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今天的传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媒体传播环境也对传媒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下,面对专业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不平衡等现实问题,革新理念、转变思路、创新模式是传媒教育发展的重点。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湖南省新闻教育的标杆和典范,在多年的传媒教育中不断创新、不断实践,课程设置特色突出,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本期栏目组有幸采访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肖燕雄教授,肖教授在三十余载的新闻教学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传媒法制、新闻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感受该学院的办学理念及特色,聆听肖教授在教书育人及学术研究中的真知灼见。
肖燕雄,男,博士,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学科组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结项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学卷》子栏目副主编,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湖南省新闻奖、湖南省高校系列及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湖南省广电节目监评专家。是湖南師大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创办人和负责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导师,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侧重于宪法权利和传媒法制方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传媒管理与经营方向带头人,湖南省资助建设专业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是湖南省内高校第一位获得新闻传播学科博士学位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出版著作6部,独立编著教材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小说和新闻作品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主持5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挑战杯二等奖1次,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曾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2次,获省级新闻作品奖、文学作品奖各1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4次,其中一等奖2次(1次排名第一、1 次排名第四),二、三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获湖南师大首届“三育人”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十佳青年教工”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肖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了解到,您教学生涯伊始就在新闻学领域教学钻研,三十余载的教授历程,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否谈谈您最初接触新闻学的感受?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从事新闻学教学的?
肖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采访。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当时,这家企业的文科大学生奇缺,厂办公室、宣传部、职工学校、子弟中学都需要人。我因为是学师范中文专业的,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所以选择去了职工学校电大教学部,做1985级新闻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兼任1985级图书档案班的汉语课程辅导教师。在电大班不需要上很多的课,多数时候只是辅导和答疑。但是,在看中央电大录相课和接触专业教材时,我慢慢地喜欢上了新闻学。记得当时最早看的是童兵老师的《新闻理论》和郑兴东老师的《新闻编辑学》教材,感觉这些书虽然没有文学专业的书那么有深度,但是,它们贴近现实,在实实在在地回答现实问题。这种 “实”,恰好与当时我所迷的“虚”(如诗歌、美学)形成互补。后来,通过带领学员们考察湖南日报社、华中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等,我对于新闻学的了解日渐加深。这样,1994年我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湖南师大中文系工作,面临再次选择时,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当时只有3 名正式教师、18个全日制本科生的新闻教研室。
记者:贵院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传媒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贵院的教学特色和先进经验?
肖教授:我们学院是2001年成立的,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改革开放后,湖南省内高校最早办新闻学专业的是湘潭大学。70年代末,全国著名高校支援湘大办新闻学,但是,80年代初,它们的新闻学专业就停办了。90年代以后,我们就成了湖南最早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了。我校1992年成功申报了新闻学专业,1993年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本科生。我院的新闻学专业是湖南省本科示范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在开办之初,我们对它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一是依托湖湘文化,夯实文史底蕴;二是紧跟传媒动向,服务湖南传媒。二十多年里,省内的《湖南日报》《体坛周报》、湖南卫视、中南传媒集团、《快乐老人报》等递次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它们既是学生服务的对象,也是他们人生启航的平台。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我在1998年的《新闻大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强调以文史哲为主的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学院成立后至今,我做了14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成立16年,在本科生中开展读书活动也有16年。前两年我配合教学副院长抓读书活动,后14年在一把手的领导下我亲自部署并落实学生读书活动。期间,光是活动方案就修订过5次,最新的方案已经应用于新闻学实验班,算比较成熟了。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并实践着一种“三年级读书活动”的培养方案,希望找到一条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广博视野与专精知识兼备的培养途径,为其将来的实践工作打好基础。至2008年下半年,我们将读书活动扩展到一、二、三年级,广泛调查、集思广益,编写了教材《大学生读书引导读本》,其中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文献;我们举办了“书山论坛”系列讲座和经典背诵活动,既培养每个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修养,又发现他们各自的兴趣,使其相对深入地钻研一门学科,培养其成为新闻传播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我们加强了一、二年级大学生的班导师的工作,以“三个一”计划,将读书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即,督促学生每月阅读一本经典原著,并写出读书报告;每月举行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读书心得;每学期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细致的长谈,注意知识转化为思想的培养。这种制度深化了专业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夯实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基础,为其发展储备了后劲。我们的这一探索以及以这一探索为主体的其他系列探索,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 记者:面对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对传媒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您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较之前产生了哪些变化?
肖教授:“媒介即信息”。新技术、新环境必定影响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变化必然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搜集、分析能力,二是信息的可视化能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专业的融合日显迫切,全媒体传播人才越加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闻传播的基本素养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是不变的。有所谓“8020”的说法,即,80%是不变的,只有20%是变化的。新闻的基本理念、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基于上述思考,在2015年,我们创办了新闻学实验班。
新闻学实验班的开办,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是,新闻传播专业不同于别的本科专业的特殊性质。新闻传播学专业比较特殊,它与艺术学门类中的一些专业一样,是以外在技能、技巧、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以至于不是它专属和专攻的对象。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如何学习和储备多学科知识的内容是一个恒常的话题。其他专业要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那只是一个修养的问题,而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那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应用问题。新闻学实验班的办班目的就是要解决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分析与处理新闻事件的知识视野问题,解决媒介融合环境里专业整合培养与实际应用中发挥一己之长的关系问题。即以专业整合和媒介融合的思维,统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探索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制订“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说来就是:一体两翼相嵌套模式,就是一个总“一体两翼”套两个分“一体两翼”。总“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新闻传播应用能力。“两翼”分别是:知识、实践。分“一体两翼”之一是:“知识”为总,“多学科综合知识”为一翼,“政治、经济、社会学三学科知识选一”为另一翼。分“一体两翼”之二是:“实践”为总,“全媒体业务综合实践”为一翼,“调查报道、新闻评论、可视化新闻三业务实践方向选一”为另一翼。这么思考是因为:1.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将成为未来新闻业的关键,而决定这种选择与利用的是“知识”。新闻传播的价值不决定于采写编播的技巧,而是决定于提问内容、文字内容、影像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立场和价值观,而这些又决定于作者的知识视野;2.媒介形态由技术决定,信息传播必须适应技术的变化,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以媒体为平台的应用性学科,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養也至关重要。
实验班具体以两种途径来落实“一体两翼”模式:一是实行学科平台和业务方向双导师制,二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全程实战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1.压缩、合并基础知识类课程的内容,加强该部分内容的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研讨式教学;2.分领域加强财经、政法、社会学三个学科知识的培养,同时以读书报告会形式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储备;3.加强业务实践技能的训练,业务课程涵盖报刊、广电、新媒体等所有传媒领域;4.在加强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调查报道、新闻评论和可视化新闻传播人才,业务课程前后紧密衔接,做到逐步进阶、深化。
记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认知与能力提升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我国传媒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难免会出现教授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于这点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如何平衡专业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呢?
肖教授: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实践无疑很重要,与时俱进地掌握传媒新技术也很重要。这些,我们通过专业实习、“传媒工作坊”实战、“一线编辑记者进课堂”和“院友回家沙龙”等多种途径综合解决。但是,技术操作是可以临时抱佛脚的,而视野的拓展和思维的训练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大学不能只是工场,而应该是思想的据点。大学教育既要考虑市场,但也不能盲目迁就市场。
记者: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其即时、互动的特点带来诸多便利,但监管不利也使虚假信息、网络侵权现象层出不穷。您在新闻传播与法学教育方面建树颇丰,传媒法制也是您的主要研究领域,能否谈谈近期您在此方面的研究?在自媒体时代,能否谈几点应对建议?
肖教授:我一直以来在研究新闻制度和传媒法制。传媒法制研究侧重于宏观研究,即研究我国的传媒法制建设。我所希冀的是,以很强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初步回答人们念兹在兹的如下棘手问题:在我国传媒法制长期没有取得突破、甚至没有较大前进步伐的状况下,法制建设如何跟上时代变化、满足(至少稍稍满足)民众的变法期待、迈上文明进步的征途,而又不贸然突进、震荡性危及现存秩序?即,它告诉人们,我国传媒法制首先或者目前应该朝何处去,以及应该怎样去,而“怎样去”至为重要。我最终设计了传媒法制建设的四条路径。首先,从两个新闻法律的邻接性文本——新闻道德和传媒司法——中找到中国法制建设的参考性和启发性出口;接着,在中国现实中发现一个前进的方向,即压力型立法思路的方向:一是传播科技压迫新闻法制变革,二是具有“痛感”和“快感”之事逼迫传媒法制发展。之所以可以这么“探路”,是因为,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对于道德有很高的要求,新闻道德规范就是新闻法制实现超越的伦理基础;其次,中国的法制革新是慎之又慎的,但司法实践常常有超常之举,新闻诉讼资源是法制建设的一个较好途径;再次,科技决定媒介,媒介型构新闻实践,科技也就影响到新闻传播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影响了新闻传媒法制的变革;复次,对于超常或重大的事实变动,新闻媒介必须有及时、到位的应对,如果是板滞的制度制约了这种应对举措,该制度必定被倒逼性地撬动和改变,特别是对于传媒法制中的敏感问题,这种倒逼机制更管用。关于前三条路径,我已在九年前出版的论著中有所研究,目前,我正在思考第四条路径。在自媒体时代,这种“反制”传媒制度的事件更为频繁,更需要法制新思维、大视野,传统的以“堵”代替一切的做法完全不起作用了。
记者: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出版业带来很大冲击,纸媒更是面临巨大挑战,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型是纸媒生存的唯一出路。在新传播环境下,您对纸媒发展有何建议?也请您为《今传媒》未来的发展做一些指导。
肖教授:纸媒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转型后,我不知道是怎样一个东西,但肯定已经不是纸媒了,最多只是纸媒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媒体,而不是报纸。报纸要想存在并发展,除了承担特殊任务的党报以外,市场报不能主要靠做新闻而生存了。也就是说,报纸不再是新闻纸了,而是功能纸。它可在“观念纸”“艺术纸”“专题纸”等之中选择自己的定位,满足特定的读者需要。这样,未来的新闻学中可能要复兴“报学”了,新闻评论学、报纸副刊学等可能是“报学”的核心课程。《今传媒》很有亲和力,其中的“传媒大讲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希望它越办越好。
肖燕雄,男,博士,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学科组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新华社“瞭望智库”专家库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结项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学卷》子栏目副主编,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湖南省新闻奖、湖南省高校系列及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湖南省广电节目监评专家。是湖南師大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创办人和负责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导师,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侧重于宪法权利和传媒法制方向),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传媒管理与经营方向带头人,湖南省资助建设专业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是湖南省内高校第一位获得新闻传播学科博士学位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7年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出版著作6部,独立编著教材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小说和新闻作品多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其中主持5项);指导学生获省级挑战杯二等奖1次,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曾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2次,获省级新闻作品奖、文学作品奖各1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4次,其中一等奖2次(1次排名第一、1 次排名第四),二、三等奖各1次(在二等奖中排名第一),获湖南师大首届“三育人”先进个人和第二届“十佳青年教工”称号。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肖教授,您好!非常荣幸采访您。我了解到,您教学生涯伊始就在新闻学领域教学钻研,三十余载的教授历程,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否谈谈您最初接触新闻学的感受?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从事新闻学教学的?
肖教授:您好,很高兴接受采访。1986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工作。当时,这家企业的文科大学生奇缺,厂办公室、宣传部、职工学校、子弟中学都需要人。我因为是学师范中文专业的,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所以选择去了职工学校电大教学部,做1985级新闻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兼任1985级图书档案班的汉语课程辅导教师。在电大班不需要上很多的课,多数时候只是辅导和答疑。但是,在看中央电大录相课和接触专业教材时,我慢慢地喜欢上了新闻学。记得当时最早看的是童兵老师的《新闻理论》和郑兴东老师的《新闻编辑学》教材,感觉这些书虽然没有文学专业的书那么有深度,但是,它们贴近现实,在实实在在地回答现实问题。这种 “实”,恰好与当时我所迷的“虚”(如诗歌、美学)形成互补。后来,通过带领学员们考察湖南日报社、华中工学院(即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指导他们的毕业论文等,我对于新闻学的了解日渐加深。这样,1994年我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来到湖南师大中文系工作,面临再次选择时,便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当时只有3 名正式教师、18个全日制本科生的新闻教研室。
记者:贵院是湖南省首家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闻传媒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请您介绍一下贵院的教学特色和先进经验?
肖教授:我们学院是2001年成立的,是湖南省最早成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改革开放后,湖南省内高校最早办新闻学专业的是湘潭大学。70年代末,全国著名高校支援湘大办新闻学,但是,80年代初,它们的新闻学专业就停办了。90年代以后,我们就成了湖南最早办新闻传播专业的了。我校1992年成功申报了新闻学专业,1993年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本科生。我院的新闻学专业是湖南省本科示范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在开办之初,我们对它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一是依托湖湘文化,夯实文史底蕴;二是紧跟传媒动向,服务湖南传媒。二十多年里,省内的《湖南日报》《体坛周报》、湖南卫视、中南传媒集团、《快乐老人报》等递次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它们既是学生服务的对象,也是他们人生启航的平台。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我在1998年的《新闻大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强调以文史哲为主的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学院成立后至今,我做了14年的教学管理工作。学院成立16年,在本科生中开展读书活动也有16年。前两年我配合教学副院长抓读书活动,后14年在一把手的领导下我亲自部署并落实学生读书活动。期间,光是活动方案就修订过5次,最新的方案已经应用于新闻学实验班,算比较成熟了。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直思考并实践着一种“三年级读书活动”的培养方案,希望找到一条新闻传播学科学生广博视野与专精知识兼备的培养途径,为其将来的实践工作打好基础。至2008年下半年,我们将读书活动扩展到一、二、三年级,广泛调查、集思广益,编写了教材《大学生读书引导读本》,其中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文献;我们举办了“书山论坛”系列讲座和经典背诵活动,既培养每个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修养,又发现他们各自的兴趣,使其相对深入地钻研一门学科,培养其成为新闻传播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我们加强了一、二年级大学生的班导师的工作,以“三个一”计划,将读书活动进一步落到实处,即,督促学生每月阅读一本经典原著,并写出读书报告;每月举行一次主题班会,交流读书心得;每学期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细致的长谈,注意知识转化为思想的培养。这种制度深化了专业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夯实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基础,为其发展储备了后劲。我们的这一探索以及以这一探索为主体的其他系列探索,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 记者:面对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传播环境对传媒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您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较之前产生了哪些变化?
肖教授:“媒介即信息”。新技术、新环境必定影响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变化必然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搜集、分析能力,二是信息的可视化能力。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传播专业的融合日显迫切,全媒体传播人才越加重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闻传播的基本素养要求和基本能力要求是不变的。有所谓“8020”的说法,即,80%是不变的,只有20%是变化的。新闻的基本理念、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基于上述思考,在2015年,我们创办了新闻学实验班。
新闻学实验班的开办,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是,新闻传播专业不同于别的本科专业的特殊性质。新闻传播学专业比较特殊,它与艺术学门类中的一些专业一样,是以外在技能、技巧、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以至于不是它专属和专攻的对象。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如何学习和储备多学科知识的内容是一个恒常的话题。其他专业要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那只是一个修养的问题,而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那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应用问题。新闻学实验班的办班目的就是要解决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分析与处理新闻事件的知识视野问题,解决媒介融合环境里专业整合培养与实际应用中发挥一己之长的关系问题。即以专业整合和媒介融合的思维,统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探索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的模式,制订“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新闻学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说来就是:一体两翼相嵌套模式,就是一个总“一体两翼”套两个分“一体两翼”。总“一体两翼”中的“一体”是:新闻传播应用能力。“两翼”分别是:知识、实践。分“一体两翼”之一是:“知识”为总,“多学科综合知识”为一翼,“政治、经济、社会学三学科知识选一”为另一翼。分“一体两翼”之二是:“实践”为总,“全媒体业务综合实践”为一翼,“调查报道、新闻评论、可视化新闻三业务实践方向选一”为另一翼。这么思考是因为:1.如何选择和利用信息将成为未来新闻业的关键,而决定这种选择与利用的是“知识”。新闻传播的价值不决定于采写编播的技巧,而是决定于提问内容、文字内容、影像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立场和价值观,而这些又决定于作者的知识视野;2.媒介形态由技术决定,信息传播必须适应技术的变化,新闻传播学专业是以媒体为平台的应用性学科,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養也至关重要。
实验班具体以两种途径来落实“一体两翼”模式:一是实行学科平台和业务方向双导师制,二是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全程实战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1.压缩、合并基础知识类课程的内容,加强该部分内容的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研讨式教学;2.分领域加强财经、政法、社会学三个学科知识的培养,同时以读书报告会形式加强学生的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储备;3.加强业务实践技能的训练,业务课程涵盖报刊、广电、新媒体等所有传媒领域;4.在加强基础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打造调查报道、新闻评论和可视化新闻传播人才,业务课程前后紧密衔接,做到逐步进阶、深化。
记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认知与能力提升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几年我国传媒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难免会出现教授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于这点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应如何平衡专业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呢?
肖教授:对于新闻传播学科而言,实践无疑很重要,与时俱进地掌握传媒新技术也很重要。这些,我们通过专业实习、“传媒工作坊”实战、“一线编辑记者进课堂”和“院友回家沙龙”等多种途径综合解决。但是,技术操作是可以临时抱佛脚的,而视野的拓展和思维的训练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大学不能只是工场,而应该是思想的据点。大学教育既要考虑市场,但也不能盲目迁就市场。
记者:互联网的普及发展,其即时、互动的特点带来诸多便利,但监管不利也使虚假信息、网络侵权现象层出不穷。您在新闻传播与法学教育方面建树颇丰,传媒法制也是您的主要研究领域,能否谈谈近期您在此方面的研究?在自媒体时代,能否谈几点应对建议?
肖教授:我一直以来在研究新闻制度和传媒法制。传媒法制研究侧重于宏观研究,即研究我国的传媒法制建设。我所希冀的是,以很强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初步回答人们念兹在兹的如下棘手问题:在我国传媒法制长期没有取得突破、甚至没有较大前进步伐的状况下,法制建设如何跟上时代变化、满足(至少稍稍满足)民众的变法期待、迈上文明进步的征途,而又不贸然突进、震荡性危及现存秩序?即,它告诉人们,我国传媒法制首先或者目前应该朝何处去,以及应该怎样去,而“怎样去”至为重要。我最终设计了传媒法制建设的四条路径。首先,从两个新闻法律的邻接性文本——新闻道德和传媒司法——中找到中国法制建设的参考性和启发性出口;接着,在中国现实中发现一个前进的方向,即压力型立法思路的方向:一是传播科技压迫新闻法制变革,二是具有“痛感”和“快感”之事逼迫传媒法制发展。之所以可以这么“探路”,是因为,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对于道德有很高的要求,新闻道德规范就是新闻法制实现超越的伦理基础;其次,中国的法制革新是慎之又慎的,但司法实践常常有超常之举,新闻诉讼资源是法制建设的一个较好途径;再次,科技决定媒介,媒介型构新闻实践,科技也就影响到新闻传播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影响了新闻传媒法制的变革;复次,对于超常或重大的事实变动,新闻媒介必须有及时、到位的应对,如果是板滞的制度制约了这种应对举措,该制度必定被倒逼性地撬动和改变,特别是对于传媒法制中的敏感问题,这种倒逼机制更管用。关于前三条路径,我已在九年前出版的论著中有所研究,目前,我正在思考第四条路径。在自媒体时代,这种“反制”传媒制度的事件更为频繁,更需要法制新思维、大视野,传统的以“堵”代替一切的做法完全不起作用了。
记者: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出版业带来很大冲击,纸媒更是面临巨大挑战,利用新媒体技术转型是纸媒生存的唯一出路。在新传播环境下,您对纸媒发展有何建议?也请您为《今传媒》未来的发展做一些指导。
肖教授:纸媒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转型后,我不知道是怎样一个东西,但肯定已经不是纸媒了,最多只是纸媒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媒体,而不是报纸。报纸要想存在并发展,除了承担特殊任务的党报以外,市场报不能主要靠做新闻而生存了。也就是说,报纸不再是新闻纸了,而是功能纸。它可在“观念纸”“艺术纸”“专题纸”等之中选择自己的定位,满足特定的读者需要。这样,未来的新闻学中可能要复兴“报学”了,新闻评论学、报纸副刊学等可能是“报学”的核心课程。《今传媒》很有亲和力,其中的“传媒大讲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希望它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