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是重点、难点。特别是初中中学生受各方面条件限制,阅读量少,视野不开阔,生活经历贫乏,表达能力较差,因此作文教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提高 写作能力
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克服畏难情绪
当前,畏惧作文是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学生的文章总有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擅于在平凡生活中捕捉对像,不想写小人物、小事情,命题不符合生活实际,自然没东西可写。因此,克服畏难情绪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至关重要,但怎样克服呢?
(一)联系实际,恰当命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能有所撰作”。的确,教师的命题对提高写作水平十分重要。命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这就要求教师命题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往往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造,所以在生活的基础上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从学生最熟悉、感触最深的事物中命题,才能使学生有写作突破口,看了题目不至于皱眉苦想,而是欣然的想写爱写。
(二)导语富有启发性。
作文课导语也很有研究性。运用得好,可以创设出一种有利的写作情境。譬如运用一些教学辅助手段:播放一首歌曲、展示一幅画面、甚至读一篇文章或报道,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引入写作佳境。布置题目后教师应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计划,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选取什么素材,从大的方面怎样布局谋篇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发挥集体的智慧,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感想发。
二、正面引导,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爱好的最大动力。”是的,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情感的诱发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课前采用三分钟口头作文,让学生针对某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口齿清晰、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严密。学生由开始“不好意思”到后来的“争先恐后”,通过改变他们的心理定势进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种方法形式新颖,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样,三分钟口头作文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取得“一箭双雕”的双重功效。
三、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选取素材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只从思想上注重平凡生活,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怎么指导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并把美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和切身感受。生活是多彩缤纷的,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新人新事物,把平凡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来极为重要。注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观察得到的是“物”,感受体验到的是“情”,思考获得的是“理”,就会觉得生活中各种事物、各种现象都可以作为素材,以日记的形式积累起来就再也不会觉得“没米下锅”了,从而写作水平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四、富有艺术性,激励性的评语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作文讲评这一环节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一环节,那么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则是非常困难的。怎样才能抓住作文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呢?
(一)认真批改,积累素材。
作文批改是进行作文讲评的第一步,也是讲评的基础。只有通过作文的评改,发现其优点和缺点,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作文的批改应从语言的组织、材料的运用、中心的确立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出其艺术性,从而使讲评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现“亮点”,培养兴趣。
在学生的作文中,即使是较差的文章,有时也有一些“亮点”。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努力发现这些“亮点”,这些“亮点”对作文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再也一般不过了;但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却是极为难得的。所以,教师决不能轻易的放过。在作文批改中,首先要对这些“亮点”(哪怕是某个生动词语的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某种情感的得体表达等)予以充分肯定,指出他们的好处,以增强其写作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当然,对带有某些艺术性的缺点也不能遮掩。只不过在指出缺点时语气要委婉,让学生既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缺点,又感到一种亲切和信任,从而增强信心。
总之,只要把真诚的爱心、高尚的品德等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中,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能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项城市红旗学校)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提高 写作能力
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克服畏难情绪
当前,畏惧作文是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学生的文章总有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之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不擅于在平凡生活中捕捉对像,不想写小人物、小事情,命题不符合生活实际,自然没东西可写。因此,克服畏难情绪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至关重要,但怎样克服呢?
(一)联系实际,恰当命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命题,题意所含,要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能有所撰作”。的确,教师的命题对提高写作水平十分重要。命题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这就要求教师命题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往往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造,所以在生活的基础上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从学生最熟悉、感触最深的事物中命题,才能使学生有写作突破口,看了题目不至于皱眉苦想,而是欣然的想写爱写。
(二)导语富有启发性。
作文课导语也很有研究性。运用得好,可以创设出一种有利的写作情境。譬如运用一些教学辅助手段:播放一首歌曲、展示一幅画面、甚至读一篇文章或报道,从而打开学生思路,引入写作佳境。布置题目后教师应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写作计划,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选取什么素材,从大的方面怎样布局谋篇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发挥集体的智慧,引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感到有话想说,有感想发。
二、正面引导,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爱好的最大动力。”是的,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情感的诱发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课前采用三分钟口头作文,让学生针对某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口齿清晰、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严密。学生由开始“不好意思”到后来的“争先恐后”,通过改变他们的心理定势进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种方法形式新颖,内容广泛,类型多样,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样,三分钟口头作文既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取得“一箭双雕”的双重功效。
三、指导学生善于观察,体验生活,选取素材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只从思想上注重平凡生活,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怎么指导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并把美表现出来,这就需要仔细观察和切身感受。生活是多彩缤纷的,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新人新事物,把平凡生活从不同角度反映出来极为重要。注意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观察得到的是“物”,感受体验到的是“情”,思考获得的是“理”,就会觉得生活中各种事物、各种现象都可以作为素材,以日记的形式积累起来就再也不会觉得“没米下锅”了,从而写作水平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四、富有艺术性,激励性的评语
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作文讲评这一环节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一环节,那么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则是非常困难的。怎样才能抓住作文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呢?
(一)认真批改,积累素材。
作文批改是进行作文讲评的第一步,也是讲评的基础。只有通过作文的评改,发现其优点和缺点,讲评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作文的批改应从语言的组织、材料的运用、中心的确立和结构的安排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找出其艺术性,从而使讲评起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发现“亮点”,培养兴趣。
在学生的作文中,即使是较差的文章,有时也有一些“亮点”。教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努力发现这些“亮点”,这些“亮点”对作文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再也一般不过了;但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却是极为难得的。所以,教师决不能轻易的放过。在作文批改中,首先要对这些“亮点”(哪怕是某个生动词语的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某种情感的得体表达等)予以充分肯定,指出他们的好处,以增强其写作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当然,对带有某些艺术性的缺点也不能遮掩。只不过在指出缺点时语气要委婉,让学生既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缺点,又感到一种亲切和信任,从而增强信心。
总之,只要把真诚的爱心、高尚的品德等情感因素渗透到教学中,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就能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项城市红旗学校)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