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龙门民间艺术的思考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z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间艺术冠以“民间”而定格,具有地域性的差别,也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点。有别于宫庭和学院派的规范性。民间艺术泛指各地的民间手工技术和表演艺术。民间手工技术指劳动人民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传统技术,基本上是人们用手工制作或半机械制作的生产技术。包括书、画、雕刻、编织、纺织、刺绣、剪纸、花灯、建筑竹木工艺、小食制作等等。民间表演艺术则指人们为了舒缓疲劳和愉悦心情的表演技艺。包括讲故事、唱山歌、笑话、特技绝活、杂技、说唱、舞动等等,也包括各地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进步,民间艺术也赋予新元素和新发展变化。作为文化工作者,非常渴望当地民间艺术能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利用当地民间艺术去活跃和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是对民间艺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龙门县是山区县,也不乏民间艺术门类。
  [关键词]龙门民间艺术思考 现状 对策 项目
  一、龙门县民间艺术的现状
  龙门县民间手工技术方面有花灯、书法、绘画、雕刻、竹木工艺、竹篾编织、小食制作等等。其中龙门农民画颇有影响力,每年都有组织到国内外展出和交流活动。先后到过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瑞典、挪威、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还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和广东亚运会展出,深受国际友人的青睐。在国内很多省市展出过,多次参展于文博会、书香节、广东民间艺术博览会、广东文联展馆等展出。至今龙门农民画画家有省级会员十多人,国家级会员一人。画家队伍有110多人,骨干主创人员30多人。龙门农民画在国内同行中独具魅力。如今,在龙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龙门农民画已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近年来年产值上千万元。农民画画家们还共同研发了不少的农民画衍生产品。县政府还在尚天然温泉度假村投资建设好了一座中国农民画博物馆,而且是国内第一家农民画博物馆,占地面积11200平方米,2011年9月19日已开馆。现正在筹建龙门农民画文化街和中国农民画画院。
  民间表演艺术方面则有山歌、粤曲、曲艺、醒狮表演、武术、民间故事、笑话、乐器演奏等等,民间习俗较有影响的是蓝田瑶族乡少女成年礼“舞火狗”和春节期间的习俗“做棚”。其中“舞火狗”被改编成舞台表演形式,与民间舞蹈《织嫁衣》、《舞凤》、《磨谷谷》、《舞春牛》、《山水龙门画乡情》、《竹鼓舞》等等共同擦亮了龙门民间表演艺术的品牌。以上民间舞蹈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多项汇演和活动。其中《舞火狗》参加2005年岭南民间艺术节演出获金奖;参加2006年广东省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获一等奖;参加2007年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表演获铜奖。《织嫁衣》参加2007年惠州市青年舞蹈大赛获三等奖;参加2009年广东省第二届岭南舞蹈大赛获优秀奖。民间舞《山水龙门画乡情》参加2008年惠州市汇演获一等奖。这些风情系列节目还到云南、香港等地巡演和交流。龙门县醒狮队也不少,其中龙华镇龙石头村醒狮队是最大型、最规范的,是第十三届广东省运动会龙门分赛场开幕式唯一的醒狮表演队,县政府一次性支持了十个醒狮头(道具),该醒狮队拥有80多号队员,2012年参加惠州市全国渔歌精英邀请大赛表演荣获金奖。龙门县城还有一支女子狮队活跃在舞台上。另外,自从1982年开始,县文化局(现文广新局的前称)在龙门县城每年中秋之夜均举办本地山歌欣赏晚会,从未间断。深受广大市民喜欢,中秋之夜已被县城市民习惯性当成必然的山歌欣赏之夜,有人称之为山歌节,使龙门山歌能得以延续和有一定的发展。另外,龙门春节期间的民间习俗也别有一番特色。普遍的习俗就有“做棚”和 “吊灯”。有些乡镇就有做棚的习惯,由于平时忙于生计没时间跟亲戚朋友相聚,就趁着春节期间大家都休假,叫上所有亲戚朋友上家里一起吃个饭,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而“吊灯”就是当地村民当年每家每户生有男孩的都会举行吊灯仪式,预示延续香火、添丁发财的意思,而其中所用的“灯”就是民间艺人亲手制作的花灯。我县的“虎头花灯”、“瑶族少女成年礼”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蹈“舞火狗”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龙门民间艺术当前存在问题还比较多,主要是从事民间手工技术的工匠师们普遍年岁已长,而且越来越少了,作品精美度也有所下降。手工工艺生产均为家庭式,规模小,数量不多,精品少,传承人年事高了,年轻人不乐意接力。从事民间表演艺术的群体也一样,以山歌爱好者为例。现能演唱本地山歌或喜欢本地山歌者均已超过60岁了。试想,十年、二十年后,随着当地传承者的老去,有些当地民间艺术将可能面临失传或丢失,在现实中不复存在的命运,只留在档案室里。所以急需拯救和扶持,让传统的民间艺术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后续培养新人已成为发展龙门民间艺术的重要课题。
  民间艺术的流传和发展也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说的一样,“用进废退”。人们生产生活中还用得着的就能流传下来,其它可用可不用的就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多年来,龙门农民画、龙门山歌、醒狮表演、舞火狗、奇石根雕、民间故事等,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组织相应的活动,给予其生存、发展提供了平台,使其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可见,只要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类民间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但对当地民间艺术的总体来说,整理、拯救、扶持、承传、提升、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要想其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给其空间,提升其使用价值,让其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让当地民间艺术“百花齐放”的对策
  1、普查登记全县民间艺术团队、个人等资源,包括曲艺队、乐队、醒狮队、民间艺人、工匠师等等,全面统筹,分类提供展示和使用的平台。
  2、设置县城“故事山歌堂”,为这些山歌艺人们提供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演唱,培训和辅导,培养接班人。并向乡镇推广,征集山歌编成龙门山歌集向外宣传。
  3、挖掘、整理县内民间故事和旅游景区故事,编成故事集,培训当地导游熟知当地民间故事,向游客们讲述。另外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讲古”栏目,让当地民间故事流传开来。
其他文献
结婚习俗:压床  在安徽五河县,至今流传着男女青年结婚,依然有压床的习俗。  所谓压床,即男女青年结婚前的一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长辈老妇人把新床铺好,然后请小男孩在新床上睡一夜,即为压床。压床实为冲喜,期盼婚后新娘早日怀孕,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压床有讲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为新娘压床的。首先,压床的人须是新郎同辈或晚辈的男孩子,年龄要小于新郎,一般是新郎胞弟、堂弟或表弟。如果在亲属圈内
期刊
人们通常说的“酒令”,是民间宴饮活动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早在后汉时期,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就曾撰有《酒令》一书,可惜早已失传。至今尚能查阅到酒令的专著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等。从这些专著中我们可以窥见酒令形式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射礼、投壶、筹令、牌令、诗词文字令等。特别是与诗词相关的酒令,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期刊
[摘 要]开办免费艺术培训班是广州市文化馆根据时代需求的举措,经过近十年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培训班从面向弱势群体到面向大众,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  [关键词]文化馆 公益培训 公共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也离不开文化馆的作用。“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普及大众艺术、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审美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
期刊
作为土和水合成的泥,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卻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虽然“普及”,但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  宋、明、清三代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
期刊
辛店镇位于山东省惠民县中部,东北靠麻店镇,西北界皂户李乡,西与淄角镇为邻,南与李庄镇接壤,东南隔徒骇河与清河镇相望,总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4.7万。  在该镇境内,有“一溜十八营”。多数村碑已经是破旧不堪、磨损严重,有些村碑后面的文字也已经看不清楚,只能模糊看见“位于乡驻地第三堡村东南多少公里”,“以农为主”等字迹,村碑大部分都是1990年立的,几乎每个村碑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一句话“相传这一带
期刊
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九九消寒图其实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
期刊
源于姚姓,舜帝后裔  在今天的中国姓氏中,陈姓算是超级大姓,排名在第五位。跟所有的大姓一样,陈的起源也比较复杂。  陈姓最早出自姚姓,是舜帝的后裔。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后来又改回姚氏,部分没有改回来,便发展出其他姓,比如陈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以后,将舜的后人妫
期刊
朝鲜古建筑接受中国建筑的影响比较早,都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但在长期的发展当中,韩国传统房屋也形成了资深的特色。韩国传统房屋叫韩屋。韩屋以自然和人类共存为原则来创造居住空间。因此韩国传统房屋无论是房屋位置还是建筑材料都注重与自然相合。韩屋的另一个特征是将用于取暖的暖炕和用于纳凉的过厅木板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夏天的乘凉和冬天的取暖设施。韩半岛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并存,四季变化明显。韩
期刊
几千年来,临高人民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孤守着祖先的语音,坚守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形成了临高人倔强好胜、坚强不屈的禀性。  多黑都有人走路  “多黑都有人走路”是一句俗语,它是指不管在多么糟糕的情况下,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不管多么艰难和危险也都会有人尝试和挑战。这句话在明代的《王桐乡告御状》中被演绎得淋淋尽致。  王佐的相关事迹可见于《光绪·临高县志》等史料,因为所居乡里多刺桐,因号桐乡。任官高州
期刊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的洁净,历经百年的明清古楼散发出历史的沉香。千年的老街,幽幽深深弯弯曲曲,宛若穿越时空的隧道。百年老店,蓝底白字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店招,乌黑发亮的门板,每一处都烙着文化的痕迹。千年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黑黝,轻轻抚摩,它似乎有玉石般的温润。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