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画图策略是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易于直观理解的图画,小学生学会运用画图策略,可以激发其思维、引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案例,再现运用画图策略的过程,探究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高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们教师在不断探索的问题。“画图法”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画图”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尝试自行解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方法和技巧后巧妙地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接触到“画图解题”的方法后,数学学习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出发谈一谈“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一、用画图重现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了才会努力的学习相关知识。画图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重现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绝佳途径。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明和小芳是同桌,他们在学习到了角度之后,突然争论了起来。小明说刚学习的角度中直角比钝角大,小芳则说钝角比直角大。那么他们谁说的对呢?学生刚接触到角度的概念,掌握的还不熟练。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了自己的课本,同桌两个人中一个人在课本展示的七巧板上找到钝角并画出来,另外一人则找直角并画出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作图。这时,我让他们同桌两人比较一下自己找到的角度。学生通过图画,一眼就看出了钝角比直角大。这时,我接着问题目中的两位同学谁说的正确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小芳说的对。这样,我通过引导学生画图帮助他们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致勃勃的投入到了学习新的单位长度的过程中。
二、探索性的画图活动展现学生思维构建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节好课需要教师的智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又要让他们有知识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画图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将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螺旋上升的,数学课的学习也是有体系与脉络的,简单的画图活动更能帮助他们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认识图形二》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图形的相关知识,第一次认识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是立体图形,而这里要认识的是平面图形,将学生的认识从立体转向平面是很有难度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半开放式的学习单,将学习单划分为不同的版块,让学生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积木中,找出一个平平的面,并画下来。教师通过学生的拓画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思维发生情况,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画出。以“圆柱”为例,第一类同学对图形的感知较为一般,只能找出圆形,第二类同学的空间感知与想象力都很好,能找出圆形以及长方形,老师通过画图的过程,寻找到他们思维发展的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状态,“定制”教学策略,帮助更多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对低段的学生来说,允许他们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更能帮助他们积累不同的数学学习经验,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保持他们思维的探索性以及开放性。
三、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生处于现在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十分的好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这一点入手,从而有效的实施画图教学。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平时授课中能够画图解决的问题要进行画图,让学生知道这些问题通过图像能够变得简单易懂,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才会借助图像来解决问题。就像是就在学习算一些图形面积的时候,可能题中让你计算“公园种树的面积”并且告诉你公园中的小路是怎么分布,然后告诉你一些已知条件,这样的问题单纯的靠我们想象是很难解决的,学生可能在阅读完题目之后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他们有可能产生畏惧心理,放弃解答这个问题,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到问题中的条件,带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就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画图练习,让学生具有通过图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养成画图解题的好习惯,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不退缩,借助图像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画图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且在脑海中能建立起这种模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对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也能为学生今后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画图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合理的利用画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掉很多难题,同时画图还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将画图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画图来解答习题,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蓝青.浅谈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畫图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8(2).
[2] 张秀宗.如何培养小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7).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画图策略;解决问题
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高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们教师在不断探索的问题。“画图法”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教学方法。“画图”这一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遇到实际的问题时尝试自行解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掌握了一定方法和技巧后巧妙地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接触到“画图解题”的方法后,数学学习能力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下面,我将从三个角度出发谈一谈“画图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一、用画图重现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兴趣才会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对学科感兴趣了才会努力的学习相关知识。画图就是一个帮助学生重现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绝佳途径。
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节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小明和小芳是同桌,他们在学习到了角度之后,突然争论了起来。小明说刚学习的角度中直角比钝角大,小芳则说钝角比直角大。那么他们谁说的对呢?学生刚接触到角度的概念,掌握的还不熟练。这时,我让学生拿出了自己的课本,同桌两个人中一个人在课本展示的七巧板上找到钝角并画出来,另外一人则找直角并画出来,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作图。这时,我让他们同桌两人比较一下自己找到的角度。学生通过图画,一眼就看出了钝角比直角大。这时,我接着问题目中的两位同学谁说的正确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道小芳说的对。这样,我通过引导学生画图帮助他们解决了自己的困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致勃勃的投入到了学习新的单位长度的过程中。
二、探索性的画图活动展现学生思维构建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节好课需要教师的智慧,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又要让他们有知识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传授数学知识,更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得到发展。对于学生来说,画图的过程,其实也是他们将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转换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水平是螺旋上升的,数学课的学习也是有体系与脉络的,简单的画图活动更能帮助他们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知识体系。
《认识图形二》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图形的相关知识,第一次认识的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和球是立体图形,而这里要认识的是平面图形,将学生的认识从立体转向平面是很有难度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半开放式的学习单,将学习单划分为不同的版块,让学生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的积木中,找出一个平平的面,并画下来。教师通过学生的拓画情况,来了解他们的思维发生情况,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用什么样的立体图形画出。以“圆柱”为例,第一类同学对图形的感知较为一般,只能找出圆形,第二类同学的空间感知与想象力都很好,能找出圆形以及长方形,老师通过画图的过程,寻找到他们思维发展的过程,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状态,“定制”教学策略,帮助更多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对低段的学生来说,允许他们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更能帮助他们积累不同的数学学习经验,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保持他们思维的探索性以及开放性。
三、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小学生处于现在的年龄阶段,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十分的好奇,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从这一点入手,从而有效的实施画图教学。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平时授课中能够画图解决的问题要进行画图,让学生知道这些问题通过图像能够变得简单易懂,这样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才会借助图像来解决问题。就像是就在学习算一些图形面积的时候,可能题中让你计算“公园种树的面积”并且告诉你公园中的小路是怎么分布,然后告诉你一些已知条件,这样的问题单纯的靠我们想象是很难解决的,学生可能在阅读完题目之后还不知道要做什么,他们有可能产生畏惧心理,放弃解答这个问题,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根据已知条件,画出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的看到问题中的条件,带领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就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画图练习,让学生具有通过图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养成画图解题的好习惯,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不退缩,借助图像进行处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画图技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且在脑海中能建立起这种模型,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对知识感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也能为学生今后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画图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合理的利用画图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掉很多难题,同时画图还能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索,将画图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通过画图来解答习题,掌握知识运用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蓝青.浅谈如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畫图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8(2).
[2] 张秀宗.如何培养小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