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村官计划自从在海南省局部试点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如何角色定位;在面临新的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怎样进行角色调适;面对复杂的基层实践,大学生村官如何实现角色社会化。这些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村官计划 考核考察程序 公开选拔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27-02
一、大学生村官的提出及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政府面向全社会经过过严格的考核考察程序,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工作,出任村干部(一般情况下,根据是否是党员的条件,充实到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干部群体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自从在海南省局部试点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争取在三至五年内达到一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2008年12月,习近平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村官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全国目前至少有20万大学生村官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在学习、吸收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完善、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结合农村的实际,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许多可喜的变化。随着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他们越来越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新农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重要生力军。
虽然公众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充满了溢美之词,但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却难免有一些问题出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村官选聘的人数,屡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海南省持续七年之久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江苏省海安县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问题等。然而,作为这一政策的主要实施对象——大学生村官则需要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探讨他们的心路历程,了解他们在农村基层实践的酸甜苦辣。自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消息屡见于报端。譬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村官”杨本伦“败走麦城”;北京市一大学生“村官”疑因抑郁症上吊自杀;广西一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因公务员考试失败而发疯被父母锁笼两月,等等。虽然,这些只是极端的案例,但也足以为社会敲响警钟: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如何角色定位;在面临新的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怎样进行角色调适;面对复杂的基层实践,大学生村官如何实现角色社会化。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现状
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宗族关系、亲情关系、利益关系的干扰根深蒂固,所以大学生村官能否融人能否超越都十分关键。大学生作为此计划的主角,他们的价值体现显得尤为重要,亦即其角色调适与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则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中之重。
许多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非公非农,身份不清晰,角色尴尬。如邱玉函认为,大学生“村官”没有编制,直接导致大学生“村官”身份位置不尴不尬,对前途出路感到迷茫。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与村民自治存在冲突。《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而作为大学生村官其权利与义务的实施则没有法律法规支持。这样势必造成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尴尬。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则诉诸于教育机制的跟进。李法霞认为,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信息技术提供者、致富带头人、农民的服务者、各种矛盾处理者、资源获取者。同时提出大学生村官应该摆正心态,抱着积极为农村服务的热情,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成因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没有涉及。赵志业和杨永明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村官的流失问题,将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种情形。显性流失指彻底放弃村官的职业另谋高就;隐形流失则是指,从表面看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社会角色,而其实在岗位中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大学生长期不能度过适应期活着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得到满足国家、政府、村民对其的行为期望,所以隐形流失不可避免。他们从社会角色失调的角度对于大学生村官流失进行了探析,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国家政策与大学生村官。钮钦认为,大学生村官做好角色定位,需要从政府、高校和个人切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但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栗振宇和彭爌在两个专业网站上收集到的28份大学生“村官”的自述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自我身份认同、和农民(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27页)的心理距离、价值实现度三个向度,来探讨大学生村官在这种强烈反差下的“角色社会化”过程。结论为功利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的心理隔阂较少,发挥自身特长是大学生“村官”价值实现的突破口。但是,对于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探讨的理论铺垫涉及较少。
其他学者对大学生村官也做了相关的研究。李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建设提出对策。他认为大学生村官社区归属感弱、自我认同度低、社会认同度偏低、价值满足程度偏低。张丹以以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切入大学生村官。她认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对于走进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需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农村比较艰苦的环境中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付红霞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有相应素质的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她认为大学生村官素质的提高前提条件是政府良好的体制环境,村官的能力发挥奠定基础;其次,村官需要有强烈的道德操守。耿相魁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学生村官还是新兴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他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权利与义务。李文腾和陆文聪通过个例分析与数据对比,阐述大学生村官这一社会实践方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强调大学生村官社会实践对于非政府的环保是一重要补充。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韩新宝认为,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障碍因素不容忽视。解决障碍因素,首先需要大学生村官更新就也观念,有长期服务农村的意识;第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最后,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张丽将研究的基点放在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择业心理及社会认同领域,她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及部分准村官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大学生村官作为特殊的群体,完全有义务责任明确目标,端正自身动机,让其基层工作经验,成为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同度,她认为,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的社会角色尚未被社会所完全理解和接纳即呈现“迟发展效应”。赵新彦通过对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实施的探析,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高校毕业生在自身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到热爱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做好准备;第二,高校毕业生要调整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以在农村建设中有用武之地;第三,高校毕业生“要留得住”,这应该靠事业与待遇留人。丁艳霞和刘娥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是有必要的。首先,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其次,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第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第四,这是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的需要。他们还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结合农村当地情况优化选拔机制与后期管理工作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10).
[2]赵志业,杨永明.从社会角色透视大学生村官流失及对策.社会发展.2009(7).
[3]栗振宇,彭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
[4]付红霞.新农村视角下的村官素质建设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5]李文腾,陆文聪.谈大学生“村官”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3).
[6]韩新宝.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实现途径.调查与思考.2008.
[7]张丽.浅析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现状.法制与社会.2008(9).
关键词村官计划 考核考察程序 公开选拔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227-02
一、大学生村官的提出及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政府面向全社会经过过严格的考核考察程序,公开选拔年纪轻、素质高、能力强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农村工作,出任村干部(一般情况下,根据是否是党员的条件,充实到村党支部或村委会干部群体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协助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处理农村日常事务,从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为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为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自从在海南省局部试点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2005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争取在三至五年内达到一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2008年12月,习近平在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迫切需要一大批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稳定的农村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现代知识、现代思维、现代眼光的优秀青年才俊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村官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全国目前至少有20万大学生村官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和先进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在学习、吸收农村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完善、提高了适应社会的能力与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自身的知识文化优势,结合农村的实际,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和许多可喜的变化。随着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他们越来越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新农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重要生力军。
虽然公众对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充满了溢美之词,但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却难免有一些问题出现。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村官选聘的人数,屡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海南省持续七年之久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渐趋停滞、江苏省海安县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问题等。然而,作为这一政策的主要实施对象——大学生村官则需要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他们,探讨他们的心路历程,了解他们在农村基层实践的酸甜苦辣。自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消息屡见于报端。譬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村官”杨本伦“败走麦城”;北京市一大学生“村官”疑因抑郁症上吊自杀;广西一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因公务员考试失败而发疯被父母锁笼两月,等等。虽然,这些只是极端的案例,但也足以为社会敲响警钟: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如何角色定位;在面临新的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怎样进行角色调适;面对复杂的基层实践,大学生村官如何实现角色社会化。
二、大学生村官角色研究现状
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宗族关系、亲情关系、利益关系的干扰根深蒂固,所以大学生村官能否融人能否超越都十分关键。大学生作为此计划的主角,他们的价值体现显得尤为重要,亦即其角色调适与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则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中之重。
许多学者认为大学生村官非公非农,身份不清晰,角色尴尬。如邱玉函认为,大学生“村官”没有编制,直接导致大学生“村官”身份位置不尴不尬,对前途出路感到迷茫。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比较模糊,导致了大学生村官职业化与村民自治存在冲突。《村委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而作为大学生村官其权利与义务的实施则没有法律法规支持。这样势必造成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尴尬。因此,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问题的解决则诉诸于教育机制的跟进。李法霞认为,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信息技术提供者、致富带头人、农民的服务者、各种矛盾处理者、资源获取者。同时提出大学生村官应该摆正心态,抱着积极为农村服务的热情,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成因以及相关理论的探讨没有涉及。赵志业和杨永明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探讨大学生村官的流失问题,将大学生村官的流失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种情形。显性流失指彻底放弃村官的职业另谋高就;隐形流失则是指,从表面看大学生担任村官这一社会角色,而其实在岗位中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大学生长期不能度过适应期活着自身能力有限不能得到满足国家、政府、村民对其的行为期望,所以隐形流失不可避免。他们从社会角色失调的角度对于大学生村官流失进行了探析,最终将落脚点放在国家政策与大学生村官。钮钦认为,大学生村官做好角色定位,需要从政府、高校和个人切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但没有相关的理论支持。栗振宇和彭爌在两个专业网站上收集到的28份大学生“村官”的自述作为研究材料,通过自我身份认同、和农民(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27页)的心理距离、价值实现度三个向度,来探讨大学生村官在这种强烈反差下的“角色社会化”过程。结论为功利性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角色认同的重要原因,大学生“村官”与农民的心理隔阂较少,发挥自身特长是大学生“村官”价值实现的突破口。但是,对于大学生村官角色社会化探讨的理论铺垫涉及较少。
其他学者对大学生村官也做了相关的研究。李伟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建设提出对策。他认为大学生村官社区归属感弱、自我认同度低、社会认同度偏低、价值满足程度偏低。张丹以以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点切入大学生村官。她认为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对于走进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需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农村比较艰苦的环境中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付红霞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有相应素质的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她认为大学生村官素质的提高前提条件是政府良好的体制环境,村官的能力发挥奠定基础;其次,村官需要有强烈的道德操守。耿相魁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大学生村官还是新兴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他从社会政策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以明确大学生村官的权利与义务。李文腾和陆文聪通过个例分析与数据对比,阐述大学生村官这一社会实践方式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强调大学生村官社会实践对于非政府的环保是一重要补充。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韩新宝认为,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障碍因素不容忽视。解决障碍因素,首先需要大学生村官更新就也观念,有长期服务农村的意识;第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锻炼适应基层的知识和技能;第三,改善农村基层环境,为吸引优秀人才创造条件;最后,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促进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张丽将研究的基点放在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择业心理及社会认同领域,她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及部分准村官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大学生村官作为特殊的群体,完全有义务责任明确目标,端正自身动机,让其基层工作经验,成为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社会认同度,她认为,大学生村官这一新生的社会角色尚未被社会所完全理解和接纳即呈现“迟发展效应”。赵新彦通过对北京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功实施的探析,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高校毕业生在自身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到热爱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奉献力量做好准备;第二,高校毕业生要调整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以在农村建设中有用武之地;第三,高校毕业生“要留得住”,这应该靠事业与待遇留人。丁艳霞和刘娥认为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是有必要的。首先,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的需要;其次,这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第三,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第四,这是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的需要。他们还对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结合农村当地情况优化选拔机制与后期管理工作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李法霞.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10).
[2]赵志业,杨永明.从社会角色透视大学生村官流失及对策.社会发展.2009(7).
[3]栗振宇,彭爌.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社会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7.
[4]付红霞.新农村视角下的村官素质建设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5]李文腾,陆文聪.谈大学生“村官”在和谐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3).
[6]韩新宝.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实现途径.调查与思考.2008.
[7]张丽.浅析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认同现状.法制与社会.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