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优生在不断减少,学困生在逐渐增多。所谓的学困生,即学习成绩落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基础薄弱,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接受能力不强、平时作业靠抄袭来完成任务,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等等。那么,如何有效转化学困生呢?
  一、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1.主观因素
  ⑴学生的意志薄弱,情感脆弱、自觉性差。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的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⑵缺乏自信心。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缺乏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
  ⑶缺乏责任感。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和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对作业练习等应付了事。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可有可无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临时发挥”。 考后更不注意总结反思。久而久之,造成误差积累,使学习更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
  ⑷自学能力和基础差。不能认真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⑸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困生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⑹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的要求。八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2.客观因素
  ⑴家庭方面。家长由于自身文化较低或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他们只注重结果,不注重怎样耐心细致地去辅导的过程,不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于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落后。这些家长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不从自己的子女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对孩子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也不再重视了,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过于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⑵教师方面。数学教师的素质是对学生数学素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数学教师的素质包括专业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态度以及教师心理状态等。产生数学学困生从数学教师的因素来分析,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差,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差错,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b.教学水平低下,上课刻板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c.教学态度不端正,经常歧视学困生,甚至讽刺谩骂,致使学生讨厌教师,甚至厌恶数学课;d.教师本身心理不健康,常把来自于工作、生活、家庭等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e.教师过分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或过度宣扬学习数学的困难,导致学生产生对数学的敬畏感。
  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⑴重情感教育,用爱心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中学数学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这门功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数学教师这个人。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爱心和耐心,爱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前提,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一种冷静和宽容。爱心是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积极向上的基本保证。教育中献出爱心,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许多情感问题容易受到感染,若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责骂、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教师抱有成见,不喜欢这位教师。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教师课的心情,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学习成绩会大幅度下降。教师应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不得动辄训斥学生。应该循循善诱,耐心地教育,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怕数学课转变为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⑵让“成功”走进课堂,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十多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而且在他们成功时,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引导和鼓励。因此,要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除了注重情感教育外,还要破除学生对成功的神秘感,并处理好许多的“第一次”,充分发挥“首次成功”的积极作用。
  从教学中告诉学生,并不是每次考试都要满分才算成功。比如:能够圆满地回答教师的一次提问,能正确的解出一道习题,都算是小有所成。打破神秘感的关键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正确对待自我,学会自我竞赛,自觉的记住以往学习数学的成绩和表现,下一次超过上一次。目前比过去进步就是胜利,就是自己在数学上的一次成功。另外,教师在教育中应多表扬鼓励,少批评、少讽刺、不歧视、多引导,不断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之路。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计划,适当选择方法,将内容分层次地要求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记牢。使每一位学生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教师教学中应该采用“宜浅不宜深,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作好个别辅导,作好分类指导,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可以使班里的学困生跟得上,使基础好的学生“吃的饱”。从而使学生都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⑶化枯燥为有趣,让学困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无味,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生动、有趣的问题,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游戏、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教学“轴对称”这一节课时,教材定义为: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则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形。定义很抽象、难懂。课本开头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师在教学举例时,可以张开双手,掌心面向学生,一边将双手合拢一边问道:你们看教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以实际例子更形象展示,学生易懂。还可以让学生动手亲自剪纸、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再举举生活中的实例,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他们好奇的问题。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中,教师可以直接指着操场上一棵参天大树说:“在没有较大的工具的情况下我能得出这颗树的较准确的高度,你们知道怎么测吗?”然后告诉学生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也能测出树较准确的高度。这样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⑴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门功课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初中学生大多数不会预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
  ⑵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那么怎样听好课呢?
  ①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②抓住重点,作好笔记。上课时教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③在预习中作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
  ④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
  ⑶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掌握巩固。多数学生在学习过后不习惯于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同以往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对照、比较其异同点。比如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针对这些不同的解法,什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解法,师生共同学习总结各自的特点,然后拿出题型让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再具体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几种方法的理解、掌握,并可以使学生对不同的题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的智力是相差是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教师,或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从不给他们现成答案,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自觉思考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的方面:①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②培养探讨的习惯。③培养学生善观察的习惯。④培养小结的习惯。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
  笔者注重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他们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就很不可取。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以往读后感训练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尽人意。其实,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若活用“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
期刊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语法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笔者通过调查及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认为语法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使语法教学简单化、情景化及兴趣化来优化语法教学。  【关键词】语法教学 小学生 优化 简单化 情景化 兴趣化  对于语法知识的地位与作用,英语教学界同仁已基本形成共识:中国学生学英语应该学语法。原因是,如果不了解英语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中国学生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
期刊
人们常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同样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期刊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就是运用语言去完成有实际目的的任务。小学英语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从而很好掌握英语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动机,树立信心是让每位学生主动运用英语交际的必要前提  要学生“开口” ,必须让学生感到对开口讲英语有兴趣、有信
期刊
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抓住训练点进行模仿和强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稳扎稳打,步步走实,适时进行“随文练笔”,是促进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训练,要突出“小”,做到“精”,体现“活”。所谓小,是指写作点的训练量要小,能在课上10分钟左右完成;训练的内容、话题小,让孩子能够很快地思维活动起来,觉得有话可说。所谓精,是指写作的点很多,教师要
期刊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为重点。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
期刊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新理念。这种理念就在于扩大外延,丰富含义,反映生活与语文的本质联系。如何使二者紧密联系呢?  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英语课堂教学只有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尝试了用学案导学实施分层教学。  一、“学案导学”的概念及特点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教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学案导学法注重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教学
期刊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义务。古文就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才能让中学生学好古文呢?我认为,背诵大量的古文是中学生学好古文的前提。  语文教学中,一些人认为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却往往忽视了背诵。而实际上古文学习没有记忆和背诵,就没有了知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