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书市上的养生书十分红火,全国已出版了10000种左右。但,这类书良莠不齐,谬种流传。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说,不要被所谓的养生“妙”法、“圣经”忽悠。书市要“固本强身”,当首先正本清源,而不要被这类养生“书”迷糊了双眼。
“时下畅销的《求医不如求己》、《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等健康养生出版物,严重误导消费者,亟待加强管理。否则将误导更多的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此说。
据潘朝曦调查发现,近年市场上仅养生书一项,全国已出版了10000种左右。这些编著者中的“大户”,有健康“圣经”的炮制者“某某某”及“刘太医”、“某某巴人”,还有已被判刑的台湾假博士“林某某”等。以他们的名誉出版的书有《水是最好的药》、《人体使用手册》、《让健康伴随您》等。这些书是否真正引导人们走上了正确的养生之道?答案是:不!
“妙”法泛滥,为什么威胁人类寿命的疾病发病率不降反增?
潘朝曦说,尽管人们每天按照这类养生书的指导要求而亦步亦趋,比如这些书要人们多动,于是,每天早晨公园里就有很多人跑、跳、做操;这些书要人们多吃鸡、鱼、肉、蛋,于是,不管你到哪家去看,一日三餐餐桌上鸡、鸭、鱼、肉一般都会有;这些书还号召人们大饮特饮牛奶。于是,在中国许多城市,天刚蒙蒙亮,就会听到街头巷尾送牛奶的吆喝声不断。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尽管人们近些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的理论去动、去吃、去饮,然而,威胁人类寿命和健康的疾病却不减反增!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越来越肆虐,已成为夺走人们生命的三大元凶。尤其具有嘲讽意味的是,越是秉持上述养生理念的城市,这类疾病发病率越高,而不太读这类养生书、不太照这类养生专家说法去做的农村,发病率反而比较低。如上海知识分子比较多,民众养生意识非常强,读上述这类养生书的人也很普遍,但却偏偏得了几个全国不光彩的“冠军”:肺癌冠军、肠癌冠军、乳腺癌冠军。此外,上海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居高位。最有趣的是,这些书大呼牛奶补钙,而普查下来,不太饮牛奶的农村缺钙率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却大大低于城市。目前全国城市患高血压的病人是1.6亿,患高血脂的也是1.6亿;糖尿病的发病人数也已达6500万左右,并且还在猛增。此外,还有脂肪肝、子宫肌瘤等其他疾病发病率也在城市不断攀升。
这些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城市里看这类养生书的,并照着执行的,得病的人却越来越多?
按照这类养生书的指导去做为什么不能养生?
潘朝曦剖析道,其实一些打着“名医”旗号、推销养生“圣经”者关注百姓健康为虚,追求个人名利是实。据媒体披露,某太医等头上的“名医”、“博士”,“太医传人”的光环都是假的,而且这类“专家”写的书在医界人士看来,明显不合医理之处甚多,并且充满教条及形而上学。可以说发行量越大,危害越大!然而可悲的是,至今仍有很多人将其奉为“圣经”,照做不误。
“凡某事形成了潮流、形成了热,往往就会失去理性,只要作点理性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如某‘首席专家’已近70岁,据他自己说诊务特忙,而且每天还要陪家人话聊(谈心)三四次,散步几个半小时,近几年间他还在各地演讲了千余次。这样,他业余的时间有多少一算就知道。可是就这么点业余时间,他却能在几年间一口气写了70多本书,假设平均每本书是20万字(其实不止),用小学生算术一算就知道一共是多少字,不要说写了,让他读一遍恐怕都来不及。这些高速炮制出来的书是什么书呢:一是同类书改编,即把同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二是凑一些过时的洋观点,结合自己错误的口号总结,加上自己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团队的‘帮忙’下就出笼了。”他说。
还有那本受到读者热追的书——《水是最好的药》,单看书名就有问题,既然水是最好的药,那么不管得什么病只要喝水就好了,是不是手术刀和药物,甚至整个医学都是多余的呢?至于那本《求医不如求己》更加荒谬,假如你腹中生了一个化脓性脓肿或患化脓性阑尾炎,按医学常理马上会引起脓毒血症导致死亡的,试想,不求医生用药或手术治疗,仅凭自己手指的按摩或一个不太懂医或懂医不深透的自己去开药治疗能行吗?
决不能因为掌握了常识就取代医生职能
潘朝曦称,此类养身书大多强调自己能代替医生,这恰恰是错把医学看成极其简单的儿戏或小学生的算术,一学就会,其本身就是对博大精深医学科学的藐视和无知。我们不否认有些中、西医学常识老百姓可以了解,但这仅仅作为常识,让你对疾病心中有数而已。决不能因为掌握了常识就取代医生的职能。为什么医生的职能一般人不能取代?因为一个医生读了5年、7年或近10年的专业书,对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药理、中医学理的认识通过层层考核已基本掌握,虽不能面面俱到、精益求精,但这一番工夫则非一般人所具备,难道你是天才?仅读了此类养身书就能成为医生?外科医生就更不能被取代,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解剖、病理、诊断治疗知识,其手术基本功还必须经多年实践磨炼才行。
潘朝曦说,不仅大病不求医生不行,小病不求医生同样也不行,因为小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也会使病情延误,酿成祸患。如网上和某些杂志披露,某医院护士按《××使用手册》去治疗痛经,结果把所谓穴位都按肿了,痛也没止住,后来还是求医服中药治好了。我也曾亲眼见到几个朋友,他们按照《××使用手册》去治疗皮肤湿疹、颈椎病,也是把穴位都按紫了,无丝毫效果。其实极其简单的另一道理在于,不管什么疗法,即使有效,所适应的病种都有一定范围,用一种疗法通治所有病是行不通的。如果仅一种疗法能行,为什么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要列出古代就有服药法、针法、灸法、熨法、药浴、心理疗法等多种疗法呢?所以不求医又能熟练掌握多种疗法,对于大众恐不太现实。
有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设定出版关卡
潘朝曦认为,就是这些表面上看上去都问题百出、内容更违反一般医学常理的书,却受到了市场的热追。有调查显示,一般一个白领一个月就买两三本养生书;有的养生书销售量不是一两万册,而是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
“造成这类书热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众医学知识水平低下,其次得归结于商家的炒作;作者和商家有意无意宣传自己是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古代‘御医的传人’来招摇大众。而现在有人告诉你不用求医了,只要求自己就行了,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这类书自然就被大家热追起来。由此可见,当前养生热中的最大问题是:有人精心误导,有人盲从追风。”
潘朝曦由衷希望大众能从上述剖析中辨明原委、真伪,不要被所谓的养生“妙”法、“圣经”忽悠;不要盲目追风。除此之外,他也希望有关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健康养生书籍的质量标准并设定出版关卡。同时还希望大众能读一些古人谈养生之道的书,“这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相信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换一个独立思考、善辨真伪的头脑。”
“时下畅销的《求医不如求己》、《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等健康养生出版物,严重误导消费者,亟待加强管理。否则将误导更多的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此说。
据潘朝曦调查发现,近年市场上仅养生书一项,全国已出版了10000种左右。这些编著者中的“大户”,有健康“圣经”的炮制者“某某某”及“刘太医”、“某某巴人”,还有已被判刑的台湾假博士“林某某”等。以他们的名誉出版的书有《水是最好的药》、《人体使用手册》、《让健康伴随您》等。这些书是否真正引导人们走上了正确的养生之道?答案是:不!
“妙”法泛滥,为什么威胁人类寿命的疾病发病率不降反增?
潘朝曦说,尽管人们每天按照这类养生书的指导要求而亦步亦趋,比如这些书要人们多动,于是,每天早晨公园里就有很多人跑、跳、做操;这些书要人们多吃鸡、鱼、肉、蛋,于是,不管你到哪家去看,一日三餐餐桌上鸡、鸭、鱼、肉一般都会有;这些书还号召人们大饮特饮牛奶。于是,在中国许多城市,天刚蒙蒙亮,就会听到街头巷尾送牛奶的吆喝声不断。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尽管人们近些年来一直严格按照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的理论去动、去吃、去饮,然而,威胁人类寿命和健康的疾病却不减反增!目前,威胁人类的三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越来越肆虐,已成为夺走人们生命的三大元凶。尤其具有嘲讽意味的是,越是秉持上述养生理念的城市,这类疾病发病率越高,而不太读这类养生书、不太照这类养生专家说法去做的农村,发病率反而比较低。如上海知识分子比较多,民众养生意识非常强,读上述这类养生书的人也很普遍,但却偏偏得了几个全国不光彩的“冠军”:肺癌冠军、肠癌冠军、乳腺癌冠军。此外,上海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居高位。最有趣的是,这些书大呼牛奶补钙,而普查下来,不太饮牛奶的农村缺钙率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却大大低于城市。目前全国城市患高血压的病人是1.6亿,患高血脂的也是1.6亿;糖尿病的发病人数也已达6500万左右,并且还在猛增。此外,还有脂肪肝、子宫肌瘤等其他疾病发病率也在城市不断攀升。
这些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城市里看这类养生书的,并照着执行的,得病的人却越来越多?
按照这类养生书的指导去做为什么不能养生?
潘朝曦剖析道,其实一些打着“名医”旗号、推销养生“圣经”者关注百姓健康为虚,追求个人名利是实。据媒体披露,某太医等头上的“名医”、“博士”,“太医传人”的光环都是假的,而且这类“专家”写的书在医界人士看来,明显不合医理之处甚多,并且充满教条及形而上学。可以说发行量越大,危害越大!然而可悲的是,至今仍有很多人将其奉为“圣经”,照做不误。
“凡某事形成了潮流、形成了热,往往就会失去理性,只要作点理性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如某‘首席专家’已近70岁,据他自己说诊务特忙,而且每天还要陪家人话聊(谈心)三四次,散步几个半小时,近几年间他还在各地演讲了千余次。这样,他业余的时间有多少一算就知道。可是就这么点业余时间,他却能在几年间一口气写了70多本书,假设平均每本书是20万字(其实不止),用小学生算术一算就知道一共是多少字,不要说写了,让他读一遍恐怕都来不及。这些高速炮制出来的书是什么书呢:一是同类书改编,即把同一本书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二是凑一些过时的洋观点,结合自己错误的口号总结,加上自己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团队的‘帮忙’下就出笼了。”他说。
还有那本受到读者热追的书——《水是最好的药》,单看书名就有问题,既然水是最好的药,那么不管得什么病只要喝水就好了,是不是手术刀和药物,甚至整个医学都是多余的呢?至于那本《求医不如求己》更加荒谬,假如你腹中生了一个化脓性脓肿或患化脓性阑尾炎,按医学常理马上会引起脓毒血症导致死亡的,试想,不求医生用药或手术治疗,仅凭自己手指的按摩或一个不太懂医或懂医不深透的自己去开药治疗能行吗?
决不能因为掌握了常识就取代医生职能
潘朝曦称,此类养身书大多强调自己能代替医生,这恰恰是错把医学看成极其简单的儿戏或小学生的算术,一学就会,其本身就是对博大精深医学科学的藐视和无知。我们不否认有些中、西医学常识老百姓可以了解,但这仅仅作为常识,让你对疾病心中有数而已。决不能因为掌握了常识就取代医生的职能。为什么医生的职能一般人不能取代?因为一个医生读了5年、7年或近10年的专业书,对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药理、中医学理的认识通过层层考核已基本掌握,虽不能面面俱到、精益求精,但这一番工夫则非一般人所具备,难道你是天才?仅读了此类养身书就能成为医生?外科医生就更不能被取代,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解剖、病理、诊断治疗知识,其手术基本功还必须经多年实践磨炼才行。
潘朝曦说,不仅大病不求医生不行,小病不求医生同样也不行,因为小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也会使病情延误,酿成祸患。如网上和某些杂志披露,某医院护士按《××使用手册》去治疗痛经,结果把所谓穴位都按肿了,痛也没止住,后来还是求医服中药治好了。我也曾亲眼见到几个朋友,他们按照《××使用手册》去治疗皮肤湿疹、颈椎病,也是把穴位都按紫了,无丝毫效果。其实极其简单的另一道理在于,不管什么疗法,即使有效,所适应的病种都有一定范围,用一种疗法通治所有病是行不通的。如果仅一种疗法能行,为什么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要列出古代就有服药法、针法、灸法、熨法、药浴、心理疗法等多种疗法呢?所以不求医又能熟练掌握多种疗法,对于大众恐不太现实。
有关管理部门应尽快设定出版关卡
潘朝曦认为,就是这些表面上看上去都问题百出、内容更违反一般医学常理的书,却受到了市场的热追。有调查显示,一般一个白领一个月就买两三本养生书;有的养生书销售量不是一两万册,而是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
“造成这类书热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大众医学知识水平低下,其次得归结于商家的炒作;作者和商家有意无意宣传自己是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古代‘御医的传人’来招摇大众。而现在有人告诉你不用求医了,只要求自己就行了,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这类书自然就被大家热追起来。由此可见,当前养生热中的最大问题是:有人精心误导,有人盲从追风。”
潘朝曦由衷希望大众能从上述剖析中辨明原委、真伪,不要被所谓的养生“妙”法、“圣经”忽悠;不要盲目追风。除此之外,他也希望有关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健康养生书籍的质量标准并设定出版关卡。同时还希望大众能读一些古人谈养生之道的书,“这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相信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换一个独立思考、善辨真伪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