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作出了回答—a fine human being(培养好人),即品德第一,而第二目的则是提高智慧。“小胜靠智,大胜凭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如何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格,使其逐步靠近人生的“大胜”?在深入研究学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之后,我们发现“自强、自立、笃学、报国”是保定外国语学校的优良传统,培养有品、有德、有格的人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这些应该是学校发展的“根”。为此,我们将“培养具有华夏底蕴、国际视野的现代人”确立为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并将“立德树人,成就学生幸福人生”作为我们的德育追求。
涵养德育之“泉”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队伍是德育的活水源泉,教师队伍建设得好,德育工作就会生机盎然。要使学生成为有德、有品、有格的人,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完善人格。
在引导教师执行师德规范的同时,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每年定期举行的班主任培训,从爱心、责任、技能、技巧等各个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或专家开展讲座,传授“真经”。我们还通过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基本素质比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方式,总结工作,介绍经验,组织学习,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感受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
目前,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感受时代变迁所引发的价值冲突,并适时进行正确引导;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关心,从学校到家庭全过程关注;他们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与学生建立了父子、母子般的感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善用德育“金钥匙”
“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在我们看来,用真实、自然、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触动,才是成功的教育。
高中生活泼好动,勤于思考,不甘居人后,乐于实践和参与。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找到了德育工作的“金钥匙”—搭建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在活动中陶冶性情。要把“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却收效甚微”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就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感受到好习惯与好人生的关系,体悟到做人与成才的关系,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每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课,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从队列到内务整理,从军体拳到汇报表演,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确立。
为了使德育从枯燥走向生动,我们确定了主旋律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美育等工作重心,并设立主题活动月。一年四季,主题活动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实现了德育与学生心灵的无缝对接,使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还组建了“红学社”“研心社”“古今社”“鸭梨社”“轮滑社”“秋净棋盘社”等12个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坚持“学校掌舵,学生划桨”的工作思路,让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品味,增长才干。
突破德育实效性差的“瓶颈”
德育实效最终通过学生的发展体现出来,因此,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便成了关键。为突破德育实效性差的现实困境,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加大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把有责任心、敢于讲真话办实事的学生纳入班干部队伍。特别是在班干部竞选规则上,我们摒弃了按选票多少排序“组阁”的形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先以选票为基础确定班长、团支书人选,然后由班长、团支书自行“组阁”确定其余班团干部人选。每周召开班团干部碰头会,每月召开班团干部培训会,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制订应对措施,同时逐渐提高班团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主要采取班会制度、班级日志制度、宿舍日志制度、总结评比制度四种管理方式。班会,不再是“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昏昏欲睡”,而是由学生按宿舍顺序轮流主持班会。班级日志是班级大事记、趣事记、出勤记,是班级的历史性文献。宿舍日志是每周由宿舍成员集体商定一个话题,所有成员围绕这一话题写作,进行情感交流,纾解心理压力。班级卫生、出勤、纪律,宿舍卫生、日志等情况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教学生一天,管学生一生。”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成功的德育应该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为“枯燥无味”注入生命的活力,让“苍白无力”变得具体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享受幸福的人生。■
【杨晋生,保定外国语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南 丽
涵养德育之“泉”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队伍是德育的活水源泉,教师队伍建设得好,德育工作就会生机盎然。要使学生成为有德、有品、有格的人,教师首先要自我教育,完善人格。
在引导教师执行师德规范的同时,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特别是每年定期举行的班主任培训,从爱心、责任、技能、技巧等各个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或专家开展讲座,传授“真经”。我们还通过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基本素质比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方式,总结工作,介绍经验,组织学习,进行交流,进一步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还组织教师走出去学习,感受名校先进的教育理念。
目前,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班主任。他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与学生一起感受时代变迁所引发的价值冲突,并适时进行正确引导;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从学习到生活全方位关心,从学校到家庭全过程关注;他们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与学生建立了父子、母子般的感情,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善用德育“金钥匙”
“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在我们看来,用真实、自然、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触动,才是成功的教育。
高中生活泼好动,勤于思考,不甘居人后,乐于实践和参与。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找到了德育工作的“金钥匙”—搭建实践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在活动中陶冶性情。要把“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却收效甚微”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就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感受到好习惯与好人生的关系,体悟到做人与成才的关系,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每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课,都要接受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从队列到内务整理,从军体拳到汇报表演,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得到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进一步确立。
为了使德育从枯燥走向生动,我们确定了主旋律教育、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法制教育、美育等工作重心,并设立主题活动月。一年四季,主题活动浸润着学生的心灵,实现了德育与学生心灵的无缝对接,使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还组建了“红学社”“研心社”“古今社”“鸭梨社”“轮滑社”“秋净棋盘社”等12个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坚持“学校掌舵,学生划桨”的工作思路,让学生自主管理和参与,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品味,增长才干。
突破德育实效性差的“瓶颈”
德育实效最终通过学生的发展体现出来,因此,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便成了关键。为突破德育实效性差的现实困境,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作用,加大了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把有责任心、敢于讲真话办实事的学生纳入班干部队伍。特别是在班干部竞选规则上,我们摒弃了按选票多少排序“组阁”的形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先以选票为基础确定班长、团支书人选,然后由班长、团支书自行“组阁”确定其余班团干部人选。每周召开班团干部碰头会,每月召开班团干部培训会,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制订应对措施,同时逐渐提高班团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主要采取班会制度、班级日志制度、宿舍日志制度、总结评比制度四种管理方式。班会,不再是“台上慷慨激昂,台下昏昏欲睡”,而是由学生按宿舍顺序轮流主持班会。班级日志是班级大事记、趣事记、出勤记,是班级的历史性文献。宿舍日志是每周由宿舍成员集体商定一个话题,所有成员围绕这一话题写作,进行情感交流,纾解心理压力。班级卫生、出勤、纪律,宿舍卫生、日志等情况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促使学生将自己的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从而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
“教学生一天,管学生一生。”教育所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生命的成长与发展,成功的德育应该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为“枯燥无味”注入生命的活力,让“苍白无力”变得具体生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享受幸福的人生。■
【杨晋生,保定外国语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南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