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俞教授,心理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德育课改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编制组的组长,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答:健康的心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人的创造力发挥的基础。心理健康课程面向全体中职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国现有二千万名左右的中职在校生。中职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虽没有普高学生面临的高考压力,但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要比普高学生大,所受的失败与挫折也比普高学生多,情绪两极性的表现也较为明显。他们既要承受社会轻视职校的压力和家长埋怨“不争气”的压力,又要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一项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甘肃、广东等省市近20个地区50多所学校近万名职校生的调查发现,厌学、学习焦虑、交友困难、挫折感强、就业困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成为职校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教育部于2004年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今年初,又颁布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从政策上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这个《大纲》还是教育部向各级各类学校颁布的第一个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德育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传统德育的内容范围,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个性发展问题,纳入到整个德育大系统中。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保证了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说,中职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确定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针。我们既考虑到与初中思品课的衔接,又要充分体现出中职特色。《大纲》规定中职心理健康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悦纳自我,健康成长”“和谐关系,快乐生活”“学会有效学习”“提升职业心理素质”。五方面内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要围绕学习环节、活动和体验环节以及实践环节来安排。
  
  问:《大纲》强调心理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原则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指出要“加强活动和体验的环节”。您怎么看待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活动?
  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各种活动为组织形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研究表明,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因为,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过程,是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中职生在成长、生活、学习和求职就业中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过程。其次,心理健康活动的活动模式是他助、互助、自助。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助过程。只有在活动氛围和交流过程中,每个学生把整个身心都融入活动中,才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达到自助的目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实现有趣、有用、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就必须加强活动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活动是心理训练,就是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资源,在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活动。同时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问:根据《大纲》的精神,您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材编写有何建议?
  答:根据《大纲》,心理健康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内容可以按大纲的编写次序,也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教材编写,要着力落实《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本着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精神,内容上加强与学生现有的心理实际需求和求职就业的心理素质的联系。特别强调培养和提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好面对就业竞争压力的思想准备。中职一年级以心理健康知识、学校环境适应、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潜能开发为主要内容;中职二年级以成长和生活中的自我意识、职业心理准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中职三年级以认识职业和培养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社会适应训练为重点,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
  
  问: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有哪些评价方式?
  答: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要对学生从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等方面加以评价,特别重视评价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不允许进行知识性考试”。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可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对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状况的观察;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语言描述;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观察学生反应的情境测验。另外,还有学生自评,同伴、教师及家长参与的多主体评价等。要重视学生自我反思、体验、感悟、收获和成长记录等评价方式。
  
  问: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中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学科化倾向。即把心理健康当作一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在课堂上系统讲授心理学概念、理论。我们认为,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必要的,但反对那种把课程理解为普及心理学知识,甚至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学知识考试的学科化倾向。因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程根本目标是应用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来解决中职生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使其心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医学化倾向。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学校的领导、教师有这种看法,会误导学生认为只有患心理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现在的人都重视保健,不是生病了才去看病,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这个道理。据统计,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到总数的1%。中职生的心理从总体上来说是健康的,学习、成长、生活、职业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只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些适应性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要任务。
  片面化倾向。在教育对象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大多数人需要的是心理辅导,如果教育对象片面化,就成了针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时候片面地选择一年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但实际上二三年级、特别是即将上岗的学生遇到的问题更多,更需要心理辅导。
  形式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很强,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设心理健康课,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了老师,但还是用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进行心理教育。还有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
  忽视教师心理健康的孤立化倾向。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方面的例子很多。调查表明,我国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教师比例是比较高的,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如果广大教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杨建伟
其他文献
常听到老师抱怨自己的班级和学生,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好,就像一堆没用的木头。听到这里,我思考了很久,心酸之余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个故事。  有一位充满智慧的校长,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次活动,让老师们从一堆废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老师们反复挑选,最后能找到有用木头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老师都是空手而归。  “一堆废料,能有什么用?”老师们开始议论。老校长什么也没说,只是请来了一个木匠,木匠看到这堆废料后高
教育口号是反映一种教育思想、影响教育行动、易记易传播的流行语。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从来不乏口号,有大家耳熟能详、推崇至今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有饱受争议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  不论是哪种,一旦成为口号,都以其宣传鼓动、引导推动的强大功能,影响着教育理论的构建,影响着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甚至左右一个时期的教育走向。  从已有的教育口号来看,可谓良莠不齐。有科学的、正确的口号,
一座古城让世人读了2500年,这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它用深厚和精深的文化滋养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并促进了教育的兴旺和昌盛。唐代诗人张继所写的一首《枫桥夜泊》更让这座城市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停留的垂青之地。近年来,苏州市教育系统一方面弘扬千年古城传统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吸收苏州城市精神的现代底蕴,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开放的文化气度,为德育植入文化之韵,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相辉映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人生的不如
学校教育有特定的阶段目标和进度要求,如何满足教育目标和内容进度的需求,更加实效地安排好有相应接待和合作能力的资源单位,是“社会大课堂”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学校的教学进度总体不能变,资源单位的客观条件短期不能变,能变的是我们组织“社会大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视野以及与资源单位的合作方式。通过加强与众多资源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了解在不同资源单位开展活动的条件与特点,我校“社会大课堂”活动的组织形成了“时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在校内外教育有机结合,课程综合改革模式,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机制上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探索,走出了一条践行素质教育的新途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体验、新认识。  一、更新育人观念,建立综合育人  工作机制  社会大课堂是整合利用北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企业农村、社区服务等人文和自然资源,通过提供适合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向美而生。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在“建成全川一流水平的教育强市,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的目标指引下,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唤醒师生的人性之美,打造出酒城德育的闪亮名片。  策划 / 记 者 刘东秀 宋立文 通讯员 唐淑华
:高局长,您好!大连金州新区作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北方建立的唯一的一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多元开放、国际融合”为发展理念,经过近几年积极探索,成果斐然,请问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何深意?  高奇志:“多元开放、国际融合”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袁振国院长对金州新区教育发展提出的一个高位理念。这一理念为我们金州新区教育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切实可行并且是行之有效的道路。  作为旨在打造大连新市区的中心区
所谓家风,即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规则是一个家庭约定俗成的法则、规定等行为规范。在我看来,家风家规就是家庭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家族传承的一种精神。在一个没有良好家风家规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和标准,在行为上就可能会经常出现偏差。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
“避暑山庄,和合承德”是河北承德的城市文化品牌。“和合”在承德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山庄因“和”而修,外庙因“和”而建,承德因“和”而兴。天地之和、天人之和、民族之和、宗教之和、生态之和……延伸到教育,承德人巧妙借助“和合”思想,整合各方资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德育“风景”。  善为本,和为贵;积小善,成大德。这既是“和合承德”城市文化品牌的一种解读,又是承德教育人信奉的一种
中国德育:吴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起步较早,成效显著。您在谈及南京心理健康教育时说:“认识清,才能看得深。”您是怎样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  吴晓茅:总结20多年南京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我有这样三点感悟:  其一,心病还需心药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