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建设是“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在此项“工程”中承担的最主要的任务。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电大越发感到:社会专业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院校,为社会培训和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方面的服务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自身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将重点围绕工程介绍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并谈谈在为社会提供课程和教学资源方面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企望能与同行们共享并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以满足需求方需求为目的进行课程设置
(一) “工程”的课程设置思路
“依据需求方的要求设置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像“工程”这种情况,需求者广泛且复杂,需求差异很大,究竟按照哪种和哪方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呢?按照电大原来学历教育以专业来设置课程显然也是不行的。经过反复实践:电大为“工程”提出了这样一种课程设置思路,即先由电大根据“工程”的要求、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以往的培训经验提出备选课程的“菜单”及相应的简介,再由需求方代表根据课程菜单和简介进行选择、甄别或提出其它意见,最后再由电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实际的课程设置。
由于“工程”涉及的需求对象比较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广泛性原则。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参与课程设置意见的需求方人员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就本“工程”而言,就应当有工会方面、企业方面、学员方面和有经验的职工教育工作者。
2、一致性原则。素质教育工程所推出的课程是面向各种不同企业的,所以,选择的课程应当是那些在企业需求调查中意见比较一致的课程。如果调查意见对某门课程的要求和理解差异较大,则该课程不能选人。比如,本来想在“工程”中设置有关信息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但在征求意见时发现,各单位在计算机培训方面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故最终没有设置这方面的课程。
(二)入选课程的条件
“工程”中,课程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和企业、职工的实际需要设置,通过借鉴以往电大开展培训的经验和“工程”中两轮课程设置实践的摸索,初步确定了以下课程入选的基本条件:
1、符合“工程”专题——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此要求具体化则有以下两个操作层面:
通用性——设置的课程要体现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非专项技能)的培养,能够适合不同企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职工学习。
发展性——设置的课程不仅有助于企业和职工本人现今的需要,还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2、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
5、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
4、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即看电大有没有能力、适合不适合建设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培训是不是便于实施。
5、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在本“工程”中,职工学习的出资方是企业。所以,设置的课程要优先满足企业的需要,否则可能导致企业拒绝参加培训。
6、课程名称显示实用性。依照上述课程设置模式和原则,中央电大先后为“工程”设置了7门课程,它们是。
以合适提升广大职工书面文字交流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实用文体写作》;
以适合增强企业团队建设和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
以适合提高广大企业和职工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实用法律基础》;
以适合增强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为目的的课程——《企业运营与发展》;
以适合提高广大职工面对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的心理适应和调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心理与健康》;
以适合增强窗口行业的职工和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广大职工英语能力为目的的课程——《窗口行业英语》;
为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维护自身健康意识为目的的课程——《工作安全与职业健康》。
经过实践和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这些课程是满意的,并对这些课程的适用性给以了充分的肯定。
二、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电大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经过实践摸索,“工程”的质量标准更多地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具体地说,好的质量就应当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工会满意、企业满意和职工满意。表现在教学资源的具体操作上应当做到:
努力使所有的需求者(学习者)都能受益(素质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建设的资源一定要兼顾不同职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等方面的需求。
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实际水平和现实可接受性,另一方面要让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和“与时俱进”,在科学性和能力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为其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二)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多方因素
除了质量标准外,资源建设还要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比如:需求方可接受的价格、学习者可能的学习条件背景,以及如何在保证需求方的最大利益的同时,保证投入方的基本利益等。这些因素决定着资源建设的可行性,为此:
1、在形式上,要求资源是面向普通一线职工接受水平的、每门课程字数在50万字以内、价格在50元左右、包含文字主教材、形成性考核册、学习指导和一张包含6学时的授课光盘的学习包。
2、在内容处理上,注意从实际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兼顾和优先:
兼顾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共同需要,但培训的需要优先;
兼顾知识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学员的可按受性、实用性,但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优先;
兼顾辅导与自学的需要,但辅导的需要优先;
兼顾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但文化水平较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员需要优先;
兼顾学习者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兼顾专家意见和使用者的意见,但专家意见优先。
(三)开放借力和规范管理相结合
为“工程”量身定做资源对电大来讲是一个新课题,且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了保证质量并按期完成任务,电大采取了以下做法:
1、打破学校部门间的界限,动员全校的整体力量对资源建设进行集中攻关。
2、与外界密切合作,吸取他人的长处。比如,与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合作,吸取他们在职工教育经验、与企业联系和获取各种信息、以及组织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和长处;与社会其它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吸取他们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长处。
3、加强资源建设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 是质量保障的基础。为此,电大承接“工程”所有的课程资源建设都要经过以下环节:
课程教学大纲的研讨和审定——以确定资源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掌握要求等;
教材样章、资源配置方案的研讨和教材的审定一以确定教材的体例和表述方式,确定除文字教材外还要配置哪些媒体以及各种媒体之间的分工;
音像主讲老师试讲和整个授课录像的审定——以确定教师是否适合讲授此门课程,讲课过程中手段和字幕等的配合是否恰当等情况。
除此之外,资源编制组还前往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加强资源建设的研讨环节,特别是加强专家和需求方的交流,以便使专家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方的真实水平的需要,以便在资源建设中充分体现各方面的意愿。经过我们调查,以上述方式建设的资源一方面缩短了建设周期,另一方面得到了80%以上的企业和职工学员的认可。
三、亮点与启示
(一)主要收获和亮点
1、探索了电大为社会组织培训进行课程设置和定制资源的道路
(1)在课程设置上树立了“根据需求方的要求设置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两点:
(2)需求方的直接要求往往不是(也很难提出)课程要求,而是需求方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教育专门机构要善于将需求方的发展要求转化为(或引导为)培训的课程要求。
2、为社会特定培训提供了一种课程设置的操作方法和课程选择(菜单)的标准
3、探索了一条在社会现实环境(多条件和多变量情况)中,争取最大满意效果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这其中包括:对质量标准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需求方的满意度;
确定了需要统筹、兼顾与优先的因素群;
建立了一种资源建设中的沟通机制与借力机制。
(二)确立了通识课建设的基本思路
从提高学习者的基本(通用)职业素质和电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发,电大一直想在学历教育中设立一种跨专业且具有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性质的课程(非公共课性质的课程)组合,即所谓通识课。通过“工程”的实践,明确了通识课的内涵,并建立了若干门这方面的课程。
(三)探索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资源方面沟通的途径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由于质量标准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所以在课程的替换方面一定存在着难度和障碍。在“工程”中探索了了一条以学分当量折算来进行沟通的途径,即“工程”中课程的学分不是百分之百地被学历教育接纳,而是根据专业和内容的不同按一定的比例接纳,这就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机制;
(四)看到了利用电大优势为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课程和资源的前景
1、电大专家队伍的开放性(不局限于某些学校)为广泛社会培训课题的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电大资源的丰富性为社会培训的选择和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承载(数字化存储)和传输(以卫星电视为主的天网和以互联网为主的地网)的电大资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启示与展望
1、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
逐步推出课程组合架构的菜单。即将原来菜单中平铺的、彼此间似乎没有关联的课程按照某一实用主题组合起来,成为一种树状结构的菜单。更进一步的做法是根据社会需求者的职业发展需要,将其转化并归纳整合成一个一个含有知识体系模块的能力培养主题培训项目,这些项目要采用需求者比较熟悉的名称。比如,信息采集能力的培养、数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培养等。然后按照这些主题项目去设置、安排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在同一主题项目下对同一课程进行分级,以适应不同水平的需求者。
2、加强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从教育的角度看,社会培训实施主要困难是学习对象的巨大差异性、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和零散性(即所谓个性化)。传统的教学资源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具有任意搜索和组合资源,随身、随时、大容量和存储下载方便等方面的特点,且价格越来越便宜。在此基础上建设的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员在资源索取和使用方面的不同组合,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够适应在职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和对设备要求的特点,这也正是电大的优势。
3、促进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资源是以课本为主的,对于广大学习者,特别是那些自学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利于自学的。所以在资源建设上要进行扩展,除了基本教学内容外,还要有教师授课的教案、学生学习的经验与体会、实际中的案例剖析、自测题等。
总之,为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服务是电大的责任和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应对这些挑战就谈不上在新领域的发展。这需要社会教育机构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创新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有危机意识,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和勤于实践,要放下正规、正统教育的“架子”,这样才能为真正承担起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全 平
一、以满足需求方需求为目的进行课程设置
(一) “工程”的课程设置思路
“依据需求方的要求设置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像“工程”这种情况,需求者广泛且复杂,需求差异很大,究竟按照哪种和哪方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呢?按照电大原来学历教育以专业来设置课程显然也是不行的。经过反复实践:电大为“工程”提出了这样一种课程设置思路,即先由电大根据“工程”的要求、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以往的培训经验提出备选课程的“菜单”及相应的简介,再由需求方代表根据课程菜单和简介进行选择、甄别或提出其它意见,最后再由电大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实际的课程设置。
由于“工程”涉及的需求对象比较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广泛性原则。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参与课程设置意见的需求方人员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就本“工程”而言,就应当有工会方面、企业方面、学员方面和有经验的职工教育工作者。
2、一致性原则。素质教育工程所推出的课程是面向各种不同企业的,所以,选择的课程应当是那些在企业需求调查中意见比较一致的课程。如果调查意见对某门课程的要求和理解差异较大,则该课程不能选人。比如,本来想在“工程”中设置有关信息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但在征求意见时发现,各单位在计算机培训方面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故最终没有设置这方面的课程。
(二)入选课程的条件
“工程”中,课程要按照工程的要求和企业、职工的实际需要设置,通过借鉴以往电大开展培训的经验和“工程”中两轮课程设置实践的摸索,初步确定了以下课程入选的基本条件:
1、符合“工程”专题——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此要求具体化则有以下两个操作层面:
通用性——设置的课程要体现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非专项技能)的培养,能够适合不同企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职工学习。
发展性——设置的课程不仅有助于企业和职工本人现今的需要,还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2、与实际任务目标相对应,而不是与学科知识体系相对应,课程均可独立学习。
5、在时效和内容上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前瞻性。
4、在具体的操作上有可行性。即看电大有没有能力、适合不适合建设这些课程,这些课程的培训是不是便于实施。
5、优先满足培训费用出资方的要求。在本“工程”中,职工学习的出资方是企业。所以,设置的课程要优先满足企业的需要,否则可能导致企业拒绝参加培训。
6、课程名称显示实用性。依照上述课程设置模式和原则,中央电大先后为“工程”设置了7门课程,它们是。
以合适提升广大职工书面文字交流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实用文体写作》;
以适合增强企业团队建设和职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
以适合提高广大企业和职工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实用法律基础》;
以适合增强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对企业自身发展规律认识为目的的课程——《企业运营与发展》;
以适合提高广大职工面对工作、生活等诸多压力的心理适应和调整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心理与健康》;
以适合增强窗口行业的职工和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广大职工英语能力为目的的课程——《窗口行业英语》;
为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和维护自身健康意识为目的的课程——《工作安全与职业健康》。
经过实践和调查,80%以上的企业和学员对设置这些课程是满意的,并对这些课程的适用性给以了充分的肯定。
二、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电大在这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经过实践摸索,“工程”的质量标准更多地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具体地说,好的质量就应当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工会满意、企业满意和职工满意。表现在教学资源的具体操作上应当做到:
努力使所有的需求者(学习者)都能受益(素质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也就是说,建设的资源一定要兼顾不同职业背景、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年龄等方面的需求。
兼顾需求方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资源建设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实际水平和现实可接受性,另一方面要让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和“与时俱进”,在科学性和能力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为其长远发展积蓄力量。
(二)在内容形式设计上兼顾多方因素
除了质量标准外,资源建设还要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比如:需求方可接受的价格、学习者可能的学习条件背景,以及如何在保证需求方的最大利益的同时,保证投入方的基本利益等。这些因素决定着资源建设的可行性,为此:
1、在形式上,要求资源是面向普通一线职工接受水平的、每门课程字数在50万字以内、价格在50元左右、包含文字主教材、形成性考核册、学习指导和一张包含6学时的授课光盘的学习包。
2、在内容处理上,注意从实际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兼顾和优先:
兼顾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共同需要,但培训的需要优先;
兼顾知识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学员的可按受性、实用性,但可接受性和实用性优先;
兼顾辅导与自学的需要,但辅导的需要优先;
兼顾不同层次的学习者,但文化水平较低、自学能力较差的学员需要优先;
兼顾学习者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兼顾专家意见和使用者的意见,但专家意见优先。
(三)开放借力和规范管理相结合
为“工程”量身定做资源对电大来讲是一个新课题,且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为了保证质量并按期完成任务,电大采取了以下做法:
1、打破学校部门间的界限,动员全校的整体力量对资源建设进行集中攻关。
2、与外界密切合作,吸取他人的长处。比如,与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合作,吸取他们在职工教育经验、与企业联系和获取各种信息、以及组织宣传等方面的优势和长处;与社会其它教育机构密切合作,吸取他们在课程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方面的优势和长处。
3、加强资源建设过程的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 是质量保障的基础。为此,电大承接“工程”所有的课程资源建设都要经过以下环节:
课程教学大纲的研讨和审定——以确定资源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掌握要求等;
教材样章、资源配置方案的研讨和教材的审定一以确定教材的体例和表述方式,确定除文字教材外还要配置哪些媒体以及各种媒体之间的分工;
音像主讲老师试讲和整个授课录像的审定——以确定教师是否适合讲授此门课程,讲课过程中手段和字幕等的配合是否恰当等情况。
除此之外,资源编制组还前往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加强资源建设的研讨环节,特别是加强专家和需求方的交流,以便使专家充分了解和掌握需求方的真实水平的需要,以便在资源建设中充分体现各方面的意愿。经过我们调查,以上述方式建设的资源一方面缩短了建设周期,另一方面得到了80%以上的企业和职工学员的认可。
三、亮点与启示
(一)主要收获和亮点
1、探索了电大为社会组织培训进行课程设置和定制资源的道路
(1)在课程设置上树立了“根据需求方的要求设置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两点:
(2)需求方的直接要求往往不是(也很难提出)课程要求,而是需求方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为教育专门机构要善于将需求方的发展要求转化为(或引导为)培训的课程要求。
2、为社会特定培训提供了一种课程设置的操作方法和课程选择(菜单)的标准
3、探索了一条在社会现实环境(多条件和多变量情况)中,争取最大满意效果的教学资源建设模式,这其中包括:对质量标准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需求方的满意度;
确定了需要统筹、兼顾与优先的因素群;
建立了一种资源建设中的沟通机制与借力机制。
(二)确立了通识课建设的基本思路
从提高学习者的基本(通用)职业素质和电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出发,电大一直想在学历教育中设立一种跨专业且具有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性质的课程(非公共课性质的课程)组合,即所谓通识课。通过“工程”的实践,明确了通识课的内涵,并建立了若干门这方面的课程。
(三)探索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资源方面沟通的途径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由于质量标准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所以在课程的替换方面一定存在着难度和障碍。在“工程”中探索了了一条以学分当量折算来进行沟通的途径,即“工程”中课程的学分不是百分之百地被学历教育接纳,而是根据专业和内容的不同按一定的比例接纳,这就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机制;
(四)看到了利用电大优势为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服务课程和资源的前景
1、电大专家队伍的开放性(不局限于某些学校)为广泛社会培训课题的资源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电大资源的丰富性为社会培训的选择和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承载(数字化存储)和传输(以卫星电视为主的天网和以互联网为主的地网)的电大资源,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五)启示与展望
1、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
逐步推出课程组合架构的菜单。即将原来菜单中平铺的、彼此间似乎没有关联的课程按照某一实用主题组合起来,成为一种树状结构的菜单。更进一步的做法是根据社会需求者的职业发展需要,将其转化并归纳整合成一个一个含有知识体系模块的能力培养主题培训项目,这些项目要采用需求者比较熟悉的名称。比如,信息采集能力的培养、数字应用能力的培养、沟通能力的培养等。然后按照这些主题项目去设置、安排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在同一主题项目下对同一课程进行分级,以适应不同水平的需求者。
2、加强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从教育的角度看,社会培训实施主要困难是学习对象的巨大差异性、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和零散性(即所谓个性化)。传统的教学资源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具有任意搜索和组合资源,随身、随时、大容量和存储下载方便等方面的特点,且价格越来越便宜。在此基础上建设的资源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学员在资源索取和使用方面的不同组合,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能够适应在职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比较零散和对设备要求的特点,这也正是电大的优势。
3、促进立体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资源是以课本为主的,对于广大学习者,特别是那些自学能力较弱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利于自学的。所以在资源建设上要进行扩展,除了基本教学内容外,还要有教师授课的教案、学生学习的经验与体会、实际中的案例剖析、自测题等。
总之,为社会培训和终身学习提供教学资源服务是电大的责任和机遇,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如果不能应对这些挑战就谈不上在新领域的发展。这需要社会教育机构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创新精神和服务精神,要有危机意识,要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和勤于实践,要放下正规、正统教育的“架子”,这样才能为真正承担起为构建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全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