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落实,需要和课程改革,尤其是和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完美结合,在语文课程中融入自然生态美育,从阅读、分析、整理、理解、感悟等各方面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康、自然的人格,培养自主、个性的思维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師的新课题、新任务。
关键词:语文素养;生态意识;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而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再次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语言文字基础、阅读理解和鉴赏感受能力以及思想品质、个性发展、审美情操等德、智、体、美全方位整体和谐发展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的基础上,树立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在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自然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成了当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社会自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出了问题。早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西方的生态运动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反思,特别是从文化和价值观的层面反思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性迷误,指出正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疏远与背离,人类对自然的傲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双重危机,生态审美教育也成了1970年以来国际上日渐兴起的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著名的《贝尔格莱德宪章》,特别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提出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用生态审美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使他们形成善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的生态价值观,而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落实,需要和课程改革,尤其是和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完整地结合起来。更有学者直接提出,应该在语文课中融入自然生态美育,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但自己要有积极的生态价值观,更应该把生态审美教育当做自身的责任,就像美国的生态学者格伦·洛夫所说的那样“对环境的文字上的关怀应该落实到我们在现实世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不论我们是某地的教师、学者还是普通公民”。[2]
事实上,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富有自然生态意蕴的课文,从陶渊明的《饮酒》、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到刘白羽的《日出》、袁鹰的《枫叶如丹》以及法布尔的《蝉》、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等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审美关照。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同时,将更深层次的生态审美教育融汇到学生的感悟之中。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语文的小课堂连接着我们所处的大时代和大世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从阅读、讨论、分析、整理、理解、感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康、自然的人格,培养自主、个性的思维能力。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训练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读是基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能力,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可以体悟情感的动人之处,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荷塘月色》的优美意境中蕴藏的对自然温善柔和的目光,可以融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学生在通过朗读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在语文教学广阔的范围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重中之重,文学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个性人格、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帮助作用,而阅读和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很多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的同时,还可以深刻地挖掘课文中蕴藏的生态审美关照,而不仅仅是作者的闲情逸致。事实上,审美的思维方式本身就与对自然生态关注和理解相辅相成。生态的自然审美观与传统的自然审美观是截然不同的,生态的自然审美更强调自然本身的美,而不是强调人对自然的抽象认识,也不是将自然撇在一边,就像生态批评家罗伯特·克恩说的那样“不仅经常将他们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文学作品对场所和环境的描写弃置一旁,还教他们的学生做同样的事情,将其提炼的结果视为本质。但是,这样理解的结果,往往不仅将文学与确保其生命力的世界简单的剥离,而且还使读者也与他们阅读的世界疏远了”。[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使学生明白和理解真正的自然美,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是一种更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这样来上语文课,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同时也转变了语文教学视角,无论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还是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赏析能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熏陶、培养学生的宇宙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驰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就是一种宏大宇宙观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的体现,人唯有在宇宙的面前,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卡尔·萨根在《宇宙的边疆》中说“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宏大的宇宙能震撼人心,开阔学生的心胸,激发他们自由无限的想象力。其次,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人从自然中来,最终要回到自然中去,无论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还是李白的杯酒揽月,在中国的古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品鉴和继承的,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对比今天的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最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具有生命意识的篇目,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处在困境中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坚强的生命意志,对学生而言,是树立他们积极、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好材料。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总是能打动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学生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感染,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将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审美意识,并为真正从根本上挽救我们所面对的生态危机做出一点一滴的贡献,这无疑是对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1997年,《环境伦理汉城宣言》中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社会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和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句话说,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一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4]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西方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的主流价值观,人类在背离自然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生态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孩子们能够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来,善待自然、敬畏生命,摆脱功利主义和物欲束缚,最终实现诗意化栖居的生态审美价值观。
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役使自然的道路上走了太久,走得太远,在过去的思想观念中,人们极力赞美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然而,就像恩格斯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5]由此,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为孩子就是未来,今天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生态意识一旦内化为人的审美意识,生态的合规律化运动在人的实践中就会从外在的强加方式转变为内在的生命需求。生态观念一旦转化为人的审美意识,保护生态活动将变成人的自觉行动,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任何力量、法律、政策、道德原则等都无法比拟的。” [6]生态美育更注重一种生态关怀的情感和态度,这种重在感性教育的模式,和最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先天的默契,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语文课本中具有生态审美关照的课文时,唤醒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同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美)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M].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批评与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李景隆.论生态美育及其现实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关键词:语文素养;生态意识;课程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要求;而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再次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语文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语言文字基础、阅读理解和鉴赏感受能力以及思想品质、个性发展、审美情操等德、智、体、美全方位整体和谐发展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的基础上,树立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在社会经济和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下,自然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成了当代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人类社会自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出了问题。早在20世纪中后期,兴起于西方的生态运动就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反思,特别是从文化和价值观的层面反思了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性迷误,指出正是现代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疏远与背离,人类对自然的傲慢造成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双重危机,生态审美教育也成了1970年以来国际上日渐兴起的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著名的《贝尔格莱德宪章》,特别指出环境教育是“进一步认识和关心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在城乡地区的相互依赖性;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获得保护和促进环境的知识和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行为的新模式”。[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提出要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建设美丽中国。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用生态审美的观念教育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使他们形成善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的生态价值观,而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落实,需要和课程改革,尤其是和语文课程改革中对语文素养的要求完整地结合起来。更有学者直接提出,应该在语文课中融入自然生态美育,而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不但自己要有积极的生态价值观,更应该把生态审美教育当做自身的责任,就像美国的生态学者格伦·洛夫所说的那样“对环境的文字上的关怀应该落实到我们在现实世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不论我们是某地的教师、学者还是普通公民”。[2]
事实上,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大量富有自然生态意蕴的课文,从陶渊明的《饮酒》、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再到刘白羽的《日出》、袁鹰的《枫叶如丹》以及法布尔的《蝉》、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等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审美关照。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同时,将更深层次的生态审美教育融汇到学生的感悟之中。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语文的小课堂连接着我们所处的大时代和大世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从阅读、讨论、分析、整理、理解、感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康、自然的人格,培养自主、个性的思维能力。在语文素养的培养训练中,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读是基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能力,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可以体悟情感的动人之处,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荷塘月色》的优美意境中蕴藏的对自然温善柔和的目光,可以融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学生在通过朗读培养语感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在语文教学广阔的范围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重中之重,文学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个性人格、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帮助作用,而阅读和鉴赏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很多课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的同时,还可以深刻地挖掘课文中蕴藏的生态审美关照,而不仅仅是作者的闲情逸致。事实上,审美的思维方式本身就与对自然生态关注和理解相辅相成。生态的自然审美观与传统的自然审美观是截然不同的,生态的自然审美更强调自然本身的美,而不是强调人对自然的抽象认识,也不是将自然撇在一边,就像生态批评家罗伯特·克恩说的那样“不仅经常将他们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文学作品对场所和环境的描写弃置一旁,还教他们的学生做同样的事情,将其提炼的结果视为本质。但是,这样理解的结果,往往不仅将文学与确保其生命力的世界简单的剥离,而且还使读者也与他们阅读的世界疏远了”。[3]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赏析,使学生明白和理解真正的自然美,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以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是一种更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这样来上语文课,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同时也转变了语文教学视角,无论从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还是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赏析能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熏陶、培养学生的宇宙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驰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就是一种宏大宇宙观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的体现,人唯有在宇宙的面前,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卡尔·萨根在《宇宙的边疆》中说“宇宙现在是这样,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宏大的宇宙能震撼人心,开阔学生的心胸,激发他们自由无限的想象力。其次,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人从自然中来,最终要回到自然中去,无论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还是李白的杯酒揽月,在中国的古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品鉴和继承的,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对比今天的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最后,引导学生感悟生命。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具有生命意识的篇目,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处在困境中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坚强的生命意志,对学生而言,是树立他们积极、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好材料。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总是能打动和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学生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感染,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将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审美意识,并为真正从根本上挽救我们所面对的生态危机做出一点一滴的贡献,这无疑是对语文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1997年,《环境伦理汉城宣言》中指出:“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社会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和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句话说,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一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4]当前人类社会的生态危机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西方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的主流价值观,人类在背离自然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生态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孩子们能够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来,善待自然、敬畏生命,摆脱功利主义和物欲束缚,最终实现诗意化栖居的生态审美价值观。
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役使自然的道路上走了太久,走得太远,在过去的思想观念中,人们极力赞美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然而,就像恩格斯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5]由此,生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因为孩子就是未来,今天的孩子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就会对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生态意识一旦内化为人的审美意识,生态的合规律化运动在人的实践中就会从外在的强加方式转变为内在的生命需求。生态观念一旦转化为人的审美意识,保护生态活动将变成人的自觉行动,成为人生命的一部分,它是任何力量、法律、政策、道德原则等都无法比拟的。” [6]生态美育更注重一种生态关怀的情感和态度,这种重在感性教育的模式,和最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先天的默契,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语文课本中具有生态审美关照的课文时,唤醒学生并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同样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平.环境美学的谱系[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
[2](美)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文学、生物学及环境[M].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诺.欧美生态批评[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4]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批评与诠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6]李景隆.论生态美育及其现实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