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搜狐近日转载了《环球时报》的一篇报道《中国人生活节奏加快,焦急成为社会心态》,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这篇报道为什么受到关注?这篇报道介绍了国外媒体对当今中国人快节奏生活现状的评述,也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当下时代的生活典型特征。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无论如何,要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行动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难的。”史密斯的这本书在“五四运动”后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议论。鲁迅曾遗憾没人翻译这本书,用以“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
20世纪20年代,西方大哲学家罗素曾到过中国,他在《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快乐理想》中说,中国人行为方式、生活内容,“具有极大的作清闲娱乐的能力——看戏、清谈、鉴赏古代艺术品或在优美的环境中散步。”
《环球时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多次到过中国的日本老人,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就曾来过中国,他说,他非常喜欢中文里“蹓跶”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代表了一种悠闲的生活。
而這样的时代已经远去,如今,中国人的性格态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却已完全发生了改变,“快”、“快速度”、“快节奏”已成为主调,中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快生活”时代。我们当下都热衷赶时间,到处都需要快节奏:手机在响,电话在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车选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做事最好名利双收;理财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还要有现房现车……
我们总是风风火火,把每一天都当作打仗来过。我们认为快生活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就会被社会抛离,抓到手才是硬道理。快生活、快节奏,几乎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发展经济尤其是经济高速发达阶段,都要面对的生活形态。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阵痛”。有社会文化专家说,这种紧张的“快节奏”生活“让营养失去了平衡”。因为“快生活”,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价值和事物。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我们还拥有“慢慢走,欣赏啊”这种欣赏人世风景美丽的心境吗?我们还拥有从容、淡定、不迫的情怀吗?
“快生活”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沉思。我们还有思考的快乐吗?物欲的追逐和消费,使我们的生命流于浮华,精神的享受、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却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失掉了……“快生活”带来了网络阅读和读图思维的流行,其特点是阅读过程的快速、快感、快扔。我们还有“慢阅读”的情调吗?我们还能感受到那种完全听从自己的自由兴趣去阅读、去一读再读的幸福吗?
或许,时代的发展避免不了这种“快生活”,但在这种“阵痛”中,我们还是要在埋首赶路的过程中停下来,回首来路,眺望远方,放慢脚步,再一次擦拭我们的生活理想……
曾几何时,“快生活”这个词在中国人头脑中是对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描述。19世纪末,美国人雅瑟·史密斯写过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专门用一个章节来写中国人“漠视时间”。他写道:“对中国人来说,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常性的急躁不仅是不可理解的,而且完全是非理智的。很显然,中国人不喜欢我们具有的这一品性。无论如何,要让一个中国人感到行动迅速敏捷的重要性,那是很困难的。”史密斯的这本书在“五四运动”后引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议论。鲁迅曾遗憾没人翻译这本书,用以“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
20世纪20年代,西方大哲学家罗素曾到过中国,他在《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快乐理想》中说,中国人行为方式、生活内容,“具有极大的作清闲娱乐的能力——看戏、清谈、鉴赏古代艺术品或在优美的环境中散步。”
《环球时报》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多次到过中国的日本老人,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就曾来过中国,他说,他非常喜欢中文里“蹓跶”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代表了一种悠闲的生活。
而這样的时代已经远去,如今,中国人的性格态度、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却已完全发生了改变,“快”、“快速度”、“快节奏”已成为主调,中国已经完全进入了“快生活”时代。我们当下都热衷赶时间,到处都需要快节奏:手机在响,电话在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车选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做事最好名利双收;理财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还要有现房现车……
我们总是风风火火,把每一天都当作打仗来过。我们认为快生活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就会被社会抛离,抓到手才是硬道理。快生活、快节奏,几乎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在发展经济尤其是经济高速发达阶段,都要面对的生活形态。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也正在经历着这样的“阵痛”。有社会文化专家说,这种紧张的“快节奏”生活“让营养失去了平衡”。因为“快生活”,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美好的价值和事物。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我们还拥有“慢慢走,欣赏啊”这种欣赏人世风景美丽的心境吗?我们还拥有从容、淡定、不迫的情怀吗?
“快生活”使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沉思。我们还有思考的快乐吗?物欲的追逐和消费,使我们的生命流于浮华,精神的享受、思索的兴味、沉思的回味和思想的快乐,却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失掉了……“快生活”带来了网络阅读和读图思维的流行,其特点是阅读过程的快速、快感、快扔。我们还有“慢阅读”的情调吗?我们还能感受到那种完全听从自己的自由兴趣去阅读、去一读再读的幸福吗?
或许,时代的发展避免不了这种“快生活”,但在这种“阵痛”中,我们还是要在埋首赶路的过程中停下来,回首来路,眺望远方,放慢脚步,再一次擦拭我们的生活理想……