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普遍存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教师良莠不齐、培训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僵化、教师担负培训经费过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激发中学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师资的水平,又要构建适时管用的培训内容,实施分层次的培训方式,创新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构建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关键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培训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全国各地逢勃展开,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当前,大多数中学教师认识到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但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并不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并不强。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迫于各种规定的要求,而非本人愿意。相当多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盖章验印。究其原因,一是中学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怪,危机意识淡薄。很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或是受政府、学校有关规定的制约所致,而不是出于提升自我能力与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为,因而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因此,一些教师一旦评上职称以后,也就丧失了参加继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二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偏少的选择权抑制了教师们的积极性。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属统一式的,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结业考试大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因而也抑制了教师的主动性。此外,教育效果不佳以及学习时间冲突也影响了中学教师的积极性。
1.2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师资良莠不齐。目前,继续教育的师资主要由高等院校的专家教师、各市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者以及一些教研室的教育工作者组成。从近些年教师培训的实践来看,培训教师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具体表现为少数培训教师对教育最新成果掌握不深,对教改动态信息把握不全;个别培训教师业务素质不强,对广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现状和教师的实际问题了解不多,导致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与教学实际相脱节的问题。
1.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问题突出。培训内容是继续教育的核心。当前,中学教师培训内容的问题主要是不具针对性、缺乏实践性。其一,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很多培训内容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停留在“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的阶段上,如各地举办的新教师上岗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改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这种低层次内容的教育培训,难以大幅度地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其二,授课内容重复。很多教师反映,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科目,在职后教育阶段又作为新课程开设。此外,授课内容的重复还表现为不同科目内容上的重复。其三,相关内容的缺失。很多培训内容并不能反映时代要求和广大教师的迫切需要,一些教师最想学习的那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新课程的教学技能》等在培训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其四,培训内容学科本位倾向严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按照专业来实施的,强调知识性补充、系统性讲授和技能性训练,不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导致许多中学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比较贫乏。
1.4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比较僵化。一是教学形式单一。当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为基本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受教育者对教学不感兴趣,同时也背离了培训者所倡导的事例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等教育理念。二是教学技术手段落后,大多仍是采取“粉笔+黑板”进行授课。在一些农村地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很欠缺,即使现有的技术设备也没能很好地利用。三是教育考核评价呆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估基本是以考试、考查、论文为主,在考核评估中还普遍存在考核不严格、流于形式的问题。
1.5中学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经费过重。虽然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规定“中小学教师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由于财政紧张,根本无力专项列支继续教育经费。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所需要的交通费、食宿费、教材费等完全由个人承担,使教师感到非常大的经济压力,导致部分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2解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
2.1激发中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学教师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掌握学科前沿、深化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中学教师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捷径,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将老师参与继续教育与待遇、地位、考核与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觉得“培训有奔头”、“培训有前途”,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2.2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培训机构要拓宽视野,精心挑选,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训师资队伍。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聘请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以及教育改革业绩突出的教育行政官员作为培训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由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学优秀教师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利于传递前沿科学知识、把握教育发展走向、传授执教经验,这种作用是教师进修院校的教师无法代替的。其次,重视提高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训机构要定期选拔和组织培训教师参加本地区或外省的研修学习,掌握和领会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搞好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此外,培训机构还要经常组织培训教师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搞调研,了解中学教师培训的需求,确保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构建适时管用的教育内容。继续教育内容是师资结构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效率。培训机构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们的共同需求和不同需要,以此构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的培训内容。具体来说,一要重视师德教育,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打基础”的价值观。二要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增强中学教师信息素质,提高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四要拓宽基础课程培训,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加强专业理论课程培训的同时,要加大教育类课程和基础类课程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纳入培训内容,提高教育类课程对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同时,要适当拓宽基础课程内容,优化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培训中,要重视对理科教师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反之,对文科教师则要加强自然科学的培训,使文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此实现文理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2.4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在教师队伍里,教师间的师德修养、理论基础、教学技艺、教育经验等差别很大,若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效果肯定不佳。因此,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具体来说,一是新教师的继续教育。对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着重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以适应教学工作需要。二是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着重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扩展知识面、改善认知结构,以及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三是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对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以导师制形式实施针对性培养,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2.5创新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学教师一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大多是为了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在培训中要注意创新教育方法,以此调动受训者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培训中,应多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操作式教学法等开展教学,让受训教师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形式上要提倡多元化,避免单一性。例如,可以结合实际采取问题探究式、跟踪指导-自学反思式、研究-培训一体式、跨学科组合培训式等开展教育培训。在考核与评价上,要采用教研论文答辩、考试与作业相结合、跟踪与反馈相结合等方法,努力做到培训一个,提高一个,带动一批的目的。
2.6拓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首先要发挥教师进修院校主渠道作用。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由高校、培训机构、科研机构组织。这些机构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渠道。其次要发挥校本培训的基础性作用。校本培训以任职学校为基础,以教学岗位为主阵地,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既立足本校、本职、又立足本岗,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再次要发挥远程教育的平台作用。远程教育克服了空间阻碍,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广大教师构筑了教育交流的平台,提高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2.7建立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教师教育属于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把教师继续教育搞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要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真正建立起“政府解决一点,学校筹措一点,个人分担一点”继续成本分担机制,切实减轻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明江:新课改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2)
[2]蒋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成人教育,2008(2)
[3]王培勤:有效组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9)
[4]冯莉:论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
[5]刘艳秋: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6)
[6]戴寿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关键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培训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中学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在全国各地逢勃展开,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当前,大多数中学教师认识到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但愿意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并不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并不强。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迫于各种规定的要求,而非本人愿意。相当多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盖章验印。究其原因,一是中学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怪,危机意识淡薄。很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或是受政府、学校有关规定的制约所致,而不是出于提升自我能力与素质,以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教育的发展对他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为,因而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因此,一些教师一旦评上职称以后,也就丧失了参加继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二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偏少的选择权抑制了教师们的积极性。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属统一式的,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结业考试大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因而也抑制了教师的主动性。此外,教育效果不佳以及学习时间冲突也影响了中学教师的积极性。
1.2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师资良莠不齐。目前,继续教育的师资主要由高等院校的专家教师、各市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者以及一些教研室的教育工作者组成。从近些年教师培训的实践来看,培训教师的总体水平并不是很高,具体表现为少数培训教师对教育最新成果掌握不深,对教改动态信息把握不全;个别培训教师业务素质不强,对广大中小学校的教育现状和教师的实际问题了解不多,导致培训内容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与教学实际相脱节的问题。
1.3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问题突出。培训内容是继续教育的核心。当前,中学教师培训内容的问题主要是不具针对性、缺乏实践性。其一,教育培训内容陈旧。很多培训内容还停留在低层次水平上,停留在“适应性教育”、“教学基本功教育”的阶段上,如各地举办的新教师上岗培训、普通话培训、新课改培训、计算机培训等等。这种低层次内容的教育培训,难以大幅度地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其二,授课内容重复。很多教师反映,职前教育阶段学习的科目,在职后教育阶段又作为新课程开设。此外,授课内容的重复还表现为不同科目内容上的重复。其三,相关内容的缺失。很多培训内容并不能反映时代要求和广大教师的迫切需要,一些教师最想学习的那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新课程的教学技能》等在培训中所占比例非常少。其四,培训内容学科本位倾向严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按照专业来实施的,强调知识性补充、系统性讲授和技能性训练,不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导致许多中学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比较贫乏。
1.4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比较僵化。一是教学形式单一。当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为基本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受教育者对教学不感兴趣,同时也背离了培训者所倡导的事例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等教育理念。二是教学技术手段落后,大多仍是采取“粉笔+黑板”进行授课。在一些农村地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还很欠缺,即使现有的技术设备也没能很好地利用。三是教育考核评价呆板。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估基本是以考试、考查、论文为主,在考核评估中还普遍存在考核不严格、流于形式的问题。
1.5中学教师承担继续教育经费过重。虽然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规定“中小学教师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地方由于财政紧张,根本无力专项列支继续教育经费。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所需要的交通费、食宿费、教材费等完全由个人承担,使教师感到非常大的经济压力,导致部分中学教师对继续教育产生抵触心理。
2解决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基本思路
2.1激发中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中学教师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掌握学科前沿、深化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中学教师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捷径,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继续教育活动。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将老师参与继续教育与待遇、地位、考核与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小学教师觉得“培训有奔头”、“培训有前途”,激发他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2.2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培训机构要拓宽视野,精心挑选,着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学科配套,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训师资队伍。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聘请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以及教育改革业绩突出的教育行政官员作为培训教师,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教师队伍。实践证明,由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学优秀教师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利于传递前沿科学知识、把握教育发展走向、传授执教经验,这种作用是教师进修院校的教师无法代替的。其次,重视提高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训机构要定期选拔和组织培训教师参加本地区或外省的研修学习,掌握和领会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的最新理念、学科的前沿知识以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搞好继续教育的科学研究。此外,培训机构还要经常组织培训教师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搞调研,了解中学教师培训的需求,确保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3构建适时管用的教育内容。继续教育内容是师资结构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继续教育的效率。培训机构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们的共同需求和不同需要,以此构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实践性的培训内容。具体来说,一要重视师德教育,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打基础”的价值观。二要加大新课程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实施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增强中学教师信息素质,提高中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四要拓宽基础课程培训,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加强专业理论课程培训的同时,要加大教育类课程和基础类课程的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纳入培训内容,提高教育类课程对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同时,要适当拓宽基础课程内容,优化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在培训中,要重视对理科教师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反之,对文科教师则要加强自然科学的培训,使文理教师的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此实现文理统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2.4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在教师队伍里,教师间的师德修养、理论基础、教学技艺、教育经验等差别很大,若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效果肯定不佳。因此,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培训。具体来说,一是新教师的继续教育。对新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着重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以适应教学工作需要。二是中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对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要着重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扩展知识面、改善认知结构,以及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三是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对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以导师制形式实施针对性培养,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2.5创新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学教师一般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大多是为了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在培训中要注意创新教育方法,以此调动受训者学习的积极性。在教育培训中,应多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操作式教学法等开展教学,让受训教师平等、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已有观念和经验,在与别人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形式上要提倡多元化,避免单一性。例如,可以结合实际采取问题探究式、跟踪指导-自学反思式、研究-培训一体式、跨学科组合培训式等开展教育培训。在考核与评价上,要采用教研论文答辩、考试与作业相结合、跟踪与反馈相结合等方法,努力做到培训一个,提高一个,带动一批的目的。
2.6拓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渠道。首先要发挥教师进修院校主渠道作用。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由高校、培训机构、科研机构组织。这些机构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渠道。其次要发挥校本培训的基础性作用。校本培训以任职学校为基础,以教学岗位为主阵地,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既立足本校、本职、又立足本岗,是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再次要发挥远程教育的平台作用。远程教育克服了空间阻碍,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广大教师构筑了教育交流的平台,提高了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推动继续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
2.7建立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教师教育属于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把教师继续教育搞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要给予政策倾斜,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真正建立起“政府解决一点,学校筹措一点,个人分担一点”继续成本分担机制,切实减轻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李明江:新课改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2)
[2]蒋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成人教育,2008(2)
[3]王培勤:有效组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9)
[4]冯莉:论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
[5]刘艳秋: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6)
[6]戴寿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