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传统历史知识的教学。但是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而且包含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真正达到历史教学的目的,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始思考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历史教学。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一、提高教师文化修养,于无形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生不管是学习历史知识还是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都要通过老师来实现,因此历史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自身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老师会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讲解在无形中将一些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素养渗透进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事件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希望有一位老师能够对其进行引导,只有学生真正把课听进去了,文化渗透的意义才能实现。
二、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增加传统文化渗透机会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历史学习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部分被强行剥离,一味地重视常考知识点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历史文化上的熏陶。因此,为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机会,可以适当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此外,初中历史是初中生了解国家历史的重要途径,同时,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原因是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家国情怀。
因此,在历史教学课程中,要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积极拓展与课程相关的人物事迹,并引导学生分析在其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借助于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修养。
例如,学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以及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有关情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历史事实,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可能会重点讲解事件的经过和意义,对于人物的相关介绍会一笔带过,虽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重点,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有局限。所以,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入与郑成功有关的人物事例,民族英雄在抗击沙俄时发生的故事,这样有助于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距离,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归属感。
三、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大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过于单一,在课堂上一味地聆听别人对历史知识点的阐述可能会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单纯地依靠课本讲解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貌。
此外,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讲解只是孤立地讲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对于其中涉及的人物品格和人文素养极少会提到。要知道,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过去发生了什么事,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素养,体会当时人物特有的品质和为人处世方法。历史的内容本身就距离我们很遥远,再加上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差异,学生很难理解在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发生的原因。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讲究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可以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放一段“建党伟业”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共产党成立的经过、涉及的人物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切身感受仁人志士在为新中国谋发展道路上前仆后继的勇气。
讓学生看完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难点是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在讲解完本课的重难点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去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毛泽东等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熏陶后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四、增加历史课外实践,拓宽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现阶段,我国初中生学习历史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课上老师教授,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既没有实地考察也没有深入探究,所有的学习都只停留在纸面上。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门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的学科,需要教授历史的老师有足够的历史文化素养,以便在授课过程中将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传授给学生;在进行历史授课时基于课本的主要内容再适当地进行历史素材拓展,丰富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在历史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积极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后,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历史课外活动,近距离感悟历史事件。
参考文献
[1]陈连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J].成功(教育版),2013,(2)
[2]余巍.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历史资源的作用[J].贵州教育,2014,(1).
[3]孙中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
[4]许桂治.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巧用成语故事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5,(12).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渗透方法
一、提高教师文化修养,于无形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生不管是学习历史知识还是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都要通过老师来实现,因此历史老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自身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老师会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讲解在无形中将一些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素养渗透进去。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一些事件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希望有一位老师能够对其进行引导,只有学生真正把课听进去了,文化渗透的意义才能实现。
二、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增加传统文化渗透机会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历史学习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部分被强行剥离,一味地重视常考知识点的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历史文化上的熏陶。因此,为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机会,可以适当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此外,初中历史是初中生了解国家历史的重要途径,同时,学习历史最重要的原因是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培养家国情怀。
因此,在历史教学课程中,要丰富历史的教学内容,积极拓展与课程相关的人物事迹,并引导学生分析在其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素养。借助于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修养。
例如,学习“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以及沙俄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有关情况。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历史事实,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可能会重点讲解事件的经过和意义,对于人物的相关介绍会一笔带过,虽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重点,但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有局限。所以,在讲解这一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加入与郑成功有关的人物事例,民族英雄在抗击沙俄时发生的故事,这样有助于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距离,从而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归属感。
三、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大都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过于单一,在课堂上一味地聆听别人对历史知识点的阐述可能会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单纯地依靠课本讲解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全貌。
此外,很多时候历史知识点讲解只是孤立地讲解事件发生的经过,对于其中涉及的人物品格和人文素养极少会提到。要知道,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学习过去发生了什么事,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学习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素养,体会当时人物特有的品质和为人处世方法。历史的内容本身就距离我们很遥远,再加上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差异,学生很难理解在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发生的原因。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讲究方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那个年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可以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放一段“建党伟业”的影视资料,让学生对共产党成立的经过、涉及的人物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切身感受仁人志士在为新中国谋发展道路上前仆后继的勇气。
讓学生看完后再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难点是掌握“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在讲解完本课的重难点后,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去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去了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毛泽东等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熏陶后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四、增加历史课外实践,拓宽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离不开课外实践活动,现阶段,我国初中生学习历史的途径往往是通过课上老师教授,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掌握也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既没有实地考察也没有深入探究,所有的学习都只停留在纸面上。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就必须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五、总结
综上所述,历史是一门包涵丰富人文素养和文化情怀的学科,需要教授历史的老师有足够的历史文化素养,以便在授课过程中将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传授给学生;在进行历史授课时基于课本的主要内容再适当地进行历史素材拓展,丰富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在历史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积极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后,要多组织学生参加历史课外活动,近距离感悟历史事件。
参考文献
[1]陈连英.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J].成功(教育版),2013,(2)
[2]余巍.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历史资源的作用[J].贵州教育,2014,(1).
[3]孙中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34).
[4]许桂治.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巧用成语故事的策略探析[J].亚太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