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青年学者李单晶的专著《红军长征精神研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12月出版,这是一部研究红军长征精神的匠心之作。该书共计六章20余万字,对长征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掩卷遐思,不难发现该书具有四个方面的亮点。
一、论述内容较为全面、系统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值得注意的是,既有成果多集中在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方面,且以单篇论文为主,少见有为长征精神构筑起一个完整理论框架的研究专著。本书作者以长征史为现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观为理论基础,以长征精神的生成为起点,深入探究长征精神的实践发展、内涵特征、结构功能,以其当代价值为旨归,搭建起一个逻辑严谨且相对完整的框架体系。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方向和范式。
二、在历史叙事与长征精神之间取得研究平衡
长征精神诞生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但在学术研究上则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既有研究多分而述之。本书以长征精神研究为题,研究对象是一种人脑中产生的精神意识,但作者却没有进行纯粹抽象的学理分析,落入形而上学的陷阱,而是始终紧贴长征史展开讨论。作者较强的研究驾驭能力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好平衡,没有使社会意识脱离诞生它的社会存在,同时又展现出长征精神相对独立发展的特性。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理论研究如果不能指导实践,历史的回顾如果不能观照现实,就将失去绝大部分的意义。本书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将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着落于长征的当代价值之上,平稳之中不乏卓越之处。一方面,作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在较广范围内开展了样本数量较大、设计科学合理的调研,获得了真实且丰富的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提升了整体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这在其他相同和相似主题的研究中并不常见。另一方面,作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阐明了长征精神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之处,并指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发展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全面性亦有殊胜。
四、提出长征精神内在结构与主要功能的创新观点
作者认为,长征精神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人本要素、理想要素、品质要素、科学要素、价值要素五者共同构建起来。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长征精神具有支垫、引导、聚合、统调、提振五大功能。研究长征精神的主要功能是探讨长征精神当代价值的前提。长征精神的五大功能支撑着红军完成漫长征途、引导他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统调他们的思想、唤起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振奋其精神激发其动力,最终在历史中彰显其主体价值。作者将研究中常见的“内涵——价值”的逻辑进一步细化为“内涵——结构——功能——价值”的逻辑。事物固有的属性及其内在结构特征决定其所具有的功能,事物所能发挥的功能决定其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这一简单的事实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被完整地表述出来,该书作者则敏锐地注意到并予以较为全面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然,一本著作总是难以尽善尽美,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或说留下了更多可供后来者继续研究的空间。如,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观作为理论基础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但马克思主义纷繁复杂的内容中,还有不少理论可与长征精神关联,共同构建起更为稳固的理论基石,并丰富和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体系;又如,长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延续与发展,作者的事实列举多为简要阐析,尚不够深入和具体,还有较多可展开之处。但瑕不掩瑜,本书仍不失为值得阅读的学术力作。
总之,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中國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过去的一切。长征在党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精神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于长征及长征精神,还需更多的学者特别是像作者这样的青年学者们继续投入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回顾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 付国英)
一、论述内容较为全面、系统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对长征史和长征精神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热点。值得注意的是,既有成果多集中在探讨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方面,且以单篇论文为主,少见有为长征精神构筑起一个完整理论框架的研究专著。本书作者以长征史为现实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观为理论基础,以长征精神的生成为起点,深入探究长征精神的实践发展、内涵特征、结构功能,以其当代价值为旨归,搭建起一个逻辑严谨且相对完整的框架体系。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种方向和范式。
二、在历史叙事与长征精神之间取得研究平衡
长征精神诞生于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但在学术研究上则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既有研究多分而述之。本书以长征精神研究为题,研究对象是一种人脑中产生的精神意识,但作者却没有进行纯粹抽象的学理分析,落入形而上学的陷阱,而是始终紧贴长征史展开讨论。作者较强的研究驾驭能力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好平衡,没有使社会意识脱离诞生它的社会存在,同时又展现出长征精神相对独立发展的特性。
三、实现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理论研究如果不能指导实践,历史的回顾如果不能观照现实,就将失去绝大部分的意义。本书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将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着落于长征的当代价值之上,平稳之中不乏卓越之处。一方面,作者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在较广范围内开展了样本数量较大、设计科学合理的调研,获得了真实且丰富的数据,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提升了整体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这在其他相同和相似主题的研究中并不常见。另一方面,作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阐明了长征精神与新发展理念的契合之处,并指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发展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全面性亦有殊胜。
四、提出长征精神内在结构与主要功能的创新观点
作者认为,长征精神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人本要素、理想要素、品质要素、科学要素、价值要素五者共同构建起来。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长征精神具有支垫、引导、聚合、统调、提振五大功能。研究长征精神的主要功能是探讨长征精神当代价值的前提。长征精神的五大功能支撑着红军完成漫长征途、引导他们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统调他们的思想、唤起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振奋其精神激发其动力,最终在历史中彰显其主体价值。作者将研究中常见的“内涵——价值”的逻辑进一步细化为“内涵——结构——功能——价值”的逻辑。事物固有的属性及其内在结构特征决定其所具有的功能,事物所能发挥的功能决定其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这一简单的事实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被完整地表述出来,该书作者则敏锐地注意到并予以较为全面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然,一本著作总是难以尽善尽美,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或说留下了更多可供后来者继续研究的空间。如,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精神观作为理论基础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但马克思主义纷繁复杂的内容中,还有不少理论可与长征精神关联,共同构建起更为稳固的理论基石,并丰富和深化长征精神的理论体系;又如,长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延续与发展,作者的事实列举多为简要阐析,尚不够深入和具体,还有较多可展开之处。但瑕不掩瑜,本书仍不失为值得阅读的学术力作。
总之,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中國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过去的一切。长征在党史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精神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于长征及长征精神,还需更多的学者特别是像作者这样的青年学者们继续投入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回顾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把握现在、面向未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责任编辑 付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