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预防及有效排除城市内涝,做好城市防汛排水工作是保障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关键所在。在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的形势下,城市防汛排水工作在城市管理体系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同时城市防汛排水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从如何提高城市防汛排水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建设;排水能力;建议
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以来最强降雨。在这场暴雨中77人遇难,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暴雨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一幕”,则令人无比感动。但是感动过后,引发人们对于城市防汛排水能力的反思。难道作为一个世界GDP第二的国家,连水灾都克服不了吗?我们的市政建设就那么不堪一击吗?反思过后,我们还是要找到问题所在,采取措施,提高城市的防汛排水能力!
一、当前部分城市的排水能力现状
不仅是北京,其他的城市像武汉、南京、上海都出现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内涝、积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导致这些城市出现内涝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据悉,不少城市,例如广州、沈阳,沿用的是解放初的苏联模式。由于前苏联位于高寒地区,降水较少,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下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另一方面,尽管城市人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但排水标准并没有与时俱进,例如广州83%房屋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仍是一年一遇(即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上海市防汛办负责人也坦言,上海目前整体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这样的排水能力怎能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防洪减灾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绝不仅仅在于城市的排水、储水系统,而是全方位的。例如,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别的国家不好直接比较,但是,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与我国基本相当,而美国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能力却比我国高出一倍。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如果下在了美国,可能只是增加了水库的蓄水量,而下到了我们中国,则往往不能不泄洪。否则,就有可能让水库漫顶、垮坝,造成更严重的灾害。众所周知,为了控制洪水不让它造成灾害,我国的三峡每年汛期都要多次泄洪,而在美国的胡佛水库大坝,建设80年来只泄过一次洪。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水库蓄水能力不足,还没有办法把洪水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差距。
二、提高防汛排水能力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不论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广大市民都要认识到排水设施在城市的巨大作用。一是认真吸取“7.21”特大暴雨对北京市带来严重城市内涝的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世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要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坚决改变那种对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抱有侥幸的思想认识,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审慎规划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及监管力度,提高市民意识。要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市民的城市环保意识,动员市民要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餐厅、洗车行等服务性行业油污、杂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禁止乱接、乱排现象发生,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乱接、乱排行为给予严罚重处,确保城区排水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二)科学规划排水系统,合理布局
城市建设,规划要先行,保证排水设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全局性。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网建设标准。在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中,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一次性到位。要严抓排水设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新建和改建的道路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有关标准执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特别是新规划建设的区域,更要一次性到位,要实行雨污分流,确保芦河水体不被污染。二是规划建设一些渗水蓄洪地带。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适当安排一些低洼地带作公园、绿地、广场,以发挥其汛期蓄洪渗水作用,消减城市内涝隐患。三要坚决杜绝乱修、乱建等违章建筑行为。城市建设要严格执行规划,严防乱修乱建导致出路不畅、排水不通等问题和侵占排水设施建设行为。四是做好低洼地区排水工作。低洼地带是雨污水容易积聚的地方,尤其是每逢下暴雨,来不及排放的雨、污水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形成大面积的路面积水,最终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城市排水能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建设很多方面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满足不了城市的需求,特别是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几年来饱受质疑。正常条件下城市还相安无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城市出现内涝,给市民经济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并积极维护,确保城市健康运行。
一是做好沿街排水用户的排水系统整改工作。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这些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成为整个城市的雨水管渠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排水管道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排水管网的堵塞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垃圾未经充分沉淀过滤而直接排入排水管道所致。二是做好居民巷道排水管网的清理工作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居民巷道排水管网因缺少必要的维修、维护已处于弃用和报废状态,因此每逢下雨,部分居民巷道水满为患,大面积的积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能将所有的居民巷道利用起来,就可以有效缓减居民巷道的积水问题,同时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
(四)加强演练,提高险情处置能力,协作联防,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搞好管理培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技术装备,发挥防汛抢险主力军作用。针对立交桥、道路积水等情况,完善、强化城区应急排水责任区制度,各抢险单位按照应急排水责任区,建立“雨前到位、雨中巡查、主动抢险、联动保障”的应急抢险机制,进一步加强快速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演练,提高应急排水抢险能力。
防汛、气象、水务、交通、交管、建设、市政、新闻媒体等密切配合,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形成气象汛情预警内部通报联动、雨天道路人员上岗巡查报告责任、雨天道路交通保障联动、积水点快速消除、防汛责任督查和信息报送6大机制。遇有防汛突发事件,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沟通,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五)健全相关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开端,但日常维护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对成功案例原因的分析,做好我县的排水管护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排水管道管护机制。在排水管护工作中,要尽快建立地下排水管网的监管、养护机制,配备充足的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二是要建立城区排水情况报告制度。平时做到每月一报,汛期做到每周一报,以全面掌握城区排水的运行情况。三是要针对特殊雨情、涝情、灾情,制定应急抢险预案。雨季来临后,确保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强排设施和抢险人员随时待命,随时巡查,快速反应、快速应对。
总结:
城市排水系统被称为“城市的良心”,是因为这些深埋在地底的公共设施难以体现政绩,但却关乎所有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期待城市的管理者能勇担责任,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保证城市排水防汛能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构建幸福城市!
参考文献:
[1]沈小栋.提高城市排水防汛标准避免悲剧重演[N].新民网.2012(07).
[2]姜永新.提高城市排水管网运行能力的几点思考[N].新文化报.2012(07).
[3]刘遂庆.城市如何有效防汛[N].东方早报.2012(08).
【关键词】市政建设;排水能力;建议
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以来最强降雨。在这场暴雨中77人遇难,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而暴雨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一幕”,则令人无比感动。但是感动过后,引发人们对于城市防汛排水能力的反思。难道作为一个世界GDP第二的国家,连水灾都克服不了吗?我们的市政建设就那么不堪一击吗?反思过后,我们还是要找到问题所在,采取措施,提高城市的防汛排水能力!
一、当前部分城市的排水能力现状
不仅是北京,其他的城市像武汉、南京、上海都出现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内涝、积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导致这些城市出现内涝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据悉,不少城市,例如广州、沈阳,沿用的是解放初的苏联模式。由于前苏联位于高寒地区,降水较少,排水系统设计上较为保守。下水管网口径很小,难以对付大流量的来水;另一方面,尽管城市人口、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但排水标准并没有与时俱进,例如广州83%房屋的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仍是一年一遇(即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上海市防汛办负责人也坦言,上海目前整体排水标准仅为“一年一遇”。这样的排水能力怎能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防洪减灾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绝不仅仅在于城市的排水、储水系统,而是全方位的。例如,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别的国家不好直接比较,但是,美国的国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与我国基本相当,而美国的水利工程水库蓄水能力却比我国高出一倍。也就是说同样的暴雨,如果下在了美国,可能只是增加了水库的蓄水量,而下到了我们中国,则往往不能不泄洪。否则,就有可能让水库漫顶、垮坝,造成更严重的灾害。众所周知,为了控制洪水不让它造成灾害,我国的三峡每年汛期都要多次泄洪,而在美国的胡佛水库大坝,建设80年来只泄过一次洪。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水库蓄水能力不足,还没有办法把洪水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差距。
二、提高防汛排水能力的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不论是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广大市民都要认识到排水设施在城市的巨大作用。一是认真吸取“7.21”特大暴雨对北京市带来严重城市内涝的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世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要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坚决改变那种对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抱有侥幸的思想认识,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审慎规划建设。二是加大宣传及监管力度,提高市民意识。要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市民的城市环保意识,动员市民要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餐厅、洗车行等服务性行业油污、杂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禁止乱接、乱排现象发生,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乱接、乱排行为给予严罚重处,确保城区排水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二)科学规划排水系统,合理布局
城市建设,规划要先行,保证排水设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全局性。一是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管网建设标准。在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中,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一次性到位。要严抓排水设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新建和改建的道路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有关标准执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特别是新规划建设的区域,更要一次性到位,要实行雨污分流,确保芦河水体不被污染。二是规划建设一些渗水蓄洪地带。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适当安排一些低洼地带作公园、绿地、广场,以发挥其汛期蓄洪渗水作用,消减城市内涝隐患。三要坚决杜绝乱修、乱建等违章建筑行为。城市建设要严格执行规划,严防乱修乱建导致出路不畅、排水不通等问题和侵占排水设施建设行为。四是做好低洼地区排水工作。低洼地带是雨污水容易积聚的地方,尤其是每逢下暴雨,来不及排放的雨、污水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形成大面积的路面积水,最终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城市排水能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建设很多方面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满足不了城市的需求,特别是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几年来饱受质疑。正常条件下城市还相安无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城市出现内涝,给市民经济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一定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并积极维护,确保城市健康运行。
一是做好沿街排水用户的排水系统整改工作。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这些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成为整个城市的雨水管渠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排水管道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排水管网的堵塞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垃圾未经充分沉淀过滤而直接排入排水管道所致。二是做好居民巷道排水管网的清理工作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居民巷道排水管网因缺少必要的维修、维护已处于弃用和报废状态,因此每逢下雨,部分居民巷道水满为患,大面积的积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能将所有的居民巷道利用起来,就可以有效缓减居民巷道的积水问题,同时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
(四)加强演练,提高险情处置能力,协作联防,形成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搞好管理培训,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技术装备,发挥防汛抢险主力军作用。针对立交桥、道路积水等情况,完善、强化城区应急排水责任区制度,各抢险单位按照应急排水责任区,建立“雨前到位、雨中巡查、主动抢险、联动保障”的应急抢险机制,进一步加强快速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演练,提高应急排水抢险能力。
防汛、气象、水务、交通、交管、建设、市政、新闻媒体等密切配合,在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形成气象汛情预警内部通报联动、雨天道路人员上岗巡查报告责任、雨天道路交通保障联动、积水点快速消除、防汛责任督查和信息报送6大机制。遇有防汛突发事件,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沟通,快速反应,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五)健全相关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开端,但日常维护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根据对成功案例原因的分析,做好我县的排水管护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排水管道管护机制。在排水管护工作中,要尽快建立地下排水管网的监管、养护机制,配备充足的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二是要建立城区排水情况报告制度。平时做到每月一报,汛期做到每周一报,以全面掌握城区排水的运行情况。三是要针对特殊雨情、涝情、灾情,制定应急抢险预案。雨季来临后,确保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强排设施和抢险人员随时待命,随时巡查,快速反应、快速应对。
总结:
城市排水系统被称为“城市的良心”,是因为这些深埋在地底的公共设施难以体现政绩,但却关乎所有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期待城市的管理者能勇担责任,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保证城市排水防汛能力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构建幸福城市!
参考文献:
[1]沈小栋.提高城市排水防汛标准避免悲剧重演[N].新民网.2012(07).
[2]姜永新.提高城市排水管网运行能力的几点思考[N].新文化报.2012(07).
[3]刘遂庆.城市如何有效防汛[N].东方早报.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