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本教育”就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表现自我、体现能教的境界应该是“教而不见(现)”,这样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知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自然生成;而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学,让每堂课都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碰撞思想的火花,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文化的盛宴。
化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培养的过程。化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化学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情感体验,灵活、合理地安排、组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创设人文环境,形成人文课堂,真正使化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充分体现“人文内涵”的化学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构建化学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
1 吃透新课程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发展
1.1 新课程的主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强调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是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在面临有关的社会问题(如伪科学事件)时,能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1.2 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
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科学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为极少数学生上的,而大多数学生因感升学无望而对学习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这种重认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为己任,而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正如前苏联教学理论专家期卡特金所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为什么国家免费而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学?为什么重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的师生关系矛盾尖锐?造成这种教学效果,我想其中教学地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读者》上曾登载有一段奥.巴恩格利亚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有什么用呢?”这种质问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学的最大失职。
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 关注学生需求,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自由发展
回顾自身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为了实现需求,我们一般都会自觉地付出努力。学生学化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时,就会产生要去探究的动力,就会主动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进行学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就是说学生一旦进入“愤悱”状态,产生学习的需求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自觉地进入学习中去,学习效果就显著;反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就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化学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恶感。
要想构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什么时候学的最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当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变“教”学为“导”学,重视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动机,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3 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和谐发展
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现以人(学生)为本,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体现出化学课堂教学的人性化,在化学课堂中形成新型的人文课堂,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促进师生双方更好的发展。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应成为一个好的组织、引导、合作者,为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创造机会,及时根据学生到达的程度进行灵活的调整安排,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达到以“导”促“学”的目的,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得到发展。
4 关注学习成果,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持续发展
任何一种方式的学习,效果如何都不能由某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学习的成果将是有力的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指考试的评价,我们更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学生的情绪、发言、练习正误、作业状况、参与度、研究思路与方法都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速度进行调整,做出相应的灵活合理的安排和变化,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构建有效课堂。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相信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真正做到“爱生,为生,以生为本”,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学生需求,倡导主动探究,重视课堂反馈,关注学习的过程。从关注学生的需求入手,促学生自由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促学生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合理、灵活地组织教学,进行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管理,形成新的平等、民主的、高效的课堂,这是新课改、新时代的需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生是富有个性的,在学习中会有合作交流的内在需求;只有这种建立在内在需求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受到欢迎,也只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合作交流才能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小组合作还是全班交流,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热烈地讨论,那么思维碰撞思维,智能启发智能,人格浸润人格,就能真正实现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也化学课堂教学中人性化的一种体现。激励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每个化学教师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方法,但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有意识的为构建有效课堂而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增加强劲的助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真正形成全新化学教学的有效课堂。
化学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培养的过程。化学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互相渗透。化学课堂上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情感体验,灵活、合理地安排、组织教学,体现人文关怀,创设人文环境,形成人文课堂,真正使化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真正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充分体现“人文内涵”的化学课程体系,发挥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构建化学有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
1 吃透新课程教材,把握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发展
1.1 新课程的主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强调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是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在面临有关的社会问题(如伪科学事件)时,能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1.2 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人的发展。
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科学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为极少数学生上的,而大多数学生因感升学无望而对学习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这种重认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念;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为己任,而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正如前苏联教学理论专家期卡特金所指出:“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为什么国家免费而一些学生不愿意上学?为什么重点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有的师生关系矛盾尖锐?造成这种教学效果,我想其中教学地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读者》上曾登载有一段奥.巴恩格利亚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有什么用呢?”这种质问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学的最大失职。
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2 关注学生需求,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自由发展
回顾自身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为了实现需求,我们一般都会自觉地付出努力。学生学化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化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需求时,就会产生要去探究的动力,就会主动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进行学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述而》中就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就是说学生一旦进入“愤悱”状态,产生学习的需求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自觉地进入学习中去,学习效果就显著;反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就造成学生被动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化学兴趣索然,甚至产生厌恶感。
要想构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在什么时候学的最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当学生感到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入手,变“教”学为“导”学,重视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动机,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3 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和谐发展
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现以人(学生)为本,形成平等民主的氛围,体现出化学课堂教学的人性化,在化学课堂中形成新型的人文课堂,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促进师生双方更好的发展。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应成为一个好的组织、引导、合作者,为学生进行知识探究创造机会,及时根据学生到达的程度进行灵活的调整安排,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达到以“导”促“学”的目的,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得到发展。
4 关注学习成果,构建有效课堂,促学生持续发展
任何一种方式的学习,效果如何都不能由某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学习的成果将是有力的说明。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指考试的评价,我们更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学生的情绪、发言、练习正误、作业状况、参与度、研究思路与方法都值得我们关注与重视。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便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速度进行调整,做出相应的灵活合理的安排和变化,体现课堂教学的人性化,构建有效课堂。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相信只要我们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真正做到“爱生,为生,以生为本”,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关注学生需求,倡导主动探究,重视课堂反馈,关注学习的过程。从关注学生的需求入手,促学生自由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促学生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合理、灵活地组织教学,进行人性化的课堂教学管理,形成新的平等、民主的、高效的课堂,这是新课改、新时代的需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学生是富有个性的,在学习中会有合作交流的内在需求;只有这种建立在内在需求上的合作交流才能受到欢迎,也只有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合作交流才能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论小组合作还是全班交流,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热烈地讨论,那么思维碰撞思维,智能启发智能,人格浸润人格,就能真正实现不同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也化学课堂教学中人性化的一种体现。激励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每个化学教师自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方法,但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有意识的为构建有效课堂而进行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发展增加强劲的助动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真正形成全新化学教学的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