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养老问题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日渐增多,失能比率很高。而養老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认识到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明确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及阻碍,予以克服,降低社会化养老成本,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关键词】医养结合 社会养老 成本
一、前言
一直以来,养老问题都是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会养老问题更加关注,尝试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使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安。本文对医养结合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正确的方法,降低社会养老成本。
二、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家庭规模比较小,以独生子女居多,使家庭养老负担日渐增加。每个家庭要赡养的老人增多,而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严重不足。如果家中有慢性病或残障老人,日常就医需求比较大,加重了子女的负担,难以从根本上对养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缺乏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们普遍选择社会养老模式,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养老专业护理人员日常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比较大,福利待遇却比较低,职称评定过程中,也很难与医疗机构专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使他们的社会养老积极性普遍偏低。加之,设备及医疗水平有限,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支持力度不足
上级部门受外部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制约,并没有为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社会养老服务产生了严重的制约。而民办养老机构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回收相对较慢,政府也没有提供过多的补贴,使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发展迟缓,社会人士在该领域的投资积极性也比较低[1]。
(四)政策保障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传统医疗保障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狭窄,仅为参保人员提供住院治疗费用保障,没有兼顾社区、家庭医疗护理等。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与医养结合相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等难以实施,无法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及服务。社区、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力度不足。
三、推进医养结合,降低社会养老成本的方法
(一)构建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格局
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鼓励,实现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改变传统的养老管理模式,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全面管理,引导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当前,我国很多养老机构都是民资性质,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以公立性质居多。政府要依据社会养老情况,对具体的社会养老服务制度进行完善,尝试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提供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
(二)医养结合的具体方法
第一,全面应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鼓励执业医师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中。深入社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身体检查、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等多种服务,达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效果。与此同时,养老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护理需求比较大,执业护士可参与进来,为老人提供打针、抽血、血压测量等限制性医疗服务,提高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第二,鼓励社会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并负责各自的养老、医疗收入和支出等。
(三)医保支持医养结合
第一,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是新农合,都要提高对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关注度,采用医保资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费用进行支付。第二,为基层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补贴,使他们的个人支付能力不断提高,真正在社会养老中实现医养结合。第三,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医养结合机构的风险运营保险。如果老年人发生意外,可由保险公司和养老机构共同赔偿,实现风险共担[2]。
(四)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专业人才缺乏是社会养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医养结合过程中,对专业医疗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求量也比较大。全科医生的缺乏,会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医养结合机构要依据自身实际运行及发展状况,加大专业人才招收力度,到医学院招生,为其提供就业和晋升机会,鼓励医学院学生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的全科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从待遇方面入手,结合医护人员的住房、户口、子女入学问题,鼓励他们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真正意义上推进医养结合,并使人才队伍更加稳定。
(五)为医养结合机构提供政策优惠
通过土地、税收、配套基础设施等政策扶持,鼓励医养结合机构采用“公益性事業,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产业化发展。引导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连锁化经营,创立富有个性的连锁经营品牌,缓解社会化养老压力,降低社会养老成本。医养结合机构创设初期,政府也要为其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优惠,引导其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的知名度,使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化养老的有序进行,从根本上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六)鼓励老年人与医养结合机构签约
医养结合有助于帮助居民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老年人到一定年龄之后,身体状况不佳,容易发生各类慢性病。政府可在疾病预防管理框架内,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纳入,对智能化养老信息产品进行不断研究和开发,在老年人与医养结合机构之间建构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使医养结合机构对老年人的各类健康信息、生活需求等具备明确掌握,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根本上结合社会养老问题,使老年人老有所依[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养老问题属于重点民生问题。政府和社会养老机构要对我国养老现状具备明确的认知,结合社会养老需求,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社会关怀等,降低养老负担,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及水平,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各项养老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健龙.社会化养老与医养结合发展的思考[J/OL].卫生经济研究,2016,(03):10.
[2]刘兰波.推进“医养结合型”社会化养老[J].党政视野,2016,(04):69.
[3]秦振江.医养结合,开创农村养老新路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9):13-15.
【关键词】医养结合 社会养老 成本
一、前言
一直以来,养老问题都是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社会养老问题更加关注,尝试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使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安。本文对医养结合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用正确的方法,降低社会养老成本。
二、医养结合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家庭规模比较小,以独生子女居多,使家庭养老负担日渐增加。每个家庭要赡养的老人增多,而需要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严重不足。如果家中有慢性病或残障老人,日常就医需求比较大,加重了子女的负担,难以从根本上对养老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养老专业护理人才缺乏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们普遍选择社会养老模式,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养老专业护理人员日常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比较大,福利待遇却比较低,职称评定过程中,也很难与医疗机构专业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使他们的社会养老积极性普遍偏低。加之,设备及医疗水平有限,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运营支持力度不足
上级部门受外部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制约,并没有为公办养老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社会养老服务产生了严重的制约。而民办养老机构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回收相对较慢,政府也没有提供过多的补贴,使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发展迟缓,社会人士在该领域的投资积极性也比较低[1]。
(四)政策保障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传统医疗保障背景下,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狭窄,仅为参保人员提供住院治疗费用保障,没有兼顾社区、家庭医疗护理等。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财政支持力度不足,与医养结合相关的医疗、养老和医保政策等难以实施,无法为老人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及服务。社区、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力度不足。
三、推进医养结合,降低社会养老成本的方法
(一)构建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格局
为社会养老事业发展提供支持和鼓励,实现医养结合协同发展。改变传统的养老管理模式,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全面管理,引导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当前,我国很多养老机构都是民资性质,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又以公立性质居多。政府要依据社会养老情况,对具体的社会养老服务制度进行完善,尝试采用公私合作模式,提供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医养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
(二)医养结合的具体方法
第一,全面应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鼓励执业医师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中。深入社会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身体检查、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等多种服务,达到良好的医疗服务效果。与此同时,养老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护理需求比较大,执业护士可参与进来,为老人提供打针、抽血、血压测量等限制性医疗服务,提高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第二,鼓励社会养老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并负责各自的养老、医疗收入和支出等。
(三)医保支持医养结合
第一,无论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还是新农合,都要提高对医养结合服务项目的关注度,采用医保资金对社会化养老服务费用进行支付。第二,为基层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补贴,使他们的个人支付能力不断提高,真正在社会养老中实现医养结合。第三,允许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医养结合机构的风险运营保险。如果老年人发生意外,可由保险公司和养老机构共同赔偿,实现风险共担[2]。
(四)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专业人才缺乏是社会养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医养结合过程中,对专业医疗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求量也比较大。全科医生的缺乏,会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医养结合机构要依据自身实际运行及发展状况,加大专业人才招收力度,到医学院招生,为其提供就业和晋升机会,鼓励医学院学生参与到医养结合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的全科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从待遇方面入手,结合医护人员的住房、户口、子女入学问题,鼓励他们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真正意义上推进医养结合,并使人才队伍更加稳定。
(五)为医养结合机构提供政策优惠
通过土地、税收、配套基础设施等政策扶持,鼓励医养结合机构采用“公益性事業,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产业化发展。引导医养结合机构进行连锁化经营,创立富有个性的连锁经营品牌,缓解社会化养老压力,降低社会养老成本。医养结合机构创设初期,政府也要为其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优惠,引导其树立品牌意识,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的知名度,使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化养老的有序进行,从根本上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六)鼓励老年人与医养结合机构签约
医养结合有助于帮助居民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老年人到一定年龄之后,身体状况不佳,容易发生各类慢性病。政府可在疾病预防管理框架内,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纳入,对智能化养老信息产品进行不断研究和开发,在老年人与医养结合机构之间建构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使医养结合机构对老年人的各类健康信息、生活需求等具备明确掌握,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从根本上结合社会养老问题,使老年人老有所依[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养老问题属于重点民生问题。政府和社会养老机构要对我国养老现状具备明确的认知,结合社会养老需求,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社会关怀等,降低养老负担,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及水平,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各项养老工作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健龙.社会化养老与医养结合发展的思考[J/OL].卫生经济研究,2016,(03):10.
[2]刘兰波.推进“医养结合型”社会化养老[J].党政视野,2016,(04):69.
[3]秦振江.医养结合,开创农村养老新路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