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释意派理论作为口译研究的主要理论之一,对口译实践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外交活动中,口译员不仅要面对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的内容,更要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快速处理,并给出准确、恰当的翻译。据此,以释意派理论为指导,结合外交翻译的特点,以2018-2019年“两会”记者会口译为实例,分析重要外交场合下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
关键词:释意派理论;外交翻译;文化负载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105
1 释意派理论主要思想
释意派理论(the interpretive theory)是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在其长期从事的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创建。她认为,释意派理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交际与释意理论” (刘和平,2001:62)。在其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 “语言” 层面,更多时候实际上是以“交际”的目光来对口译行为进行审视,并深入剖析口译过程中 “意义” 是如何实现传递。正如在接受专访时,塞莱丝科维奇曾对释意派视角下翻译的研究进行的如下解释:“翻译首先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在自然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翻译的对象應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许钧,2001: 270-271)基于对翻译本质的深度剖析,释意派理论提出了其核心思想,即口译过程的三角模型,见图1。
由此可知,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 “意义”(sense)产生阶段,也可称之为 “脱离原语外壳”(deverbalization)的阶段。在此阶段,倘若译员不对原语外壳进行剥离,由原语(即语言一)直接转到目的语(语言二),便只能是机械的 “代码转换”(trans-coding),真正的 “意义” 将无法产生(李瑛,2008)。
2 释意派理论对外交翻译的启示
“外交翻译与其他翻译的最大区别,是翻译内容的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译员能否准确地翻译出来,在外交事务中关系重大。”(徐亚男,2001:35)具体来说,外交翻译其主要目的是一国向国际社会阐述该国和政府所持的主要政治观点,传达其在治国理政中所施行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其整个公民社会的运行体制,其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依从的法律规章、所接受的社会文化等。而对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失的 “外交语言” 而言,其 “最普遍的含义是能够使外交官措辞犀利而又不失谨慎和文雅的 ‘外交辞令’。”(郭立秋 王红利: 2002:80)对 “外交语言 ”或 “外交辞令” 的特点研究对外交翻译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独特含义的用语,这类词汇的翻译是我们外事翻译的又一难点。要翻译好这类词汇 ,必须认真研究它们的内涵。”(徐亚男,2001: 38)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就是这样一类词汇,它是指 “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应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 230)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译员必须要着力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去驾驭语言,使译出的语言既精准又得体。而对于通常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类,译员如果仅仅以字面意义机械地进行“代码转换”,是无法达到译出“意义”实现“交际”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外交活动的整体效果。
3 释意派理论下外交场合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本文选取了2018-2019 “两会”记者会当中口译文本中有关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两个典型例子,在释译派理论的视角下对外交场合的翻译,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过程进行细致分析。
例一:
原文:我们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2018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译文: We saw the effort to… as pivotal to get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right…
牛(Bull),这一动物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财富与力量(圣经故事),如以“牛市”(Bull Market)来代表股市的繁荣,伫立在华尔街街头的铜牛即是最好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牛”有其特殊意义,如“牛脾气”通常指一个人性格倔强,不肯妥协;而 “牛耳”,“牛鼻子”却又包含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执牛耳”的典故来源为《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在中文词汇中“牛鼻子”主要含义有三种:一是其本意,牛的鼻子;二是旧时对道士的戏称;三是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由于牛鼻子是牛身上最脆弱的地方,牵住牛鼻后牛就不会反抗。因此便有“牵牛要牵牛鼻子”的俗语。显然,在原文中,“牵牛鼻子”是第三种解释,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此时,若采取直译的方法将会失去其特有的语言色彩,虽说英文当中的 “bull’s eye”: center of the target 是“靶心”的意思, 同时也兼有“中心”,“要害”之意,如 “hit/score the bull’s eye”(即“正中靶心”或引申为“击中要害”,“取得成功”),更多是在表达行动的“准确性”或“成败”,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的源语含义相差甚远。因而,译员在此选择了更为恰当的意译方法,以“pivotal”来说明“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点”,将“牛鼻子”和“pivot”即核心,重点,做出对应,实现了在语意和功能上的对等,也通过see…as pivotal,即“视……为中心/重点”的短语将“政府职能转变”与其具体举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的关系在句中理顺。将“牛鼻子”这个文化负载词在外交翻译的压力下,快速脱离语言外壳,准确转为另一语言使用者能够即可理解的译语,且连接起完成整个长句的翻译。 例二:
原文:这位记者朋友喜欢单刀直入,那我也开诚布公(2019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译文: You went straight to the point in your question and I will not beat about the bush.
“单刀直入”这个汉语成语,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二卷:“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鲁迅先生也在《热风》当中写道:“上面一篇‘嗣汉六十二代天师正一真人张元旭’的序文,尤为单刀直入。” 可见其与“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等成语意思相似,而与“拐弯抹角”“旁敲侧击”等互为反义词。如果采取直译方式,则可译为“enter with a single sword”,然而直译为“刀剑”,在谈话一开始,就如此“剑拔弩张”,会将整场会议带入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引发大家对发布会意图的误解。此外,如此翻译也是对讲者意思和讲话意图的一种歪曲。而该译员是在了解这句话的比喻意思,也对各种可能的意译版本如“go straight/right to the point”或 “cut the chase”“speak out without beating about the bush”,慎重考量后,选择了“beat about the bush.”这也是对文化因素进行考量后的最佳选择。“beat about the bush”是欧美俚语,据说在英国,贵族打猎时,都会先派随从进入树林,一边走一边用树枝敲打树桩,好让鸟类和小动物因受到惊吓而跑出躲藏的地方,以便猎人获取猎物。后来 “beat around the bush” 就演变成了 “to approach a subject in an indirect way,without coming to the point or making any decision” 即:讲话时“拐弯抹角”或“绕圈子”的意思。译文中,口译员以西方接受度广而且画面感极强的俚语来翻译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成语,正好达到了使得听众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去无障碍地了解讲者的意思、意图的效果。
4 结语
释意派理论将语言的翻译视为一种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实现的一种交际行为。根据该理论,译员翻译和表达的对象均不应是原语中浮于表面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者想要让受众去深入理解的深层意义和思想。因此,译员在翻译时需坚守翻译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尽力脱离掉 原语语言的外壳,进一步抓取深藏其中的“意义”实质。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译员在担任外交活动的口译任务之时,必须预先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尤其是对文化内涵丰富的相关表达进行翻译时,决不能只是依靠词对词、句对句的静态的、单一的 “代码转换” 方法,而应在较为充分、全面地了解并掌握自身文化及目的语国家文化之基础上,去采取更加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脱离原语外壳”,直达语言的深层“意义”,把说话人想要传达的信息及其交际意图准确传达。
参考文献
[1]刘和平.释译学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J].中国翻译,2001,(22):62-65.
[2]李瑛.释意派理论下外交场合的古诗翻译研究-以温家宝总理2007 “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J].广东科技,2008,(189):50.
[3]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郭立秋,王红利.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J].外交学院学报,2002,(4):80-84.
[5]徐亚男.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J].中国翻译,2000,(3):35-38.
[6]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0.
[7]“牛鼻子”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牛鼻子/6939683?fr=aladdin.2020.3.19.
[8]“单刀直入”词条[EB/OL].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单刀直入&query=单刀直入&srcid=28232&from=kg0.2020.3.19.
[9]李克強总理记者会全程文字实录(双语)[EB/OL].[2020-02-26].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a/201903/19/WS5c 904fa5a3106c65c34ef63a.html.
[10]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2018年)[EB/OL].[2020-02-26].https://www.en84.com/4870.html.
关键词:释意派理论;外交翻译;文化负载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8.105
1 释意派理论主要思想
释意派理论(the interpretive theory)是由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在其长期从事的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创建。她认为,释意派理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之为“交际与释意理论” (刘和平,2001:62)。在其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 “语言” 层面,更多时候实际上是以“交际”的目光来对口译行为进行审视,并深入剖析口译过程中 “意义” 是如何实现传递。正如在接受专访时,塞莱丝科维奇曾对释意派视角下翻译的研究进行的如下解释:“翻译首先是人类的交际行为。在自然的交际活动中,语言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因此我们强调,翻译的对象應该是信息内容,是意义,而不是语言。”(许钧,2001: 270-271)基于对翻译本质的深度剖析,释意派理论提出了其核心思想,即口译过程的三角模型,见图1。
由此可知,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还存在着一个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 “意义”(sense)产生阶段,也可称之为 “脱离原语外壳”(deverbalization)的阶段。在此阶段,倘若译员不对原语外壳进行剥离,由原语(即语言一)直接转到目的语(语言二),便只能是机械的 “代码转换”(trans-coding),真正的 “意义” 将无法产生(李瑛,2008)。
2 释意派理论对外交翻译的启示
“外交翻译与其他翻译的最大区别,是翻译内容的政治性强、政策敏感度高。译员能否准确地翻译出来,在外交事务中关系重大。”(徐亚男,2001:35)具体来说,外交翻译其主要目的是一国向国际社会阐述该国和政府所持的主要政治观点,传达其在治国理政中所施行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以及其整个公民社会的运行体制,其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所依从的法律规章、所接受的社会文化等。而对外交活动中不可缺失的 “外交语言” 而言,其 “最普遍的含义是能够使外交官措辞犀利而又不失谨慎和文雅的 ‘外交辞令’。”(郭立秋 王红利: 2002:80)对 “外交语言 ”或 “外交辞令” 的特点研究对外交翻译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独特含义的用语,这类词汇的翻译是我们外事翻译的又一难点。要翻译好这类词汇 ,必须认真研究它们的内涵。”(徐亚男,2001: 38)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就是这样一类词汇,它是指 “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应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 230)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译员必须要着力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才能更好地去驾驭语言,使译出的语言既精准又得体。而对于通常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类,译员如果仅仅以字面意义机械地进行“代码转换”,是无法达到译出“意义”实现“交际”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外交活动的整体效果。
3 释意派理论下外交场合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本文选取了2018-2019 “两会”记者会当中口译文本中有关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两个典型例子,在释译派理论的视角下对外交场合的翻译,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过程进行细致分析。
例一:
原文:我们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2018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译文: We saw the effort to… as pivotal to get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right…
牛(Bull),这一动物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财富与力量(圣经故事),如以“牛市”(Bull Market)来代表股市的繁荣,伫立在华尔街街头的铜牛即是最好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牛”有其特殊意义,如“牛脾气”通常指一个人性格倔强,不肯妥协;而 “牛耳”,“牛鼻子”却又包含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执牛耳”的典故来源为《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在中文词汇中“牛鼻子”主要含义有三种:一是其本意,牛的鼻子;二是旧时对道士的戏称;三是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由于牛鼻子是牛身上最脆弱的地方,牵住牛鼻后牛就不会反抗。因此便有“牵牛要牵牛鼻子”的俗语。显然,在原文中,“牵牛鼻子”是第三种解释,即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此时,若采取直译的方法将会失去其特有的语言色彩,虽说英文当中的 “bull’s eye”: center of the target 是“靶心”的意思, 同时也兼有“中心”,“要害”之意,如 “hit/score the bull’s eye”(即“正中靶心”或引申为“击中要害”,“取得成功”),更多是在表达行动的“准确性”或“成败”,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的源语含义相差甚远。因而,译员在此选择了更为恰当的意译方法,以“pivotal”来说明“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点”,将“牛鼻子”和“pivot”即核心,重点,做出对应,实现了在语意和功能上的对等,也通过see…as pivotal,即“视……为中心/重点”的短语将“政府职能转变”与其具体举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等的关系在句中理顺。将“牛鼻子”这个文化负载词在外交翻译的压力下,快速脱离语言外壳,准确转为另一语言使用者能够即可理解的译语,且连接起完成整个长句的翻译。 例二:
原文:这位记者朋友喜欢单刀直入,那我也开诚布公(2019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译文: You went straight to the point in your question and I will not beat about the bush.
“单刀直入”这个汉语成语,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二卷:“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鲁迅先生也在《热风》当中写道:“上面一篇‘嗣汉六十二代天师正一真人张元旭’的序文,尤为单刀直入。” 可见其与“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等成语意思相似,而与“拐弯抹角”“旁敲侧击”等互为反义词。如果采取直译方式,则可译为“enter with a single sword”,然而直译为“刀剑”,在谈话一开始,就如此“剑拔弩张”,会将整场会议带入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引发大家对发布会意图的误解。此外,如此翻译也是对讲者意思和讲话意图的一种歪曲。而该译员是在了解这句话的比喻意思,也对各种可能的意译版本如“go straight/right to the point”或 “cut the chase”“speak out without beating about the bush”,慎重考量后,选择了“beat about the bush.”这也是对文化因素进行考量后的最佳选择。“beat about the bush”是欧美俚语,据说在英国,贵族打猎时,都会先派随从进入树林,一边走一边用树枝敲打树桩,好让鸟类和小动物因受到惊吓而跑出躲藏的地方,以便猎人获取猎物。后来 “beat around the bush” 就演变成了 “to approach a subject in an indirect way,without coming to the point or making any decision” 即:讲话时“拐弯抹角”或“绕圈子”的意思。译文中,口译员以西方接受度广而且画面感极强的俚语来翻译文化内涵丰富的中国成语,正好达到了使得听众在自身的文化背景下去无障碍地了解讲者的意思、意图的效果。
4 结语
释意派理论将语言的翻译视为一种双方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实现的一种交际行为。根据该理论,译员翻译和表达的对象均不应是原语中浮于表面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者想要让受众去深入理解的深层意义和思想。因此,译员在翻译时需坚守翻译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尽力脱离掉 原语语言的外壳,进一步抓取深藏其中的“意义”实质。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译员在担任外交活动的口译任务之时,必须预先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尤其是对文化内涵丰富的相关表达进行翻译时,决不能只是依靠词对词、句对句的静态的、单一的 “代码转换” 方法,而应在较为充分、全面地了解并掌握自身文化及目的语国家文化之基础上,去采取更加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脱离原语外壳”,直达语言的深层“意义”,把说话人想要传达的信息及其交际意图准确传达。
参考文献
[1]刘和平.释译学派理论对翻译学的主要贡献[J].中国翻译,2001,(22):62-65.
[2]李瑛.释意派理论下外交场合的古诗翻译研究-以温家宝总理2007 “两会”记者招待会为例[J].广东科技,2008,(189):50.
[3]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郭立秋,王红利.外交语言的精确性与模糊性[J].外交学院学报,2002,(4):80-84.
[5]徐亚男.外交翻译的特点以及对外交翻译的要求[J].中国翻译,2000,(3):35-38.
[6]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0.
[7]“牛鼻子”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牛鼻子/6939683?fr=aladdin.2020.3.19.
[8]“单刀直入”词条[EB/OL].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单刀直入&query=单刀直入&srcid=28232&from=kg0.2020.3.19.
[9]李克強总理记者会全程文字实录(双语)[EB/OL].[2020-02-26].https://language.chinadaily.com.cn/a/201903/19/WS5c 904fa5a3106c65c34ef63a.html.
[10]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2018年)[EB/OL].[2020-02-26].https://www.en84.com/4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