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当前高三学生在默写题方面存在的得分低的情况出发,认为有两方面共五点原因导致默写得分率不高。一方面是书写有误,主要有四点:通假字误写、难写字误写、易错字误写、形近声近(同)字误写;另一方面是理解有误。本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默写内容不熟。本文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要通过多读、多写、多练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熟悉度;其次要借助翻译法来提升学生的默写质量。本文还建议高三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如“构字法”“句式分析法”等方法提升翻译能力。
关键词:默写题;书写;理解;翻译法;构字法
一、现状概述
默写题分值为6分,相对于整份试题150的总分而言,其所占比值是比较小的。但是,与其它试题相比,默写题特点明显:1、考查形式非常明确而且内容固定;2,考查内容贯穿学生的整个初高中,学生非常熟悉。从理论上说,高三学生应当能很好地应对。但实际上,高三学生对此题的把握并不理想。就笔者所在的高三年级来看,最近两次月考10月平均分为3.34,得分率为55.67%;12月平均分为3.11,得分率为51.82%:情况不令人乐观。
二、成因分析
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高三年级已经将全部默写篇目练习过一遍。根据调查,笔者认为学生默写题失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五点。
(一)书写方面
1、通假字误写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通假字有一个要求,即读时须读本字之声,写时则写假字之形。所以,学生在默写时若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误写。如《师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在举例时,文中原字为正字,括号内为错字,下同),又如《劝学》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君子生(性)非异也”等等。
2、难写字误写
所谓难写字一是指其笔画相对繁杂且字形较为复杂,二是指其较为生僻,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因而一般的同学如果没有多加留意的话,就很容易写错。如《赤壁赋》“山川相缪”的“缪”、“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壑”“嫠”。
3、易错字误写
本文所谓易错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指日常生活中常常容易与其它字相混淆而写错的。如“学不可以已(己)”(《劝学》)、“过蒙拔(拨)擢”(《陈情表》)、“壬戌(戎、戍)之秋”(《赤壁赋》)、等等。
(2)容易漏写或增加笔画而写错的。如“氓之蚩蚩”(《氓》)的“蚩”容易漏写中间的一横,“茕茕独立”(《陈情表》)的“茕”中间的横折弯钩容易漏写。
(3)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古今书写有所差异而写错的。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中“峨眉”即今天的“峨嵋山”。现在虽然统一了写法,但是在以往,就写作“峨眉”,学生受今天写法的影响,在默写时稍不留意,便寫错了。
4、形近、声近(同)字的误写
这一类型的字不仅容易在形声方面误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在意义方面它们也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如“艰难苦恨繁霜(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烦双鬓”不仅与“繁霜鬓”的读音相同,而且在意义上也与其有相通之处,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
(二)理解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类型的失分在所有的失分类型中比重是最大的。由于现在的默写题已从原来的背诵型默写变为理解型默写,故学生在原来书写、背诵两大难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难度更大的考点:对文本的理解正确而且到位。如果考生还如原来那样只追求死记硬背而不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下功夫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对全文可以倒背如流,但就是默不正确”的现象。
三、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要解决学生默写题失分问题就得要求学生在“熟练”上下功夫。学生不仅要多读多背,还要多写。如通假字、难写字与易错字,这几种类型字在默写上并不存在理解方面的问题,只要熟读熟写是完全可以正确掌握的。
至于形近声近(同)字的干扰问题及如何正确选择默写句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翻译法来解决,理由如下:
首先,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还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重要字词含意的能力。
其次,理解性默写本质上就是情境默写。这个特点天然地就与翻译结合上下文语境的要求相契合。通过翻译全文,学生可以理解诗句与全诗的上下文关系,在默写时可以找准填入句与题目情境的契合点,从而选准句子。
最后,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还有助于学生与高三文言文复习相结合,提升文言文复习的效果。毕竟读懂一篇浅显文言文本身就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因而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就非常必要了;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词推断的方法指导。
还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提倡的翻译诗文的方法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默写题的答题质量;毕竟古诗文的鉴赏,特别是诗歌鉴赏有其自身的一套体系,而且诗歌鉴赏重在品悟,若以翻译来坐实,则成“燓棋煮鹤”了。
参考文献:
[1]边少初.名句名篇默写失分原因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5(09):54.
关键词:默写题;书写;理解;翻译法;构字法
一、现状概述
默写题分值为6分,相对于整份试题150的总分而言,其所占比值是比较小的。但是,与其它试题相比,默写题特点明显:1、考查形式非常明确而且内容固定;2,考查内容贯穿学生的整个初高中,学生非常熟悉。从理论上说,高三学生应当能很好地应对。但实际上,高三学生对此题的把握并不理想。就笔者所在的高三年级来看,最近两次月考10月平均分为3.34,得分率为55.67%;12月平均分为3.11,得分率为51.82%:情况不令人乐观。
二、成因分析
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高三年级已经将全部默写篇目练习过一遍。根据调查,笔者认为学生默写题失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五点。
(一)书写方面
1、通假字误写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习通假字有一个要求,即读时须读本字之声,写时则写假字之形。所以,学生在默写时若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误写。如《师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在举例时,文中原字为正字,括号内为错字,下同),又如《劝学》的“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君子生(性)非异也”等等。
2、难写字误写
所谓难写字一是指其笔画相对繁杂且字形较为复杂,二是指其较为生僻,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因而一般的同学如果没有多加留意的话,就很容易写错。如《赤壁赋》“山川相缪”的“缪”、“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壑”“嫠”。
3、易错字误写
本文所谓易错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指日常生活中常常容易与其它字相混淆而写错的。如“学不可以已(己)”(《劝学》)、“过蒙拔(拨)擢”(《陈情表》)、“壬戌(戎、戍)之秋”(《赤壁赋》)、等等。
(2)容易漏写或增加笔画而写错的。如“氓之蚩蚩”(《氓》)的“蚩”容易漏写中间的一横,“茕茕独立”(《陈情表》)的“茕”中间的横折弯钩容易漏写。
(3)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古今书写有所差异而写错的。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中“峨眉”即今天的“峨嵋山”。现在虽然统一了写法,但是在以往,就写作“峨眉”,学生受今天写法的影响,在默写时稍不留意,便寫错了。
4、形近、声近(同)字的误写
这一类型的字不仅容易在形声方面误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在意义方面它们也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如“艰难苦恨繁霜(烦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烦双鬓”不仅与“繁霜鬓”的读音相同,而且在意义上也与其有相通之处,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
(二)理解方面
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类型的失分在所有的失分类型中比重是最大的。由于现在的默写题已从原来的背诵型默写变为理解型默写,故学生在原来书写、背诵两大难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难度更大的考点:对文本的理解正确而且到位。如果考生还如原来那样只追求死记硬背而不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下功夫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对全文可以倒背如流,但就是默不正确”的现象。
三、对策研究
根据上述,要解决学生默写题失分问题就得要求学生在“熟练”上下功夫。学生不仅要多读多背,还要多写。如通假字、难写字与易错字,这几种类型字在默写上并不存在理解方面的问题,只要熟读熟写是完全可以正确掌握的。
至于形近声近(同)字的干扰问题及如何正确选择默写句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翻译法来解决,理由如下:
首先,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还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重要字词含意的能力。
其次,理解性默写本质上就是情境默写。这个特点天然地就与翻译结合上下文语境的要求相契合。通过翻译全文,学生可以理解诗句与全诗的上下文关系,在默写时可以找准填入句与题目情境的契合点,从而选准句子。
最后,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还有助于学生与高三文言文复习相结合,提升文言文复习的效果。毕竟读懂一篇浅显文言文本身就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因而指导学生对必背篇目进行翻译就非常必要了;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些实词推断的方法指导。
还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提倡的翻译诗文的方法目的主要在于提升学生默写题的答题质量;毕竟古诗文的鉴赏,特别是诗歌鉴赏有其自身的一套体系,而且诗歌鉴赏重在品悟,若以翻译来坐实,则成“燓棋煮鹤”了。
参考文献:
[1]边少初.名句名篇默写失分原因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5(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