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灿昌校长扎根峡河小学24年,培养出来的学生数以千计,不少人已经大学毕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而他仍然不知疲倦地为山区教育耕耘,他真是全县教师学习的榜样。”日前,笔者到容县杨村镇峡河小学采访,陪同采访的容县教育局的一位领导告诉笔者:“由于李灿昌为山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2009年自治区教育厅授予他‘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称号。”
即使累坏身子,也要服务峡河教育一辈子
峡河村四面环山,全村只有1200多人,峡河小学也只有140多名学生。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校舍破旧,信息闭塞,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不少外地教师到这里仅教一两年就要求调走,导致一些学生因此辍学。1987年,当时年仅25岁且在杨村镇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任教的李灿昌回到家乡峡河村,看到村里落后的教育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作为峡河人,应该回到村里为孩子服务,努力改变峡河小学的落后面貌。
于是,李灿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杨村镇教育组领导,教育组领导说:“你要求回峡河小学任教的想法很好,我们坚决支持。但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你一定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他说:“我回峡河小学任教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以此做跳板,而是要在那里服务教育一辈子。”
1987年秋,李灿昌回到了家乡峡河村,峡河村的村干部和峡河小学的老师及学生家长一齐向他投去怀疑的目光:“李老师,你不是回来‘镀金’的吧?”李灿昌微笑着说:“我生在峡河,长在峡河,峡河村的艰苦落后我比谁都清楚。我向你们承诺,即使累坏身子,也要服务峡河教育一辈子。”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拍手称赞。
迎难而上,绝不畏难而退
到峡河小学任教后,李灿昌发现困难要比自己原来想象的还要多。首先是砖瓦结构、破旧不堪的校舍雨天漏雨,冬天寒冷,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既不安全,又不舒服。其次是校舍建在地势较高的一座小山上,由于没有水井,师生饮水困难。三是学校离圩镇有40多公里,很难买到新鲜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菜肴常常是干菜、咸鱼和咸肉,导致教师的维生素严重摄入不足。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的李灿昌向校长建议:发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养鸡、种菜改善生活,动手挖水井解决师生饮水困难。他的建议得到校长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响应。几个月下来,教师自己动手种的蔬菜、养的鸡鸭已是自给自足,水井也流出了清甜可口的泉水。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原来不安心在此任教的教师的情绪迅速安定下来。
根据当时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村小学要建教学楼,只有通过村民集资和投工献料才能完成,然而,峡河村人口不多,单靠村民的力量集资建校有一定困难。为了尽快改善办学条件,李灿昌除了发动村民踊跃捐资、投工献料,还带领师生利用节假日上山砍柴,挖泥蹚浆、打砖、烧砖,苦战了两年半,终于烧出了两万多块火砖,足可以建起三个大教室,加上村民们的集资和献料,1994年,峡河小学终于拆除旧校舍,建起了一幢两层共6个教室的钢筋水泥结构教学楼。
1997年,李灿昌被任命为峡河小学校长,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劲头更足了。通过上级补助、社会各界支持和师生的义务劳动,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峡河小学相继建起了教师宿舍楼、教师食堂等,完善了电教设备,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看到峡河小学教学环境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些外村、外乡的教师纷纷申请到该校任教。
只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山里的孩子才有希望
李灿昌从外地申请回峡河小学任教,目的是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李灿昌勇挑重担,每个学期都担负起两个年级的语文或数学科的教学工作。山区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比起平原地方要迟一些,智力发展也相对慢一些。为使孩子们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开发,李灿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尽量把课文备得精一些,让学生容易理解一些。在教学中,他非常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用积极适度的期待鼓励学生,对学困生区别对待,根据不同情况“开小灶”。他所教的班级的学科成绩在全镇教学质量验收中,每次都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励。
为使外地先进教学经验能在峡河小学开花结果,李灿昌经常组织学校教师到镇中心学校或其他教学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平时,则要求教师相互听课,集体讲评。他还通过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收看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方式,让教师树立先进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模式。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不断提高,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根据山区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学质量连年居于全镇各村校前列。
1987--2009年,峡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全部达到100%,辍学率为零。1000多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山外,升上初中、高中,有的考上中专、大学,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李灿昌感慨地说:“看到大山沟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找到了希望,我再苦再累心也甜。”
即使累坏身子,也要服务峡河教育一辈子
峡河村四面环山,全村只有1200多人,峡河小学也只有140多名学生。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校舍破旧,信息闭塞,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不少外地教师到这里仅教一两年就要求调走,导致一些学生因此辍学。1987年,当时年仅25岁且在杨村镇一个条件较好的学校任教的李灿昌回到家乡峡河村,看到村里落后的教育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作为峡河人,应该回到村里为孩子服务,努力改变峡河小学的落后面貌。
于是,李灿昌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当时的杨村镇教育组领导,教育组领导说:“你要求回峡河小学任教的想法很好,我们坚决支持。但那里条件非常艰苦,你一定要做好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他说:“我回峡河小学任教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以此做跳板,而是要在那里服务教育一辈子。”
1987年秋,李灿昌回到了家乡峡河村,峡河村的村干部和峡河小学的老师及学生家长一齐向他投去怀疑的目光:“李老师,你不是回来‘镀金’的吧?”李灿昌微笑着说:“我生在峡河,长在峡河,峡河村的艰苦落后我比谁都清楚。我向你们承诺,即使累坏身子,也要服务峡河教育一辈子。”他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拍手称赞。
迎难而上,绝不畏难而退
到峡河小学任教后,李灿昌发现困难要比自己原来想象的还要多。首先是砖瓦结构、破旧不堪的校舍雨天漏雨,冬天寒冷,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既不安全,又不舒服。其次是校舍建在地势较高的一座小山上,由于没有水井,师生饮水困难。三是学校离圩镇有40多公里,很难买到新鲜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菜肴常常是干菜、咸鱼和咸肉,导致教师的维生素严重摄入不足。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的李灿昌向校长建议:发动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养鸡、种菜改善生活,动手挖水井解决师生饮水困难。他的建议得到校长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响应。几个月下来,教师自己动手种的蔬菜、养的鸡鸭已是自给自足,水井也流出了清甜可口的泉水。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原来不安心在此任教的教师的情绪迅速安定下来。
根据当时分级办学的管理体制,村小学要建教学楼,只有通过村民集资和投工献料才能完成,然而,峡河村人口不多,单靠村民的力量集资建校有一定困难。为了尽快改善办学条件,李灿昌除了发动村民踊跃捐资、投工献料,还带领师生利用节假日上山砍柴,挖泥蹚浆、打砖、烧砖,苦战了两年半,终于烧出了两万多块火砖,足可以建起三个大教室,加上村民们的集资和献料,1994年,峡河小学终于拆除旧校舍,建起了一幢两层共6个教室的钢筋水泥结构教学楼。
1997年,李灿昌被任命为峡河小学校长,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劲头更足了。通过上级补助、社会各界支持和师生的义务劳动,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峡河小学相继建起了教师宿舍楼、教师食堂等,完善了电教设备,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看到峡河小学教学环境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些外村、外乡的教师纷纷申请到该校任教。
只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山里的孩子才有希望
李灿昌从外地申请回峡河小学任教,目的是为了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李灿昌勇挑重担,每个学期都担负起两个年级的语文或数学科的教学工作。山区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比起平原地方要迟一些,智力发展也相对慢一些。为使孩子们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开发,李灿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尽量把课文备得精一些,让学生容易理解一些。在教学中,他非常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用积极适度的期待鼓励学生,对学困生区别对待,根据不同情况“开小灶”。他所教的班级的学科成绩在全镇教学质量验收中,每次都因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励。
为使外地先进教学经验能在峡河小学开花结果,李灿昌经常组织学校教师到镇中心学校或其他教学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平时,则要求教师相互听课,集体讲评。他还通过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收看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的方式,让教师树立先进教学理念,采用先进教学模式。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得到不断提高,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根据山区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学质量连年居于全镇各村校前列。
1987--2009年,峡河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全部达到100%,辍学率为零。1000多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山外,升上初中、高中,有的考上中专、大学,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李灿昌感慨地说:“看到大山沟的孩子从这里走出去找到了希望,我再苦再累心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