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彩虹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名著《虹》的意象结构中心。由彩虹意象烘托而出的反讽基调在小说中具有一种结构性象征意义。劳伦斯反对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破坏自然与精神分裂的哲学蕴含就是通过彩虹的意象表征而成。对于彩虹在劳伦斯笔下的意象作用,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侯维瑞先生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小说结尾凌空而起的彩虹象征着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但这种未来像彩虹一样,也是远不可及、虚无飘渺的”。
关键词:彩虹 反讽基调 人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D·H·劳伦斯的《虹》中,彩虹出现在两次关键的时刻:小说主人公厄秀拉刚好完成了一次圆圈似的生命历程,起始于跟母亲分道扬镳,继而又以回到母亲的身边为终点。在这悲欢离合的心路历程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沉思:人们盲目地追随“外面的世界”——即工业革命的洪流——是否得不偿失?于此沉思,王佐良先生和周珏良先生主编的《英国20世纪文学史》曾有过简短的描述:“……大病以后的厄秀拉坐在窗前,看见在丑恶的空矿城市的上空伸展的一条斑斓的彩虹:‘她在这条彩虹身上看到了地球上的新建筑,那陈旧、脆弱、朽烂的房屋和工厂被扫除了,世界按照上帝的生机勃勃的结构建造起来,和头顶的苍穹相配。’”
彩虹是统驭小说全局的结构性意象,理解彩虹的寓意对于解读整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决定性作用。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那道彩虹,象征着厄秀拉所憧憬的美好未来。其寓意象征着在整个宇宙之间人类争取男女之间的完美关系,从而塑造出人类展望理想世界的平台。厄秀拉抛弃了许多虚晃的假彩虹,终于见到了那雨后初霁、拱架在碧空中的真彩虹。劳伦斯的这一点睛之笔近乎于神秘的自然主义色彩,却塑造了一个小说作品中鲜明的艺术形象。劳伦斯用彩虹作为小说的题目,显然有深刻的意图。彩虹的出现并非仅仅只是与结尾处厄秀拉的憧憬相联系,其意象的表征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叙述之中,或隐或现,具备朦胧之美,却显点睛之笔。
在小说的描写中,彩虹的出现并非结尾时刻才呈现出来,小说主人公厄秀拉在婴儿时期就和彩虹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在第六章中就曾打下伏笔:初为人母的安娜怀抱女儿厄秀拉临窗而立,观看几只蓝色的山雀在雪地里嬉戏打架;看到入神之时,她的思绪慢慢开始弥漫在氤氲的气息之中,神情游离,朦胧之中,她仿佛漂到了毗斯迦山巅,眼前浮现出“一条凌空飞架的彩虹”。此刻,彩虹的出现对于尚在襁褓中的厄秀拉而言尚未有特殊的气息,而对于安娜而言,这梦幻般的彩虹让她得到了精神的满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黎明与黄昏是彩虹跨越白天的双足,她从这儿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许诺。她何必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呢?”安娜是跟随继父汤姆·布朗文在偏远乡村长达的。彼时,工业革命已席卷英国各大城市,尽管生在农村,但工业文明的种种威胁和影响业已入侵原本宁静的乡村,乡民们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熏陶和影响,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村民们心向往之,趋之若鹜。安娜曾经有过出门远游,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的向往和冲动,但当她看到彩虹时,心里顿悟:“即便她不是未知世界的旅行者……彩虹下面仍然敞开着她的大门”。
怀抱女儿厄秀拉,安娜看彩虹的情形并非作者随意安排,确为作者有意为之。小说中,劳伦斯两次描写彩虹的出现意喻安娜和厄秀拉母女分别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安娜梦幻彩虹之后做出的选择意味着对外面未知世界的拒绝,这种未知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就是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城市生活;而成年之后的女儿厄秀拉的选择意味着她盲目闯入“外面的世界”,继而遭受挫折,最终有所觉醒,返身归来的过程。安娜看见彩虹,是在有心奔向外部世界而未采取行动之前,质朴的乡村生活乃是其回心转意的心灵根基;而厄秀拉端详彩虹之时,已是她饱经风霜,遭受工业文明的折磨之后顿悟的时刻,工业文明的诱惑与城市生活的靡靡之音乃是她闯入外面世界的精神追逐。
安娜曾经有过离家出游的神往和意念,但冥冥中看见苍穹的彩虹给了她平静生活的启谕:“有些东西她先前未尝占有,现在也没占有,而且无法占有。有些东西是遥不可及的。她又何必为这些东西而远行呢?她站在毗斯迦山上不是很安全吗?”安娜从小所生活的马什农庄即便是在工业文明席卷英伦三岛之际,仍基本保持着与世隔绝的自然状态。那儿没有金钱的烦恼,没有琐事的斤斤计较,也无需在意于别人的想法。生活在此中的安娜感到心情舒畅,心境平和。这也是为何安娜看见彩虹却梦回故乡并最终决定留在家乡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的原因所在。
随着工业革命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逐渐扩及乡村,成年之后的厄秀拉对母亲所选择并将之抚养大的生活方式感到极度不满。乡村的宁静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远非她所向往的生活,于是在她十七岁那年就迫不及待的离家出走,意欲寻求她心目中理想的高尚生活。“外面的世界”对于这位新闯入的不速之客并未伸开怀抱热情相拥。起初,厄秀拉在圣菲利普小学谋到了教师的职位,满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心随欲望飞,生活即刻变高贵了。不料,很快她便发现自己原来已经“身陷囹囫”,成为机械化作业的推手;学校教给孩子们的都是一些机械僵化的知识,就连授课教师们的声音也如同机械的咔嚓之声,“总是像机器那样生硬、刺耳、缺乏人性”。孩子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与胁迫之中,频频遭受惩处与体罚,恐怖的气息弥漫着校园,如同资本家的工厂一般。遭此一难,厄秀拉进了一所大学就读,满心期望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到达幸福的彼岸,然而残酷的“外面世界”让她又经历了一次幻灭——不仅栖身的宿舍处于“肮脏的工业城镇”之中,而且大学校园本身也成了工厂的附庸:
“这里(学校)就像一家二手或店铺,求学之人不过是为了考试而在这买点装饰品而已。学校之余镇上的工厂,犹如杂耍之于正戏。厄秀拉浅浅地、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对学校的认识:这绝非宗教之修养身心之地,也绝非求学者的圣殿,充其量这只是一个招收学徒的作坊,人们为了获取赚钱的资本来到这里装潢门面。而学校本身只不过是工厂的一个糟蹋的缩影。”
这种不愉快的经历重现两次,但小说叙述到此,劳伦斯并未让彩虹过早的出现,因为,他对于工业文明对于人的身心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深感厌恶,还需要通过厄秀拉的生活遭遇继续加以揭露。只是在接二连三地经历了梦想和希望的幻灭之后,劳伦斯的笔端才将厄秀拉的视觉拉入她母亲当初看到过的彩虹。 厄秀拉的遭遇和人生历程象征着一个范围更大的社会历程:人类在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化进程中走过的历程,起初的成就令人亢奋,充满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工业生产摧毁了原本和谐的自然家园,破坏了人们宁静的内心,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紧张,引起了人类与自然的种种矛盾,进而触发了人类对于工业文明本能的抵抗。在厄秀拉的生活历程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表象繁荣的外部世界,人们盲目地投入其间,即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最终是否得不偿失?得到的会是什么?失去的又会是什么?从这一角度思考,劳伦斯笔下的彩虹就不会只是众多评论家笔下而言的仅仅只是神秘主义色彩的、通向未来美好世界的通途而已。彩虹的意象在劳伦斯的构思中主要象征着对人类是否应该匆匆赶奔工业文明的“康庄大道”这一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的反思。工业文明绚烂多姿,光彩夺目,但未曾展示的背后却充满黑洞,吞噬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价值取向。繁花似锦的工业文明在作者的哲学思索中必然如彩虹一般,转瞬即逝。
从这一层哲学意义上再来回看小说中彩虹两次出现的蕴意,便不难发现,两次出现的彩虹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反讽与明志意义的张力:安娜“足不出户”,安身于未受工业文明深度摧残的乡村,却在不经意之间便看到了彩虹;而厄秀拉执着地奔向外面的世界,历经苦难,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看见彩虹,幡然醒悟:既然不出远门也能看见彩虹,又何必要懵懂地闯入外面的世界,远离故土的安宁?厄秀拉将自己理想中的彩虹寄望在遥远的外面世界,而她追逐理想的彩虹的每一步都迈得艰难痛苦,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内心屡屡遭受心灵自身的谴责,最终还是得回到母亲当初的忠告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看见彩虹悬挂于苍穹,顿时对自己的经历和母亲的劝告幡然醒悟,她“突然从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角度认识了母亲。她的母亲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因此能够随遇而安,而她自己却未能如此——自己自负而傲慢,执意想让生活适应自己。母亲是正确的,是非常正确的,之前的误解皆因自己的偏见;而自己却是错误的,意识中净是些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低劣念头”。
在威廉斯看来,劳伦斯对于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审问有助于人们捕捉工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群体的集体失落感—— 一种失去原有的、已知的社会群体的感受。威廉斯认为,“所谓社群(community),意味着某种跟个人的感受密切相关的东西:一个人和其他人气息相通;彼此间话语投机,所用的语言也十分融洽。……劳伦斯比本世纪其他任何英国小说家都更加有力地描写了对失去社群的体验”。劳伦斯是怎样描述这种失落感的呢?他在表述这种失落感的程度与方式上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威廉斯对此未作进一步的解释。
《虹》这部作品正是我们捕捉劳伦斯表述失落感与心灵的震撼的最好途径。小说《虹》的开章就是对前工业文明时期景象的描述——安娜的继父汤姆·布朗文的祖辈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自然与乡民回响交流的域外世纪:他们能感受到“天地间的交融”和“土地的脉搏”,甚至能“意识到世界张着嘴唇,富有思想,在那儿诉说着”。这种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的生活方式正是劳伦斯所推崇的。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这种静谧的乡村生活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的归属感一去不复返了。这便是作者在小说的第二章所记载的工业文明对原生态文明的侵蚀。进入19世纪中期,英伦三岛各地顺水则推舟,遇山则开凿,有矿即开挖,铁路铺到家,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张,侵吞着自然所呈现的原始面貌,引起了人们心里的隔膜与恐慌。纷乱与喧嚣的外部世界使人们“竟在自己的家乡变成了陌生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该怎样表达这种全新却又惊悚的内心体验呢?要传递新的体验,就需要用新的情感结构与语言形式。自然的景象是劳伦斯最为熟悉与崇敬的载体和工具,面临新的情感构建的困苦之时,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然的景观——彩虹,这是表达新体验的新奇比喻,既能凭吊前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好画卷——彩虹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能够传递出作者对于工业文明的持久性与普适性的否定态度。而选择彩虹作为意象的原始驱动力则来自于劳伦斯那颗受到强烈震撼的心灵。
彩虹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跟小说中工业城市里的种种龌龊、丑陋和机械呆板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抗。另一方面,彩虹的弧形结构也预示着厄秀拉所作的圆圈式的旅行凝成了一股合力,韵味深长地烘托出她以后的人生轨迹必然会历经曲折,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厄秀拉奋勇飞向外面的世界,结果却事与愿违,身心疲惫,一次一次地飞翔迎来的只是幻想的破灭。“天高任鸟飞”这一理想的境界注定了不可能在一个失落了社群的情感基础、丧失了灵魂的工业文明体系中实现。
由此可知,彩虹是统驭小说《虹》全局的结构意象,它具有磁性的吸附力,统领着小说整体结构的象征。劳伦斯用彩虹及其相关的意象谱写了一首关于社群失落的情感哀歌。在劳伦斯看来,人类的感情或道德和宗教情感只有通过客观对应的物才能获得共同的体验。彩虹以及以它为中心的意象组群可以被看作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之下人间悲情的客观对应物,寄托了作者的哀思,流淌着作者的愤懑,传递出作者的忧虑,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劳伦斯的代表之作,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2]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 罗婷:《劳伦斯研究——劳伦斯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 Lawrence,D.H.The Rainbow,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49.
[5] William,Raymond.The English Novel:From Dickens to Lawrence.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73.
作者简介:丁三梅,女,1974—,宁夏盐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工作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预科部。
关键词:彩虹 反讽基调 人类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D·H·劳伦斯的《虹》中,彩虹出现在两次关键的时刻:小说主人公厄秀拉刚好完成了一次圆圈似的生命历程,起始于跟母亲分道扬镳,继而又以回到母亲的身边为终点。在这悲欢离合的心路历程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沉思:人们盲目地追随“外面的世界”——即工业革命的洪流——是否得不偿失?于此沉思,王佐良先生和周珏良先生主编的《英国20世纪文学史》曾有过简短的描述:“……大病以后的厄秀拉坐在窗前,看见在丑恶的空矿城市的上空伸展的一条斑斓的彩虹:‘她在这条彩虹身上看到了地球上的新建筑,那陈旧、脆弱、朽烂的房屋和工厂被扫除了,世界按照上帝的生机勃勃的结构建造起来,和头顶的苍穹相配。’”
彩虹是统驭小说全局的结构性意象,理解彩虹的寓意对于解读整篇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决定性作用。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那道彩虹,象征着厄秀拉所憧憬的美好未来。其寓意象征着在整个宇宙之间人类争取男女之间的完美关系,从而塑造出人类展望理想世界的平台。厄秀拉抛弃了许多虚晃的假彩虹,终于见到了那雨后初霁、拱架在碧空中的真彩虹。劳伦斯的这一点睛之笔近乎于神秘的自然主义色彩,却塑造了一个小说作品中鲜明的艺术形象。劳伦斯用彩虹作为小说的题目,显然有深刻的意图。彩虹的出现并非仅仅只是与结尾处厄秀拉的憧憬相联系,其意象的表征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叙述之中,或隐或现,具备朦胧之美,却显点睛之笔。
在小说的描写中,彩虹的出现并非结尾时刻才呈现出来,小说主人公厄秀拉在婴儿时期就和彩虹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在第六章中就曾打下伏笔:初为人母的安娜怀抱女儿厄秀拉临窗而立,观看几只蓝色的山雀在雪地里嬉戏打架;看到入神之时,她的思绪慢慢开始弥漫在氤氲的气息之中,神情游离,朦胧之中,她仿佛漂到了毗斯迦山巅,眼前浮现出“一条凌空飞架的彩虹”。此刻,彩虹的出现对于尚在襁褓中的厄秀拉而言尚未有特殊的气息,而对于安娜而言,这梦幻般的彩虹让她得到了精神的满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黎明与黄昏是彩虹跨越白天的双足,她从这儿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许诺。她何必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旅行呢?”安娜是跟随继父汤姆·布朗文在偏远乡村长达的。彼时,工业革命已席卷英国各大城市,尽管生在农村,但工业文明的种种威胁和影响业已入侵原本宁静的乡村,乡民们也受到了工业文明的熏陶和影响,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村民们心向往之,趋之若鹜。安娜曾经有过出门远游,探索未知的外部世界的向往和冲动,但当她看到彩虹时,心里顿悟:“即便她不是未知世界的旅行者……彩虹下面仍然敞开着她的大门”。
怀抱女儿厄秀拉,安娜看彩虹的情形并非作者随意安排,确为作者有意为之。小说中,劳伦斯两次描写彩虹的出现意喻安娜和厄秀拉母女分别所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安娜梦幻彩虹之后做出的选择意味着对外面未知世界的拒绝,这种未知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就是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城市生活;而成年之后的女儿厄秀拉的选择意味着她盲目闯入“外面的世界”,继而遭受挫折,最终有所觉醒,返身归来的过程。安娜看见彩虹,是在有心奔向外部世界而未采取行动之前,质朴的乡村生活乃是其回心转意的心灵根基;而厄秀拉端详彩虹之时,已是她饱经风霜,遭受工业文明的折磨之后顿悟的时刻,工业文明的诱惑与城市生活的靡靡之音乃是她闯入外面世界的精神追逐。
安娜曾经有过离家出游的神往和意念,但冥冥中看见苍穹的彩虹给了她平静生活的启谕:“有些东西她先前未尝占有,现在也没占有,而且无法占有。有些东西是遥不可及的。她又何必为这些东西而远行呢?她站在毗斯迦山上不是很安全吗?”安娜从小所生活的马什农庄即便是在工业文明席卷英伦三岛之际,仍基本保持着与世隔绝的自然状态。那儿没有金钱的烦恼,没有琐事的斤斤计较,也无需在意于别人的想法。生活在此中的安娜感到心情舒畅,心境平和。这也是为何安娜看见彩虹却梦回故乡并最终决定留在家乡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的原因所在。
随着工业革命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逐渐扩及乡村,成年之后的厄秀拉对母亲所选择并将之抚养大的生活方式感到极度不满。乡村的宁静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远非她所向往的生活,于是在她十七岁那年就迫不及待的离家出走,意欲寻求她心目中理想的高尚生活。“外面的世界”对于这位新闯入的不速之客并未伸开怀抱热情相拥。起初,厄秀拉在圣菲利普小学谋到了教师的职位,满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心随欲望飞,生活即刻变高贵了。不料,很快她便发现自己原来已经“身陷囹囫”,成为机械化作业的推手;学校教给孩子们的都是一些机械僵化的知识,就连授课教师们的声音也如同机械的咔嚓之声,“总是像机器那样生硬、刺耳、缺乏人性”。孩子们整天生活在恐惧与胁迫之中,频频遭受惩处与体罚,恐怖的气息弥漫着校园,如同资本家的工厂一般。遭此一难,厄秀拉进了一所大学就读,满心期望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到达幸福的彼岸,然而残酷的“外面世界”让她又经历了一次幻灭——不仅栖身的宿舍处于“肮脏的工业城镇”之中,而且大学校园本身也成了工厂的附庸:
“这里(学校)就像一家二手或店铺,求学之人不过是为了考试而在这买点装饰品而已。学校之余镇上的工厂,犹如杂耍之于正戏。厄秀拉浅浅地、不知不觉地形成了对学校的认识:这绝非宗教之修养身心之地,也绝非求学者的圣殿,充其量这只是一个招收学徒的作坊,人们为了获取赚钱的资本来到这里装潢门面。而学校本身只不过是工厂的一个糟蹋的缩影。”
这种不愉快的经历重现两次,但小说叙述到此,劳伦斯并未让彩虹过早的出现,因为,他对于工业文明对于人的身心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深感厌恶,还需要通过厄秀拉的生活遭遇继续加以揭露。只是在接二连三地经历了梦想和希望的幻灭之后,劳伦斯的笔端才将厄秀拉的视觉拉入她母亲当初看到过的彩虹。 厄秀拉的遭遇和人生历程象征着一个范围更大的社会历程:人类在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化进程中走过的历程,起初的成就令人亢奋,充满希望,但随之而来的工业生产摧毁了原本和谐的自然家园,破坏了人们宁静的内心,加剧了人类精神的紧张,引起了人类与自然的种种矛盾,进而触发了人类对于工业文明本能的抵抗。在厄秀拉的生活历程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表象繁荣的外部世界,人们盲目地投入其间,即工业革命的滚滚洪流,最终是否得不偿失?得到的会是什么?失去的又会是什么?从这一角度思考,劳伦斯笔下的彩虹就不会只是众多评论家笔下而言的仅仅只是神秘主义色彩的、通向未来美好世界的通途而已。彩虹的意象在劳伦斯的构思中主要象征着对人类是否应该匆匆赶奔工业文明的“康庄大道”这一人类终极关怀的哲学的反思。工业文明绚烂多姿,光彩夺目,但未曾展示的背后却充满黑洞,吞噬着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价值取向。繁花似锦的工业文明在作者的哲学思索中必然如彩虹一般,转瞬即逝。
从这一层哲学意义上再来回看小说中彩虹两次出现的蕴意,便不难发现,两次出现的彩虹之间形成了一种具有反讽与明志意义的张力:安娜“足不出户”,安身于未受工业文明深度摧残的乡村,却在不经意之间便看到了彩虹;而厄秀拉执着地奔向外面的世界,历经苦难,撞得“头破血流”之后才看见彩虹,幡然醒悟:既然不出远门也能看见彩虹,又何必要懵懂地闯入外面的世界,远离故土的安宁?厄秀拉将自己理想中的彩虹寄望在遥远的外面世界,而她追逐理想的彩虹的每一步都迈得艰难痛苦,有时甚至事与愿违,内心屡屡遭受心灵自身的谴责,最终还是得回到母亲当初的忠告的立场上,才能真正看见彩虹悬挂于苍穹,顿时对自己的经历和母亲的劝告幡然醒悟,她“突然从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角度认识了母亲。她的母亲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因此能够随遇而安,而她自己却未能如此——自己自负而傲慢,执意想让生活适应自己。母亲是正确的,是非常正确的,之前的误解皆因自己的偏见;而自己却是错误的,意识中净是些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低劣念头”。
在威廉斯看来,劳伦斯对于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审问有助于人们捕捉工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群体的集体失落感—— 一种失去原有的、已知的社会群体的感受。威廉斯认为,“所谓社群(community),意味着某种跟个人的感受密切相关的东西:一个人和其他人气息相通;彼此间话语投机,所用的语言也十分融洽。……劳伦斯比本世纪其他任何英国小说家都更加有力地描写了对失去社群的体验”。劳伦斯是怎样描述这种失落感的呢?他在表述这种失落感的程度与方式上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威廉斯对此未作进一步的解释。
《虹》这部作品正是我们捕捉劳伦斯表述失落感与心灵的震撼的最好途径。小说《虹》的开章就是对前工业文明时期景象的描述——安娜的继父汤姆·布朗文的祖辈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自然与乡民回响交流的域外世纪:他们能感受到“天地间的交融”和“土地的脉搏”,甚至能“意识到世界张着嘴唇,富有思想,在那儿诉说着”。这种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的生活方式正是劳伦斯所推崇的。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这种静谧的乡村生活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的归属感一去不复返了。这便是作者在小说的第二章所记载的工业文明对原生态文明的侵蚀。进入19世纪中期,英伦三岛各地顺水则推舟,遇山则开凿,有矿即开挖,铁路铺到家,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张,侵吞着自然所呈现的原始面貌,引起了人们心里的隔膜与恐慌。纷乱与喧嚣的外部世界使人们“竟在自己的家乡变成了陌生人”,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
该怎样表达这种全新却又惊悚的内心体验呢?要传递新的体验,就需要用新的情感结构与语言形式。自然的景象是劳伦斯最为熟悉与崇敬的载体和工具,面临新的情感构建的困苦之时,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自然的景观——彩虹,这是表达新体验的新奇比喻,既能凭吊前工业文明时代的美好画卷——彩虹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能够传递出作者对于工业文明的持久性与普适性的否定态度。而选择彩虹作为意象的原始驱动力则来自于劳伦斯那颗受到强烈震撼的心灵。
彩虹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跟小说中工业城市里的种种龌龊、丑陋和机械呆板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抗。另一方面,彩虹的弧形结构也预示着厄秀拉所作的圆圈式的旅行凝成了一股合力,韵味深长地烘托出她以后的人生轨迹必然会历经曲折,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厄秀拉奋勇飞向外面的世界,结果却事与愿违,身心疲惫,一次一次地飞翔迎来的只是幻想的破灭。“天高任鸟飞”这一理想的境界注定了不可能在一个失落了社群的情感基础、丧失了灵魂的工业文明体系中实现。
由此可知,彩虹是统驭小说《虹》全局的结构意象,它具有磁性的吸附力,统领着小说整体结构的象征。劳伦斯用彩虹及其相关的意象谱写了一首关于社群失落的情感哀歌。在劳伦斯看来,人类的感情或道德和宗教情感只有通过客观对应的物才能获得共同的体验。彩虹以及以它为中心的意象组群可以被看作工业文明的浪潮席卷之下人间悲情的客观对应物,寄托了作者的哀思,流淌着作者的愤懑,传递出作者的忧虑,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劳伦斯的代表之作,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2]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 罗婷:《劳伦斯研究——劳伦斯的生平、著作和思想》,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 Lawrence,D.H.The Rainbow,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Ltd,1949.
[5] William,Raymond.The English Novel:From Dickens to Lawrence.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73.
作者简介:丁三梅,女,1974—,宁夏盐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工作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预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