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和主要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点体会.
一、调动学习兴趣
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为重要.兴趣是潜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
1.培养多维性思维
很多数学题目含有一定规律和技巧,具有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多找寻这样的例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相互启发,找到规律的突破口,培养多维性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因材施教
兴趣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不管是优质生、中等生亦或是后进生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综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控制数学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尊重和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良性竞争
每个学生都有好强好胜的心理,教师要好好利用这点,创造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比赛,可以是数学竞赛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竞赛的形式,数学比赛旨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融洽师生关系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一言堂”,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而学生就被动地去接受,很难张扬自身的个性.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注重个人素质和师德品质的提高,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搞唯我独尊的行为,也不能肆意责备、批判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如何定义好的数学情境?好的数学情境应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实,言简意赅,符合现实生活;其次是近,真实化,贴近生活;最后是巧,创设的情境要能很好地承上启下联系教材,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2.善于观察,找寻规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做题时学会观察,学会寻找规律,从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如图,图中第1个黑色L由3个正方形组成,第2个黑色L由7个正方形组成……那么,组成第15个黑色L有多少个正方形个数?此时地面有多少黑色正方形砖块?有何规律?
分析:要想直接算出第15个黑色L有多少正方形着实很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寻找规律.第1个黑色L:1×2 1=3;第2个黑色L:3×2 1=7;第3个黑色L:5×2 1=11;第4个黑色L:7×2 1=15.不难得出第n个黑色L:4n-1.当n=15时,4n-1=44.此时如果用该方法求地面的黑色转略显麻烦,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另寻新的方法.根据观察可得出,1-2间白色砖块比2少了2,2-3间白色砖块比3少了2,(30×30 15×2)÷2=465,一共有465块黑色正方形砖块.
3.总结概括、深刻知识
许多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的概念模糊,做题时靠运气去猜答案或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上课讲的方法,也不在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设置是否变化了,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平时教师上课例举的示例和课本上的教材例题,虽然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概括性和覆盖性,但不是十分全面,总结的标准化的解题方法虽然利于这类题型的解答,但是学得过于死板,拘泥于几个现成的框框,数学思维就打不开,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些坏习惯严重阻碍了数学能力的提高.“题海战术”并不适合现今的新型素质教育,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最重要的要有一定的总结、梳理能力,通过题目找到解题的根本路径,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从多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锻炼一题多解的好习惯,总结概括各种方法,数学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总之,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今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素质教育下,只要初中教师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
一、调动学习兴趣
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为重要.兴趣是潜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
1.培养多维性思维
很多数学题目含有一定规律和技巧,具有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多找寻这样的例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相互启发,找到规律的突破口,培养多维性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因材施教
兴趣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不管是优质生、中等生亦或是后进生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综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控制数学教学的进度和难度,并且能够灵活地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尊重和鼓励,促使学生找到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良性竞争
每个学生都有好强好胜的心理,教师要好好利用这点,创造良性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比赛,可以是数学竞赛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竞赛的形式,数学比赛旨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融洽师生关系
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一言堂”,把自己的思维当成学生的思维,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而学生就被动地去接受,很难张扬自身的个性.在素质教育下,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应注重个人素质和师德品质的提高,不管是在课堂还是课后,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搞唯我独尊的行为,也不能肆意责备、批判学生,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如何定义好的数学情境?好的数学情境应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实,言简意赅,符合现实生活;其次是近,真实化,贴近生活;最后是巧,创设的情境要能很好地承上启下联系教材,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2.善于观察,找寻规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做题时学会观察,学会寻找规律,从探索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如图,图中第1个黑色L由3个正方形组成,第2个黑色L由7个正方形组成……那么,组成第15个黑色L有多少个正方形个数?此时地面有多少黑色正方形砖块?有何规律?
分析:要想直接算出第15个黑色L有多少正方形着实很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寻找规律.第1个黑色L:1×2 1=3;第2个黑色L:3×2 1=7;第3个黑色L:5×2 1=11;第4个黑色L:7×2 1=15.不难得出第n个黑色L:4n-1.当n=15时,4n-1=44.此时如果用该方法求地面的黑色转略显麻烦,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另寻新的方法.根据观察可得出,1-2间白色砖块比2少了2,2-3间白色砖块比3少了2,(30×30 15×2)÷2=465,一共有465块黑色正方形砖块.
3.总结概括、深刻知识
许多学生数学基础不扎实,对数学的概念模糊,做题时靠运气去猜答案或是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上课讲的方法,也不在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设置是否变化了,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平时教师上课例举的示例和课本上的教材例题,虽然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概括性和覆盖性,但不是十分全面,总结的标准化的解题方法虽然利于这类题型的解答,但是学得过于死板,拘泥于几个现成的框框,数学思维就打不开,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这些坏习惯严重阻碍了数学能力的提高.“题海战术”并不适合现今的新型素质教育,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最重要的要有一定的总结、梳理能力,通过题目找到解题的根本路径,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从多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锻炼一题多解的好习惯,总结概括各种方法,数学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总之,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今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重大挑战.在素质教育下,只要初中教师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教学策略,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数学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