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Cafe Racer与Scrabmler两种车型,在国内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但很多喜欢复古的车友,还是不禁会问究竟哪种车型更适合自己?喜欢Cafe Racer的帅气,但把身子趴到油箱上的骑姿,有点不太实际?迷恋贵族范儿的Scrambler,但又不舍得豁得全身泥巴?但真的非要如此吗?其实也不见得。
Triumph与Moto Guzzi两大品牌的车款,如Bonneville与V7在国外很受到复古车友的追捧。然而Moto Guzzi在国内的认知度却远不及Triumph,尽管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品牌形象始终未如Triumph。因此多数人想到欧系复古改装车,首先会想到的是更英国范儿的Triumph。
英国、意大利谁正统?
在众多可选的复古基础车中,为什么是挑Triumph与Moto Guzzi?
Triumph(凯旋)在国内拥有广大的知名度,而旗下的复古车款Boneville、T100、Scrambler、Thruxton等都是车友们所熟悉的车型。然而缺点是目前仍没有大贸车,市面上只有少量小贸车流通,价格约在十五﹑十六万元之间,且小贸车属于车店自行引进,无法提供完善的后续保养与维护,只比水车多了一张可以合法上路的通行证,日后保修是个问题。
Moto Guzzi(古兹),在国内品牌知名度不足,厂家在市场的推广力度非常弱,除了一些资深玩家之外,多数新加入复古行列的车友都对古兹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复古车款中,虽然有推出V7 Stone、V7 Special、V7 Racer等车型,除了最后一款Racer之外,其余车型很难引起车友的共鸣。但纯“意大利”组装进口的V7车系,价格带落于12.8~14.8万元之间,且是大贸合法车型,这对车主来说是个定心丸。
而说起正统,两款都有很浓郁的欧式风格,用来玩复古也绝对够味,喜欢速度的人,估计都很难抵挡源自英国正统Cafe Racer的凯旋。然而如果是走雅痞、个性化贵族路线的人,选择Moto Guzzi或许更对味,也能免于烂大街、随处撞衫的机率。
Bonneville T100
凯旋Bonneville是个很好的改装基础车,本身拥有纯正的英伦气息,且凯旋早在多年前便深谙自身文化品牌优势,因此针对Bonneville车系,除了基本款之外还推出了T100纪念款、Scrambler攀爬者、Thruxton(Cafe Racer版)等车型,满足不同车友的需求。
这次所介绍的是2008年Bonneville T100!然而说起T100的缘由,相信很多人会拿它与早期的T100、T110、T120、T140等车型进行联想,但其实T100与前面所提的老车型完全无关。早期的Tiger T100其数字代表的是极速可达到100英里(时速160km/h),而后期的Tiger T110极速则稍微提升到110英里,这在50~60年代,可算是相当强悍的性能。
在1956年美国知名的Bonneville Salt Flats赛道上,一辆以T110改装的直线加速赛车,轻松创下了214.17英里(344.67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为了纪念这个光荣的一刻,凯旋再度推出以Bonneville命名的T120车型。自此Bonneville成为凯旋另一个独立的车系,而T140车型则是承接T120的后继车,并且把原先的650cc直列双缸发动机升级为750cc。
T100与上述这些都没有关连,该车型推出主要是为了纪念凯旋建厂100周年(1902年创立),原订2002年正式推出,但未料生产线遭遇大火,因此仅有少量车被生产出来。车厂紧急调整工厂进行生产,不过等到正式交付给车主,已经是2002年9月,但这已经算是2003年式车型。
T100基本上与其它Bonneville同门兄弟一样,采用相同的直列双缸(865cc发动机)、车架,相异之处在于因不同车型所进行调整的车把、座椅、排气管等。不过T100则拥有专属的双色车身涂装(每年还有各种不同限定版涂装上市),并且拥有复古式排气管!
这辆T100的车主是北京VBMC会员之一,是个广告创意人,本身偏爱Cafe Racer,经常以T100穿梭在市区中,为了兼顾实用与梦想,该辆T100也经过小小的改动,首先是换上M型复古车把,把姿势调整为低趴的Cafe Racer样式,虽然没采用分离车把,但一体式的M型把可固定在原本上三角台的把座上,不影响整体的美观。而搭配车把位置的降低,脚踏也换成铝合金升高脚踏套件,让整体骑姿更趋于Racer风格。动力方面提升不多,仅换上高流量空滤与全段Arrow不锈钢排气,其它的小套件方面,还换上复古的镀铬快拆金属油箱盖、把堵式后视镜、Bitubo后减震、机油油温表等。
T100的车重在所有欧系复古车中算是非常“沉稳”的,车辆净重达到205kg,在上路状态下(加满汽油、机油)约220kg左右,865cc的双缸发动机动力仅62hp/7400rpm、60Nm/3500rpm输出,提速称不上迅猛,仅能以顺畅形容。刻意调整后的骑姿,在高速巡航与冲刺时能让骑士与车身的动态更为一致,但如果想在连续急弯中得到灵敏的反应,T100只会跟你说“臣妾做不到”啊!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以通勤版的Cafe Racer定位,这辆带有英国风与咖啡味的T100,就符合实用性与舒适的需求,当然把更多小细节进行强化就更完美了。 V7 Scrambler
古兹的V7似乎在本栏目出镜率偏高,估计主编大人都有点不乐意了!不过对于现在所兴的Scrambler风潮来说,在凯旋Scrambler与新登场的Ducati Scrambler两大对手面前,V7还是有其特点的,横置V缸744cc的排量,最大输出虽然仅51hp/6200rpm、58Nm/5000rpm,但V7在低转速就可输出达80%的扭力,这非常适用于市区或恶劣的户外环境下使用,加上本身车重仅179kg(净重),因此在重量马力比的权衡上,相信经常看我们杂志的读者,应该都能看出V7的潜在优势。
这辆V7 Scrambler是以V7 Special车型为基础,选装了Moto Guzzi Garage套件进化而来,该套件包含了Scrambler全段高位排气、越野头灯风罩、车把强化拉杆、前后越野道路两用胎、后尾架、车架铝合金边盖等。让原本不太起眼的V7 Special更加有贵族范儿。
说起欧式的Scrambler风潮,很多人会想到美式 Tracker,其实两种玩车风格有不少相近之处,都是偏向越野为主,不过因为欧洲与美洲两地人文、用车环境与历史背景的不同,造就出两种不同的玩车文化。Scrambler偏向于欧陆贵族范儿的玩车文化,在50年代,欧洲兴起骑摩托进行中长途的旅行,只要将摩托车进行改装,同时为了增加涉水能力与越野性,排气管也改为高位设置!然后只要拎上背包、简易行李,穿戴整齐(我们都知道欧洲人非常重视穿着)之后即可驶上旅途。在那个时期,为了因应这种风潮,不少车厂都推出Scrambler车型,除了熟悉的Triumph Scrambler、Ducati Scrambler之外,Norton、MV Agusta、AJS、Matchless、BSA等欧洲车厂都推出过Scrambler。
反观Tracker车型,则是源自于1920年FIM所举办的场地绕圈赛,该比赛以Moto Cross车型为基础进行改装,在椭圆形赛道中以逆时针方向进行竞赛。比赛类别包含Speedway、Flat track、Grasstrack、Long track以及Ice Racing等等,该比赛依照类型的不同,分别在欧洲(如德国、奥地利)以及北美等地都受到车友们的喜爱,其中Flat track比赛在北美更为风行,并且以哈雷的XR750引领风骚。该风潮的兴起就像早年英国Cafe Racer地下文化一样,车友们开始把Track风潮导入日常骑行,纷纷把爱车改成道路版的Track,因此Tracker也成为复古改装的一个派系。
再回到这辆V7 Scrambler车型上,由于该款车主要以换改装零件为主,但前后悬挂并未加长,最大离地距没有增加,以原厂离地最低间距为182mm的条件来看,无法进行过于严苛的Off Road骑行,但这也符合Scrambler的精神,随性地偶尔奔驰在越野路上,毕竟不是Enduro或Rally车款,且也犯不着一身士绅装扮豁上一堆烂泥!
V7 Scrambler虽然说离地距只有182mm,还是可以应付初级的户外台阶、土坡、草地等,加上重量轻、轴距短的优势,配合低转速、高输出的扭力反应,户外可以各种豁,只要不是太险峻的地势,V7 Scrambler都能让你玩得尽兴。此外对于技术好一点的车友来说,由于V7本身不具备ABS功能,所以在野外还可以通过后刹车锁死滑移,来调整进弯路线。
整体来说,V7 Scrambler在换过两用胎(粗胎花纹)之后,不仅增加野外的越野性,也不破坏公路行驶的舒适性,因为如果换上过大颗粒纯越野胎,虽然气势上更加霸气、美观,但轮胎滚动时也会增加震动感,同时也损失在湿滑路面下的抓地表现。
值得一说的是,V7 Scrambler原厂并未配有发动机护杠与油底壳护板,让人在野外撒欢时,也不免需要时刻谨慎着,毕竟野外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倒车、摔车总难避免,如果没有这些护杠给予机件防护,还是不免让人心有顾虑。
结语
两个品牌、两种风格,怎么选?这两款都是很人性化的小改装范本,动力输出都在伯仲之间,价格也差不了太多,V7 Scrambler加上改装套件之后,差不多与小贸的T100接近。如果以市区代步来说,Scrambler实用性更高,遇到堵车还可以爬上人行道扬长而去,而T100还得在车阵中不停穿梭。乐趣嘛,一个是崇尚经典赛事的操控体验,让你可以感受纯正的机械快感与乐趣;一个是当你看到草原上的风景,还能带你前行,而不是止于柏油路前。所以,怎么选还是看你自己,或者两种各来一辆,就齐活儿了。
Triumph与Moto Guzzi两大品牌的车款,如Bonneville与V7在国外很受到复古车友的追捧。然而Moto Guzzi在国内的认知度却远不及Triumph,尽管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但品牌形象始终未如Triumph。因此多数人想到欧系复古改装车,首先会想到的是更英国范儿的Triumph。
英国、意大利谁正统?
在众多可选的复古基础车中,为什么是挑Triumph与Moto Guzzi?
Triumph(凯旋)在国内拥有广大的知名度,而旗下的复古车款Boneville、T100、Scrambler、Thruxton等都是车友们所熟悉的车型。然而缺点是目前仍没有大贸车,市面上只有少量小贸车流通,价格约在十五﹑十六万元之间,且小贸车属于车店自行引进,无法提供完善的后续保养与维护,只比水车多了一张可以合法上路的通行证,日后保修是个问题。
Moto Guzzi(古兹),在国内品牌知名度不足,厂家在市场的推广力度非常弱,除了一些资深玩家之外,多数新加入复古行列的车友都对古兹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复古车款中,虽然有推出V7 Stone、V7 Special、V7 Racer等车型,除了最后一款Racer之外,其余车型很难引起车友的共鸣。但纯“意大利”组装进口的V7车系,价格带落于12.8~14.8万元之间,且是大贸合法车型,这对车主来说是个定心丸。
而说起正统,两款都有很浓郁的欧式风格,用来玩复古也绝对够味,喜欢速度的人,估计都很难抵挡源自英国正统Cafe Racer的凯旋。然而如果是走雅痞、个性化贵族路线的人,选择Moto Guzzi或许更对味,也能免于烂大街、随处撞衫的机率。
Bonneville T100
凯旋Bonneville是个很好的改装基础车,本身拥有纯正的英伦气息,且凯旋早在多年前便深谙自身文化品牌优势,因此针对Bonneville车系,除了基本款之外还推出了T100纪念款、Scrambler攀爬者、Thruxton(Cafe Racer版)等车型,满足不同车友的需求。
这次所介绍的是2008年Bonneville T100!然而说起T100的缘由,相信很多人会拿它与早期的T100、T110、T120、T140等车型进行联想,但其实T100与前面所提的老车型完全无关。早期的Tiger T100其数字代表的是极速可达到100英里(时速160km/h),而后期的Tiger T110极速则稍微提升到110英里,这在50~60年代,可算是相当强悍的性能。
在1956年美国知名的Bonneville Salt Flats赛道上,一辆以T110改装的直线加速赛车,轻松创下了214.17英里(344.67公里/小时)的世界纪录,为了纪念这个光荣的一刻,凯旋再度推出以Bonneville命名的T120车型。自此Bonneville成为凯旋另一个独立的车系,而T140车型则是承接T120的后继车,并且把原先的650cc直列双缸发动机升级为750cc。
T100与上述这些都没有关连,该车型推出主要是为了纪念凯旋建厂100周年(1902年创立),原订2002年正式推出,但未料生产线遭遇大火,因此仅有少量车被生产出来。车厂紧急调整工厂进行生产,不过等到正式交付给车主,已经是2002年9月,但这已经算是2003年式车型。
T100基本上与其它Bonneville同门兄弟一样,采用相同的直列双缸(865cc发动机)、车架,相异之处在于因不同车型所进行调整的车把、座椅、排气管等。不过T100则拥有专属的双色车身涂装(每年还有各种不同限定版涂装上市),并且拥有复古式排气管!
这辆T100的车主是北京VBMC会员之一,是个广告创意人,本身偏爱Cafe Racer,经常以T100穿梭在市区中,为了兼顾实用与梦想,该辆T100也经过小小的改动,首先是换上M型复古车把,把姿势调整为低趴的Cafe Racer样式,虽然没采用分离车把,但一体式的M型把可固定在原本上三角台的把座上,不影响整体的美观。而搭配车把位置的降低,脚踏也换成铝合金升高脚踏套件,让整体骑姿更趋于Racer风格。动力方面提升不多,仅换上高流量空滤与全段Arrow不锈钢排气,其它的小套件方面,还换上复古的镀铬快拆金属油箱盖、把堵式后视镜、Bitubo后减震、机油油温表等。
T100的车重在所有欧系复古车中算是非常“沉稳”的,车辆净重达到205kg,在上路状态下(加满汽油、机油)约220kg左右,865cc的双缸发动机动力仅62hp/7400rpm、60Nm/3500rpm输出,提速称不上迅猛,仅能以顺畅形容。刻意调整后的骑姿,在高速巡航与冲刺时能让骑士与车身的动态更为一致,但如果想在连续急弯中得到灵敏的反应,T100只会跟你说“臣妾做不到”啊!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你以通勤版的Cafe Racer定位,这辆带有英国风与咖啡味的T100,就符合实用性与舒适的需求,当然把更多小细节进行强化就更完美了。 V7 Scrambler
古兹的V7似乎在本栏目出镜率偏高,估计主编大人都有点不乐意了!不过对于现在所兴的Scrambler风潮来说,在凯旋Scrambler与新登场的Ducati Scrambler两大对手面前,V7还是有其特点的,横置V缸744cc的排量,最大输出虽然仅51hp/6200rpm、58Nm/5000rpm,但V7在低转速就可输出达80%的扭力,这非常适用于市区或恶劣的户外环境下使用,加上本身车重仅179kg(净重),因此在重量马力比的权衡上,相信经常看我们杂志的读者,应该都能看出V7的潜在优势。
这辆V7 Scrambler是以V7 Special车型为基础,选装了Moto Guzzi Garage套件进化而来,该套件包含了Scrambler全段高位排气、越野头灯风罩、车把强化拉杆、前后越野道路两用胎、后尾架、车架铝合金边盖等。让原本不太起眼的V7 Special更加有贵族范儿。
说起欧式的Scrambler风潮,很多人会想到美式 Tracker,其实两种玩车风格有不少相近之处,都是偏向越野为主,不过因为欧洲与美洲两地人文、用车环境与历史背景的不同,造就出两种不同的玩车文化。Scrambler偏向于欧陆贵族范儿的玩车文化,在50年代,欧洲兴起骑摩托进行中长途的旅行,只要将摩托车进行改装,同时为了增加涉水能力与越野性,排气管也改为高位设置!然后只要拎上背包、简易行李,穿戴整齐(我们都知道欧洲人非常重视穿着)之后即可驶上旅途。在那个时期,为了因应这种风潮,不少车厂都推出Scrambler车型,除了熟悉的Triumph Scrambler、Ducati Scrambler之外,Norton、MV Agusta、AJS、Matchless、BSA等欧洲车厂都推出过Scrambler。
反观Tracker车型,则是源自于1920年FIM所举办的场地绕圈赛,该比赛以Moto Cross车型为基础进行改装,在椭圆形赛道中以逆时针方向进行竞赛。比赛类别包含Speedway、Flat track、Grasstrack、Long track以及Ice Racing等等,该比赛依照类型的不同,分别在欧洲(如德国、奥地利)以及北美等地都受到车友们的喜爱,其中Flat track比赛在北美更为风行,并且以哈雷的XR750引领风骚。该风潮的兴起就像早年英国Cafe Racer地下文化一样,车友们开始把Track风潮导入日常骑行,纷纷把爱车改成道路版的Track,因此Tracker也成为复古改装的一个派系。
再回到这辆V7 Scrambler车型上,由于该款车主要以换改装零件为主,但前后悬挂并未加长,最大离地距没有增加,以原厂离地最低间距为182mm的条件来看,无法进行过于严苛的Off Road骑行,但这也符合Scrambler的精神,随性地偶尔奔驰在越野路上,毕竟不是Enduro或Rally车款,且也犯不着一身士绅装扮豁上一堆烂泥!
V7 Scrambler虽然说离地距只有182mm,还是可以应付初级的户外台阶、土坡、草地等,加上重量轻、轴距短的优势,配合低转速、高输出的扭力反应,户外可以各种豁,只要不是太险峻的地势,V7 Scrambler都能让你玩得尽兴。此外对于技术好一点的车友来说,由于V7本身不具备ABS功能,所以在野外还可以通过后刹车锁死滑移,来调整进弯路线。
整体来说,V7 Scrambler在换过两用胎(粗胎花纹)之后,不仅增加野外的越野性,也不破坏公路行驶的舒适性,因为如果换上过大颗粒纯越野胎,虽然气势上更加霸气、美观,但轮胎滚动时也会增加震动感,同时也损失在湿滑路面下的抓地表现。
值得一说的是,V7 Scrambler原厂并未配有发动机护杠与油底壳护板,让人在野外撒欢时,也不免需要时刻谨慎着,毕竟野外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倒车、摔车总难避免,如果没有这些护杠给予机件防护,还是不免让人心有顾虑。
结语
两个品牌、两种风格,怎么选?这两款都是很人性化的小改装范本,动力输出都在伯仲之间,价格也差不了太多,V7 Scrambler加上改装套件之后,差不多与小贸的T100接近。如果以市区代步来说,Scrambler实用性更高,遇到堵车还可以爬上人行道扬长而去,而T100还得在车阵中不停穿梭。乐趣嘛,一个是崇尚经典赛事的操控体验,让你可以感受纯正的机械快感与乐趣;一个是当你看到草原上的风景,还能带你前行,而不是止于柏油路前。所以,怎么选还是看你自己,或者两种各来一辆,就齐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