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输血在肿瘤患者的应用和进展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细胞输血已得到临床的肯定 ,去白细胞的成分输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去白细胞输血可减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减少肿瘤患者化疗和术后感染、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文章就以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关键词】去白细胞输血;肿瘤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21-02
  输血治疗是肿瘤病人治疗的必要手段之一,随着成份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渐渐发现白细胞在库存血液中易引起输血不良反应,而自 20 世纪7O年代报道用去白细胞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后,去白细胞已逐渐常规应用于制备各种血液制品,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去白细胞输血可减少肿瘤患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防止H L A同种免疫和血小板输注无效,降低传播白细胞相关传染性病原体的危险性,还可防止或消除输血相关免疫抑制综合征, 防止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1],因此去白细胞输血在肿瘤输血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拟对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减少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的发生
  研究已经证实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临床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 HLA 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 导致发热等临床不良症状。而刘燕玉等[2]研究也发现全血或红细胞用白细胞过滤器滤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血液标本进行血液质量检测,观察患者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朴英玉等[3]也报道观察他们医院的肿瘤患者用去白细胞输血比传统输血非溶血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2 减少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的发生
  研究报道因白细胞内含有大量吞噬而未杀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CMV)、艾滋病病毒(HIV )、EB病毒(EBV )、人类嗜淋巴细胞病毒(H TLV/l I )等 。输入这些白细胞容易感染这些疾病,使用去白细胞成分血可有效降低感染这些疾病的危险性。陈方祥等[4]研究表明:去白细胞可预防CMV等病毒输血传播,某些受血者接受白细胞输注时可促进受血者体内潜伏病毒的活化,使用去白细胞成分血可以有效预防这些潜伏病毒的复发和复制。
  3 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长期血小板输血支持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常常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病人发生致命的出血 。有统计分析表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诸多原因中非同种免疫因素 (包括药物、发热 、自身抗体等)高达80%以上,这些原因可以使血小板输血效果降低50左右。也有学者认为血小板输注后产生 HLA 抗体的大规模和预期随机研究发现,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初次化疗期间(化疗开始后8周),HLA 抗体在白细胞未去除的血小板使用组是13%,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使用组,使用群体供者制剂是3%,单一供者制剂是4 。Novotny V M等[5]也发现尤其像再障和骨髓发育不良之类的造血系统疾病 , 需要多次血小板输血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高危病人,可用去白细胞血小板输血来避免 HLA 抗体的产生,以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并以此来减少输血量。
  4 预防T A -G V H D
  李晓雪等[6] 研究发现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由供者血液内活的淋巴细胞引起的致命的同种免疫反应,其高危人群包括新生儿、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病人、放疗或经放疗后免疫抑制病人,还包括这样一种人群,受者因含有供者的HLA 型别而不能识别供者的淋巴细胞,供者淋巴细胞不被清除而在受者体内繁殖但却可以识别受者其它HLA抗原而发生GVHDE,这种情况常在近亲之间发生。目前普遍认为对输注血液进行照射是防止TA-GVHD最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5 减少肿瘤患者术后和化疗后感染
  王佳丽等[7]把术后感染诊断标准定为患者手术后至出院前或术后30天内发生的细菌感染,包括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切口感染、腹盆腔深部感染及脓毒血症,观察202例各类肿瘤患者输血,发现用去白细胞病人的术后感染率比未用去白细胞的病人感染率显著降低。龙石峰等[8]观察 100 例用去白细胞输血及未去白细胞不同输血方式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观察其化疗后感染。结果少白细胞输血组和未去白细胞组分别为3.92%和 1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减少肿瘤患者的复发率
  王慧红[9]在总结围手术期输血治疗的186例期肿瘤患者(其中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58例,输注悬浮紅细胞66例和未输血 62 例),转移复发做比较分析,发现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组明显低于输注悬浮红细胞组,与未输血组相近。刘景汉在[10]观察100例经过去自细胞输血及未去白细胞不同输血方式治疗的白血病患者,观察2年内转移复发率、3年生存情况结果少白细胞输血组2年内转移复发率、 3年生存情况分别是29.4%、 60.8%, 未去白细胞组分别是65.3%、3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 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李春[11]在观察1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比较两组患者 T细胞亚群、N K 细胞活性及红细胞 C 3 b 受体花环率等。常规输血患者与去白输血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N 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 C3b 受体花环率等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输血组患者红细胞C 3 b 受体花环率较治疗明显提高, 去白输血组患者T3、T4、T 4/T 8、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治疗明显提高,同时去白输血组患者T4、T4/T8、NK细胞活性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去白细胞输血能够有效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胞. 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输血后有白细胞携带的主要相容性复合物抗原的呈递在免疫调节和细菌感染性上起相当大的作用 。因此,滤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可降低由以上免疫因素介入引起的免疫抑制的影响和细胞因子介导的器官损伤.
其他文献
【关键词】规范;床边交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20-02  床边交接班制度是病区常规工作之一,是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保证病人治疗、护理不间断的必要措施。呼吸科病种全,多慢性病,老年患者多,缺乏对疾病知识了解,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在治疗先兆流产中的有效性。方法:2014年1月至5月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先兆流产患者240例分别给予滋肾育胎丸与黄体酮治疗。结果:在先兆流产的治疗方面滋肾育胎丸与黄体酮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滋肾育胎丸在治疗先兆流产方面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轻。  【关键词】流产;先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12-0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至10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6%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为患者寻求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奥美拉唑组与雷尼替丁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溃疡直径变化、治疗总有效率、Hp转阴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半流质无渣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褚头红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经典的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借助系统预试验初步判断楮头红所舍的化学成分,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总量,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部分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楮头红含还原多糖平均为75g/kg,含Mg、Zn、Mn、Cu分刺为205.446+6.00 mg/kg、50.279+2.25 mg/kg、319.294+12.00 mg/kg、10.867 +0.36mg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在治疗阑尾炎中的可行性以及优缺点。方法: 选取2010-05至2013-05于我院外科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10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观察组56例腹腔镜手术切除穿孔阑尾炎,对照组48例开腹手术切除穿孔阑尾炎,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禁食时间、伤口大小、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伤口大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念珠性阴道炎病发原因和治疗方案。  方法:治疗组给予使用碘伏冲洗阴道,并配合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剂,对照组单纯局部使用克霉唑栓剂,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使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康复率分别为93%和65%,治疗组的康复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引导灼痛,有异味。体征
期刊
摘要:目的:5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方法:资料随机抽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收治116例孕妇,将其中5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做为观察组,并对其进行饮食干预及血糖量控制治疗;将另外58例各项指标均正常的孕妇做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孕妇并发症、围产儿发病率、分娩情况等进行观察并比较。  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孕妇分娩前期的饮食干预及胰岛素辅助治疗,在两组比
期刊
【摘要】肺間质纤维化的基本病因并不十分明确,现缺乏特效防治手段。研究表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抗肺纤维化作用。小剂量琥乙红霉素通过相应的作用机制(与免疫炎症性损伤有关的机制以及与纤维化修复有关的机制),进一步达到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本文就对小剂量琥乙红霉素在抗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研究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琥乙红霉素 肺间质纤维化 抗纤维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30例胸腔镜单孔隐蔽切口手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对女性患者采取第3肋间乳腺外缘腋下小切口,男性患者采取经乳晕弧形切口。结果:本组病例手汗均消失,4例(13.3%)轻度代偿性多汗,无需进一步治疗,术后2个月好转。随访时间1~14个月,平均8.2月,其中7例>12个月。无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