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强调饱含爱心进行教育,这是与小学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因此小学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关键词:行为规范:爱心:修养
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等。一般来说,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爱的付出和流露的过程。可见,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强调饱含爱心进行教育,这是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因此小学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增强认识,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高标准、小学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师的自身要求都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规范性的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成为意识新、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孩子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园,将《教师法》、《教育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充分认识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的良好风气。
二 培养教师的爱心,营造良好的氛围。
有爱心的教师能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愛孩子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小学生相对于学龄儿童,更需要用加倍的爱心滋润幼小的心灵。我们常见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刚入学时出现 "追人现象",总要跟着一位特定的教师。这是由于孩子入学后,对家中亲人的依恋感很自然地迁移到教师身上,反映了年幼儿童对爱的需要和追求。这时如果教师能用自己的师爱感化、滋润孩子,他们就很容易适应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小孩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在各种平时的言谈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和蔼程度和对孩子的喜爱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孩子的回答一般是,“因为她喜欢我”,“因为她总是对我们笑”。事实表明,孩子最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且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越突出。老师的爱使孩子感到欢快,满足了他们精神的需要。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爱能创设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环境,孩子应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爱的环境,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情感的给予,而体会不到知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些的获得是以爱心为基础,以师爱为媒介获得的,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具有动力作用的心理品质,因此借助师爱创设的精神环境对孩子实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丰富载体,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依托多方式、多途径才不至于流于空谈,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可通过以下活动的开展进行师德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年初,根据国内教育形势,结合本园教育实际,确定当年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开展“三爱三争”教育活动,即:爱岗位,争做改革的尖兵;爱学习,争做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能手;爱学生,争做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活动。开展“三学”活动,即:学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让每位教师把纲要、规范、师德模范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化师德教育。
学术报告活动。聘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师德师风研究学者举行专题学术报告。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师德师风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将教师、家长代表召集在一起,还可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参加,大家一起研讨在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要内容及方法,营造师德建设环境。文艺联欢活动。每年组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通过教师自编自演自导文艺节目,把身边的典型借助文艺表演的形式加以褒扬和宣传,高奏师德之歌。
四、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
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首先,小学必须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将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选先进,都将良好师德列为条件之一。每学期末,填写《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评估表》,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写出“自查报告”进行小结,并由教职工大会对其师德师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划出等次,督促教师自查、自纠、自省。其次,学校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真抓实干,探索可操作的的教育模式。
学校是师德建设的主基地,在开展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细抓实,目标具体,要求明确,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建立师德建设教育模式。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总之,良好的师德,对于教育发展、国家振兴是一种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认真领会师德内涵,紧紧把握师德灵魂,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对纯洁儿童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锻造一支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探索形成可操作的师德建设工作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田东县祥周镇祥周中心小学)
关键词:行为规范:爱心:修养
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总称,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关怀、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等等。一般来说,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师爱的付出和流露的过程。可见,师爱是一种高尚的、伟大的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和精髓,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更强调饱含爱心进行教育,这是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点密切相关的:因此小学必须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一、增强认识,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高标准、小学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师的自身要求都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规范性的目标,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成为意识新、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孩子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园,将《教师法》、《教育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并充分认识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的良好风气。
二 培养教师的爱心,营造良好的氛围。
有爱心的教师能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愛孩子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小学生相对于学龄儿童,更需要用加倍的爱心滋润幼小的心灵。我们常见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刚入学时出现 "追人现象",总要跟着一位特定的教师。这是由于孩子入学后,对家中亲人的依恋感很自然地迁移到教师身上,反映了年幼儿童对爱的需要和追求。这时如果教师能用自己的师爱感化、滋润孩子,他们就很容易适应新生活,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小孩身心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在各种平时的言谈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与教师的和蔼程度和对孩子的喜爱程度呈高度的正相关,孩子的回答一般是,“因为她喜欢我”,“因为她总是对我们笑”。事实表明,孩子最喜欢有爱心的老师,而且越是年纪小的孩子越突出。老师的爱使孩子感到欢快,满足了他们精神的需要。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爱能创设自然和谐、温馨愉悦的精神环境,孩子应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各种教育手段的运用固然很重要,然而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更为重要,爱是最有效的形式。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教师为他们创设的爱的环境,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情感的给予,而体会不到知识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些的获得是以爱心为基础,以师爱为媒介获得的,教师的爱心是一种具有动力作用的心理品质,因此借助师爱创设的精神环境对孩子实施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爱心便能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孩子产生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与心理状态,促使他们乐于去观察、尝试、探索与创造,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丰富载体,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依托多方式、多途径才不至于流于空谈,流于形式。因此,幼儿园可通过以下活动的开展进行师德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年初,根据国内教育形势,结合本园教育实际,确定当年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开展“三爱三争”教育活动,即:爱岗位,争做改革的尖兵;爱学习,争做新时期教书育人的能手;爱学生,争做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开展“修师德、铸师魂、树师表”活动。开展“三学”活动,即:学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让每位教师把纲要、规范、师德模范作为一面镜子,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深化师德教育。
学术报告活动。聘请市内外、省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师德师风研究学者举行专题学术报告。讲解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途径与方式,使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受到启发。师德师风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将教师、家长代表召集在一起,还可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参加,大家一起研讨在新形势下师德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要内容及方法,营造师德建设环境。文艺联欢活动。每年组织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文艺联欢会,通过教师自编自演自导文艺节目,把身边的典型借助文艺表演的形式加以褒扬和宣传,高奏师德之歌。
四、加强监督,完善有效的考核机制。
师德建设既要有自律又要有他律,自律和他律结合,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机制。首先,小学必须建立内部师德考核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将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等方面作为教师日常工作考核内容之一,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评聘、工资晋升、评选先进,都将良好师德列为条件之一。每学期末,填写《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评估表》,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写出“自查报告”进行小结,并由教职工大会对其师德师风状况进行民主测评,划出等次,督促教师自查、自纠、自省。其次,学校要听取家长意见,向家长公布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日常行为规范与准则,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信箱,向家长发放教师师德问卷调查表、征询表,教育局监督电话,鼓励家长对教师评头论足,并将他们的意见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真抓实干,探索可操作的的教育模式。
学校是师德建设的主基地,在开展师德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细抓实,目标具体,要求明确,由浅入深,分步实施,建立师德建设教育模式。
“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总之,良好的师德,对于教育发展、国家振兴是一种强大的、不可替代的推动力。所以,每个教师都要认真领会师德内涵,紧紧把握师德灵魂,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对纯洁儿童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锻造一支素质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探索形成可操作的师德建设工作模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的新业绩。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田东县祥周镇祥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