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的个性及其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作为一个微观社会环境,在个体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其它任何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家庭规模与结构的改变,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关键词: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家庭规模;趋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尽管家庭的规模小于学校,更小于社会,但家庭教育的功能却远远超过了它的规模。目前,就我国家庭的结构以及成员的组成而言,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更是稳居世界之前列,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过程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形态和特点也致使家庭教育陷入新的误区,并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趋向
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传统,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经济主体,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多子女的大家庭。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政府不断认识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阻碍,采取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国策。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家庭的结构类型也日益从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21世纪的前10年里,第二代独生子女将至少在城市家庭中普遍出现。中国家庭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仅有的“4-2-1”结构,即四个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两个中年人(父母)和一个青年(独生子女)。
(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向简单化
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变化。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指出,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目,他引用“(N2-N)/2”的公式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连襟、妯娌)逐渐消失。独生子女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简单化使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复杂的网络化的人际关系,也就体验不到较为全面的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
(二)家庭成员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家庭中的角色失调趋向普遍化
尽管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家庭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初级群体,成员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关系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家庭成员所扮演的一些社会角色(如兄弟姐妹)逐渐消失。“4-2-1”结构的现代家庭中,夫妻、祖孙、父母、子女等社会角色将成为家庭角色集中的主要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于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们对家庭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期望、领悟和实践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家庭生活中成员对角色的扮演也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近年来,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多等现象也突出地反映了因角色失调现象趋于普遍而导致的家庭问题增多。
(三)成员交往频繁,互动类型趋向多元化,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随着社会分化的加速,传统家庭中的生产功能已转移给专门化的社会组织,现代家庭生活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的社会互动情景中,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成员之间的互动类型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家庭对于满足个体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的能力更加凸显。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出现的竞争与冲突等互动形式也将逐渐外移到次级群体中,家庭中民主氛围的日渐浓厚也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强制、顺从与顺应的互动形式转化为竞争与合作,亲子互动逐渐在家庭成员互动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以及来自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威胁都使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四)大众传媒迅猛普及,代溝加深,家庭成员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的压力增大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变动不甚明显,文化的纵向传递使家庭成员几代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电视、电话的普及以及电脑大量涌入家庭,大众传播媒介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对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和对人们行为活动的暗示作用不仅使家庭在几代人之间出现了代差现象,而且也导致了同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价值观差异。而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心理差异现象的时间间隔已经明显缩短。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没有同代人,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代沟的深度和宽度。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并存着多元的价值观也对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形成共同的家庭目标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各种信息的接收过程中,成员自觉调节和控制有效信息从而达到家庭和谐、统一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二、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在下降
从婚姻制度的起源来看,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性行为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背景下,婚姻更成为保障性关系合法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形式。但是从我国社会近年来婚育和性行为的变化来看,婚姻制度的上述制度功能正在经受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生活享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正在被削弱,被人们淡化。
(一)离婚率惊人地增长。在一个城市30岁以下的年轻人婚育调查表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离过婚。婚姻在年轻人眼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合则聚,分则离。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各自心安理得。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择配偶了解不到位,另一个就是感情上的多变性。时下,这种情况还在继续发展着。 (二)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在经济发展上,说观念一新万两黄金。可是,婚姻观念的变化,形成了现有的婚姻状况。如,合同夫妻、周末夫妻、阶段性夫妻、试婚等等。这给中国的传统婚姻,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虽然与法定的婚姻格格不入,但这是婚姻观念的多变性,谁否定也没用,你否定不否定都是现实。
(三)婚姻观念与家庭观念的分离,情与爱的分离。从传统上讲,婚姻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情和爱也是密不可分的。而现实不一样了,婚姻是婚姻,家庭是家庭,婚姻破裂了,家庭没有破裂。家庭的概念是在父母这边。男女之间可以爱一次,然后就断了情,爱是一回事,情又是一回事。这样的分离,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是不赞同的。可是,这是个现实存在的,不管你赞同不赞同也照样存在。
(四)“有奶便是娘”。很多的年轻女孩找配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钱”。有钱就紧紧地贴上去,没钱就远远地离开。找对象找的是钱,不是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经济主体的个性化,活难找,钱难挣。有钱的主,可以大把大把地把钱花在女人身上,钱花没了,人也没了。女的可以脱胎换骨,男的最后是两手空空。
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城市,由政策导致的强制性节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由观念导致的自愿节育,甚至不育。婚姻的人口再生产功能正在被年轻一代所淡漠、忽视。生育率下降和不育行为使家庭和婚姻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式发生改变:生育阶段缩短或取消,无子女生活阶段被大大延长。
离婚率的增长,特别是大城市离婚率的迅速攀升,挑战了婚姻所特有的双系抚育功能,使得社会学家心目中最适合子女抚养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单亲家庭的贫困化、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以及再婚家庭的和谐等。
近年来,家庭、婚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未婚同居现象迅速发展,并被社会道德观念所默许。婚姻对两性关系的约束力在下降,家庭的传统形式受到挑战和排挤。越来越多的性行为不再借助于婚姻的形式,或者逃避这种形式的约束。
三、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与家庭养老的困境
赡老抚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家庭的职责所在。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所占人口比重有增无减,由家庭承担照料老人的全部责任已变得日益艰难。
与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少儿抚养和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已被前所未有地提高,但在教育愈加产业化、商业化,家庭对独生子女成才普遍报有较高期待的双重压力下,家庭在抚育子女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空前加大,职责愈发沉重。相对而言,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格局是我国家庭关系的部分现状,由此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在家庭抚育子女的各项活动中,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教育费用正在成为中国城乡家庭最重要的消费开支。城市中空巢和老龄单身家庭的比重远超过上述比例。空巢和老齡单身家庭的社会问题在城乡表现的不尽相同。
在城市,主要表现为老人的心理问题和生活照料问题。老年人因单身或家庭“空巢”而引发的心理不适现象,如孤独、抑郁、焦虑、烦躁等在城市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老年问题;在农村,则主要表现为的老人的基本生活温饱问题。在农村主要以家庭为养老支柱的前提下,老人一旦丧偶或丧失劳动力,将会面临贫困和生活无着的极大风险。
赡养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虽然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但是许多调查证明,中国家庭间的亲子关系依然非常密切,代际之间的劳动交换、经济互援、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仍然非常频繁。
但是在今天,完全采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也并不现实。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动,年轻一代的赡养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赡养父母的方式有了不同的理解。城市人中已婚子女更喜欢以探访的方式回馈父母,未婚青年更喜欢以金钱代替劳动力的方式孝敬父母。
此外,随着中青年群体的生存竞争压力加剧,跨地域的流动频繁,生活方式改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关系模式势必将受到深刻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更新,单纯依赖家庭养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
关键词:社会发展;家庭结构;家庭规模;趋势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尽管家庭的规模小于学校,更小于社会,但家庭教育的功能却远远超过了它的规模。目前,就我国家庭的结构以及成员的组成而言,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史无前例的,家庭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更是稳居世界之前列,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具体过程中,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新形态和特点也致使家庭教育陷入新的误区,并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转型期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和趋向
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与传统,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经济主体,因此,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多子女的大家庭。但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政府不断认识到庞大的人口基数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严重阻碍,采取了“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国策。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家庭的结构类型也日益从联合家庭、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化。21世纪的前10年里,第二代独生子女将至少在城市家庭中普遍出现。中国家庭出现了人类历史上仅有的“4-2-1”结构,即四个老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两个中年人(父母)和一个青年(独生子女)。
(一)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向单一化,家庭中的人际关系趋向简单化
家庭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变化。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指出,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数目,他引用“(N2-N)/2”的公式计算家庭关系的次数。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使家庭人际关系由复杂走向单纯,传统大家庭中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如连襟、妯娌)逐渐消失。独生子女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的简单化使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领会不到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复杂的网络化的人际关系,也就体验不到较为全面的家庭生活的社会经验。
(二)家庭成员减少,角色扮演趋向专一化,家庭中的角色失调趋向普遍化
尽管家庭的规模和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家庭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初级群体,成员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关系依然存在。但是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家庭成员所扮演的一些社会角色(如兄弟姐妹)逐渐消失。“4-2-1”结构的现代家庭中,夫妻、祖孙、父母、子女等社会角色将成为家庭角色集中的主要社会角色,家庭成员对于各自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将有更加明确的认识。但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们对家庭生活中各种角色的期望、领悟和实践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差异,家庭生活中成员对角色的扮演也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近年来,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多等现象也突出地反映了因角色失调现象趋于普遍而导致的家庭问题增多。
(三)成员交往频繁,互动类型趋向多元化,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随着社会分化的加速,传统家庭中的生产功能已转移给专门化的社会组织,现代家庭生活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闲暇时间明显增多。在家庭环境这种特殊的社会互动情景中,随着家庭成员数量相对减少,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也日益增强,成员之间的互动类型和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家庭对于满足个体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的能力更加凸显。联合家庭与主干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出现的竞争与冲突等互动形式也将逐渐外移到次级群体中,家庭中民主氛围的日渐浓厚也将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强制、顺从与顺应的互动形式转化为竞争与合作,亲子互动逐渐在家庭成员互动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关系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交换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以及来自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与威胁都使家庭中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四)大众传媒迅猛普及,代溝加深,家庭成员调节和控制社会影响的压力增大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变动不甚明显,文化的纵向传递使家庭成员几代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并不显著。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电视、电话的普及以及电脑大量涌入家庭,大众传播媒介进入家庭领域的途径越来越多、周期越来越短,对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受众的广泛性。大众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和对人们行为活动的暗示作用不仅使家庭在几代人之间出现了代差现象,而且也导致了同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价值观差异。而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心理差异现象的时间间隔已经明显缩短。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没有同代人,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代沟的深度和宽度。家庭成员之间同时并存着多元的价值观也对增强家庭凝聚力和形成共同的家庭目标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各种信息的接收过程中,成员自觉调节和控制有效信息从而达到家庭和谐、统一的压力也不断增大。
二、婚姻观念发生变化,婚姻制度的重要性在下降
从婚姻制度的起源来看,婚姻从一开始就具有约束和规范人们性行为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背景下,婚姻更成为保障性关系合法性和排他性的制度形式。但是从我国社会近年来婚育和性行为的变化来看,婚姻制度的上述制度功能正在经受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生活享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正在被削弱,被人们淡化。
(一)离婚率惊人地增长。在一个城市30岁以下的年轻人婚育调查表里,有百分之四十的人离过婚。婚姻在年轻人眼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套路。合则聚,分则离。你走阳关道,我走独木桥,各自心安理得。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择配偶了解不到位,另一个就是感情上的多变性。时下,这种情况还在继续发展着。 (二)婚姻观念的多元化。在经济发展上,说观念一新万两黄金。可是,婚姻观念的变化,形成了现有的婚姻状况。如,合同夫妻、周末夫妻、阶段性夫妻、试婚等等。这给中国的传统婚姻,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的虽然与法定的婚姻格格不入,但这是婚姻观念的多变性,谁否定也没用,你否定不否定都是现实。
(三)婚姻观念与家庭观念的分离,情与爱的分离。从传统上讲,婚姻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情和爱也是密不可分的。而现实不一样了,婚姻是婚姻,家庭是家庭,婚姻破裂了,家庭没有破裂。家庭的概念是在父母这边。男女之间可以爱一次,然后就断了情,爱是一回事,情又是一回事。这样的分离,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是不赞同的。可是,这是个现实存在的,不管你赞同不赞同也照样存在。
(四)“有奶便是娘”。很多的年轻女孩找配偶,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钱”。有钱就紧紧地贴上去,没钱就远远地离开。找对象找的是钱,不是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经济主体的个性化,活难找,钱难挣。有钱的主,可以大把大把地把钱花在女人身上,钱花没了,人也没了。女的可以脱胎换骨,男的最后是两手空空。
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城市,由政策导致的强制性节育在很大程度上已转变为由观念导致的自愿节育,甚至不育。婚姻的人口再生产功能正在被年轻一代所淡漠、忽视。生育率下降和不育行为使家庭和婚姻传统的生命周期模式发生改变:生育阶段缩短或取消,无子女生活阶段被大大延长。
离婚率的增长,特别是大城市离婚率的迅速攀升,挑战了婚姻所特有的双系抚育功能,使得社会学家心目中最适合子女抚养的制度环境发生了改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单亲家庭的贫困化、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以及再婚家庭的和谐等。
近年来,家庭、婚姻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未婚同居现象迅速发展,并被社会道德观念所默许。婚姻对两性关系的约束力在下降,家庭的传统形式受到挑战和排挤。越来越多的性行为不再借助于婚姻的形式,或者逃避这种形式的约束。
三、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与家庭养老的困境
赡老抚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家庭的职责所在。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和核心家庭的大量出现,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口的绝对量和所占人口比重有增无减,由家庭承担照料老人的全部责任已变得日益艰难。
与家庭养老功能被削弱有所不同的是,虽然少儿抚养和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已被前所未有地提高,但在教育愈加产业化、商业化,家庭对独生子女成才普遍报有较高期待的双重压力下,家庭在抚育子女方面投入的精力和财力空前加大,职责愈发沉重。相对而言,轻老重幼的亲子关系格局是我国家庭关系的部分现状,由此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
在家庭抚育子女的各项活动中,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教育费用正在成为中国城乡家庭最重要的消费开支。城市中空巢和老龄单身家庭的比重远超过上述比例。空巢和老齡单身家庭的社会问题在城乡表现的不尽相同。
在城市,主要表现为老人的心理问题和生活照料问题。老年人因单身或家庭“空巢”而引发的心理不适现象,如孤独、抑郁、焦虑、烦躁等在城市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老年问题;在农村,则主要表现为的老人的基本生活温饱问题。在农村主要以家庭为养老支柱的前提下,老人一旦丧偶或丧失劳动力,将会面临贫困和生活无着的极大风险。
赡养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虽然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迁,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但是许多调查证明,中国家庭间的亲子关系依然非常密切,代际之间的劳动交换、经济互援、生活照料和情感交流仍然非常频繁。
但是在今天,完全采用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方式也并不现实。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动,年轻一代的赡养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赡养父母的方式有了不同的理解。城市人中已婚子女更喜欢以探访的方式回馈父母,未婚青年更喜欢以金钱代替劳动力的方式孝敬父母。
此外,随着中青年群体的生存竞争压力加剧,跨地域的流动频繁,生活方式改变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城市家庭中的代际关系模式势必将受到深刻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需要更新,单纯依赖家庭养老的时代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