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刚刚流行时,三三曾一度痴迷,几乎在每天凌晨都会发一两条微博,文思如涌时或会多发一两条。这是些精致而奇异的短章,有时是深情的诗,有时是一些俏皮的、可爱的段子。她的微博粉丝并不多,所以大多数时候都在自得其乐,但也因其独特的语言与意象受到三五读者的关注与热爱。场面仿佛很热闹,然而所写终究不是通俗的段子、不是道德批判的八卦。这些短而美的句子,终于被汹汹大势所淹没,终于成为只见证自身孤寂的存在。
  与三三见面的时间,应该是在二〇一〇年的夏天。我从湖北来到上海,参加上海作协“文学百校行”举办的“文学夏令营”活动。当时,我不曾想过这趟活动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或者,严肃地说,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是觉得文字是可亲的,只是觉得文学是炙热的,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对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帮助。然而,就像是大多数的文学聚会一样,热闹终究是短暂的,而后便会是“知交半零落”。因此,与三三真正熟悉、成为朋友,还是五六年后的事情。
  大概是在二〇一六年,公众号余温未了,屡有暴富神话出现。科幻作家吴清缘提议一起经营公众号,我和三三是其中一员,各自负责一天的文章。公众号的写作想要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势必要追踪热点,势必要情绪输出,势必要将句子“揉碎喂到读者口中”,势必要去掉文学性、个性化的表达。三三仍如多年前一样,仿佛随意地发布着一些文章或短句,如在某次进餐后在大众点评中留下的诗,如写给神秘的M的深情的信,如对某个段落、某个篇章的解读以及新写小说的开头或局部,谨录她在大众点评中的诗歌两首,其一:
  一种新的蘸酱,抵消
  远道而来的风尘。
  怕是爱这,本末倒置的方式
  食物沦为配菜,贴近水,光黠
  你的犄角不平的宠物
  沸腾,或是回归大陆架。
  鬼脸里渗出竹荪,名词满口乱窜,
  微微向上撅起的食指,
  推动蝴蝶效应,
  我们不如反复告别。
  其二:
  冬天尽头,山魈褪为凛冽的红,
  与不协调的战队交换武器,
  因你缺席,魔法全线失效。
  据说,顽石之间混淆着四色钢铁,
  因好奇促成的交易必将亏损。
  告别的动物被关在情感迷宫,松茸丛聚,
  在单薄的阴影下破茧,又以更大的力量挣脱对方,
  久雨催涨的大河吞噬万物,重构絮絮日常,
  而那牛舌,赶在糖粉扩散前,
  完成了过于湿润的吻。
  这些文体不一的文字,所构筑的作者三三的形象,或为读者所喜爱、所钦佩的,然而公众号的阅读量终于还是渐渐严峻。不过,三三仍是开心的。这种自由、甚至随心所欲的写作风格,与她后来小说所呈现的气质并无二致。
  写作公众号期间,我、三三和吴清缘都曾为了阅读量而焦虑,并有过许多浅尝辄止的努力。非虚构写作成为显学后,我们便想着去人民广场进行流浪汉生存状况的田野调查。事后想起,这是鲁莽的尝试,因为我们既缺乏专业知识,又自以为是,充满了傲慢。此后,公众号的势头终于被短视频所取代,财富神话终于成为一地鸡毛。于是,我们一起迎来了速朽与复制的时代。
  我和三三可以成为朋友,一方面是因为对待文字的态度与审美多少有一致的地方:比如说,分享新读的小说、新写的文章,亦会交换阅读意见。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共同生活在上海,常常与相同的朋友一起聚会。文字是速朽的,但日常的聚会是永恒的。我觉得后者尤为珍贵,“努力加餐饭”,是人类永恒、朴素却又略显奢侈的愿望。
  三三开始写作的时间极早,是属于聪慧型的作家。她的语言、她的想象力,让人一望之下,便觉得天赋满满、灵气溢出。她善用比喻,然而她的比喻却又不是那么“工整”,或者更准确地说,不那么“理所当然”或“符合逻辑”。她是把自己所能触及的意象与事物一一联系起来,而这是独属于她的。她自得其乐,并不理会两者之间的“悖离”,但正因为此才生长出独特的美感。有时候,她会执拗地将感性与理性结合在一起,来完成“理性的情感分析”。我想,这种倾向应归功于她的律所背景。大学学习法律的她,需面对精确到毫末的法律名词,需面对着无可置疑、难以动摇的权威。而杰出的小说恰恰相反,表达固然是准确的,然而指向切不可是权威的或无可置疑的,且不可能是唯一的。小说是无限可能的艺术,它本质上会是冒犯的、怀疑的,但同时,它又是稳固的、甚至是执拗的自我呈现,作者不能以外界的是非、名利、形势而改变自己的审美,更不能对某种大势“趋之若鹜”。因此,在我看来,小说是一种距离的艺术。作者以它来观照自我、观照世界。它以一瞬之光照耀自我。至于是否照耀他者、照耀世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三三首部作品《离魂记》出版于二〇一三年,是她的习作。从这本集子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写作天赋。小说所取的素材,大多来源于古典笔记小说,然后像王小波那样重构。自王小波被发现时起,“王小波”已经持续了许多年。可以预见的是,这股现象将会持续下去。什么时候会结束呢?大概他所批判的现象消匿不见的时候吧。有那么几年,我极爱王小波的小说,“时代三部曲”以及杂文随笔集是枕边书,而恰好那时也正在学习写作小说,因此写了大量“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小说。后来,终于知道,王小波始终只有一个;能支撑得起他如此肆意飞扬表达的,实际上还是他那理性的大脑以及独特的认知。三三的《离魂记》当然是有王小波的影子,但就我来说,并不算很喜欢她根据古典笔记而重构的小说,而是喜欢集子里的小短文,如《怪圈》、《七夜谈》、《关于梦的三个故事》等。三三在以一种看似天真的口吻叙述着怪异而美的故事。在这些小说里,她摆脱了王小波的桎梏。
  事实上,“文字有灵气”的评论确实陪伴着她好多年,无论是熟悉的朋友,还是初次读她作品的读者,都是以此评论之。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会将“灵气”视作是“才气”,视作是一种褒奖。对于年轻的作者而言,似乎这尤为鼓励人心。最近几年,却越来越发觉,判断作者文字“灵气”,实际上是评论家不自信或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文字有灵气”,事实上跟成年人夸一个孩子“聪明”无异,自己不用负责任,孩子家长听着亦开心。然而,这些话往往又是最容易魅惑人的话;听得久了,难免会信以为真,难免会以“灵气”自矜。作者尤要警惕之,進而超越之。这是写作者所必备的野心。   三三当然不会满足于“有灵气”。我目睹了她漫长的迷茫期。其中原因,一是在写作与工作之间的夷犹,二是试图在表达上突破。众所周知,写作的收益并不算高,若以它来维持生计或进行职业写作,自然是困难重重。这种“月亮与六便士”的困境,亦将继续存在;表达上的困惑,则是她想突破《离魂记》的瓶颈。这段时间长达五六年,表现在她的产量变少与重复。这里的“重复”,倒不是说写一模一样的小说,而是同质化。也就在这段时期里,我不满她小说的“轻”,一直武断地要求她加“重”。然而,究竟什么是“重”呢,我自己亦不是非常明白,因为也是在同一段时间内,我发现自己无法处理成年人世界的经验与问题,因此停滞了小说的写作,转而去写短文章、评论或随笔。我只是背诵了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的句子,“像鸟儿一样轻盈”。三三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着、突破着。
  直到有一年春天,我因前往杭州见一位作者,三三恰与一位杭州的朋友相约,便伙同而行。出发前几天,她发给我一个新完成的小说《谷旦》。这是一则与死亡相关的小说,开篇是家人去往宁波的列车,是参加舅舅的葬礼。在这过程中,“我”重新认识了舅舅、认识了家人。当然,上面是简单的陈述,实际上小说的呈现要更为复杂与广阔。
  就在这一刻,我忽而明白了,三三以前的小说为什么总是让我感觉缺点什么,原来她以前的小说缺少了“我”,缺乏一个作者的身影,缺乏一个独特的自我。不管是作为小说家的三三,还是作为叙述者的三三,在以往的小说里,她总是不那么自信,总是躲避着,总是将“我”放置于场外。她像顽童一样,躲在文学的游乐场中。因此,她许多小说尽管叙述“完美”(即会运用各种叙述技巧),但却缺乏一个独特与坚韧的自我,无法让人在众多的写作者中明确地分辨出来。在这趟列车上,我们几乎一路都在聊《谷旦》。那年我也刚进入图书行业,回到公司后,对《谷旦》念念不忘。后来,终于有一天,在我的“连哄带骗”下,三三签下了出版合同。然而,直到今天,她也没有将短篇集《谷旦》的稿子完全整理给我。我时不时会催她,她便答道,我总觉得稿子还不够好。这是她作为小说家的自觉。
  其实,《谷旦》分为上下篇。那次所读的是上篇,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小说,然而在三三看来,仅有上篇并不够。于是,几周后,她又接着写了下篇。下篇虽说是写舅舅的过往,但所涉的笔墨其实并不多。文字更多的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分析,我能明白她写作下篇的目的,她不是要将小说补充得更完整,而是要坚持自己的表达,是要通过写作来纾解现实中的悲伤。此后,三三的写作终于取得巨大的突破,《猎龙》、《补天》、《山顶上是风》、《唯余荒野》、《开罗紫玫瑰》等作品出现在《钟山》、《收获》、《思南文学选刊》等大刊上。小说《开罗紫玫瑰》行将结束时,陈慎与李曼相拥,面对着自己曾经的学生,陈慎的克制、激动等情绪,三三处理得极为准确,让人动容。陈慎的拒绝,终于没有让他成为斯通纳。尽管陈慎的生活并不如意,但在这一刻却是伟大的,闪耀着灼眼的光芒。
  再说“重”。直到今天我仍会时不时地向朋友们吐槽毕赣的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倒不是说它不值得电影票,而是我看完电影后却赫然发现不管电影镜头如何眼花缭乱,毕赣仍然只是讲了一个庸俗的故事,只是想在电影里念自己的诗。由于电影内核的脆弱,诗歌显得极不可信与苍白。这一点放置于小说创作上,亦同样成立。许多作者的技巧与文字已经是非常完善,然而所表达的却又极为简单与脆弱,很多时候文字只是作者的一种游戏,游戏背后,所缺乏的是作者的勇气、真诚。
  我当初执意要三三往作品上加“重”,其实是隐约希望往作品中多写现实与生活,希望她的小说更广阔与充沛。这种武断,是属于我作为读者的傲慢,因为读者总是希望作家写出符合自己心意的小说,写出符合自己审美的小说。
  匿名文学大赛那年,我跟踪着匿名参赛者的作品。有一篇小说我很喜欢,讲的是一个年轻女孩与中年权威的爱恋。自然这是婚外恋,是不伦的,女孩备受煎熬,中年人自然是从容不迫的。一切都很好,直到结尾。具体不记得,我只记得女孩和男人爆发了强烈的戏剧冲突。我忽然明白了,作者在这里的经验来源于影视剧。
  与前辈作家们不同,年轻的作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如图书、游戏、影视等。文学的养分亦更为充沛,因此在写作上会嵌入游戏、戏剧等文本。或许,阅读量也会更大。我们熟悉各种理念上的困境,如“电车难题”、“黑暗森林”、“内卷”等,亦目睹了更多的事件,如明星出轨等。我们乐于隔岸观火,亦容易在汹汹浪潮和热搜事件中获取快感,以及固执地沉湎于青春。我们热衷于表达情绪,热衷于分析事件,却疏于观察理解“人”与“日常”。终于,我们失去了写作者应有的体贴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耐心。
  忘记在哪一年,又是和朋友一起吃饭,相约在某商场。三三晚到,走进商场那一刻,我忽然瞧见她提着一个笼子。细问之下方知,原来笼子是鸟笼状的手提包。手提包极为精美,空间并不大,只能容纳一两件东西,如钱包、如小镜子等。此后,几次见面都见三三拎着“鸟笼”出现。为此文取题目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罗大佑《你的样子》的旋律与三三提着“鸟笼”的形象,于是,就有了《聪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灯笼》。
  此文虽然写的是三三,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自我警惕。文学固然可以超越时间,然而同时又是速朽的、易碎的,因此必须要爱惜以及珍惜。
  (責任编辑:李璐)
其他文献
第一封信    親爱的秋,不知不觉几个月都没有再写信。突如其来的危险,让每个人都在它的阴影中颤抖,不得不蜷缩在自己的角落里,却让亲人至交之间的相濡以沫更紧密。当江湖不再,忘记是不现实的,“相忘于江湖”是不可能的。   架上的书,园中的花,好些年没有这么细细看来。时间变慢,书可以不是被当工具匆匆吞咽,花也可以不是忙碌生活中被偶然一瞥的装点。这些一树一树的花就像是生命本身,从艰难地吐芽,到零星地
期刊
引子   因为主题创作的事,我往鲜花岭跑了好几趟,乡里接待的干部都嫌烦了。他们县是将军县,他们乡是英雄乡,每年来考察、调研、祭拜、缅怀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再加上红色旅游和扶贫产业开发,基层干部几乎全年无休。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一方面是没有办法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对这种创作所能够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实在没有信心——所谓主题创作,你懂的。我小时候就不喜欢命题作文,我喜欢上天入地神游八荒地胡扯。稍
期刊
一  王瑞父母一直想留个孩子在身边,结果大儿子王智大学毕业后留在了济南,接着女儿王慧谈了男朋友是武汉的,她也就顺理成章地去了那里,两位老人最终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王瑞身上。哥哥姐姐也希望他能回到松河照顾父母。即将毕业的王瑞似乎也没有理由反对。于是他父亲动用了浑身的解数,终于打通了松河市政府一个副秘书长的后门,朝里面塞了一些东西;说刚好市里一个重要部门的重要岗位有个空缺,刚好填进去。事情原本就这么定了
期刊
时间:2020年12月21日  讨论人: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专业教师与学生  讨论整理:叶荷娇  一、生命的和解与哈尔滨城市的精神史  郭洪雷:迟子建的长篇《烟火漫卷》,在2020年各种文学排行榜里一般都能进前三名,有时甚至排第一名,各路评价非常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部作品。  徐源:这部小说以“寻找”作为线索贯穿全篇,把黄娥、刘建国、翁子安等人串联起来,在故事的讲述中
期刊
我们认识很多年了,这平庸的开头,包含着一个更平庸的现实。时间——是周穆王八骏的铁蹄掌,或某个母亲无意识灌入婴儿耳中的一段旋律,在我们的关系之中发挥了这样的作用:身份、性别、距离、隔阂、神秘、(人与人基本的)敬畏,几乎消散殆尽。我们很熟,熟不拘礼。辉城邀请我写“双重观察”,我有时反驳“你有什么可观察的”,有时又无聊发问“今天,你观察我了吗”。  和辉城是从网友做起的。2008年左右,在BBS最后回光
期刊
现在唯独我还拥有着这样的事实——推销员的一天通常从早晨七点的闹钟开始。七点钟,不早不晚,恰好也是一座城市苏醒过来的时间。城市醒来,我就醒来,然后,我洗漱,吃早饭,浏览早间新闻,一小时后,我拎着我那只内容贫乏的公文包准时出门。当然,出门之前,我会换上我那身还算体面的西服。对于推销员来说,一套整洁又舒展的黑色西装必不可少。虽然我的西装裤裤脚时不时会冒出来几条粗鲁的褶皱,但并不妨碍它帮我给顾客们留下一个
期刊
失眠之前,已经失眠两个晚上了,我。  真的有点蹊跷,这次为何连续失眠。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换了以前,就是去年,这都是很惬意的事。老婆带着两个娃,还有保姆,回老家了。剩我一人,自由自在。晚上不用再给大女儿讲故事,早上不再被小儿子拉被子、吵醒。早上起来,不用做早餐,不是不用做,是不做。裤衩、拖鞋到楼下的“永和大王”吃个早餐,然后下车库开车,去公司干活。晚上呢,像一不小心啄开了笼子插销的鸟,奔向
期刊
作者自白:   做记者的三十年里,我一直跑在中国文化现场一线。涵盖的采访对象包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王蒙、刘心武、卢新华、贾平凹、冯骥才、韩少功、王安忆、张炜、刘震云、池莉……以及“先锋文学”,莫言、马原、余华、苏童、格非、潘军、孙甘露、迟子建、林白、陈染……两千年前后的“新写实”与“新生代”,毕飞宇、邱华栋、韩东、东西、李洱、红柯、麦家……关于电影的访谈,有艺术到商业化之间的转变,有电影
期刊
1  四天前,我卖掉了位于平泽[1]的那块三百坪[2]的土地。那块地是我在三十多年前负债买下的。虽然之前也有几次打算卖掉,却从没想过真能卖得出去。土地一般很难找到买家,所以我一直很安心。这次委托销售还不到十天,居然出现了痛快的买家,我一冲动就卖掉了。我不相信那块地已经卖了,更不相信那块地三十年来曾经属于我。可那块地的所有者就是我,千真万确。我刚开始是如何得到那块地的呢?不是几十坪,而是足足三百坪的
期刊
1  “那可真是个奇怪的问题啊。”母亲边取下相框边说道。我紧紧扶住椅子,防止母亲跌下来。母亲每动一下,裙角就掠过我的脸,害我想要打喷嚏。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当时问过什么了。但似乎就是昨天发生的事,母亲的声音萦绕耳边,那么清晰。虽然母亲平时本不是说话亲近的人,那天说出的话却异常冷淡。也可能因为是严冬的关系。我们家没有地暖,一到冬天屋里就寒气逼人,可以看到嘴边的哈气。虽然也有炉子,母亲却心疼那点烧煤的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