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教学中受到轻视的科目逐渐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更多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身心素养也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核心理理念下,人本教学思想得到了普及和实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人性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体育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就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互动教学的有效开展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互动教学;应用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327
引言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容易陷入两个极端。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仍存在“放羊”的基本思路,在教学中缺乏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体育课程演变成自由活动课程。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总的指导方式过于刻板和保守,导致学生在僵硬的体育训练中缺乏兴趣和能动性,对体育学习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对此教师都需要在积极互动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造,促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有效互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互动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综合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具有依赖心理,在运动中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和学生有效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对体育课程课程表现出更高的兴趣,从而体育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
(二)互动教学促进学生健康价值观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训练过程是学生少有的能够进行户外活动的科目,学生需要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有效的心理宣泄和放松。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科学态度和学生展开有效互动,使学生的压抑情绪得到释放,激励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1
(三)互动教学激励师生之间形成有效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运动中存在盲目性,在训练中缺乏身体协调性,使学生的训练信心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提升学生的训练信心,使体育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四)互动教学促进学生集体团结意识的提升。在户外互动教学中,对学生集体的凝聚力进行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基础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组织学生开展大型集体活动,能够使学生保持集体认同观念,促进学生班级学习、训练风气氛围的发展,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教学的综合效果。
(五)互动教学使安全德育理念得以有效传递。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向学生传递规则和责任意识,使教学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教师的有效互动指导教学,是促进德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互动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调查了解。在开展体育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质进行调查了解。并积极走访学校周围的环境,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体育元素和内容 ,使自身在教学中保持人本教学基本理念,使自身的平等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发展。
(二)教师维持自身的积极正面形象。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升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维持自身的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打造成乐于帮助和交流的人。在教学中维持自身教学的专业性,保持谨言慎行的教学原则等。促使学生对教师保护尊重和爱戴,敢于和教师进行大胆的沟通和交流。
(三)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寓教于乐的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自然、轻松教学的基本态度,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充分的乐趣。例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运动行为直接上手进行辅导,避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批评和空谈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游戏竞技性活动,避免体育训练只是进行简单的重复训练。
(四)积极组织开展集体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有效的自我组织能力,基本各玩各的教学格局,对学生的兴趣激发造成了消极影响。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和学生的集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领导地位,对学生集体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使学生的集体活动兴趣和娱乐精神得到培养。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互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保持竞技。合作态度,进行大胆尝试,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情绪体验。
(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问题反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反馈。如身体感到不适,体育器材存在问题,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教師都需要保持积极态度对学生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促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更有效开展。
(六)保持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鼓励和评价。最后在体育教学中、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使学生集体和个人保有荣誉感,增加学生的运动自信和兴趣,促使体育运动教学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2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教师需要保有基本的生活化和人本教学原则。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兴趣。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游戏理念,促使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得到有效法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文毅. 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008(009):125-126.
[2]张娜.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26-227.
关键词:小学体育;互动教学;应用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327
引言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策略容易陷入两个极端。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仍存在“放羊”的基本思路,在教学中缺乏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体育课程演变成自由活动课程。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总的指导方式过于刻板和保守,导致学生在僵硬的体育训练中缺乏兴趣和能动性,对体育学习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对此教师都需要在积极互动基础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造,促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有效互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互动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综合效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具有依赖心理,在运动中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和学生有效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的基础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对体育课程课程表现出更高的兴趣,从而体育教学综合质量的提升。
(二)互动教学促进学生健康价值观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训练过程是学生少有的能够进行户外活动的科目,学生需要在体育课程中得到有效的心理宣泄和放松。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科学态度和学生展开有效互动,使学生的压抑情绪得到释放,激励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1
(三)互动教学激励师生之间形成有效配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运动中存在盲目性,在训练中缺乏身体协调性,使学生的训练信心受到影响。对此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能够使学生顺利完成训练任务,提升学生的训练信心,使体育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四)互动教学促进学生集体团结意识的提升。在户外互动教学中,对学生集体的凝聚力进行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基础目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组织学生开展大型集体活动,能够使学生保持集体认同观念,促进学生班级学习、训练风气氛围的发展,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教学的综合效果。
(五)互动教学使安全德育理念得以有效传递。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的向学生传递规则和责任意识,使教学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教师的有效互动指导教学,是促进德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互动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一)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调查了解。在开展体育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质进行调查了解。并积极走访学校周围的环境,了解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体育元素和内容 ,使自身在教学中保持人本教学基本理念,使自身的平等教学理念得到更新发展。
(二)教师维持自身的积极正面形象。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提升互动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维持自身的形象。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打造成乐于帮助和交流的人。在教学中维持自身教学的专业性,保持谨言慎行的教学原则等。促使学生对教师保护尊重和爱戴,敢于和教师进行大胆的沟通和交流。
(三)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寓教于乐的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保持自然、轻松教学的基本态度,使学生在训练中感受到充分的乐趣。例如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运动行为直接上手进行辅导,避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批评和空谈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多开展一些游戏竞技性活动,避免体育训练只是进行简单的重复训练。
(四)积极组织开展集体体育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有效的自我组织能力,基本各玩各的教学格局,对学生的兴趣激发造成了消极影响。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和学生的集体活动中。通过自身的领导地位,对学生集体活动进行有效组织,使学生的集体活动兴趣和娱乐精神得到培养。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互动教学中的情感交流,鼓励学生保持竞技。合作态度,进行大胆尝试,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情绪体验。
(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问题反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大胆反馈。如身体感到不适,体育器材存在问题,学生之间存在矛盾等。教師都需要保持积极态度对学生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促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更有效开展。
(六)保持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鼓励和评价。最后在体育教学中、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积极评价和鼓励。使学生集体和个人保有荣誉感,增加学生的运动自信和兴趣,促使体育运动教学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2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教师需要保有基本的生活化和人本教学原则。在教学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和兴趣。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游戏理念,促使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得到有效法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文毅. 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008(009):125-126.
[2]张娜. 小学体育互动教学策略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