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0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li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对3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感染因素130例,围产因素65例,母乳性黄疸40例,早产因素40例,溶血因素18例,代谢性疾病7例。治愈288例,未愈12例。结论:感染因素仍居首位,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因素及早产因素均增加。但因患黄疸的早产儿死亡率下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相关因素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上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数是由于血清中游离的胆红素异常增高导致,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临床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指黄疸程度超过生理性黄疸的范围,亦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生率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30%~50%[1]。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通过血脑屏障使基底核等处的神经细胞黄染,发生胆红素脑病,故应尽早明确病因,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300例,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300例,男182例,女118例,男女比例1.5:1,足月儿186例,早产儿106例,过期儿8例,年龄1~28天,平均12天。其中胎龄<35周2例,35~37周104例;顺产162例,剖宫产135例,产钳3例。其中268例符合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研究组);32例符合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对照组)。
  诊断标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诊断标准: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到高峰,血胆红素水平足月儿<220.6μmol/L(12.9mg/dL)、早产儿<256.5μmol/L(15mg/dL)。足月儿生后2周黄疸消退、早产儿3~4周黄疽消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102μmol/L(6mg/dL),足月儿血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早产儿>256.5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26μmol/L,血胆红素每天上升>85μmol/L,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退而复现,具备以上五条中任何一条即可称之高胆红素血症。
  方法:300例病例入院当日从患儿股静脉抽血(2~3ml)做胆红素测定包括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肝功能(SGPT,Y-GT,A/G)和血常规检查,并选择做细菌学(有感染做血培养,脐炎者取分泌物培养),甲功,尿筛查,血Torch抗体、胸片等检查。监测胆红素变化用JD-2型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测黄疸。
  结 果
  300例新生儿黄疸伴有感染130例(研究组122,对照组8例),(两组之和占研究总数的比例43.3%,以下同),包括肺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脐炎、宫内感染、尿路感染、新生儿脓疱疮等。非感染因素,其中包括围产因素65例(研究组60例,对照组5例;21.6%)如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产时窒息、难产、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剖宫产,药物等;早产因素40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6例;13.3%);母乳因素40例(研究組33例,对照组7例;13.3%);溶血因素18例(研究组14例,其中ABO溶血10例,RH溶血3例,1例MN血型不合溶血1例,对照组4例,均为ABO溶血;6%);遗传代谢性疾病7例(研究组5例,3例为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酪氨酸血症,1例枫糖尿症,对照组2例,均为甲基丙二酸血症;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胆红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上6组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平均所需天数,感染组3.4天,非感染组3.5天。本文300例新生儿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04~272μmol/L(轻度)134例(44.6%),其中有感染因素74例(55.2%),非感染因素38例(44.8%);血清胆红素浓度在272~342μmol/L(中度)96例(32%),其中有感染因素46例(47.9%),非感染50例(52.1%);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重度)70例(23.3%),其中感染因素36例(51.4%),非感染因素44例(48.6%)。入院后经过输注白蛋白,(单面或双面)光疗,丙球等综合治疗,痊愈288例(96%),未愈自动出院12例,无1例死亡,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
  讨 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我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较高,本组数据显示高胆发病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7%。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很多,形成因素也较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献报道其发生率30%~50%[3,4]。早期的新生儿由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如果黄疸指数过高就会给新生儿大脑带来不利,若引起胆红素脑病则可能对患儿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对新生儿应引起足够的临床治疗重视[5]。新生儿在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如果干预不当或干预过晚极易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其治疗的中心环节是防治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在进行治疗和干预前首先应分析和评估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本资料提示,感染因素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患儿常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而就诊。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力较低,血液中缺少抗体,血浆补体系统C3及丙种球蛋白量等浓度较低,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而感染的存在一方面引起体内红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又抑制肝酶活力,致使肝脏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此外,应用抗生素的影响,杀灭肠道正常菌群,可增加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使黄疸加重。非感染组中以围产因素较多,母乳和早产因素并列,其次为其他(溶血,代谢性疾病)多种因素,在缺氧情况下可降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影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和三磷酸尿嘧啶核苷葡萄糖脱氢酶的形成,使葡萄糖醛酸减少,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结合功能,黄疸加重。此外,新生儿缺氧时会发生血液的重新分配,引起肠道缺血,导致禁食或喂养延迟,可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而缺氧造成酸中毒又可影响间接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有些分娩所致的头颅血肿和颅内出血也可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造成胆红素生成增多,从而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因素所至高胆红素血症,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尤其对新生儿生后摄入不足者要及时处理,必要时补充配方乳。资料显示,母乳性黄疸也逐年曾多,早在1860年Frerichs首先提出母乳喂养与黄疸相关,到1963年,Arias正式报到了母乳性黄疸(brest milk jaundice),并提出暂时停母乳喂养可减轻黄疸[6]。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未完全明确,大概有共识的观点是:新生儿肝肠循环增加学说(母乳喂养可能由于肠道内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及活性增高,促使胆红素肠肝循环加速,导致血胆红素增加,但其预后良好)[7]、激素学说、脂肪酸学说、遗传因素等。早产因素可能与胎儿、胎盘、子宫、母亲、以及外伤、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有关。在发展中国家,约70%的低出生体重儿存在宫内生长受限,婴儿较适胎婴儿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本资料显示[8],早产儿死亡率下降,可能与医疗技术的提高及适当的护理,感染的预防等因素有关。感染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然而代谢和解剖原因(如胆道闭锁和胆总管囊肿)也必须被考虑。本资料还显示,男性的高胆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说明男性为高胆发生率高的因素;近年来,国外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光疗与换血的血清总胆红素值标准较过去提高,应用换血疗法较过去减少。这些治疗措施的变化都与对新生儿黄疸认识的变化有关。由于早产儿生理特点,因而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标准应与足月新生儿不同,处理时要考虑早产儿脑更易受胆红素的损害。我国早产儿干预方案指出在选择治疗要从血清胆红素值、出生体重、日龄、有无高危因素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与过去相比认识更深入一步。
  参考文献
  1 潘红芬.行为测定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中的定义[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1):82-83.
  2 杨锡强,易著文,主编[M].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
  3 唐仕芳,朱洪春,李华强,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9例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治.中国医药指南,2008,6(12):23-24.
  4 王晓芳,李珊,包玲.48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病因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074.
  5 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93-94.
  6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277.
  7 赵静,陈丽,陈辉.3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疗效观察及分析[M].中国妇幼保健,2003,18(4):22.
  8 沈晓明,朱建幸,孙锟,主译.尼尔森儿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8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阴道壁修补术 盆腔器官脱垂  治疗盆腔器官脱垂在传统术式、Stark法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改良[1],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子宫脱垂Ⅰ~Ⅲ度合并阴道壁脱垂患者51例,采用改良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年龄38~72岁,全部子宫<8周,术前常规宫颈刮片排除子宫颈恶性病变,其中子宫脱
期刊
透析过程中25%~50%的患者可能发生低血压,是透析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恶性循环。下面将对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小结如下。  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的有效循环血容不足的常见原因。透析脱水速度大于毛细管再充盈率0.125ml/(kg·分),总量超过体重的4%~5%,易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低血压。另外,开始透析时,血流速度
期刊
肾小球疾病因免疫炎症损伤或代谢异常,常常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活化,进而引起血小板活化和凝血-纤溶平衡紊乱。而肾病综合征状态下,伴随大量尿蛋白导致的抗凝因子丢失,以及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凝血因子增多,都将加重凝血-纤溶平衡紊乱,产生凝血亢进状态,不仅引发血栓、栓塞性疾病,加重肾脏组织缺血,而且凝血酶可直接促进肾脏细胞增殖,上调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肾脏生理病理变化。因此,抗凝治疗作为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辅助治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ICU呼吸机治疗患者的镇静效果,为危重患者镇静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300例,静注丙泊酚1.5mg/kg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用量;根据不同镇静分级调整用量。分别记录Ramsay氏分级Ⅲ~Ⅵ级时的用药量及用药前后、苏醒时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和恶心发生情况。结
期刊
摘 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临床老年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GSH水平和IL-18水平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研究,探讨以GSH为代表的氧化应激保护作用和以IL-18为代表的炎症因子在COP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老年COPD患者32例,健康对照组30例,通过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GSH和IL-18水平,比较各组间GSH和IL-18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①急性COPD患者经常规治疗后
期刊
近年来收治煤矿井下爆炸伤患者105例,均为从事井下工作的青壮年男性。其中87例以颜面不皮肤损伤为主,伴眼外伤4例,18例主要损伤胸部及上肢、手部。合并肺爆震伤6例,其中3例重型,均为呼吸机治疗后康复,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康复后皮肤损伤部位僵硬、粗糙不平,显露出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残留的黑色煤炭颗粒。  爆炸时瞬间释放出的巨大力量使爆炸处的气压和温度急剧上升,并凭借周围空气迅速向四周传播,形成超音速的高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静滴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張并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无活动性出血的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抗炎及对症治疗,同时静滴氨溴索,均经纤支镜用不同的灌洗液(治疗组用氨溴索灌洗液,对照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肺段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在畸形子宫妊娠人流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畸形子宫妊娠人流中全程利用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监视7例。结果:7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7.4±1.6分钟,术中出血量8.62±4.25ml,术后出血天数6.18±2.24天,术后未出现组织残留、漏吸、感染及术中子宫穿孔。结论: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在畸形子宫妊娠人流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 B超监视妇科手术仪 畸形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方法: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药品费用情况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对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抗菌药物费用占总药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使用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平均住院天数没有区别。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合理、
期刊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妊高征 剖宫产 血液动力学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高危妊娠综合征。分娩方式多以剖宫产为主,麻醉方法以硬膜外麻醉较多,但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不够稳定。2008年5月~2011年12月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所有病例进行统计筛选,选出其中资料完整的妊高征患者39例,观察了腰硬联合麻醉对妊高征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认为只要术前认真准备,术中加强管理,腰硬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