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吸收丰富的营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良好的进餐习惯对于幼儿的生长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小班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孩子来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而纠正幼儿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关键词:小班幼儿 进餐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名言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出现了几个成年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的情况,很多家长习惯包办代替,大多数的幼儿在家吃饭都是要家长喂,有的甚至追着孩子喂饭,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进餐时东张西望,边玩边吃,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桌上地上到处都是饭菜,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幼儿还有严重的挑食现象;还有的幼儿咀嚼能力太差,遇到块状的食物会不知所措,因为平常在家都是家长切碎了再吃,有的还会用辅食机打成泥糊状再进食,这样的不良进餐习惯不仅影响了幼儿营养的吸收,养成不良的进餐习惯,还会为将来的换牙问题留下隐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我发现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习惯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因为家长自身也有偏食的习惯。
2.家里提供的零食过多,幼儿零食吃多了,等用餐的时候已经吃不下饭菜。
3.幼儿未入园前,家长喂养太过精细,幼儿咀嚼能力差。
4.在家都由家长喂食,幼儿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状态。
5.身体因素,情绪的影响。
小班幼儿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进餐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常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些不良进餐习惯,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改进。
一、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好动经常这边摸摸,那边碰碰,手部很容易接触到很多细菌,如果饭前不洗手,手上的细菌就会进入体内,这样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容易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我们可以让幼儿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一边洗手一边说步骤,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菜谱介绍法。
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蔬菜,每次吃到蔬菜的时候就会吃的特别慢,还会一直在嘴里咀嚼不下咽,面对这一问题,我班采取了介绍菜谱的方法,我们会提前将每周菜谱制作成PPT,每天介绍菜的名称及营养。
2.逐渐加量的方法。
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一位幼儿,从来都不吃蔬菜,刚开始他一看到蔬菜就把碗推掉,于是我们一开始只给他盛极少的量,每次吃完后,我们会帮他加一点他喜欢吃的菜作为奖励,慢慢地他的蔬菜量也和其他幼儿一样了。
3.物質鼓励法。
对偏食挑食、剩饭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幼儿红苹果、数字贴纸、小红花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挑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4.榜样示范法。
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及时表扬一些进餐习惯较好的幼儿,特别是从来不挑食、偏食的幼儿。在孩子们吃的时候,一边闻一边说:“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蔬菜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呢?”通过这种暗示法,为他们树立榜样。
5.家园配合法。
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只在幼儿园内培养就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会通过不同的交流工具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进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经常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寻找原因取得共识,寻求解决方法,以求做到家园同步。
虽然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也让家长知道包办代替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是很多家长依然是“老样子”,特别是老人。个别家长在老师面前说的一个样,回到家里做的又是一个样,这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家园不一致,更达不到一致的理想教育目的。对家庭教育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教育的契机,作为老师和父母应注意捕捉教育的时机,利用自然生活中的素材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幼儿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靠教育而前进,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坚持和努力。
关键词:小班幼儿 进餐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句名言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家庭出现了几个成年人围着一两个孩子转的情况,很多家长习惯包办代替,大多数的幼儿在家吃饭都是要家长喂,有的甚至追着孩子喂饭,使幼儿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很多幼儿对进餐不感兴趣,进餐时东张西望,边玩边吃,常常将饭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有时还故意将饭菜呕吐在碗内。有的幼儿虽然会自己吃,但习惯不好,桌上地上到处都是饭菜,在进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幼儿还有严重的挑食现象;还有的幼儿咀嚼能力太差,遇到块状的食物会不知所措,因为平常在家都是家长切碎了再吃,有的还会用辅食机打成泥糊状再进食,这样的不良进餐习惯不仅影响了幼儿营养的吸收,养成不良的进餐习惯,还会为将来的换牙问题留下隐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健康领域内容与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我发现幼儿的不良进餐习惯习惯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因为家长自身也有偏食的习惯。
2.家里提供的零食过多,幼儿零食吃多了,等用餐的时候已经吃不下饭菜。
3.幼儿未入园前,家长喂养太过精细,幼儿咀嚼能力差。
4.在家都由家长喂食,幼儿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状态。
5.身体因素,情绪的影响。
小班幼儿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进餐习惯对小班幼儿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常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这些不良进餐习惯,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改进。
一、幼儿习惯餐前洗手。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好动经常这边摸摸,那边碰碰,手部很容易接触到很多细菌,如果饭前不洗手,手上的细菌就会进入体内,这样不仅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容易对自身健康产生影响。我们可以让幼儿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一边洗手一边说步骤,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菜谱介绍法。
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蔬菜,每次吃到蔬菜的时候就会吃的特别慢,还会一直在嘴里咀嚼不下咽,面对这一问题,我班采取了介绍菜谱的方法,我们会提前将每周菜谱制作成PPT,每天介绍菜的名称及营养。
2.逐渐加量的方法。
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一位幼儿,从来都不吃蔬菜,刚开始他一看到蔬菜就把碗推掉,于是我们一开始只给他盛极少的量,每次吃完后,我们会帮他加一点他喜欢吃的菜作为奖励,慢慢地他的蔬菜量也和其他幼儿一样了。
3.物質鼓励法。
对偏食挑食、剩饭的幼儿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幼儿红苹果、数字贴纸、小红花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挑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4.榜样示范法。
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及时表扬一些进餐习惯较好的幼儿,特别是从来不挑食、偏食的幼儿。在孩子们吃的时候,一边闻一边说:“哇,好香,并作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蔬菜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呢?”通过这种暗示法,为他们树立榜样。
5.家园配合法。
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家长的密切配合,如果只在幼儿园内培养就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会通过不同的交流工具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进餐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偏食、挑食对孩子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并经常与个别进餐习惯差的幼儿家长交流寻找原因取得共识,寻求解决方法,以求做到家园同步。
虽然我们通过各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也让家长知道包办代替带来的不良影响,可是很多家长依然是“老样子”,特别是老人。个别家长在老师面前说的一个样,回到家里做的又是一个样,这就导致了对孩子教育的家园不一致,更达不到一致的理想教育目的。对家庭教育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无刻不含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教育的契机,作为老师和父母应注意捕捉教育的时机,利用自然生活中的素材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幼儿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生活靠教育而前进,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不断地坚持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