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世界都是孩子教室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中,动物探秘乐园实践活动小组已经成立了快两年了,孩子们从刚开始懵懵懂懂分组分工、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探索实践,到现在的乐于去质疑,勇于去探究,在这两年中我们一起探索天牛身上的奥秘,见证了蝴蝶蜕变的美丽,求证了金鱼年龄的秘密……我和孩子們一步一个脚印的摸爬滚打着,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热情参与,兴致勃勃地讨论,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兴趣,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自主能力和探究意识,这种兴趣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游戏,我们应不拘泥于常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尝试灵活多变的教学引导方法,激发学生在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兴趣。近期笔者开展关于《蚂蚁猜想》综合实践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反思本次实践活动,收获颇丰。
  一、 回归生活,授之以欲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它对教师具有无穷的魅力,又富有很强的挑战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生成性使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老师们最大的困惑。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择就比较重要了。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发现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提出具有吸引力,适合他们口味的活动课题。然后教师紧扣课题设计合理的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激发学生产生愿意参与活动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主动心,甚至迫不及待跃跃欲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选择活动主题时必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研究课题或问题。生活本身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学生就是从生活中走来的,所以在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双眼里,经常可以看到由一个个生活现象而引发的为什么。如本学期第一阶段研究小课
  《蚂蚁猜想》主题的选择,蚂蚁是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小动物,每个孩子都经常见到,蚂蚁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容易获取和观察研究。
  活动片段一:
  师:你们想探索蚂蚁身上哪些奥秘?
  生:我想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是不是和我一样爱吃甜食巧克力?(组员:哈哈大笑)
  生:我看电视上介绍说蚂蚁和蜜蜂一样认路本领很强,我想知道它们出远门后怎么回家,为什么蚂不会迷路呢?
  师:你是想知道蚂蚁身上有什么本领,能让它们记住回家路线吗?
  生:是的,我在书上看过蚂蚁是靠气味回家的,但我还想自己做个小实验,看蚂蚁会不会受到其他气味的干扰。
  生:我还想知道为什么蚂蚁被称为大力士,它可以举起比自己重多少的东西……
  关于这只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议论纷纷,通过民主商议,根据孩子的讨论的内容,把《蚂蚁的秘密》下分为ABC三个实验小组,A组研究蚂蚁的饮食口味,B组探究蚂蚁认路本领。C组探究蚂蚁与力量,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小课题归位到组,并给自己的研究小组取了临时代号,分别是A组吃货小蚂蚁,B组蚂蚁认路专家,C组蚂蚁大力士。由于兴趣源于生活,而孩子们又从生活中发现了问题,有了兴趣作牵引,有了问题作目标,有了质疑和探究的欲望,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所以孩子的小课题研究就“水到渠成”了。
  二、穿针引线,自主探究
  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由于这样的学习模式提倡的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在老师穿针引线的牵引下,尝试用已有经验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面向自然、面向社会、自我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改变了学生原来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授受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启动自己的智慧之库,大胆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再运用,每一步的实施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最直接的体验,所以即使是失败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品尝到愉快的成长经历。虽然在完成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孩子们操作的方式还相当稚嫩,但这样的学习方式已给他们渗透了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活动片段二:
  师:有了研究目标,那你们小组讨论后的实验方案能简要来说一说吗?吃货小蚂蚁组?(组员笑)
  生:老师我们暂定的方案是这样的,待会写到实验表格上可能有所修改,先选定一个蚂蚁窝,准备好甜、咸两种口味的食物,巧克力和火腿肠两样东西在蚂蚁窝门口进行食物诱惑,看哪种食物受欢迎。
  师:甜咸有了,荤素要不要也搭配一下?(组员们大笑)
  生:老师,这个可以有,那我们小组再加两样食物青豆一粒和红烧肉一块。
  师:一个蚂蚁窝够了吗?实验结论能下吗?
  生:和上学期金鱼活动一样进行对比实验,我们再增加一个蚂蚁窝……
  同样B组和C组的实验方案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漏洞,如B组蚂蚁认路专家设计的抹布擦拭方案:在蚂蚁走过的路线上用抹布反布擦地面,让蚂蚁走了一段后在前方用纸板挡住去路。气味干扰方案:利用樟脑丸圈禁蚂蚁或在蚂蚁必经路线上用气味干扰,最终的试验结论仅仅只是求证蚂蚁是靠气味寻而已,为了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有更大的突破和发现,我建议孩子用上放大镜,观察蚂蚁在爬行动作行为中有没有新发现。孩子们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蚂蚁在爬行的时候腹部连续接触地面,以此推断这种气味是从腹部散发出来的,有个孩子马上说要研究蚂蚁腹部分泌的气味。我问他为什么,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这种气味如果可以提取出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蚂蚁那得到启示,也发明一种气味探测仪呢?这种敏感的气味探测仪可以用于跟踪坏人,不怕他逃到天涯海角……
  孩子把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带到了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学习印象,又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习致用,取之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取,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学习氛围非常浓烈。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懂得顺势引导,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和学习方式。从活动一开始就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体验实践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和突破。
  三、多样评价,拓展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定量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管理功能,更多地表现为终结性评价,无论是评价的对象、目的、方式、内容都过于单一。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反思。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实现“他评”与“自评”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改变学生只是对象的单向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教学相长的良好发展,最终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在问题的发现中获得活动的乐趣;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将学生浓厚的兴趣一直延续到课后、课外、甚至下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在孩子的调查报告中有句这样的话:“我们想发明蚂蚁起重机”,多么纯真、可爱的想法呀!虽然目前我们没有尖端的设备去研究和分析,但每一个孩子都是具有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小科学家,只要我们能敏锐地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认真地创设适宜的探究环境,正确的推动和引领,并尊重孩子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一个孩子都一定会与大人一样兴致勃勃地去尝试、去创造,每一个孩子都能轻松快乐乐地学习、认识、理解、热爱探究。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新实践。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浪潮中,我们所触及的只是其中一隅,我深知,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走进生活,给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成就了学生们一个个发展能力的平台。学生们似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在这开放的世界里尽情地展翅飞翔!
  走出去吧,整个世界都是孩子的教室!
其他文献
常见的小学阅读课,教师会在第一课时讲解字词句段,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整体阅读。通过精读课文,教师向学生传递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但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小学语文课,课文题目是《小镇的早晨》。教师向学生讲解,文章主体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小镇的早晨又是热闹的”、“小镇的早晨更是忙碌的”,最终的结论是,“这个小镇是美好的,正在发展的过程中”。  就是这
期刊
摘要:在新一輪的教育改革当中,更多的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而对于初中地理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拥有着独特的趣味,这就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有良好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主体参与  对初中地理来说,是担任着
期刊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又被称作“小高考”,或者“会考”,是指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由省级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依据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标准,检测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的掌握以及学修程度的终结性考试。其考试成绩除了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可以为高职、高专以及部分高校提供除高考成绩之外的另一个入门选拔的标准。由此可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具有双重职能,学生要想取得满意的成绩,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复习策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像所有的改革一样,在大面积的推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出现问题。正确对待新课程下的考试,正确处理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顺应新课程的理念,遵循新课程的标准,在新课程教学法的指导下,怎样搞好课堂教学考取好的成绩?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内容。本人为此针对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从而实现以高效的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  关键词:新课程 高效课堂 情境教学
期刊
我认为,当前或未来可以称作名师的人,应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应该是一个具有温文尔雅的仪表风范,乐观向上的工作態度,爱岗敬业的道德水准,广博复合的知识储备,多才多艺的职业技能的人。总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契诃夫云:“一切都应该是美的。”  有一位记者曾就“何谓名师”请教现代一位学者,这位学者这样诠释,“大学者,非大楼、大房、大广场也,而是有大师也”。也就是说,名校出名师,名师带名校,名师是名校的招牌。
期刊
英国的著名语言学家D. A. 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英语教学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源。如今我们使用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英语词汇同时在不断地更新、扩大。众多
期刊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德育实效性较差,德育工作陷入了困境。我从学校德育工作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学校德育的手段与方式,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学校德育的内容等具体层面进行探讨,并寻求对策,以有利于以后的中学德育实践。  关键词:中学德育 实效性 困境  当今时代,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
期刊
人教版《语文》“名著导读”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共选了10部中外经典名著,每册安排2部,目的在于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对名著导读的课堂操作进行探索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名著阅读的意义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以下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为基础,谈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教学。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在应试教育的观念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绝对服从教师,并且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缺乏自主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体察学生的实际学情,展现学生对于文本的了解程度。而让学生质疑往往是我们了解学情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课程目标第二学段阅读部分也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足见学生质疑的重要。而当下的语文课堂,却往往没有把孩子的疑问重视起来。教学中,很多老师表面上让孩子质疑,实际上仍旧按照自己的预设牵着孩子走。孩子的质疑在课堂上走了一个形式,被当成鸡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