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三方面论述了《侏儒之舞》这首作品。《侏儒之舞》李斯特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的、冗长的纯技巧性练习,而是以大量快速的顿音、倚音、快速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装饰音等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音乐形象,展示出李斯特卓越的钢琴技巧。
【关键词】李斯特;《侏儒之舞》;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音乐效果,同时也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他还创作了背谱演奏法,因此获得了“炫技大师”“钢琴之王”的美誉。本文的目的想通过对李斯特练习曲《侏儒之舞》的分析,并结合李斯特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李斯特的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幼年的时候才华出众,被称为“神童”。10岁时去维也纳学习,13岁时在英国伦敦演出,并受到了英王乔治四世的接见。1848年到1859年,在这11年期间,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并且作有两首音乐会练习曲《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宗教作品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等。李斯特是19世纪辉煌的钢琴家,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交响诗,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其创作的钢琴作品大多具有丰富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且他注重钢琴作品的音乐效果。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创作了标题音乐。1886年享年75岁在德国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二)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李斯特一生中共创作了五首《音乐会练习曲》,其中前三首《哀诉》《轻盈》《叹息》是献给爱德华.李斯特的,后两首练习曲《森林的呼啸》和《侏儒之舞》是献给他的学生普鲁克纳的,是为了适合普鲁克纳出色的演奏技巧而创作的。纵观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不难发现,这些音乐作品几乎都是用浓厚的音乐线条来体现音乐的技巧性、节奏的自由性、音乐的抒情性。李斯特创作的音乐风格,强调个人主观情感,个性化明显,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性音乐”。他的音乐风格产生和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生活背景都对他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共有两首,创作于1863年,分别为《森林的呼啸》和《侏儒之舞》。这两首是为他的学生普鲁克纳而作。李斯特基本上所有带标题的练习曲的标题都是在马上要出版时加上去的,唯独这两部作品是李斯特先想好标题然后再开始创作的。因为他的学生普鲁克纳有着极其出色的演奏技巧,为了适合他的演奏技巧,李斯特特意为普鲁克纳创作这两首练习曲。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之舞》是一首带诙谐性的急板作品,6/8拍,#f小调,丰富的音乐色彩以及频繁变化的速度和力度是这首曲子的主要特点。总之,李斯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通过对他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的简介对于我们理解《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曲式结构
曲式的根本含义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然后根据段落形成的规律所找出的共性格式就是曲式,一首乐曲仅有一个乐段构成的便称为“一部曲式”。
全曲的曲式結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所示曲式结构上可以看出,这部音乐作品是一首带有再现部分的多段体曲式,具有谐谑风格。每个乐段运用了基本相似的音乐材料和音乐结构,调性有稍微的变化。全曲共168小节,前四小节为引子部分,第五小节进入曲子的正题A段,引子开始到A段结束,这20小节主题材料单一,调性统一、都为#F小调,这段大部分用了倚音、装饰音等演奏技巧,勾勒了侏儒们跳舞的欢快旋律。B段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音乐材料,这段音乐材料和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分曲子的调性为A大调,按声部可分为三声部,即高声部分解和弦音,中声部旋律音,低声部的和弦同音反复。仿佛越来越多的侏儒加入之前队伍,一起跳舞,场面越来越热闹。短暂的经过三小节连接部,又一次出现了引子,A段再现,再次深化主题,把侏儒的形象根深蒂固。随后,出现了B1乐段,这里的乐段和B段音乐材料,音乐结构相似,唯一变化的是调性。经过八个小节的连接部,乐曲来到了C段,这部分作曲家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材料,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复、同音轮指、“李斯特八度”等有一定难度的演奏技法,把整首曲子推人了高潮。D段是C段的引申,与C段材料相似。B2乐段和之前的B、B1乐段,音乐材料,音乐结构一样,不同的是调性发生了变化,但作曲家的基本乐思不变。
三、演奏技巧
李斯特的练习曲大多数是带有标题的,总体篇幅偏长,并且带有浪漫主义音乐,“炫技”的技术技巧,“交响化”的创作方式,充满激情的旋律是李斯特练习曲的总体音乐风格。李斯特一生共有23首钢琴练习曲,他的练习曲打破传统练习曲中一直以单纯手指训练技巧为主、且旋律单调、和声色彩单调的传统模式,他创作了练习曲新的面貌,不仅包含全面的技术技巧训练训练,而且音响新颖、声音色彩更加丰富饱满,多彩的和声,自由的节奏旋律和戏剧性色彩,形成了集技术性和音乐性为一体的“新”练习曲。
李斯特的《侏儒之舞》,是一首#f小调音乐会练习曲,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删、调调性的作品用的十分广泛。因此被称为“浪漫时期调性”。《侏儒之舞》这首练习曲是《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其中一首,该首作品具有谐谑曲风格的三段体曲式。这首曲子以大量并且快速的倚音、顿音、音阶、琶音、八度音、三连音等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打造了交响化的音乐效果,给整部作品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并且用细致的力度对比来表达各不相同的意境、画面和场景。使人整首曲子从小调开始,结束在同主音大调上,这样使整首乐曲看上去更具有戏剧性。 (一)装饰音
《侏儒之舞》是一首急板乐曲,具有谐谑性。在乐曲的开篇引子部分,左右手快速交替带有前倚音的旋律形象,很形象的描绘出了活泼、诙谐,与世无争的侏儒人物特点,并且表现了侏儒们身材矮小、动作敏捷、你追我赶、蹦蹦跳跳的动作特点。作品中1-20小节,以及37-56小节,李斯特便运用了大篇幅的倚音、装饰音演奏技法,从PP的弱进、左右手交替,急板的演奏情绪以及跳音的演奏技法,直奔主题,让人马上身临其境,感受侏儒们身材矮小、动作敏捷的人物形态以及你追我赶的舞蹈形态。在第二部分的开始部分重复了这一主题,加入了大量快速急板的双倚音、三十二分音符与倚音的交替这些难度较大的钢琴演奏技巧,这些元素的使用,再次深化主题,并且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同时也使侏儒们的形象更加鲜明,在塑造音乐形象的同时又达到了增加手指灵活度的练习。弹奏者在在演奏此部分时要注意倚音和旋律音的弹奏技巧,要求清晰有弹性。既要保证旋律线条的走向,也要突出“强弱弱”的节拍特点。
(二)顿音
李斯特在这首作品中的顿音运用几乎贯穿了整部作品,这首作品把顿音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顿音和跳音的运用恰到好处。
作品开篇每个音都要求用了双手交替的顿音弹奏,轻巧短促,使人马上进入激烈的状态,感受到侏儒们矮小的身材,动作敏捷的跳舞形态。作品中第5-20小节,以引子为素材,将其发展开来,构成了全曲的主题旋律。短短的15个小节,左右手顿音交替快速跑动,让人身临其境,让听众能够迅速进入音乐的状态,感受侏儒们的舞蹈。
最后5个跳音,像是踮起脚尖,期待下一场盛宴的到来。因此,弹奏者在弹奏时应保持音与音之间的颗粒性,触键时手指要求又轻又快,并且尽量较少使用手腕的幅度,使得手指的指尖尽量贴近琴键,并牢牢抓住每个音。从作品第77小节开始进入展开段C乐段,音乐材料出现了新的变化,顿音没有前面出现的那么密集,左手技巧性很强,连续不断的顿音跳动增加了音乐的紧张度。这要求演奏者用极为轻巧、清晰的力量演奏并且每个顿音都要做到不拖泥带水,每个手指应时刻保持准备状态,抓住琴键,防止丢音、错音,做到万无一失。
(三)和弦、琶音
《侏儒之舞》这部作品中,和弦、琶音占用了大量的比重,左手是柱式和弦,右手是琶音和音階的结合。作品不再是轻巧跳动,而是更加活泼,更具舞蹈性。左手坚定有力,右手旋律音在大拇指上,大拇指上的音要稍作延长,展现出侏儒跳舞的盛大场面。在这部作品中出现过三次左手和弦,右手琶音加音阶的结合,这三部分音型结构相似,调性不同,分别是A大调,降B大调、升F大调。按声部来分,分为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其中,高声部为分解和弦音、中声部为旋律音、低声部为和弦的同音反复。在演奏上,左手低声部上,同音反复,由弱渐强。中声部上出现了“前16后8”的节奏音型,强化主题,这里要求弹奏时大拇指音延长,勾勒出该部分的主题的旋律音,主题音旋律要明确,连贯。在这部的演奏中,和弦的整齐集中,琶音的节奏是该处的难点,演奏者在平时练习琶音的过程中要拍点正确、节奏准确;和弦、双音程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下键整齐,练习中借助前臂和大臂的带动来帮助手指的连接,并保持手臂的水平移动,防止手臂下压,身体不放松等弊端。
(四)八度音
这部作品第142小节,随着力度的逐渐加强,把整首曲子推入了高潮,同时也为后人创造了新的固定音型:双手八度交错半音进行(即“李斯特八度”)。在这一部分精准的大跳、快速有序的轮指、踏板的应用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无疑可以看出李斯特拥有大胆创新的演奏技巧。
这部分作品,加入大量的演奏技巧,如八度大跳,快速的跑动、“李斯特八度”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塑造了气势恢宏,场面盛大的音乐形象,达到了交响化的音乐效果。对于演奏者来说,这部分是全曲的难点,快速跑动的八度大跳,快速均匀的轮指等这些都为演奏者增加了弹奏技术的难度,同时演奏者的手指能力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弹奏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可先通过慢练,通过平时练习中的惯性来弹奏八度技巧,并将手臂的力量全部落到指尖,用以力借力的方法来体会轻巧,快速的演奏状态。
(五)力度对比
在这部作品中,全曲的对力度的使用十分细致。这足够可以看得出李斯特非常注重音乐形象的塑造。作品第一部分(1-4)小节,先以pp开始,在短短的四个小节内就经历了pp——渐强——渐弱——pp的一个渐变过程。作品的第一段几乎是以pp为主,中间偶尔穿插渐强和渐弱,这种力度的变化会使人马上身临其境,感受在跳舞之前侏儒们聚集到一起准备跳舞的场景。紧接着,出现了右手琶音和音阶结合以及左手的柱式和弦,加上不断出现的连续八个小节的渐强记号。在这些持续不断的渐强下为下一小节的sf作好了铺垫,给人们以听觉上的冲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中创作背景、曲式风格、演奏技法等分析,反映出李斯特钢琴作品在技巧上的成熟和完美,更重要的是李斯特练习曲“炫技”的技术技巧和“交响化”的创作形式以及带有浪漫主义音乐色彩的音乐风格,打破了传统练习曲中一直以单纯手指训练技巧为主、且旋律单调、和声色彩单调的传统模式,他不仅包含全面的技术技巧训练、音响新颖、丰富饱满的声音、多彩的和声,自由的节奏旋律和戏剧性色彩,形成了集技术性和音乐性为一体的“新”练习曲。
【关键词】李斯特;《侏儒之舞》;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技巧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是浪漫主义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音乐效果,同时也将钢琴的演奏技巧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他还创作了背谱演奏法,因此获得了“炫技大师”“钢琴之王”的美誉。本文的目的想通过对李斯特练习曲《侏儒之舞》的分析,并结合李斯特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以及李斯特的作品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演奏技巧分析。
一、生平简介及创作背景
(一)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出生于匈牙利,幼年的时候才华出众,被称为“神童”。10岁时去维也纳学习,13岁时在英国伦敦演出,并受到了英王乔治四世的接见。1848年到1859年,在这11年期间,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并且作有两首音乐会练习曲《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宗教作品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等。李斯特是19世纪辉煌的钢琴家,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交响诗,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其创作的钢琴作品大多具有丰富鲜明的音乐形象,并且他注重钢琴作品的音乐效果。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创作了标题音乐。1886年享年75岁在德国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二)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李斯特一生中共创作了五首《音乐会练习曲》,其中前三首《哀诉》《轻盈》《叹息》是献给爱德华.李斯特的,后两首练习曲《森林的呼啸》和《侏儒之舞》是献给他的学生普鲁克纳的,是为了适合普鲁克纳出色的演奏技巧而创作的。纵观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不难发现,这些音乐作品几乎都是用浓厚的音乐线条来体现音乐的技巧性、节奏的自由性、音乐的抒情性。李斯特创作的音乐风格,强调个人主观情感,个性化明显,采用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性音乐”。他的音乐风格产生和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生活背景都对他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共有两首,创作于1863年,分别为《森林的呼啸》和《侏儒之舞》。这两首是为他的学生普鲁克纳而作。李斯特基本上所有带标题的练习曲的标题都是在马上要出版时加上去的,唯独这两部作品是李斯特先想好标题然后再开始创作的。因为他的学生普鲁克纳有着极其出色的演奏技巧,为了适合他的演奏技巧,李斯特特意为普鲁克纳创作这两首练习曲。两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一《侏儒之舞》是一首带诙谐性的急板作品,6/8拍,#f小调,丰富的音乐色彩以及频繁变化的速度和力度是这首曲子的主要特点。总之,李斯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通过对他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的简介对于我们理解《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曲式结构
曲式的根本含义就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段落,然后根据段落形成的规律所找出的共性格式就是曲式,一首乐曲仅有一个乐段构成的便称为“一部曲式”。
全曲的曲式結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所示曲式结构上可以看出,这部音乐作品是一首带有再现部分的多段体曲式,具有谐谑风格。每个乐段运用了基本相似的音乐材料和音乐结构,调性有稍微的变化。全曲共168小节,前四小节为引子部分,第五小节进入曲子的正题A段,引子开始到A段结束,这20小节主题材料单一,调性统一、都为#F小调,这段大部分用了倚音、装饰音等演奏技巧,勾勒了侏儒们跳舞的欢快旋律。B段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音乐材料,这段音乐材料和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部分曲子的调性为A大调,按声部可分为三声部,即高声部分解和弦音,中声部旋律音,低声部的和弦同音反复。仿佛越来越多的侏儒加入之前队伍,一起跳舞,场面越来越热闹。短暂的经过三小节连接部,又一次出现了引子,A段再现,再次深化主题,把侏儒的形象根深蒂固。随后,出现了B1乐段,这里的乐段和B段音乐材料,音乐结构相似,唯一变化的是调性。经过八个小节的连接部,乐曲来到了C段,这部分作曲家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材料,其中运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复、同音轮指、“李斯特八度”等有一定难度的演奏技法,把整首曲子推人了高潮。D段是C段的引申,与C段材料相似。B2乐段和之前的B、B1乐段,音乐材料,音乐结构一样,不同的是调性发生了变化,但作曲家的基本乐思不变。
三、演奏技巧
李斯特的练习曲大多数是带有标题的,总体篇幅偏长,并且带有浪漫主义音乐,“炫技”的技术技巧,“交响化”的创作方式,充满激情的旋律是李斯特练习曲的总体音乐风格。李斯特一生共有23首钢琴练习曲,他的练习曲打破传统练习曲中一直以单纯手指训练技巧为主、且旋律单调、和声色彩单调的传统模式,他创作了练习曲新的面貌,不仅包含全面的技术技巧训练训练,而且音响新颖、声音色彩更加丰富饱满,多彩的和声,自由的节奏旋律和戏剧性色彩,形成了集技术性和音乐性为一体的“新”练习曲。
李斯特的《侏儒之舞》,是一首#f小调音乐会练习曲,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删、调调性的作品用的十分广泛。因此被称为“浪漫时期调性”。《侏儒之舞》这首练习曲是《两首音乐会练习曲》其中一首,该首作品具有谐谑曲风格的三段体曲式。这首曲子以大量并且快速的倚音、顿音、音阶、琶音、八度音、三连音等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打造了交响化的音乐效果,给整部作品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并且用细致的力度对比来表达各不相同的意境、画面和场景。使人整首曲子从小调开始,结束在同主音大调上,这样使整首乐曲看上去更具有戏剧性。 (一)装饰音
《侏儒之舞》是一首急板乐曲,具有谐谑性。在乐曲的开篇引子部分,左右手快速交替带有前倚音的旋律形象,很形象的描绘出了活泼、诙谐,与世无争的侏儒人物特点,并且表现了侏儒们身材矮小、动作敏捷、你追我赶、蹦蹦跳跳的动作特点。作品中1-20小节,以及37-56小节,李斯特便运用了大篇幅的倚音、装饰音演奏技法,从PP的弱进、左右手交替,急板的演奏情绪以及跳音的演奏技法,直奔主题,让人马上身临其境,感受侏儒们身材矮小、动作敏捷的人物形态以及你追我赶的舞蹈形态。在第二部分的开始部分重复了这一主题,加入了大量快速急板的双倚音、三十二分音符与倚音的交替这些难度较大的钢琴演奏技巧,这些元素的使用,再次深化主题,并且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同时也使侏儒们的形象更加鲜明,在塑造音乐形象的同时又达到了增加手指灵活度的练习。弹奏者在在演奏此部分时要注意倚音和旋律音的弹奏技巧,要求清晰有弹性。既要保证旋律线条的走向,也要突出“强弱弱”的节拍特点。
(二)顿音
李斯特在这首作品中的顿音运用几乎贯穿了整部作品,这首作品把顿音的运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顿音和跳音的运用恰到好处。
作品开篇每个音都要求用了双手交替的顿音弹奏,轻巧短促,使人马上进入激烈的状态,感受到侏儒们矮小的身材,动作敏捷的跳舞形态。作品中第5-20小节,以引子为素材,将其发展开来,构成了全曲的主题旋律。短短的15个小节,左右手顿音交替快速跑动,让人身临其境,让听众能够迅速进入音乐的状态,感受侏儒们的舞蹈。
最后5个跳音,像是踮起脚尖,期待下一场盛宴的到来。因此,弹奏者在弹奏时应保持音与音之间的颗粒性,触键时手指要求又轻又快,并且尽量较少使用手腕的幅度,使得手指的指尖尽量贴近琴键,并牢牢抓住每个音。从作品第77小节开始进入展开段C乐段,音乐材料出现了新的变化,顿音没有前面出现的那么密集,左手技巧性很强,连续不断的顿音跳动增加了音乐的紧张度。这要求演奏者用极为轻巧、清晰的力量演奏并且每个顿音都要做到不拖泥带水,每个手指应时刻保持准备状态,抓住琴键,防止丢音、错音,做到万无一失。
(三)和弦、琶音
《侏儒之舞》这部作品中,和弦、琶音占用了大量的比重,左手是柱式和弦,右手是琶音和音階的结合。作品不再是轻巧跳动,而是更加活泼,更具舞蹈性。左手坚定有力,右手旋律音在大拇指上,大拇指上的音要稍作延长,展现出侏儒跳舞的盛大场面。在这部作品中出现过三次左手和弦,右手琶音加音阶的结合,这三部分音型结构相似,调性不同,分别是A大调,降B大调、升F大调。按声部来分,分为高声部、中声部、低声部。其中,高声部为分解和弦音、中声部为旋律音、低声部为和弦的同音反复。在演奏上,左手低声部上,同音反复,由弱渐强。中声部上出现了“前16后8”的节奏音型,强化主题,这里要求弹奏时大拇指音延长,勾勒出该部分的主题的旋律音,主题音旋律要明确,连贯。在这部的演奏中,和弦的整齐集中,琶音的节奏是该处的难点,演奏者在平时练习琶音的过程中要拍点正确、节奏准确;和弦、双音程在练习过程中要求下键整齐,练习中借助前臂和大臂的带动来帮助手指的连接,并保持手臂的水平移动,防止手臂下压,身体不放松等弊端。
(四)八度音
这部作品第142小节,随着力度的逐渐加强,把整首曲子推入了高潮,同时也为后人创造了新的固定音型:双手八度交错半音进行(即“李斯特八度”)。在这一部分精准的大跳、快速有序的轮指、踏板的应用等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无疑可以看出李斯特拥有大胆创新的演奏技巧。
这部分作品,加入大量的演奏技巧,如八度大跳,快速的跑动、“李斯特八度”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塑造了气势恢宏,场面盛大的音乐形象,达到了交响化的音乐效果。对于演奏者来说,这部分是全曲的难点,快速跑动的八度大跳,快速均匀的轮指等这些都为演奏者增加了弹奏技术的难度,同时演奏者的手指能力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弹奏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可先通过慢练,通过平时练习中的惯性来弹奏八度技巧,并将手臂的力量全部落到指尖,用以力借力的方法来体会轻巧,快速的演奏状态。
(五)力度对比
在这部作品中,全曲的对力度的使用十分细致。这足够可以看得出李斯特非常注重音乐形象的塑造。作品第一部分(1-4)小节,先以pp开始,在短短的四个小节内就经历了pp——渐强——渐弱——pp的一个渐变过程。作品的第一段几乎是以pp为主,中间偶尔穿插渐强和渐弱,这种力度的变化会使人马上身临其境,感受在跳舞之前侏儒们聚集到一起准备跳舞的场景。紧接着,出现了右手琶音和音阶结合以及左手的柱式和弦,加上不断出现的连续八个小节的渐强记号。在这些持续不断的渐强下为下一小节的sf作好了铺垫,给人们以听觉上的冲击。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侏儒之舞》中创作背景、曲式风格、演奏技法等分析,反映出李斯特钢琴作品在技巧上的成熟和完美,更重要的是李斯特练习曲“炫技”的技术技巧和“交响化”的创作形式以及带有浪漫主义音乐色彩的音乐风格,打破了传统练习曲中一直以单纯手指训练技巧为主、且旋律单调、和声色彩单调的传统模式,他不仅包含全面的技术技巧训练、音响新颖、丰富饱满的声音、多彩的和声,自由的节奏旋律和戏剧性色彩,形成了集技术性和音乐性为一体的“新”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