学校本位”培训
我国“学校本位”培训(School 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简称校本培训)是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的,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任职学校为基地辅之以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提供必要课程和人员而开展的师资培训模式。培训是由任职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通过讲座、讨论、咨询等形式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培训,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各种活动。这种培训的特点是培训内容产生于教育的实践需要,培训的场地在任职学校。校本培训,可调动任职教师的积极性,解决培训中理论脱离实际的矛盾,使培训经济并有效。
(五)远程教育
随着现代通信卫星、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远程教育(Distant Education)将为21世纪教育改革带来深刻影响。以函授、电视教学、特别是现代网络教学等形式开设的远程教育,突破时空限制,扩展了教育传播,满足那些不能脱岗、地处偏远地区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并增强了部分教师对现代计算机网络使用的熟练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